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吸烟大鼠脑细胞凋亡与Fas蛋白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吸烟诱导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与Fas蛋白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吸烟的时间和数量对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除戒烟组外各吸烟组凋亡细胞数量及Fas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凋亡细胞数量随吸烟时间及数量的增加而增加,Fas蛋白表达强度随吸烟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吸烟可诱导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过度表达。Fas介导吸烟诱导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Fas蛋白表达强度与吸烟的时间及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与Fas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重症肌无力(MG)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之间关系。方法 将MG患者血中提取的IgG注入大鼠脑室系统,建立大鼠MGCNS损害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Fas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MG组脑内Fas抗原表达于大脑皮质区和海马的神经元胞膜和树突上,而正常对照组脑内无阳性Fas抗原表达。结论 Fas-FasL凋亡过程在MG CNS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Fas表达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 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情况 ;初步探讨脑缺血后 Fas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及其发生的机理。方法 :采用 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 Fas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随时间延长动态变化情况 ,并利用图像分析测定二者的免疫强度。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 Fas,以缺血半暗带明显 ,且在缺血再灌注后 6小时达高峰 ,于 2 4小时开始下降。而细胞的凋亡于缺血再灌注后 6小时开始增加 ,于 2 4小时达高峰 ,于 36小时略有下降 ,凋亡细胞分布也以缺血半暗带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Fas的过度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增加 ,而缺血后 Fas的过度表达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从海葵组织中提取的海葵毒素(Phyllodiscus semonii toxin,PsTX)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sTX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原位末端脱氧核糖苷肽转移酶分析法(TUNEL)及DNA Ladder法检测PsTX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as蛋白在U25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PsTX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PsTX诱导Fas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膜上表达增高.结论 PsTX可能通过Fas途径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缺血预处理后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与Fas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初步探讨缺血预处理后Fas蛋白表达与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组。采用尼氏和TUNEL染色法观察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和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蛋白在缺血预处理后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缺血组缺血6h在皮质及海马CA1区Fas阳性表达细胞计数升高,12h达高峰;缺血预处理组缺血12h阳性细胞计数升高,24h达高峰。缺血组缺血6h出现凋亡细胞,48h凋亡细胞数达到高峰;缺血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较缺血组明显减少。缺血组缺血7d神经元数明显减少,12周时神经元大量减少;缺血预处理组缺血7d时神经元数无明显变化,但12周时神经元同样大量减少。结论全脑缺血可能通过诱导Fas蛋白的表达增多,启动细胞凋亡,导致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缺血预处理虽可延缓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但无法提供真正的长时期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其有限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延缓Fas蛋白的表达而减缓了神经元凋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青年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清。近年有关T细胞钾离子通道参与MS异常免疫反应的证据逐年增多,为MS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此文就MS T细胞钾离子通道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空间骨丢失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骨细胞活性减弱,而包括Fas蛋白在内的诸多因素可调节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最终调控骨形成。 目的:观察失重对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5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尾吊模拟失重组及对照组。建立大鼠尾吊模拟失重模型,建模后7,14,21 d,使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检测骨组织中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组织中Fas蛋白含量。 结果与结论:尾吊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但血钙、磷浓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升高,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指数、骨组织中Fas抗原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 < 0.01)。说明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增加骨组织中Fas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大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 关键词:尾吊;模拟失重;生化;骨钙素;细胞凋亡;Fas蛋白  相似文献   

8.
