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EPO组(rHuEPO3000U/kg)。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MIRI组和EPO组心律失常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MIRI组(P〈0.05)。MIRI组和EPO组血清MDA、CK、LDH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明显低于MIRI组(P〈0.05)。结论EPO对心肌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肺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缺血/再灌注组(EPO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溶剂对照组1(0.4%DMSO的PBS溶液)(D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U0126(U组)。对比观察各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Bcl-2、Bax蛋白的相对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Bcl-2、Bax mRNA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测定肺泡损伤数(IQA)。结果:与C组比较,I/R组肺组织W/D显著升高,I/R组IQA显著升高,AI显著升高,Bcl-2蛋白和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Bax蛋白和Bax mRNA表达明显上调,Bcl-2/Bax和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降低( P均〈 0.01),肺组织形态学发生异常改变;与I/R组比较,EPO组、D组、U组的W/D显著降低,IQA显著降低,AI显著降低,Bcl-2蛋白和Bcl-2 mRNA表达增强,Bax蛋白和Bax mRNA表达减弱,Bcl-2/Bax和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增高(P 〈0.05或P 〈0.01),肺组织形态学结构异常改变有所减轻;与EPO组比较,D组的W/D、IQA、AI、Bcl-2蛋白和Bcl-2 mRNA、Bax蛋白和Bax mRNA及Bcl-2/Bax和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U组的W/D升高,IQA升高,AI显著升高,Bcl-2蛋白和Bcl-2 mRNA表达下降,Bax蛋白和Bax mRNA表达上调,Bcl-2/Bax和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降低(P 〈0.05或P 〈0.01),U组的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损伤较EPO组加重。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 相似文献
3.
4.
5.
6.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组(EPO组),每组8只。Sham组、IRI组手术前1 h给予生理盐水(5 000 U/kg,腹腔注射),EPO组缺血前1 h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U/kg,腹腔注射),IRI组和EPO组采用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置于32℃温箱后45 min后松开血管夹。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再灌注1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小肠标本。HE染色后观察小肠病理学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POR、p-EPOR、JAK2、p-JAK2、pSTAT3、STAT3、Bax、Cleavage-caspase3、Bcl-2、Caspase3。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病理改变及p-EPOR、pJAK2、p-STAT3、Bax、Cleavage-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Bcl-2、Caspase3表达减少(P<0.05)。与IRI组比较,EPO组病理改变、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p-EPOR、p-JAK2、p-STAT3、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通过诱导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凋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雷米普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雷米普利(1 mg.kg-1)或等剂量生理盐水,24 h后制备心肌缺血30m in再灌注120 m in模型,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抑凋亡基因(Bc l-2)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米普利组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细胞凋亡指数减少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减弱的DNA梯形图谱,Bc l-2表达增加以及Bc l-2/Bax比值增加。结论雷米普利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以及上调抑凋亡基因Bc l-2的表达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抑制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方法1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EPO治疗组4组,每组40只。于缺血1h后,治疗组经腹腔注射3 000U·kg-1·d-1,持续5d;缺血灌注组仅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持续5d;假手术组仅分离颈部动脉,不作处理;正常对照组不予以处理;分别于再灌注4h、8h、16h、24h、72h、7d、14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5只。计算脑组织含水量,行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脑组织正反摄片计算脑梗死面积,检测线粒体丙二醛(MDA)、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ax、细胞色素C(Cytc)。结果 EPO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灌注4h、8h、16h、24h、48h、72h、7d、14d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MDA、NO、Bcl-2、Cytc显著高于假手术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Bax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上述指标均于24h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其中EPO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可拮抗机体氧自由基,促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腹腔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脑组织切片的病理形态及细胞凋亡指标caspase-3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彬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大鼠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经图像分析仪计算凋亡细胞数及测量阳性反应细胞光密度。结果:①治疗组海马CAl区和皮层神经细胞较缺血再灌组数目明显减少;②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与caspase-3蛋白阳性反应细胞数统计学分析显示: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给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次给药组与一次给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明显减少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数量以及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探讨rhEPO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rhEPO治疗组。其中rhEPO治疗组,在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后,即刻一次性给予rhEPO 3000U/kg颈部皮下注射,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新生7日龄大鼠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在各时间点较rhEPO治疗组和假手术增加(P<0.01),rhEPO干预后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hEPO可以通过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Ⅲ°烫伤大鼠心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Ⅲ°烫伤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烫伤组、对照组、EPO治疗组。大鼠烫伤后按每kg体重1%烫伤面积4mL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并于伤后18h处死动物。HE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结构改变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EPO治疗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烫伤组(P<0.01),bcl-2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烫伤组(P<0.01)。结论:EPO对烫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EPO调控了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bcl 2和bax基因表达。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3种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产物的mRNA和蛋白质 ,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吸光度对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物质进行量化处理。结果 细胞凋亡数目手术对照组为 (38± 9)个 /HP ,假手术组为 (0~ 1 )个 /HP ,药物治疗组为 (9± 4)个 /HP ,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原位杂交bcl 2手术对照组为 0 0 75± 0 0 2 0 ,假手术组为 0 0 60± 0 0 1 0 ,治疗组为 0 0 76±0 0 1 4 ,免疫组织化学bcl 2手术对照组为 0 1 37± 0 0 1 4 ,假手术组为 0 0 85± 0 0 1 9,治疗组为 0 1 2 5± 0 0 2 1 ,对照组、治疗组的升高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 ) ;免疫组织化学bax手术对照组为 0 0 97± 0 0 2 2、假手术组为 0 0 62± 0 0 1 4、治疗组为 0 0 62± 0 0 1 4 ,对照组的升高与治疗组、假手术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治疗组和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9) ;bcl 2 /bax比值手术对照组为 1 41 3 ,假手术组为 1 376 ,治疗组为 2 0 1 6。