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几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多药耐药基因MDR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癌(PHC)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MDR1的表达产物Pgp(P-gly-coprotein,PgP),结果显示,PHC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60.0%)远较癌周组织高(23.3%)。化疗后肿瘤组织MDR1阳性率(88.9%)较未化疗瘤的癌组织(47.6%)高。结合临床资料分析,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在我国PHC的内在性和获得性药物耐受产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关键词:##4多药耐药基因;;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2.
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 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 ,PTEN)是Li和Sun[1] 发现的同时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我们通过研究PTE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揭示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和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原发性肝癌组4 3例,为1996~2 0 0 2年在我院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按UICC的TNM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16例,ⅢA期2 2例,ⅢB期3例,Ⅳ期1例。其中2 9例获得随访,作生存分析。肝硬化组2 1例,正常肝脏组16例作为对照。2 .试剂:小鼠抗…  相似文献   

3.
肿瘤转移基因MTA 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n C  Chen H  Wu M  Yang G  Dai J  Hu S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915-917
目的 了解肿瘤转移基因MTA1在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反转录PCR克隆出MTA1编码区部分cDNA片段。对肝癌标本中MTA1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在伴有门静脉癌栓、肝内子灶、肝外转移、直径〉5cm,以及术后1年内死亡患者的肝癌中,MTA1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而患者的性别、肝硬化情况及AFP水平等与其表达水平无关。在部分侵袭性肝癌中,MTA1mRNA阳性细胞集中分布于肿瘤边缘。结论 MTA1基因表达量的增高与原发性肝癌的转移表型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癌转移复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肝癌的预后判断可能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肝癌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建立表达转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的人肝癌细胞株,为研究HBX基因与肝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提供模型。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3.2kb 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中主增HBX基因,亚克隆至逆转 功体,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其导入包装细胞系,以含病毒的培养上清感染人肝癌细胞系QGY7701,新霉素(G418)筛选,PCR与反转录PCR(RT-PCR)鉴定。结果 PCR法从HBV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析3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有肝内转移灶者其癌组织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灶者(P<0.05)。结论:RhoC mR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转移程度可能有关,可望作为估计原发性肝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186 铼-碘化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186铼-碘化油(^186Re-Lipiodol,RL)进入人体后是否能在肝癌组织中浓聚,对靶组织有无杀伤作用,对周围组织及全身脏器毒性如何。方法:通过理化方法将核素^186铼包在碘化油中,制成RL。选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14例,经Seldinger‘s法插管到肝动脉,根据肿块大小分别注入RL10-20ml(含^186铼1110-2220MBq),通过ECT了解RL的体内分布,根据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消长及肿块缩小情况,判官其疗效。结果:RL进入人体后,几乎全部浓聚于肝癌组织中,靶/非靶(N/NT)值达(10-14):1;对机体的毒性反应极轻;所有患者的AFP进行性降低,其中1例转阴;肿瘤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PR占78%。结论:RL中的核素^186铼随碘化油的微小油滴“选择性”地分布在肝癌组织中,起到了核素内照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药耐药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肝细胞癌标本64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多种多药耐药基因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高,各耐药基因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MDR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增高的趋势;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下降的趋势。(4)肝癌MDR基因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无包膜和结节数目有关,与AFP水平、肝硬化情况、肝功能状况无关。(5)在有效组中MDR1、MRP、GST-Ⅱ LRP mRNA的表达量低于无效组;TOPOⅡ mRNA的表达量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癌多药耐药基因mRNA的表达率高;在肝癌多药耐药的基因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结节数目、有无包膜相关,与化疗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冷冻的肝癌疫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s TIL)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方法 2 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s TIL治疗 ,并检测治疗前后其CD3、CD4、CD8、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 (NKC)活性和血清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 ,计算 1、2、3年生存率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应用s TIL患者 ,其第 19天、30天的CD3、CD4、CD4/CD8比值和NKC活性分别为 5 5± 3、76± 5 ;2 8 3± 1 6、44 6± 2 3;1 19± 0 2 2、2 2 1± 0 36 ;9 8± 1 2、17 4± 2 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1)。