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简介男 ,6 1岁。 2 0 0 1年 4月因发热、上腹巨大包块、血常规检查发现WBC增高 (2 30× 10 9/L)收住院。血片分类 :中性中幼粒细胞 0 .11,中性晚幼粒细胞 0 .2 2 ,酸性晚幼粒细胞 0 .0 2 ,中性杆状核 0 .37,中性分叶粒细胞 0 .2 1,碱性分叶核细胞 0 .0 1。骨髓涂片示增生极度活跃 ,粒∶红为 4 8.2∶1,粒系占 96 .4 % ,中、晚幼粒比例明显增高 ,嗜酸、嗜碱细胞比例亦增高 ,红系、淋巴细胞增生受抑 ,碱性磷酸酶积分 3,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口服羟基脲、马利兰等药物治疗 ,脾脏回缩至正常大小 ,WBC值恢复正常范围 …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发现早期无症状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特别是无明显炎症而白细胞明显增高的患者,做外周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作细胞形态学分析,必要时做骨髓涂片,作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及血液遗传学检查。结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外周血涂片出现幼稚细胞,骨髓涂片中,中幼粒细胞至杆状核粒细胞阶段比值明显增高,并且有病态造血。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旱期可无症状,但血细胞形态可出现幼稚细胞比值增高及病态造血。  相似文献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或CML)是起源于异常多能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常表现为外周血粒细胞增高和出现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增高,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占95%左右,其中不典型慢粒占4%~5%。笔者从事血液病检验工作以来,总结本院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血液学改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或急变期,其变化可作为CML的预后评价指标.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L)是以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独立白血病类型.临床在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后,依据骨髓检查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将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引起的BL分为急性BL和慢性BL.因BL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随着检测技术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遗传学(MICM)的诊断模式,可使越来越多单独发病的BL被识别和发现.笔者拟就目前国内外发现的B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部分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偶氮偶取法(Kaplow法),选取120例已经确诊的四类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4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骨髓象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的标准)采集手指末梢血涂片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并分别统计四组白血病在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阳性积分值。结果 ALL组和CLL组在治疗前NAP染色积分较高,治疗后NAP染色积分明显下降;AML组和CML组治疗前NAP染色积分较低,治疗后NAP染色积分明显上升,四组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NAP染色积分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除了可以帮助诊断鉴别部分白血病,还可以作为判断部分白血病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一男性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入院,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等,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同时在骨髓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图形中发现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结论伴特殊类型细胞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需结合多项实验室检查,根据流式细胞术的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从大量异常细胞中区分出少量特殊类型细胞。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克隆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涉及的染色体异常,收集了6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小时,采用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5例中9例拟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4Eo检出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inv(16),而其余的56例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待诊的患者中5例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检出率为8.9%。根据临床、血液学资料并结合染色体检出结果,5例患者最后分别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检出的染色体异常克隆分别为+14、t(5;12)(q31;p13)、t(8;9)(p11;q32)、t(9;22)(q34;q11)和inv(16)(p13q22)。结论: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染色体的检测是判定克隆性和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应作为常规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克隆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涉及的染色体异常,收集了6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小时,采用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5例中9例拟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4Eo检出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inv(16),而其余的56例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待诊的患者中5例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检出率为8.9%。根据临床、血液学资料并结合染色体检出结果,5例患者最后分别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检出的染色体异常克隆分别为+14、t(5;12)(q31;p13)、t(8;9)(p11;q32)、t(9;22)(q34;q11)和inv(16)(p13q22)。结论: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染色体的检测是判定克隆性和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应作为常规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的指导意义。方法:11例慢粒患者,选择马利兰或羟基脲治疗,每月复查一次血常规、血象,1~2个月复查骨髓象,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治疗中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之后渐下降形成一峰值,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始终呈下降趋势,嗜碱粒细胞高峰值时其他指标并未提示进入加速期或急变。结论:慢粒慢性期患者诱导治疗中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作为判断进入加速期的独立指标值得探讨,以嗜碱粒细胞绝对值为依据似更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存在于中性成熟粒细胞中,故中性成熟粒细胞染色呈阳性,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不同疾病患者NAP活性程度有明显变化。