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试验组运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膳食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体重指数、腰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舒张压、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能有效调节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8例2型糖尿病病人隐匿随机分配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的控制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的医生门诊的治疗和教育之外由糖尿病教育门诊护士给予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医生门诊的治疗和教育,观察教育门诊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知识及行为影响情况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糖尿病教育门诊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行为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管理方面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109例,随机分为营养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营养组由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低血糖指数营养治疗饮食,对照组则自行控制饮食。分别于住院第1天与3个月复查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营养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干预措施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均降低,但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为明显(P<0.05);营养组的饮食结构更为合理。结论:低血糖指数膳食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血脂水平,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美华  徐红  黄松芬   《护理与康复》2017,16(6):692-693
目的观察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概念用于2型糖尿病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食物交换份法饮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概念指导患者食物选择,制定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饮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概念指导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知晓率,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新诊断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取系统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及一般的糖尿病知识宣教。半年后对2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等控制情况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及代谢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运用饮食处方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92例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营养软件进行饮食处方干预,并随访6个月,分别测量体重、身高,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体重指数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利用糖尿病营养软件进行饮食处方干预可减轻体重、改善血糖。  相似文献   

8.
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结果:治疗3周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差异显著,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导向型营养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住单号病室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入住双号病室的44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I导向型营养教育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营养管理知识知晓度及血糖水平。结果出院时试验组糖尿病营养管理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GI导向型营养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加干预,可提升其糖尿病营养管理知晓度与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立体化结构式糖尿病教育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37-1141
目的 探讨立体化结构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应及有效方法 .方法 随机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自学糖尿病知识,观察随访1年;干预组:以改变知、信、行为目的 ,运用集体授课、网上咨询、定期家访3种方式,实施教育、监测、保健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结构式糖尿病教育,制定个体化食谱及运动方案,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为期2 w.由专职糖尿病护士负责指导,观察随访1年.每6个月复查1次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知识及格率达90.7%,体质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甘油三酯明显下降.结论立体化结构式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立体化结构式糖尿病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强化管理对血糖未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采用强化管理,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制定1个月、3个月、9个月目标,包括血压、腰围、体重指数、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并定期电话、家访、发短信、举办联谊会进行患者互动。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实施追踪管理9个月后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较干预前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强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田苹 《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2):41-42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建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制订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护理干预计划,选择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53例,接受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以干预前后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问卷、血压、体重指数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护理知识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加强糖尿病高危人群社区管理,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空巢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4年12月住院的60岁以上的120例空巢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随机分成干预和对照两组,每组6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然后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吸烟、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BG)餐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空巢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组血糖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饮食知识、行为状况,营养状况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知识评分、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 MIS)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知识、行为的掌握程度,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金蕾  朱雯君 《全科护理》2016,(7):675-677
[目的]观察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强运动以及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指标、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的营养指标、血糖和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小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行运动处方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运动处方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在常规控制饮食、服药的基础上按运动处方实施干预,而对照组仅按常规正常活动,干预周期为1年.观察2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下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均有所降低,但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按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健康教育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测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分为实验组(A组68例)和对照组(B组66例)。在降糖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糖尿病教育3个月,对照组未接受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结果实验组在3个月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实验期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经蛋白、血脂、血压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血脂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6个月的个案管理干预、随访,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教育方式。评价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自我管理水平各项指标得分,于干预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BG、HbA1c、TC水平以及总体饮食得分、运动得分、血糖监测得分、足部护理得分、自护行为总分、糖尿病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TG的水平及具体饮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及血脂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提高其糖尿病知识水平,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晓蓉 《临床医学》2020,40(1):76-77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经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孕期常规干预和个体营养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检测值及血糖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PG及血脂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2%(18/25)和96%(2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2,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有效率,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孕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的2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糖和体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末、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规律锻炼、用药自我管理、监测血糖、足部护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可改善患者代谢指标,改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