而CD8和血清sIL 2R明显下降 ,分别为 2 4 9± 1 4、2 1 1± 1 2 ;5 6 9± 90、15 0± 31(P <0 0 1)。其 3年生存率为 88% ,与对照组 (5 7% )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应用s TIL治疗原发性肝癌 ,能明显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HER-2/neu在原发性肝癌(PHC)、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探讨应用单克隆抗体Herceptin治疗肝癌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HER-2/neu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2/neu在(PHC)、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7.5%(15/40)、10%(1/10)和无表达;其表达与PHC的类型无关,与肿瘤包膜侵犯、病理分级及肿瘤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及肝硬化无关。结论 HER-2/neu基因在PHC的侵袭性生长转移和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作为PHC独立的预后因子;可考虑应用Herceptin对PHC进行生物学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已确诊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射频消融组,姑息治疗组,每组均设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间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变化,观察TACE及射频消融组的TTP,1年生存率,观察姑息治疗组的OS。结果 TACE组中试验组有10个月的肝功指标较对照组好,其中8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有11个月的肝功指标好于对照组,其中10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姑息疗组用药后第1个月的肝功指标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E组及射频消融组应用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均明显下降,姑息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后初期,乙肝DNA复制水平也有所下降。TACE组中试验组的TTP为4.1个月,1年生存率61%,对照组TTP为4.2个月,1年生存率59%;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的TTP为7.2个月,1年生存率77%,对照组为6.9个月,1年生存率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姑息治疗组中试验组的OS为2.8个月,对照组为3.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癌相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延缓肝功能的恶化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各片段的整合情况。方法:采用PCR与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HCC与LC各35例肝组织标本DNA中是否存在HBV基因的整合。结果:HCC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94%(33/35), 其中X片段阳性率为92%(32/35);HBV DNA整合率为69%(24/35),其中X片段整合率为69%(24/35),LC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94%(33/35),其中X片段阳性率为84%(29/35);HBV DNA整合率为60%(21/35),其中X片段整合率为40%(14/35)。两组在X片段整合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V基因的整合在肝硬化与肝癌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HBV基因的整合是癌变的早期事件。HBV基因中的X片段的整合与HC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HB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形成与发展中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HBx基因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形成与发展中的分子机理。方法 综合国外近5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HBx具有促进细胞恶性转化、抑制受损DNA的修复、反式激活、抑制wtp53功能和抑制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HBx可能通过直接致癌作用、抑制DNA的修复、抑制wtp53、干扰Fas/CD95系统和抑制Caspase-3活性等分子机理,诱发肝癌形成和促进肝癌发展。结论 HBx及其编码的蛋白HBxAg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从多方面、多途径促进肝癌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mRNA表达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以及与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在肝细胞癌、癌旁及正常对照肝组织中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是46.6%、16.6%、0%。肝细胞癌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和对照组(P<0.05),并且与年龄和癌肿有无假包膜有相关性(P<0.05)。各组织中APC基因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形成和侵袭有关,但不影响癌组织中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E-钙粘附蛋白 (E- Cad) ,CD4 4 V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高压锅抗原修复免疫组化技术。结果 正常肝组织 E- Cad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 (P<0 .0 5 ) ,CD4 4 V6仅在肝癌组织中见到表达 ,E- Cad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包膜是否完整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正相关 ,与有无门静脉瘤栓形成密切负相关 (P<0 .0 5 ) ,CD4 4 V6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无门静脉瘤栓形成密切正相关 (P<0 .0 1) ,单因素分析显示 E- Cad、CD4 4 V6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P<0 .0 5 )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 E- Cad、CD4 4 V6、门静脉瘤栓、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可作为影响预后的指标 (P<0 .0 5 )。