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病毒株,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结合天津市地域特点和现时气候,国家和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专家共同研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基于奥密克戎病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和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  相似文献   

2.
<正>为提高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的恢复期救治成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群的发病表现及患者的发病特点,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在专家组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专家共识(2022年第2版)》。  相似文献   

3.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变异株奥密克戎流行,传染性强,对人体靶器官存在一定程度损伤.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康复,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福建省中医药专家组针对发生新冠肺炎的感染者依据恢复期不同的证型分类,从中药、中医适宜技术、药膳、茶饮、情志、运动等方面予以个性化的中医相关治疗及康复指导,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  相似文献   

4.
天津打响全国"奥密克戎"防控第一场遭遇战,在奥密克戎疫情救治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中医药深度介入治疗康复全过程,也积极总结奥密克戎疫情防控经验,包括及时开展奥密克戎中医证候研究并优化救治方案,创新中医专家会诊机制,一人一策防复阳,临床治疗与康复一体化,中药预防全覆盖等,并总结中医整...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新变异株奥密克戎传染性较其他病毒株强,致病力相对弱,但是传播隐匿,易出现局部疫情爆发。根据奥密克戎疫情特点,在天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导下,中医药深度参与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并针对无症状感染者,首次总结了“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重视“一老一小”患者治疗;对高龄有基础病者,提出“先症而治,截断病势”,总结了“新冠宿疾并重”,更重视基础疾病治疗;关注“一头一尾,全程干预”;构筑中医药疫情防控第二道防线的策略等经验。形成了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的“天津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的验案,为疫病的防治提供中医治疗思路。方法 以真实世界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验案基础为切入点,分别对上海市奥密克戎病毒株的新冠病毒感染特征、中医学对奥密克戎COVID-19病因病机的认识、奥密克戎COVID-19与《伤寒论》六经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及历史渊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COVID-19老年患者的中医基础以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COVID-19老年患者的现代依据进行详细论述。结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具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现代药理也佐证了治疗靶点和依据,柴胡桂枝干姜汤可提高临床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疗效。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其治疗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在国家和上海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现行方案基础上,专家组结合2022年春季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及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药救治特点,制定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春季版)》,以提高本市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天津市本土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通过组建中医会诊专家团队、采取一线与远程有机结合的会诊模式,充分发挥中西协同的治疗优势,在加快患者病情缓解,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对该救治模式进行梳理,为应对今后的疫情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期,全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比德尔塔变异株的变异程度更大,拥有更多的突变点,德尔塔变异株的突变点约15个,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多达32~50个,并且有30个突变点集中在与致病性和抗原性密切相关的刺突蛋白上.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  相似文献   

10.
<正>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首次发现,其毒性虽较原始毒株减弱,但其传染性却远超后者,并且具有传播隐匿的特点[1]。2022年2月底上海出现了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本土疫情,上半年总感染人数累计超60万,其规模远超武汉疫情。上海市疾控中心经基因测序证实导致此轮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正是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2]。笔者及所在团队在此轮疫情中参加了抗疫一线工作,在临床诊治中发现,部分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后仍存在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难以转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宣肺败毒颗粒治疗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180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试验组接受宣肺败毒颗粒联合常规治疗(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60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次要指标为7 d症状消失率、重症率及病死率,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结果] 试验组的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6,10)d,住院时间为11(9,13)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11)d与12(10.5,13.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咯痰、咽喉不适、口干等症状消失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重症及死亡,亦未观察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COVID-19的治疗中,宣肺败毒颗粒能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促进症状消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后遗症问题引起医学界重视,基于“肺炎并不是单纯急性事件,而是以急性期为主要矛盾的多系统慢性持续性疾病”的肺炎病程新认识,结合张伯礼教授提出的全周期干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原则,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主张采取“清”“透”“养”三法并施,以清中有透、透中兼养,调平调衡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恢复机体“阴平阳谧”状态。以期指导临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康复指导提供新的思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康复治疗贡献中国力量,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治疗中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document is the revised edition of the previously issued Shanghai 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Protoc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OVID-19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the Protoco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Trial 9th Edition), this revised edition provides treatment approach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actively cope with Omicron variant and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Shanghai, China.  相似文献   

14.
温郁金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流行性广、传染性强、发病急骤和病情危重等特点,目前对于COVID-19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凸显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优势。早期大量药理药效学和临床研究证实温郁金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此外,温郁金还具有一定抗肺纤维化作用,提示其可能会对由COVID-19引发的肺损伤有缓解或治疗作用。通过对温郁金抗病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梳理,并从中医角度分析COVID-19的病因机制和辨证治法,以期为温郁金临床治疗COVID-19和后续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的患者在我国和境外国家不断增多,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不断发布更新各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根据各版本关于中医治疗阐述的主要变化,结合目前临床一线病例的主要特征,参照中医温病学数千年的文献记载,考虑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是由于武汉市特定的地域气候特点导致人群感受疫疠毒邪所致,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时期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该病以祛邪为要,并强调祛邪应尽早,结合疫毒所在不同脏腑部位,出现不同性质而确定治法方药,还需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三因制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患者,才能促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毕明达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7-13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寒湿疫毒戾气为主,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气闭肺困脾,气机不畅,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结合传统中医思想,提出"内外统一"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集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中医体质类型,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85例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康复12~17个月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抗体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心脏彩超、肝胆胰脾彩超、泌尿系彩超、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医体质辨识等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恢复期患者IgG(+)61人(占71.76%),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45+Lym)降低70例(82.36%),总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降低60例(70.59%),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CD4+)降低57例(67.06%),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CD3+CD8+)降低40例(47.06%)。肺部CT异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者78例,肺部结节影者24例,纵隔淋巴结影者9例,磨玻璃影者3例,肺纤维化者3例,肺气肿3例。中医体质辨识主体质类型中以平和质多见(47.62%),其次为血瘀质(17.85%)、气虚质(15.48%)和湿热质(8.33%)。[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出院康复12~17个月后仍部分存在免疫功能下降、肺部慢性炎症反应等后遗症状,中医体质虽整体趋于平和质,但瘀血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仍兼见其中,提示中医药可从体质类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长期康复并需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8.
孙国珍  史党民 《中草药》2013,44(21):3035-3036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治疗妇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本院妇科术后2 d在无任何感染指征而仍然发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基本治疗按妇科术后发热的常规治疗方案处理,治疗组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颗粒,两组均不使用影响体温的对症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6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治疗妇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