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形态诊断提供指标,为研究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SEM及图像分析仪,对红细胞各项形态参数进行测量。结果:(1)高原正常人红细胞各形态参数均高于平原正常人。(2)高原正常人的球形红细胞和酒窝形红细胞明显高于平原正常人。结论:高原正常人的红细胞较大,细胞大小不均匀,异常细胞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红细胞作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及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从平原移居到高原(海拔3900米)的实验家兔外周血红细胞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平原组,高原给药组,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家兔红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均小于高原对照组,显示极显著住意义,(P<0.01)。高原给药组的红细胞体积与高原对照组相比,平均减少8.4%左右。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高原对照组红细胞直径(X)呈正相关,r=0.58,P<0.05。另外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红细胞计数(x)也呈正相关,r=0.67,P<0.05。结果提示异叶青兰不仅可降低由缺氧所引起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而且可降低红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血液的粘滞性,改善血循环。  相似文献   

3.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骨髓幼红血岛影响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平原移居高原(海拔3900m)实验家兔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分子原组,高原给药组和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作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均高于高原对照组;而高原给药组幼红细胞血岛平均层次和体积均低于高原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这些指标说明用药后红血岛数量增多,体积减小。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低氧环境动物骨髓幼红血岛有一定的作用,可使幼红细胞造血岛增殖或减少的变化波动较平缓。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平原移居高原实验家兔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分平原组,高原给药组和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均高于高原对照组;而高原药组幼红细胞血岛平均层次和体积均低于高原对照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这些指标说明用药后红血岛数一增多,体积减小,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低氧环境动物髓红血岛有一定的作用,可使幼红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镜形态计量研究方法,对生活在果洛大武地区的高原鼠兔、高原发尾野兔的红细胞形态、大小进行研究,并与平原对照组家兔以及移居高原实验家兔的同类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世居高原的土著啮齿动物的红细胞直径(X)和内凹区直经(X)与平原对照组接近,但明显低于高原实验组(P<0.01)。由此,认为高原土著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红细胞数目,减小红细胞体积,从而增加红细胞膜对氧扩散的总表面积,降低血浆粘滞度,加速血液氧的运输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移居高海拔地区(3800米),不同时间的实验家兔骨髓组织体视学研究发现:低氧影响红、黄骨髓比例的变化不显著,但组织内血窦体积和数量均有明显增加;幼红细胞造血岛数量,在进入高原1周后有较多增长,随后又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骨髓组织中各类细胞,在高原环境下均发生程度不等的胞质水肿,核质比下降,其中以巨噬细胞、网状细胞、原红细胞改变较明显;细胞质内各种细胞器改变的总趋势为,结构肿胀,并且松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分别检测肾小球性(肾性)和非肾小球性(非肾性)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色度的改变。结果:肾性红细胞大小、形态有明显改变,色度分析结果明显减弱,非肾性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细胞色度与正常红细胞相似,没有明显改变。正常红细胞放置时间较长后引起细胞皱缩性改变,虽然大小、形态发生了改变,但色度确有所增强。结论:红细胞形态和大小改变不能说明红细胞来源于肾脏,只有同时红细胞色度减弱时才能认为红细胞来源于肾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数量基因型及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原发性肝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94例肝癌、49例肝硬化、46例乙型肝炎患者及80例正常人红细胞CR1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数量基因型与正常人比较相差显著(P〈0.05),其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0.05);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高于正常人(P〉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30例肺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花环率)则高于正常人(P<0.05),且肺心病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lC)也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提示肺心病患者有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石丽莉  李卫军  孙晓辉 《吉林医学》2008,29(19):1650-1651
目的:探讨血热型/血燥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变化规律,并与正常人作比较。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8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21例血燥型银屑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浆中sVCAM-1水平。结果:血热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sVCAM-1水平明显高于血燥型组及正常人组(P〈0.5),而血燥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sVCAM-1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着sVCAM-1水平差异,为银屑病辩证求因和辩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肺心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2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CD3、CD4、CD4/CD8比值、C3bRR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肺心病伴明显缺氧和高碳酸血症者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鼻阻塞对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分别比较44例男性及32例女性鼻阻塞患(观察组)与同性别非鼻阻塞组(对照组)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值的差异。结果:男性鼻阻塞患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鼻阻塞患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则无明显升高。结论:男性鼻阻塞患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慢性鼻阻塞对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芳林  刘丛 《广东医学》2003,24(4):411-412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刘景田改进的微量全血法检测45例肺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37例正常人对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自然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自然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NTER)和直向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DTER)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促肿瘤红细胞免疫环花率(ETER),协同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ATER)低于正常人(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其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并下肢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6例下肢骨折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抗凝等治疗。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结论:下肢骨折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围手术期合理治疗,可以防止DVT和PE的发生,也可以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日喀则地区红细胞增多症血尿酸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地处西藏日喀则市区海拔3980m,我们于2003年5月-2006年3月对住院的50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尿酸(UA)、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等进行了检测,发现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血液若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西安出生(海拔397米)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原给药组,移居高原(海拔3900米)及应用抗低氧药物后,检测了三组实验动物外用血几项指标。结果表明:高原给药组红细胞(RBC)计数明显低于高原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高原给药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比积(HCt)均值都低于高原组。结果提示:抗低氧药物──异叶青兰对家兔造血系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体视学方法对高原实验家兔实验骨髓红细胞造血的形态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动物进行高原低氧环境后,血岛的体系密度(VV)和数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差别显著,血岛细胞层次有变薄趋势。改变主要发生在高原第一、三周。高原第八周左右上述变化有向平原组回落的真挚这与前期所做的实验家兔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说明低氧通过机体调节系统能影响骨髓内经系造血组织,而血岛的体积密度数量的增加属于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它们和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状况;用ELISA检测SLE患者、正常人血清中IL-10和TGF-β水平。结果:SLE患者T—bet mRNA表达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IL-10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TGF-8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Th1/Th2免疫不平衡占优势,调节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表达降低。调节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表达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TGF—β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观察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作为观察指标,测定了正常人30例和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40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的RCR、TRR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RIC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RCR与RICR呈负相关,提示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继发性的。各类肿瘤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提示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下降是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术后RCR、TRR升高,RICR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人比较仍有差异,提示宿主免疫与肿瘤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变化及红细胞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制,测定了30例CPHD患者及23例正常人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流动性,并观察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结果,CPHD及对照组红细胞滤速(EFR)分别为32.71±13.61及24.43±10.61(P<0.01);红细胞膜微粘度(η)分别为4.17±0.15及3.31±0.13(P<0.05)。CPHD组异常形态红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CPHD患者红细胞变形性下降与异常形态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