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配方的的透皮促渗剂对塞来昔布凝胶剂皮肤渗透性的影响,为优化透皮促渗剂配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基质,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选用四种不同配方的透皮促渗剂制备凝胶剂;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剂中塞来昔布在12 h内的累积渗透量(Q),并计算其稳态流量(J)和渗透系数(Kp)。结果四个实验组中塞来昔布在12 h内的Q值分别为26.51、13.87、14.92和27.51μg/cm~2,其中促渗剂以2%氮酮和0.5%薄荷醇配方时Q值最大,达27.51μg/cm~2;且塞来昔布的渗透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J值及Kp也均高于其它三个实验组。结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凝胶基质时,氮酮与薄荷醇联用对塞来昔布透皮特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实验配方浓度内,两者最佳配方浓度分别为2%氮酮和0.5%薄荷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酮对天麻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择大鼠背皮为渗透屏障,从接受室取样,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天麻素含量,比较氮酮浓度为0、1%、2%、3%、5%时对天麻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在24 h内氮酮浓度为0、1%、2%、3%、5%时天麻素的透皮速率分别为3.475、11.930、14.665、33.323、43.150μg/(cm2/h)。结论氮酮可以促进天麻素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内,以5%氮酮的促渗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促透剂对天麻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择大鼠背皮为渗透屏障,从接受池取样,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天麻素含量,比较5%薄荷脑、5%冰片、5%氮酮对天麻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天麻提取液分别加5%薄荷脑、5%冰片、5%氮酮后透皮速率分别为14.277、17.495、29.089μg/(cm2·h-1)。结论5%氮酮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天麻素促渗透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徐定平 《华西医学》2014,(7):1316-1318
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苗药秤钩风提取物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昆明小鼠皮肤为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吸收影响因素对苗药秤钩风提取物的渗透吸收速率、增渗倍数、滞后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对氮酮、油酸、冰片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氮酮、3%油酸和冰片水溶液对秤钩风提取物的经皮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214.187 2±13.569 0)、(227.554 4±9.849 0)、(168.118 7±21.564 0)μg/(cm2·h),相较于未加促渗剂时的经皮吸收速率常数(133.276±11.312)μg/(cm2·h),增渗倍速分别为1.61、1.71、1.26;3种促渗剂对秤钩风提取物的经皮吸收滞后时间分别为2.108 1、1.825 6、2.965 5 h。结论油酸和氮酮对秤钩风提取物的经皮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油酸效果最佳;冰片对秤钩风的经皮吸收也存在促进作用,但是滞后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八味冠心宁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水平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4.6mm×25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v/v),检测波长403nm,柱温30℃,流速1.00mL/min。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26 3~0.420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98.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9%。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八味冠心宁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物理因子促新乌头碱(MA)透皮吸收的效果,同时测定新乌头碱透入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新乌头碱的色谱峰(Y)与含量(X,μg)的标准曲线。选取成年大鼠28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分别在直流电场、低频脉冲电场、超声场及自由透皮条件下进行离体鼠皮的透皮吸收实验。分离各组大鼠背部皮肤,建立离体透皮吸收模型,采用V-C渗透池,将离体鼠皮置于供药池及接受池之间,角质层面向供药池侧。以含生药3 g/ml浓度的生川乌提取液作为释放液,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各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10,20,30,40及50 min时从接受液中取样,根据已求得的Y-X标准曲线测定各取样液中新乌头碱的浓度以及各时间点(t,min)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Q,μg/cm2)。通过Q-t曲线图求得新乌头碱体外透皮吸收的渗透速率(J,μg·cm-2·min-1),并以此为参数观察不同物理因子干预条件下新乌头碱的透皮吸收状况以及药物透过量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在新乌头碱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开始后50 min内,检测到自由透皮组、超声促透组、脉冲电促透组、直流电促透组的渗透速率J分别为4.168, 6.111,12.268及12.623μg·cm-2·min-1;对各组的曲线渗透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超声促透组和自由透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电促透组、直流电促透组分别与自由透皮组比较,发现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流电促透组与脉冲电促透组比较,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均呈持续性增长。结论在体外透皮吸收过程中,超声对新乌头碱的促透作用不大,直流电和脉冲电的促透作用较明显;直流电与脉冲电促透作用两者间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自实验开始后50 min内,其新乌头碱的透皮量均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7.
