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疗效。方法收集23例行PTSMA治疗的HOCM患者,于PTSMA术前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等参数,对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评分。比较PTSMA术前3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HOCM患者PTSMA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IVSd、LVEF、LVOTG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LVD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PWd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SA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SMA能显著改善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HOCM患者PTSMA术后疗效,可为临床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22-125
目的 研究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Morrow 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心胸外科同一医疗组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手术,A 组采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B 组采用正中开胸手术。A 组采用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诊断描述,对照胸腔镜的探查结果,分析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Morrow 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A 组30 例患者二尖瓣反流(MR)与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呈正相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较术前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略减低,室间隔基底段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LVOT-PV)、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二尖瓣反流面积(MR)较术前明显降低;A 组与B 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部切口长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Morrow 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TEE 对二尖瓣病变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手术方式的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腔起搏器(DDD)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心脏结构形态的变化.方法 对8例HOCM患者术前与术后临床症状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形态变化.结果 双腔起搏3年后,2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3例发生过晕厥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中所有病例存活.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LVOT)宽度、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LVP)改善更为显著,左室后壁厚度(LVPW)有缩小的趋势,左室射血分数(LVEF)也明显改善,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结论 双腔起搏器治疗HOCM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PTSMA治疗22例HOCM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均较术前下降,心脏杂音减轻或消失,1例因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置入永久起搏器,5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分别有1例患者合并下壁以及前壁心肌梗死。结论PTSMA治疗HOCM术前认真、细致的准备,术中娴熟、密切的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行PTSMA治疗的24例HOCM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室间隔厚度及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TSMA是有效治疗HOCM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中远期随访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14年12月,62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所有患者均行改良Morrow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15.1)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19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扩大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术),术中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患者术后每年随访并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通过对比术前、术中、术后一周及随访时TTE和心电图结果,评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效果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远期存活率。结果所有6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室间隔穿孔、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下降幅度较大[(17.0±13.6)mm Hg vs(88.1±34.4)mm Hg;P=0.0000)],术后室间隔厚度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变化[(12.8±4.1)mm vs(28.1±8.8)mm;P=0.000)]。术后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于术前比较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平均随访(67.5±47.2)个月(12~146个月),随访率96.7%(60/62)。随访发现1例死亡,原因不详,其中仅8例患者偶有轻度胸闷或头晕症状,其症状较轻未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余52例患者无症状,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均改善明显。术后1年、5年、10年的经胸超声(TTE)提示LVOTG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与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存活率100%,5年存活率97.6%,10年存活率97.6%。结论改良Morrow手术是治疗HOCM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彻底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无复发,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化学消融术后近期疗效的随访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的HOC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共12例患者接受了化学消融术,并于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完成了CMR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同一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左室流出道流速(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locity,LVOTV)、静息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OTG)、舒张末期基底段左室间隔壁最大厚度(left ventricular maximum wall thickness,LVMWT)、左室流出道内径(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iameter,LVO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组患者28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量其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二尖瓣口E、A峰值,计算E/A值,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应用2DT技术,获取房间隔、左房侧壁、下壁及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房顶段的长轴方向的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记录各房壁各节段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 Ss、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s、mSRs、mSRe、mSRa).结果 HCM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A峰及LAAEF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5),E峰、E/A及LAP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mSs、mSRs、mSRe均明显减低,mSRa则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患者左房mSRa与IAAEF呈显著正相关( r=0.780,P<0.01).结论 HCM患者左房的储备功能及管道功能下降,辅泵功能增加,2DT可以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狭窄行换瓣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加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 :5 0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5 8岁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1周内复查超声心动图 ,以左室流出道流速是否显著增加 (大于 2 .5m·s-1)将术后患者分成 2组 ,并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 0例无手术死亡 ,9例左室流出道流速显著增加 ,其中 6例出现了二尖瓣瓣叶的前向运动现象。 2组除左室后壁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主动脉瓣狭窄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加 ,它与小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流出道内径及增厚的室间隔有着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0月-2007年12月,54例患者因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男37例、女17例,年龄6~68(36±16)岁,体重27~83(60±14)kg.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其中3例患者因左室流出道狭窄解除不满意,二次转机行左室流出道疏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动脉导管切缝术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1例.围术期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40~290(107±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95(70±36)min、气管插管时间5~21(14±15)h、ICU住院时间11~183(45±34)h.与术前相比,术后LA大小(术前42±8、术后35±7)、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前(106±44)mm Hg、术后(24±19)mm Hg]、室间隔厚度[术前(27±6)mm、术后(19±5)mm]、左室射血分数(术前70±10、术后61±9)均显著下降(P<0.05).二尖瓣关闭好或仅轻度返流,SAM征消失.手术死亡4例(7.4%,4/54),主要死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完全左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26例,室内传导阻滞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远期随访:所有生存患者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或并发症.结论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可满意的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住院、手术、影像及随访资料,对比不同手术进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6例下颌体、下颌角或升支骨折患者,40例患者采用口外切口,46例采用口内切口。在口外切口的患者中,10例出现并发症,3例较重,7例较轻。口内切口的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5例较重,6例较轻。7例患者由于术中无法充分暴露先采用口内切口后改为口外切口,3例出现并发症,1例较重,2例较轻。结论口内与口外进路治疗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口内转口外切口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食管癌手术的特点及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134例经左胸单切口术(Ⅰ组)、右胸+上腹正中双切口术(Ⅱ组)及右胸、腹部和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Ⅲ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Ⅲ组术后恢复时间最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Ⅰ、Ⅱ、Ⅲ组依次递增明显(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三种手术方式各具特点,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垂直性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施垂直性斜视矫治,记录并比较手术效果。[结果]下斜肌断腱切除的手术量与手术效果具有相关性(r=0.42);下斜肌断腱切除术与肌腱切开术的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上下直肌后徙手术量与手术效果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垂直性斜视的手术方式中,上斜肌断腱切除术及上下直肌后徙术是定量性术式。  相似文献   

14.
15.
颧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参考Knight和North分类法 ,对 9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类型和手术入路分组 ,对患者外形、张口度、面瘫、眶下区麻木、视力、眼球内陷、X线和螺旋CT(评估同X线 )等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达到解剖复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达到解剖复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手术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法/过程以上海市胸科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手术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采集手术追溯数据,实现手术过程的质量监管。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患者CT定位等候时间、手术室平均接台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预估时长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保证了手术环节的有序衔接,为手术室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1年间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6例手术治疗,其中有16例发现胰腺弥漫性肿胀,胰腺被膜张力增高,并有部分发黑,周围有散在“皂化斑”。46例均有血性腹水或淡黄色混浊液体(1000-2000ml),手术均行坏死胰腺组织清除加充分引流,胆源性胰腺炎同时行胆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结论 为了提高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8.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50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6%。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9.
针式腹腔镜是新近出现的直径只有2 mm的腹腔镜设备,目前已用于普通外科、妇产科等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在泌尿外科方面,针式腹腔镜在肾上腺切除术、小儿隐睾固定术等手术上也得到了应用.虽然对针式腹腔镜手术的定义仍存在争议,目前2 mm的器械也尚有局限性,但其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有明显的优点,如损伤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更小、美观性更好、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针式腹腔镜将是常规腹腔镜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效果. 方法 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11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 结果 11例颈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 结论 颈阔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