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5-3746
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43例纳入甲组,同时选取典型哮喘患者38例纳入乙组。对两组入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25)、50%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50)、7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75)、残气量(RV)、残总百分比(RV/TLC)、气道阻力(Raw)、比气道传导率(s Gaw)。结果两组FVC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FEV1、PEF、FEV1/FVC、MMEF、V25、V50、V75、RV、RV/TLC、Raw、s Gaw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典型哮喘患者相比较,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损伤较轻,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防止肺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气道功能测定异常对急性气道炎症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Vmax8500肺功能仪测定10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最(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等。分为小气道功能正常组(52例)与小气道功能异常组(50例),判定标准:FEV1/FVC≥70%的肺通气功能正常者,FEF25%-75%和FEF50%均小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结果2组VC、FVC、FEV-、FEV1/FVC、MVV、PEF等常规肺功能指标均正常(P〉0.05)。但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75%和FEF50%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均降低,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气道炎症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小气道功能检测可为诊治提供循证。  相似文献   

3.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特点:方法:对33例老年哮喘患者先运用乙酰甲胆碱进行气道激发试验,后再进行气道扩张试验,观察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量、最高呼气流量、用力呼气流速和MMEF变化,并与28例中青年哮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哮喘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所需乙酰甲胆碱浓度高于中青年人(P=0.01),而气道扩张试验的FEV1、PEF、FEF和MMEF的改善率低于后者(P均≤0.01),老年组气道扩张试验后FEF和MMEF的改善率均高于FEV。(P均≤0.02)。结论:老年气道反应程度普遍低于中青年人,气道扩张试验后FEF和MMEF的变化较FEV1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道阻塞与肺癌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诊为肺癌的393例患者为肺癌组及400例无任何部位肿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灶部位(中央型和周围型)、分期。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和25%、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吸流速(FEF25%和F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发生的OR值为2.18。控制吸烟因素影响后,合并COPD肺癌发生的OR值为2.09。FEV1%6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41,FEV1/FVC5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87;控制吸烟因素影响后,FEV1%6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41,FEV1/FVC5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2.88。肺癌组MMEF、FEF50%、FEF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COPD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气道阻塞是除吸烟以外另一个影响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气道阻塞程度的加重,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者不同戒烟时间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小气道功能病变的长期吸烟男性患者23例为戒烟组,非吸烟健康男性28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戒烟组戒烟前及戒烟后3、6、9及12个月及对照组(入选后12个月内)的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比较戒烟各时间段小气道功能的变化。结果戒烟组戒烟后3个月各项指标与戒烟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戒烟后6个月MMEF、FEF25%、FEF50%较戒烟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戒烟后9、12个月MMEF、FEF25%、FEF50%及FEF75%较戒烟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戒烟组戒烟后12个月的FEF25%、FEF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症状吸烟者戒烟后6个月方能改善小气道功能。戒烟后12个月FEF25%与FEF50%可恢复至正常。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布地奈德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吸入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方法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 (≤ 4 0 0 μg)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用力肺活量 (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呼气峰流速 (PEFR)测定值接近正常儿童 ,而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 (FEF) 2 5 %~ 75 %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测定值。治疗 6个月后患儿FEF 2 5 %~75 %较治疗前有显著意义的改善 (P <0 .0 1)。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 ,应按哮喘常规治疗给予较长时间的皮质激素吸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 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肺功能、肺部HRCT改变及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2只,向模型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 l致炎。致炎48 d后行肺功能测定、肺部HRCT扫描并留取血液标本以备测定细胞因子,同时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HRCT表现为肺轮廓欠清晰,肺部血管影扩张,边缘模糊且不规则,两肺有索条状密度增高影,邻近胸膜轻度肥厚。模型组TNF-α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大鼠肺功能参数FVC、FEV1、FEF25、FEF50、MMEF、PEF与足跖肿胀度呈负相关;FEV1、FEF25、FEF50、MMEF、PEF与TNF-α呈负相关;PEF与IL-10呈正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足跖肿胀度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AA大鼠存在肺功能减退,肺部影像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EF、MMEF、FEV_1/FVC、FEV_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总均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COPD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康复干预对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轻、中度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轻、中度气道高反应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呼吸功能训练、适宜的有氧运动训练和心理指导等。应用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 结果治疗2,4,8周后,观察组的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FEF5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MMEF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气道高反应性患者采用呼吸功能训练等措施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延缓或防止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相似文献   

10.