朱力阳  马建  涂禾  向猛  王锐 《华西医学》2016,(4):724-727
目的比较二黄凝胶贴膏与软膏的体外释放及透皮性能。方法采用Strat-M膜及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释放及透皮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制剂中君药独活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含量,测定两种剂型的体外释放度、透皮量及透皮率。结果二黄凝胶贴膏的透皮方程为Ln=0.443 6t+1.350 9,r=0.964 4,体外累积释放度、透皮量、透皮率分别为62.90%、0.067 2 mg/g、20.82%;二黄软膏的透皮方程为Ln=0.205 1t-0.244 7,r=0.995 6,体外累积释放度、透皮量、透皮率分别为77.64%、0.013 1 mg/g、9.36%。结论二黄凝胶贴膏的透皮量、透皮率均优于二黄软膏,透皮性能明显优于原剂型,且凝胶贴膏不易过敏,贴敷方便。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氮酮对双氯灭痛凝胶剂的透皮扩散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双氯灭痛凝胶剂筛选一定浓度的氮酮(Azone)作为渗透促进剂。方法:本实验采用改良Franz扩散装置及离体鼠皮为屏障.以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酮(0%,1%.2%.3%,5%Azone)对双氯灭痛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双氯灭痛凝胶剂12小时累积透皮释药百分率依次分别为38.42%、62.35%、72.80%、32.10%、55.36%。结论.筛选了含氯酮2%作为促进剂,制备了有良好的经皮吸收性能的凝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双氯灭痛凝胶剂筛选一定浓度的氮酮(Azone)作为渗透促进剂。方法:本实验采用改良Franz扩散装置及离体鼠皮为屏障,以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酮(0%,1%,2%,3%,5%Azone)对双氯灭痛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双氯灭痛凝胶剂12小时累积透皮释药百分率依次分别为38.42%、62.35%、72.80%、32.10%、55.36%。结论:筛选了含氮酮2%作为促进剂,制备了有良好的经皮吸收性能的凝胶剂。  相似文献   

10.
盐酸哌唑嗪缓释贴片的释药行为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盐酸哌唑嗪半衰期短,首剂效应明显,国内仅有普通片上市.目的:研制以聚乙烯醇和明胶为骨架材料的盐酸哌唑嗪缓释贴片,并考察其释药行为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设计,动物对照实验,于2007-01/08在重庆医科大学约学院实验室进行.材料:采用水性分散体法,以聚乙烯醇、明胶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哌唑嗪亲水性凝胶骨架缓释贴片.方法:①随机选用新两兰大白兔6只,取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氮酮、丙二醇、骨架材料配比、载药量为影响因素,稳态透皮速率、时滞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侍处方.②验证最佳处方,考察贴片物理特性、黏性及透皮行为,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进行差热分析.③随机选用新两兰大白兔12只,通过皮肤刺激性实验,考察贴片的生物相容性.主要观察指标:①贴片最佳处方筛选及验证.②贴片的物理特性评价.③贴片的差热分析.④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①正交实验筛选的最佳处方为氮酮2%,丙二醇15%,骨架材料配比为5∶4,载药昔1.0%.②按最佳处方制备的贴片外观、黏性良好;其稳态透皮速率、时滞和综合评分分别为(8.92±0.58)μg?(cm2·h),(3.38±1.17)h,81.58±8.42,其体外72 h内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模式(r=0.995 7),并趋近于零级释药模式(r=0.987 3),经皮渗透曲线重现性良好(P>0.05);差热分析表明,盐酸哌唑嗪在骨架材料中以分子或无定形存在.③贴片生物相容性良好,对兔皮肤无刺激性.结论:制备的亲水性凝胶骨架盐酸哌唑嗪缓释贴片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持续平稳释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膏剂的乳膏基质乳化程度不同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增加乳膏剂的显微法评定标准,对这个评定标准的意义进行实验验证。方法:检察制成乳化剂相同,乳化程度不同的基质,用显微镜观察乳化程度(乳滴大小和均一性),分别考察不同乳化程度乳膏对水溶性药物和油溶性药物的体外透皮吸收影响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查阅大量资料数据表明乳膏基质对药物的穿透性有一定影响,适量的促渗剂亦能增加药物的穿透作用,并且制成微囊、微乳能明显加快生物体对药物吸引。结论:乳膏剂的不同乳化程度可能对药物的体外透皮吸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结核患者常规用药,病灶处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低,治疗效果差。目的:制备一种可直接植入骨结核病灶内的,且具有在骨结核周围组织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抗结核药物浓度,起到提高骨结核的治愈率有效治疗的新型生物材料。方法: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和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利用生物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将2种微球加工成长效缓释双组分药物载体,观察缓释双药物载体体外释药特性;然后将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观察载药缓释载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药物释放浓度、组织相容性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40±13)μm,载药率为(26±1.5)%。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50±10)μm,载药率为(28±1.8)%。