Fas/ FasL抗原系统是重要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系统,目前认为它也是重要的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系统,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的发生、再生、增殖、病理性退化.近年来,对Fas/ FasL抗原系统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细胞凋亡参与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清除和脑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等)的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FasL系统、内源性皮质醇等途径。对凋亡过程的干预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MS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Fas/FasL系统在介导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凋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在脑缺血、多发性硬化(MS)、阿尔茨海默病(AD)以及神经肌肉病中,均发现有Fas/FasL系统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该系统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Fas/FasL与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稳态失衡与肿瘤生长关系密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而Fas/FasL信号系统在启动细胞凋亡的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本文对Fas及其配体FasL的结构 ,功能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靶基因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30min后松夹再灌注,NGF组和生理盐水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分别肌肉注射NGF30μg·mL^-1和生理盐水0.1mL,应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6和24h,NGF组Fas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小于生理盐水组(P〈0.001和P〈0.05)。再灌注后48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再灌注后6、24和48h,NGF组TUNE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GF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的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对多发性硬化(MS)发病机制的有关研究已证实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其他T细胞,如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 细胞、CD8+ T细胞、记忆性T细胞等,可通过诱导或调控M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参与MS发病机制.此文综述了上述T细胞(Th1细胞除外)在M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 OMG、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8.73%、31.22%±13.00%,P:0.017).GMG组与对照组Fas表达增高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5,4%,P=0.041).Fas表达增高的GMG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胸腺瘤发生率较高.OMG与G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8+、CD4+Fas+、CD8+Fa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OMG与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二者可能同属一种系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蛛网膜下腔移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挫伤模型,观察凋亡因子Fas和Fas-L在移植后不同时点的变化情况,为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及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1)成年健康SD雌鼠66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11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细胞移植治疗组(后2组再分为术后1、3、7、14、21d组)。(2)在手术前、后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和爬网格试验。术后第2d移植MSCs。之后,制作15~20μm厚的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进行荧光细胞观察及Fas和Fas—L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脊髓灰质前角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用图文分析系统检测Fas和Fas—L免疫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组间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 3组脊髓组织中均可见Fas和Fas—L阳性细胞。损伤对照组和细胞移植治疗组Fas和Fas—L阳性细胞数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d组就出现表达,持续到14d组,21d组表达接近正常对照组,高峰出现在7d。21d接近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与细胞移植治疗组相比较,阳性细胞数在7d、14d组出现差异(P〈0.05)细胞移植治疗组Fas和Fas—L1、3、7d组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与损伤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治疗组7、14d组Fas、Fas-L阳性细胞数下降,灰度值升高,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下凋7d及14d组Fas、Fas-L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背景:模拟失重促进成骨细胞、骨细胞凋亡,而锶能降低失重状态下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凋亡率,促进骨形成。 目的:观察锶盐对失重状态下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防治效应。 方法:5周龄SD大鼠建立失重动物模型,在悬吊前3 d或悬吊时开始以锶盐灌胃。建模后7 d,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质量浓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检测骨组织中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组织中Fas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 < 0.05),但血钙,磷浓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升高(P < 0.05),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指数、骨组织中Fas抗原水平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 < 0.01)。悬吊前3 d始及悬吊时始锶盐灌胃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而血钙、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指数、骨组织中Fas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5)。说明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增加骨组织中Fas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大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而锶盐可降低失重状态下大鼠骨组织Fas蛋白表达,从而降低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显示多发性硬化(MS)白质病灶周围聚集着一类TCRγδ^ 的T细胞,它们与MS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此文就γδT细胞在白细胞跨血管内皮迁移、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分泌及对少突胶质细胞毒性溶解等几个MS发病相关环节方面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凋亡基因Bcl-2和Fa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MG和11例心脏病(对照组)患者胸腺单个核细胞Bcl-2、Fas的表达水平,并与有关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G胸腺增生组Bcl-2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G胸腺瘤组Bcl-2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G组与对照组Fas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胸腺Bcl-2与Fas阳性细胞数之间,以及与伴或不伴胸腺异常(增生或胸腺瘤)患者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疾病分型、年龄和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胸腺增生MG患者胸腺凋亡基因Bcl-2表达异常增高,胸腺Bcl-2和Fas的表达之间及与临床有关因素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主动死亡形式,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对凋亡的形态、生化特征及其基因调控、T细胞的凋亡机制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以及凋亡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44例MG患者(MG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NC组)PBMC Fas、Bcl-2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1)MG组Fas mRNA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2)中型、重型及极重型MG患者Bcl-2mRNA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轻型MG患者(P〈0.05~0.01);Bcl-2mRNA相对含量与MG患者病情评分呈正相关(r=0.767,P〈0.01)。结论 MG患者PBMCFas表达可能与MG发病无关;Bcl-2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MG患者PBMC凋亡调控机制,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观察MG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