FEF_(25%~75%)/FVC与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反映气道容积相时大小的指标FEF25%-75%/FVC(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与气道对组织胺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因怀疑患有支气管哮喘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功能室行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连续性患者205例,其中激发试验阴性患者108例(激发试验191性组),阳性患者97例(激发试验阳性组).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用反映气道敏感性的指标PD20FEV1 (FEV1 下降20%所需的组胺最低累积剂量)和反映气道收缩性的指标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DRS,FEV1下降的百分比/组胺的累积剂量)来评价.结果:(1)激发试验阳性组FEF25%-75%/FVC值显著低于激发试验阴性组(0.77±0.28 vs 1.02±0.26,P<0.001).(2)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校正了年龄、身高、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对气道收缩性的影响后,FEF25%-75%/FVC可以解释气道对组织胺收缩性变异14.4%.FEF25%-75%/FVC随着PD20FEV1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结论:FEF25%-75%/FVC值与气道对组织胺的反应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相对于肺容积,气道容积越小,气道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和收缩性越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烟龄(年)、烟量(年支)、戒烟时间(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FEF25%、FEF50%、MMEF%]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PEF%、FEF25%、FEF50%、MMEF%],根据气道阻塞程度分为ⅡA、ⅡB、Ⅲ级COPD。结果各组间的PEF%、FEF;%、FEF。%、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与烟量及烟龄存在负相关,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在控制年龄、烟量等因素后,FEV1%、FEV1/FVC(%)、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而与烟龄存在负相关。结论戒烟可减缓COPD患者肺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潼矿泉对飞行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名健康男性疗养飞行人员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分别进行常规疗养、矿泉浴及矿泉游泳训练。于实验前后测量肺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等各项指标。结果与实验前比较,矿泉浴组训练后FVC、PEF、FEF25%~75%、FEV1/FVC均显著提高(P<0.05);矿泉游泳组锻炼后FVC、FEV1/FVC、PEF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训练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3组组间比较,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较对照组改变显著(P<0.05),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之间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自然疗养因子矿泉浴、矿泉游泳有增强飞行员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检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A组)、4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B组)、40例健康体检小儿(C组)。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IOS检测与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检测,比较3组IOS参数[呼吸道中心阻力(Rc)、共振频率(Fres)、震荡频率为5 Hz时电抗值(X5)、震荡频率为20 Hz时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震荡频率为5 Hz时气道黏性阻力(R5)、震荡频率为5 Hz时呼吸总阻抗(Z5)]与MEFV参数[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并分析A、B组患儿IOS参数与MEFV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儿IOS参数较B、C组更高,MEFV参数较B、C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IOS参数较C组更高,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女性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呼吸内科戒烟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以及于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女性受试者并依据其有无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行为将受试者分为主动吸烟组(A组)、被动吸烟组(B组)及非吸烟组(C组),每组各100例。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所有数据均采用实际值/预计值(%Pred)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和C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比较,FVC、FEV1、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F、MEF75、MEF50、MEF25、MM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可导致女性肺功能下降,主要表现在小气道功能损害,且主动吸烟较被动吸烟损害更严重,建议降低女性主动及被动吸烟率,从而减缓肺功能降低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广州市学龄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方法:应用spiroliteTM303型肺功能仪测定广州市在校健康的6~12岁儿童的肺功能值,测定的指标有14个,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参数作为测定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最高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1~75%)。一岁为一个年龄组,共7组,40例/组,总计280例,男女不限,测量体质量和身高,每例测3次,取最好的一次结果记录打印。结果:280例中,男139例,平均身高(135.05±13.42)cm,平均体质量(32.93±7.39)kg,FVC3.40±0.96)L,FEV3.03±0.87)L,PEF((1(6.42±2.32)L,FEF25%(3.58±1.32)L;女141例,平均身高~75%FVC3.22((135.66±12.62)cm,平均体质量(33.06±6.85)kg,±1.07)L,FEV2.88±0.93)L,PEF1((5.84±2.17)L,FEF25%~75%(3.59±1.28)L。