NAP积分明显增高或明显下降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与感染及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根据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抗原的特性Lin1^-,CD123^+,HLA-DR^-,计数了30例健康体检者及10例慢粒急变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同时用血细胞分析仪,人工涂片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计数方法在低值(0.26%)和高值(4.27%)的精密度分别为CV=5.3%(n=10)和CV=4.1%(n=10)。在30例健康体检者中,流式细胞仪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r=0.003)。10例慢粒急变患者流式细胞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与人工血涂片分类比较无显著差异且相关良好,(P〉0.05,r=0.918)。结论流式细胞仪法计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准确,可作为标准的计数嗜碱性粒细胞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血液病嗜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61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嗜酸粒细胞形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23例,包括:AML伴inv(16)t(16;16),(CBFB/MYH11)10例;AML伴t(8;21)(q22;q22),(AML/ETO)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伴嗜酸粒细胞增多18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嗜酸粒细胞增多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每组计数200个骨髓嗜酸粒细胞,分析各阶段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形态特征。结果AML伴inv(16)t(16;16)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而细小,有少量细小的嗜碱颗粒散在嗜酸颗粒上;AML伴t(8;21)(q22;q22)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多数胞核和胞质上覆盖粗大紫红色嗜碱性颗粒;CML—CP骨髓以嗜酸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为颗粒多、细小、密集,少量金黄色颗粒覆盖在胞核上,少数为灰黑色嗜碱颗粒;CMML骨髓嗜酸细胞以嗜酸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虽少但颗粒粗大,易见双核畸形;MDS骨髓嗜酸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粗大,分布不均匀,折光性强,呈多色性改变;ALL骨髓嗜酸粒细胞以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轻度异常,特点为嗜酸颗粒减少,浆内颗粒分布不均匀,有明显无颗粒间隙。结论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除各自原发病形态特点外,嗜酸粒细胞数量和异常形态特征各不相同,通过形态学初步筛查可为遗传学检查和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收治血液科住院的55例初发患者。结果:55例患者以脾肿大、白细胞增多、外周血及骨髓中出现多量中性中幼、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特征,88.1%患者Ph染色体阳性,15例(占27.3%)有明显出血表现。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血液科的常见疾病,少数患者表现或骨髓涂片检查可不典型,治疗首选羟基脲。  相似文献   

14.
急性部分分化原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前体粒细胞(AML—M2-BaSo),为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basophilic leukemia.AbasoL),为一种原发性罕见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80岁。于 1 974年 8月 1 6日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增高 (2 8.0× 1 0 9 L) ,经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复习初诊骨髓片示 :粒系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粒细胞 0 .0 2 0 ,早幼粒细胞 0 .0 2 0 ,中幼以下粒细胞为主 ,占 0 .72 0 ,嗜酸粒细胞 0 .1 0 0 ,嗜碱粒细胞未见 ,淋巴及红系明显受抑 ,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增多 ,全片巨核细胞 >50 0个。患者 1 974年以来曾多次住院诊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均提示CML (慢性期 ) ,且嗜碱粒细胞无明显增高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降低或阴性 ;体格检查及B超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分类白血病反应。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为:(28.6±5.7)×109/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49.9%±10.6%,淋巴细胞15.2%±4.3%,单核细胞2.2%±1.2%,嗜酸性粒细胞0.4%±0.3%,嗜碱性粒细胞32.3%±10.2%。镜检分类为:中性粒细胞85.6%±11.8%,淋巴细胞12.9%±5.1%,单核细胞1.5%±1.4%,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其中中毒中性粒细胞为36.5%±7.6%。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为:89.6%±1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83.1%±12.5%,积分395±63。结论MAXM血细胞分析仪把类白血病中毒中性粒细胞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neutrophilicleukemia ,CN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骨髓增生紊乱 ,极易与其他慢性中性粒细胞的病变 :类白血病反应 (LR)、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慢性粒 单细胞白血病 (CMML)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有交迭 ,常规诊断易误诊 ,需要加以鉴别。本文收集 3例CNL患者进行有关诊断与治疗的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89~ 2 0 0 2年符合CNL诊断者 ,男 2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2 7岁。临床特征均为肝脾肿大 ,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 ,无Ph1 染色体。1 2 方法 检查患者外周血、骨髓涂片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使用rhG-CSF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测用药前后NAP活性的变化,另收集33例没有使用rhG-CSF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使用rhG-CSF治疗后NAP的活性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应用rhG-CSF治疗后可增强外周血中NAP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是以高嗜酸细胞为特征的克隆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病变。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按形态学分为3种类型: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本病发病急,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发热、乏力、贫血、皮肤紫癜,需要排除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结合骨髓涂片和活检以及组化检查。慢性型者常  相似文献   

20.
李伶俐  吴茅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92-92,44
胸腹水涂片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不少见,但外伤患者出现胸水嗜酸性粒细胞并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报道甚少,我院遇到一例(见附图),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