结论 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EPO+L/RI组.采用开胸结扎LAD 30 min、再灌注15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模型制备前给予EPO腹腔注射5000 u/kg,其余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硫代巴比妥(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cTn Ⅰ、CK、CK-MB)含量.结果 L/RI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10.445、9.848,均P<0.05);经EPO干预后,EPO+I/RI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显著低于I/RI组(t=5.087、6.683,均P<0.05).I/RI组大鼠血清cTn Ⅰ、CK、CK-MB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 =8.153、5.411、3.729,均P<0.05);经EPO干预后,EPO+ I/RI组大鼠血清cTn Ⅰ、CK、CK-MB水平显著低于I/RI组(t=4.808、4.089、3.002,均P<0.05).结论 EPO对MIRI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抗氧化、抗炎以及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方法将27只大鼠制作AMI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6只和对照组11只。采用腹腔注射方法,治疗组给予EPO3000U/kg,共3d(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1d),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6周后,采用导管法测定左室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LVSP和+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VEDP和-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心率变化不大(P〉0.05)。治疗组的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细胞Bax的表达及Bcl-2/Ba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对缺血和梗死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的影响,探讨rhEPO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36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生理盐水组16只,rhEPO组16只,再根据造模成功后观察时间的不同将生理盐水组和rhEPO组分为四组:即6h组、24h组、48h组和72h组,每组4只。采用生理盐水前房加压灌注法制作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视网膜在不同时间点的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基本未见凋亡细胞,生理盐水组和rhEPO组在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均可见凋亡细胞,但rhEPO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凋亡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高眼压对大鼠视网膜的损伤主要由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的凋亡引起,rhEPO预处理可减少高眼压视网膜的凋亡细胞,发挥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 T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TPO组、TPO+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G490)组。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TPO组给予5μg·kg-1 TPO腹腔注射,TPO+ AG490组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先腹腔内注射5μg·kg-1 TPO,再给予8μg·kg-1 AG490腹腔注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6,12,24,48 h后处死取脑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 h后TPO组细胞凋亡数减少[(67.50±9.37)比(40.20±7.47)个],Bcl-2、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分别为(35.40±7.39)比(78.70±9.75),(35.68±6.75)比(62.35±7.53),(25.40±9.45)比(55.36±9.69),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PO 组比较,TPO+AG490组 Bcl-2、JAK2及 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78.70±9.75)比(55.40±9.35),(62.35±7.53)比(40.68±5.89),(55.36±9.69)比(30.40±9.39),细胞凋亡数增多[(40.20±7.47)比(55.23±7.65)个],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上调Bcl-2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研究葛根素和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56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建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32只大鼠在缺血胶及再灌注前给予维拉帕米和葛根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及维拉帕米和葛根素对其影响。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应用免疫组化的检测Bcl-2、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FAK的表达及临床的意义。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Bim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K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少量和未见棕黄色颗粒,Bim表达呈阴性;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少量和未见棕黄色颗粒,Bim表达呈阴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大量的棕黄色颗粒沉积,Bim表达呈阳性;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少量和未见棕黄色颗粒,Bim表达呈阴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Bim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与假手术组之间FAK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肌细胞的凋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与PC高、低剂量(100、50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2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活性氧(ROS)荧光探针二氢乙啶测定心肌组织中RO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心肌p53、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9的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K-MB活性显著增强,ROS水平显著升高,p5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C高、低剂量组大鼠CK-MB活性显著减弱,ROS水平显著降低,p5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弱,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PC可以明显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S-p53-Caspase-9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抗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CEPO组。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假手术组大鼠开胸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手术组和CEPO组均接受开胸心肌缺血再灌注手术建立MIRI大鼠模型。造模后,CEPO组在术中腹腔注射CEPO 50μg·kg^(-1),2次/周,持续3周;手术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0.9%Na Cl。3周后观察大鼠血清心肌酶谱、心肌缺血及梗塞面积、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和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后,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得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与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PO组的CK、LDH、GOT和α-HBDH活性显著低于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PO组、手术组的心肌缺血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9.97±4.24)%,(52.18±4.56)%;这2组的心肌梗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1.37±8.22)%,(33.41±4.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CEPO组的PMN计数分别为(18±13),(19±12),(212±24),(93±16)个;这4组的MPO活性分别为(0.96±0.19),(0.95±0.28),(3.74±0.43),(1.57±0.24)×103U/100 g;这4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93±1.46)%,(5.84±1.51)%,(34.22±6.87)%,(14.31±2.83)%,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PO组与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EPO对MIRI大鼠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