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MRI主要表现为等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影,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外形多呈分叶状;半数以上的肿瘤与硬膜窄基底相连;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根据MRI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MRI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颅内HPC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本组MRI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呈分叶状6例,不规则形2例,其中1例跨叶生长。MRI平扫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稍高、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血管流空征及瘤周水肿8例,以窄基底与邻近脑膜相连7例,侵犯邻近静脉窦5例(上矢状窦3例,横窦2例),邻近颅骨破坏4例,均未见脑膜尾征和钙化。术前MRI诊断HPC 2例,6例误诊为胶质瘤1例、脑膜瘤5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HPC。术后3个月复查2例静脉窦肿块增大。1例肿瘤术后6年复发,余未见复发。结论颅内HPC 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缺乏脑膜尾征和钙化有助于其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中枢神经系统极其少见的肿瘤,该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颅外转移的特点。其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非常相似,但两种肿瘤的组织学起源、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及治疗预后均不相同。本文报道1例HPC,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增强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7例HP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MRI表现.结果 7例HPC中,6例病变位于小脑幕上,1例跨小脑幕上下生长;其中2例小脑幕上病例累及邻近骨质.颅内HPC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及流空血管,周围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肿块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2例累及邻近骨质,1例侵及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例均见CD34、波形蛋白及CD99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角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S-100蛋白均未见表达;对6例进行Bcl-2标记均见表达.对4例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标记,其中3例为5%~8%表达,1例为10%~15%表达.对3例进行Syn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MRI对诊断颅内HPC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周细胞瘤(HPC)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来源于毛细血管壁外的周细胞,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肌肉骨骼系统,颅内较为罕见。HPC通常是良性的,生长缓慢,但颅内HPC的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危害较大。HPC误诊率较高,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1日收治1例起源于嗅沟的血管周细胞瘤,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  相似文献   

7.
王伟峰  冯文清 《新医学》2012,43(12):883-884
血管外膜细胞瘤(HPC)较罕见,影像表现多与脑膜瘤相混淆,易漏诊和误诊。HPC未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该文报告1例血管外膜细胞瘤误诊为左颞叶脑膜瘤卒中的病例,探讨HPC的诊断与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32岁.主因右面部麻木0.5 a、头晕、走路不稳1.5个月、加重3 d于2003-07-03T09:55住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语言欠流利,右侧颞肌及咀嚼肌轻度萎缩,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双眼视力粗测正常,右侧角膜反射迟钝,左侧角膜反射灵敏,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视乳头边界模糊.双眼有水平眼球震颤,右侧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11.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新分类,为脑膜肿瘤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新进展。有关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丰富影像诊断熟悉本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知识,对经CT及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学认知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HPC的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HPC好发于硬脑膜附近,广基底与其相连.类圆形、分叶形或不规则形脑外占位性病变,界清,等T1、等T2信号或混杂信号,可伴有囊变、坏死,周围有流空血管影及水肿,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 HP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新分类,为脑膜肿瘤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新进展。有关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丰富影像诊断熟悉本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知识,对经CT及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  相似文献   

14.
王克臻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508-4509
目的分析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改变,为临床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3-02-2010-02收治的9例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历资料,主要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共行手术13次。其中9例术后行放疗,其中辅助传统外放疗6例,辅助γ刀治疗3例。结论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预后不良,易复发,术后给予放疗可有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16.
17.
患者女,48岁,胸痛、活动后气促明显半年.发病以来,体重减轻10余斤.CT表现(图1):后上纵隔脊柱左侧见一大小约76 mm×80 mm×74 mm类圆形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低密度区,边缘似可见完整包膜,向左突入左肺野,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欠清,主动脉弓受压,脂肪间隙尚存在,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多个小囊性低密度区及间隔影,边界显示更清晰,左肺上叶支气管管腔受压、变窄,邻近肺组织受压征象.左侧胸腔弧形液性密度影,左叶间裂积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癌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均采用CT平扫、增强扫描、MRI平扫以及DW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MRA、MRV检查,对比分析CT、MRI平扫的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强化明显者20例,其中18例占位效益呈现不同程度;呈现方式为类圆形和波浪状分叶的例数分别有3例和17例;肿瘤细胞中出现坏死、囊变者15例,肿瘤内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者13例。T1WI中呈现略高或高信号以及等低信号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3例;T2WI中呈现混杂高信号及等低信号的例数分别为例12例和8例;DWI上呈等低信号及高信号的案例分别有14例和6例。脑膜以窄基底相连与宽基底相连的分别有8例和12例。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周细胞的肿瘤,具有侵袭性,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临床少见,而中枢系统血管周细胞瘤临床更为罕见[1]。1942年由Stout及Murray[2]首次报道并命名。因其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与脑膜瘤相似,极易误诊。多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51岁,因复视6个月伴有阵发性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主诉"行走无原因经常跌倒伴腰背部疼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胸10、11棘突压痛及叩击痛,未查及明显感觉平面,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胸腰段增强MR:增强扫描示胸10、11椎体椎管内可见结节状高信号,边界清晰,以宽基底与局部硬膜相连,局部脊髓受压,病灶下缘似可见脊膜尾征(见图1-3)。术前诊断为:胸椎管内占位,在全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