单因素分析时FVC,FEV,PEF,FEF25%1~75%4个参数都与体质量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时4个参数都与体质量无关,提示属假性相关,表明体质量因素对儿童肺功能影响较小;单因素分析时FVC,FEV,FEF25%1~75%与性别无关(P>0.05),而多元回归分析时FVC,FEV,PEF又与性别相关(P<0.05),提示男女之间的肺功能状态有差1别;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元回归分析,4个参数始终与年龄高度相关(P<0.01)。结论:儿童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便携式肺功能测试仪的信度进行评价,分析其在健康受试者肺功能检查中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肺功能测试仪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受试者3次用力呼气和用力吸气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吸气肺活量(FIVC)、吸气峰流速(PIF)、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并进行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的检测。结果:测试者间信度方面,FVC、PEF、FEV1、FIVC、PIF、FEV1/FVC、MEP、MIP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80~0.97,具有极好信度;相对信度方面,FVC、PEF、FEV1、FIVC、PIF、FEV1/FVC、MEP、MIP的ICC值为0.86~0.97,具有极好信度;绝对信度方面,各项评估结果参数的SEM、SEM%值分别为0.28~11.15、4.81%~13.15%,MDC、MDC%值分别介于0.37~30.91,13.33%~36.46%;Bland-Altman图形显示无系统性误差,肺功能检差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测试仪用于健康受试者肺功能检查具有良好的信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气道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MS-IOS肺功能仪对32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A组)、183例缓解期(B组)患儿及282例对照组(C组)儿童(依次按年龄分为Ⅰ、Ⅱ、Ⅲ组)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法及脉冲振荡(IOS)法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容量(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呼吸总阻抗(Zrs)、5Hz时粘性阻力(R5)、5Hz时电抗值(X5)、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另对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分为3组:Ⅰ组58例,Ⅱ组46例,Ⅲ组28例)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喘乐宁治疗并进行前后测定指标比较。结果:A组IOS法指标与C组、B组比较,除Ⅲ组周边阻力(Rp)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FEF50及FEF75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治疗后MEFV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组治疗后IOS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除Ⅲ组Zrs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缓解期以小气道阻塞为主的气道功能异常,且可持续一定时间;FEF50、FEF75是较FEV1更敏感的指标;X5、Rp是反映小气道阻塞较敏感的指标。监测哮喘患儿气道功能对掌握哮喘呼吸功能状态,判断病情、指导临床、规范预防手段、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轻中度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运动耐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轻中度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运动心肺功能 ,研究运动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探讨轻中度哮喘患者提高运动耐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 ,对 2 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运动心肺功能试验。运动前后测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FEF 2 5 %- 75 % )、最大呼气末段流量 (FEF 75 % - 85 % )、呼气流量峰值 (PEF)等 ,运动中监测心率 (HR)、每分钟氧耗量(VO2 )、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 (VCO2 )、每分钟通气量 (VE)、氧脉搏 (O2 pulse)、呼吸频率 (BF)等。结果 :运动后 ,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VC、FEV1 、PEF、FEF 2 5 %— 75 %、FEF 75 %— 85 %均有所改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但两组在改善的差值上无显著意义 (P >0 .0 5)。哮喘患者的最大作功、最大氧耗量 (VO2max)、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 (VCO2max)、最大每分钟通气量 (VEmax)均显著低于健康人 (P <0 .0 5) ,无氧阈提前出现。结论 :轻中度哮喘患者的运动能力低于健康人 ,但通过小负荷运动可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比较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运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结果:出院时,两组FEV1、FVC、PEF、MMEF、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出院时,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 0. 05);出院时,NHP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 0. 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哮喘门诊2023年1-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11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60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的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间的血清IL-8、IL-3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8、IL-33水平与各项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血清IL-8、IL-33对重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力呼气50%时的瞬间流速(FEF50%)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8和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