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乐山市中区现有吸毒人群基数。方法:利用强戒所建所以来资料确定平均捕获期和平均捕获间隔期及两次捕获起始点并收集相应时间段内的收戒人数。利用Lincoln-Petersen模型进行估计,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以解释说明估计结果等。结果:平均捕获期3.02月,平均捕获间期12.59月,两次捕获期起止时间点为2002年9月30日-2003年1月31日和2004年1月31日-2004年5月31日,对应收戒人数为234人和251人,重复捕获34人。不分层点估计数1742人,标准误240.45,95%CI1220-2163(人)。分层后合计点估计数为1645人,标准误225.46,95%CI1203-2087(人)。结论:75%位数捕获期和平均捕获间期为4个月和12个月,可满足分析需要。Lincoln-Petersen模型简单,费用低,可操作性强。估计结果存有一定程度的低估,可作为估计底限值。选择适当的捕获再捕获模型可提高估计精度。估计数为公安部门同期提供现有吸毒登记数的1.5倍。  相似文献   

2.
捕获—再捕获法及其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捕获-再捕获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于难以完全计数群体大小的估计。本文简要介绍了CR法应用范围及使用条件。①所研究的群体必须恒定;②捕获和再捕获所获得的两样本之间不应该存在鉴别错误;③样本的独立性是该方法的另一要求;④按CR模式要求群体内的每一个体具有同等机会被捕获和再捕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捕获 -再捕获方法的对数线性模型 ,并应用于估计广州番禺市 1999年的婴儿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估算全国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基数.方法:根据公安机关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库数据,应用改良的捕获再捕获方法,将三年内查获的合成毒品滥用人员作为标记个体,第二次捕获期设置为6个月,并将观察点前处于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不纳入计算范围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实际数量是登记在册人群数量的3.87±0.03倍,其中男...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BOC调制信号捕获方案的捕获性能较低或者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折中捕获算法。该算法分析BOC信号频谱特征,通过将左右边带频谱进行相位翻转处理后再叠加的方式,在保证计算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了较理想的捕获性能,是两种传统捕获方案的折中选择。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可以适用于各种调制阶数BOC信号的捕获处理,并且减小了计算量,具有较好的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6.
黄艳  李庆生  余春  刘平涛  王定明 《贵州医药》2013,(11):1028-103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系统疾病,危害大,病死率达100%。近年来我省狂犬病发病一直位居全国前列,通过人群暴露后处置、犬只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发病逐年下降,从2006年640例降至2011年207例。由于狂犬病的网络报告受农村病例是否及时就医、医务人员报告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网络报告数和真实发病数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估算我省狂犬病高发县(市)狂犬病发病真实发病水平,以及了解狂犬病漏报情况和漏报原因,应用捕获一再捕获方法(Cap—ture—recap—turemethods,以下简称C—R法),选择2011年部分狂犬病高发县开展了现场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捕获法检测IgM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30例捕获法检测IgM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结果 捕获法检测IgM抗体,抗HA致病原IgM出现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滴度很快升至峰值,并能在短期内降至较低水平.结论 ELISA技术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间接ELISA、夹心ELISA和竞争法ELISA,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越来越被采用.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技术含量及成本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王诚  王世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27-2128
目的:了解小分子捕获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应用。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小分子捕获法测定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44.5±10.6)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6±3.7)μmol/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Hcy(44.5±10.6)μmol/L,水平远高于治疗后(18.6±6.3)μmol/L。结论:采用小分子捕获法检测Hcy水平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为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方法:以中空纤维为载体,使其壁孔填充庚醇、内腔充满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PC-PLC)溶液,构建中空纤维靶标捕获平台,从姜黄药材提取液中筛选潜在的PC-PLC抑制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姜黄质量标志物进行初步辨识。结果:从不同产地的姜黄药材中均捕获到3种活性化合物,分别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结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可作为潜在的姜黄质量标志物;该研究建立的中空纤维靶标捕获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捕获效率高,为中药质量标志物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莉  惠宁  唐亮  丘秀华 《江苏医药》2008,34(2):195-196,219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是1996年由美国NIHLitta实验室开发的,可在显微镜下使用激光从组织切片中捕获并切割单一类型细胞群或单个细胞[1,2],具有快速、准确、无细胞损伤和切割前后影像记录等优点[3].本文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切割分离了卵巢中的次级卵泡,以进一步用于其基因表达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