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拉萨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芳 《西南军医》2010,12(6):1103-1103
目的 调查拉萨市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方法 对105例HAPC患者和782例高原健康人群的血液粘稠度进行分析.结果 HAPC患者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相比高原健康人群显著升高.结论 居住高原人群由于环境缺氧,血液中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内粘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全血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探讨与眼底改变的关系 ;结果 :显示 2 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中血液流变学 9项指标与相同年龄的 2 0例高原健康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的项目有 :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降低。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眼底改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而增加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眼底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解放军第十八医院甘伟孝兰州军区高山病研究所张素萍,张西洲本文在喀喇昆仑山海拔5010~5380m检测了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和15例健康习用者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  相似文献   

4.
25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指标与正常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浆,用凝固法。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凝血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 APTT的测定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导致凝血、纤溶、血小板数与质的改变,有消耗性凝血障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1例高红症患者,测定了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数量和粘附率、体外血栓形成、凝血和纤溶等项目,并对体外血检形成大小、与Hct.ηb.ηR.ηp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红症患者不仅具有典型高粘滞综合征的表现,且可导致血凝、纤溶、血小板数与质的改变,有消耗性凝血障碍。体外血栓形成与Hct.ηb呈负相关、与Pc、Fb呈正相关。虽然Hct高、血液粘度大,但由于Fb、Pc减低、纤溶增强、不利血栓形成,因而高红症患者较少发生大血管血栓性疾患(脑血管和冠状A),这与临床和病理报告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9名,脱离3760m高原环境后,分别到达西宁市2261m,苏州市15m两上地区实地进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气、肺动脉压力等测定。结果:1.随海拔高度下降,球结膜、甲襞微循环指标明显改善,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2.全血比粘度(η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EPT)等相应改善,均有高度显著差异;3.血红蛋白(Hb)肺动脉平均压(PAP)、全肺阻力(TPR)随海拔高度下降而降低,心排指数(CL)增加,具有高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高红症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90例高红症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小,并能缩短疗程,为患者减轻痛苦。结论:葛根素治疗高红症性脑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37例高原健康人和4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服用复方天棘胶囊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HAPC者及健康人服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全血比粘工,血浆比粘度显著下降,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红细胞滤过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高红冲剂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当机体长期暴露于高原缺氧环境时 ,红细胞代偿性的过度增生 ,导致血液呈高粘状态 ,血液阻力增加 ,形成血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1] 。本病在高原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在我国青藏高原发生病率为 1 .0 5%~ 5.70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且就地治疗效果较差 ,严重影响高原居民的生活及劳动能力。目前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很多 ,但仍无权威性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高原医学工作中探索的难题。高红冲剂是我科研制的专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制剂 ,由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黄芪、麦冬、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9例高红症患者,从高原进入平原小居后、原高粘滞综合征的指标有所改善,主要表现红细胞压积开始下降、全血粘度有减低、血沉增快、纤溶活性下降、凝血机制的紊乱有所恢复,致纤维蛋白原回升,体外血栓形成明显改善。观察表明,尽管高红症系长期慢性低氧血症所致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血液流变学、血液凝固机制、纤溶系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但由于进入到平原后,低氧环境已解除,其红细胞增多所致高凝状态也随之发生适应平原的变化(所谓脱适应的改变),但由于时间短,有些个体不敏感,因而,其异常指标难以达到平原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欣康泰胶囊对健康人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了生活在海拔3 300m 地区的305 例健康人和102 例HAPC患者进行服用益欣康泰胶囊前后体内NOS活性的测定。结果:服药后健康人与HAPC患者血中NOS活力均显著升高(P< 001)。结论:表明益欣康泰胶囊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改善高原人及HAPC患者体内NOS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运用溶栓胶囊治疗前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变化 ,探讨其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对 1 6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GSH和NO、NOS、ET -1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 3例高原正常健康人作对比研究 ;结果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SOD、GSH、NO及NOS含量在治疗前显著低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MDA及ET -1含量治疗前显著高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治愈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机体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失衡是HAPC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溶栓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14.
在海拔4080m地区对5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的测定,并与同一海拔健康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SOD活性降低(P<0.01)、LPO含量增加(P<0.01)。说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失衡,这可能是他们体内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体内自由基代谢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前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前红系祖细胞(BFU—E)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应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取其体系内含单个核细胞2×10~5/ml置于培养液中,在5%CO_2、37℃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以观察其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红系祖细胞接种及增殖延滞时间为24h后,可见双细胞及少数4~6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第4天可见10个左右细胞的细胞团,第6~7天可见较多CFU—E集落,第9天CFU—E集落数量明显减少,第10天可见较大或多中心的集落。呈桔黄色或颜色逐渐加深,以50~100个细胞的爆式集落为多见,联苯胺染色阳性,呈棕褐色,第14天可见较多较大的爆式集落含100~1000个左右细胞,培养至21d,BFU—E集落多数退化或消失。结论:观察中发现HAPC骨髓BFU—E集落产率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集落类型以多中心型,分散型为主。提示,HAPC骨髓BFU—E具有很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其机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拔4080m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中SOD和MDA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海拔4080m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本地健康人进行了对比,患者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揭示自由基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原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缺氧造成肝细胞进一步损害,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多,因此,高原地区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欣康泰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300m地区选择102例HAPC患者进行了服用益欣康泰前后体内SOD,GSH-PX活性和血清中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药能明显升高HAPC患者体内的SOD与GSH-PX活性,同时还有降低血中MDA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高原居民环核苷酸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了HAPC患者、海拔3 460m地区居民以及作为对照的苏州地区人群的CAMP与CGMP血浆含量、结果发现;(1)CAMP随海拔高度上升、缺氧加重,而逐步下降;CAMP/CGMP比值,HAPC患者<海拔3 460m居民<平原地区居民;(2)HAPC患者急进平原后,以CAMP迅速上升为主,CAMP/CGMP比值增加1倍以上;(3)CAMP/CGMP比值与Hb、PCV呈明显负相关。提示:(1)高原低氧是产生CAMP减少和CAMP/CGMP比值下降的重要因素;(2)环核苷酸的变化始终有效地调拉着红细胞的消长和参与HAPC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T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9例HAPC患者的T细胞亚群从平原到高原进行了动态观察;方法;本研究采用间接免疫劳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在高原AHPC患者的OKT3^+细胞明显低于正常人组,而OKT^+4/OKT^+8比值与正常人组相比明显上升;HAPC患者进入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