结论  E- Cad和 CD4 4 V6表达对预测肝癌转移和评估预后是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中SLIT2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SLIT2基因甲基化已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我们拟了解肝细胞癌(HCC)中SLIT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50例HCC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4个HCC细胞系, 8例肝血管瘤旁和4例供肝组织,了解SLIT2基因在上述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8例肝血管瘤旁和4例供肝组织均未发生甲基化,4个HCC细胞系有3个出现甲基化。50例HCC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分别检测到39例(78%)和26例(52%)发生甲基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TNM Ⅲ期组SLIT2甲基化率高于TNM Ⅰ/Ⅱ期组(P=0.035);甲基化阳性组的半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08)。结论 SLIT2基因甲基化是HCC中的频发事件,可能参与HC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肝细胞癌中促凋亡基因bax的原位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促凋亡基因bax在人肝细胞(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人HCC标本中基因bax的表达。结果 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40例人HCC中,bax阳性19例;14例肝硬变组织中,bax阳性11例;bax在HCC中的表达低下肝硬变;高、中分化型HCC的bax表达高于低分化型,而且AFP≤400μg/L的患者bax表达高于AFP〉400μg/L的患者,HCC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HBX)对肝癌耐药相关基因 MDRI,MRP1 ,MRP2 3,MRP3,L RP的影响从而探讨 HBX基因影响肝癌多药耐药性状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技术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 G2瞬时转染 HBX基因 ,然后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 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后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再使用 MTT检测阿霉素及丝裂霉素诱导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转染前后相比 ,转染 HBX基因的 Hep G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转染前均明显上调 (P<0 .0 5 )转染后 PRP1基因表达量与转染前比为 3.1 1 ,PRP2为 1 .6 9,L RP3为 1 .4 6 ,MDR1为 3.6 4 ,L RP为 1 .90。 Westernblot显示转染后 L DR1蛋白水平上升 1 .1 0倍 ,MRP1蛋白上升 1 .2 8倍 ,L RP蛋白上升 1 .0 8倍。MTT结果显示阿霉素和丝裂霉素 IC50 转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可能促进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C-me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肝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例共47例,收集全部病例术后肝细胞癌组织蜡块并对病例定期随访,确定患者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肝细胞癌病例中,C-m et在多结节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结节组(100.0%vs 60.5%,P<0.05),C-m et在1年内有复发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1年内无复发转移组(82.1%vs 47.4%,P<0.05)。COX比例危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C-m et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绘制kap lan-m e ier生存曲线显示:C-m et高表达组的肝细胞癌术后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低于C-m et低表达组和阴性组(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呈高表达,C-m et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早期复发转移有关,是肝细胞癌早期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中Clusterin异常表达与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ste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标本及10例正常肝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Clusterin及Caspase-3、P-gp的表达.结果 Clusterin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93%,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阴性或弱阳性(82.93% vs 10.00% χ2=28.89,P=0.00);Cluster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FP值、HBsAg及肝硬化等无关,与Edmondson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Caspase-3与P-gp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5%和70.73%.肝癌组织中,Clusterin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36,P=0.02),Clusterin与P-gp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06).结论 Clusterin在HCC中呈过表达,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Clusterin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与乙、丙及庚型肝炎病毒(HBV,HCV,HG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C患者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HCV及HGV表达状况。结果65例HCC患者中,共计52例(80.0%)检出以上三种肝炎病毒抗原,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CVNSS和HGVNSS抗原阳性者分别为47(72.3%),30(46.2%)和10(15.4%)例。52例病毒标志阳性者中,HBV,HCV和HGV三重感染者5例,HBV/HCV,HBV/HGV或HCV/HGV二重感染者各25例,单纯HBV和HCV阳性者各18例和4例,无单纯HGV阳性者。各病毒主要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但HBV和HCV在癌组织中也较活跃。此外,间或可在肿瘤与正常组织移行处检出HBV或HCV表达,但未见HGV抗原阳性。混合感染、单独感染及病毒标志阴性的HCC比较,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区别。结论我国HCC患者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普遍存在;除HBV和HCV外,HGV感染也可能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