利福平、异烟肼,90 d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到80%和90%。90 d体内释放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浓度可达(0.5±0.4)和(0.6±0.3)μg/g。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可见筋膜、肌纤维之间出现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59 d 后肌肉组织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X射线平片显示骨缺损明显缩小。提示该载体能够长时间保持骨结核周围组织中一定的药物浓度,弥补血中药物浓度不足,有望在骨结核手术治疗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双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pH及去角质皮肤条件下乌头生物碱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成年大鼠28只,随机分4组(n=7):pH4.0完整皮肤组,pH7.0完整皮肤组,pH9.0完整皮肤组,pH4.0去角质层皮肤组。取含乌头生药3g/ml浓度的提取液作为释放液,各组均采用0.1mA/cm^2直流电导入作为促透因素,在设定条件下行离体透皮吸收,并均在实验开始后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于接受液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新乌头碱的峰值-含量标准曲线.并测定不同时间点取样溶液中新乌头碱含量,通过计算新乌头碱累积透过量-时间曲线图求得各组透皮速率。结果:当pH值为4.0、7.0、9.0时,新乌头碱通过完整皮肤的透皮吸收率分别为12.623,4.916,3.1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当pH值为4.0时去角质层皮肤的新乌头碱透皮速率是未去角质层的9.60倍。6%乌头溶液中新乌头碱浓度为0.00319%。结论:在pH4.0-9.0的缓冲条件下,乌头碱的直流电促透皮量随pH的下降而增加:去角质条件下直流电导入的新乌头碱的量明显高于完整皮肤条件下的导入量;临床用6%乌头溶液的透皮吸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环丙沙星超声透入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药物超声透入治疗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以改善传统给药途径,为超声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用与人皮肤渗透性接近的豚鼠皮肤和喹喏酮类药物环丙沙星(CPFX),利用本所自制的药物渗透治疗仪进行选择性治疗。实验分组:I组(对照组)样品池中为0.2%CPFX,不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Ⅱ组(促渗剂组)样品池中为0.2%CPFX+3%氮酮(Az),不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Ⅲ组(药物超声透入组)样品池中为0.2%CPFX,并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30min。Ⅳ组(综合组)样品池中为0.2%CPFX+3% Az,并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30min。采用HPLC法对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的样品进行检测,以峰面积对药物浓度作直线回归。结果 最低检测浓度0.010μg/ml,离体实验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进行而增加,综合组的浓度最高(P<0.01),超声组和促渗剂组无差别(P>0.05);在体实验中综合组的浓度最高(P<0.01),超声组和促渗剂组无差别(P>0.05),CPFX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血、心、肝、肾。结论 超声波和Az均可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且二者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使CPFX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且分布符合药代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结核患者常规用药,病灶处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低,治疗效果差。目的:制备一种可直接植入骨结核病灶内的,且具有在骨结核周围组织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抗结核药物浓度,起到提高骨结核的治愈率有效治疗的新型生物材料。方法: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和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利用生物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将2种微球加工成长效缓释双组分药物载体,观察缓释双药物载体体外释药特性;然后将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观察载药缓释载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药物释放浓度、组织相容性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40±13)μm,载药率为(26±1.5)%。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50±10)μm,载药率为(28±1.8)%。利福平、异烟肼,90 d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到80%和90%。90 d体内释放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浓度可达(0.5±0.4)和(0.6±0.3)μg/g。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可见筋膜、肌纤维之间出现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59 d 后肌肉组织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X射线平片显示骨缺损明显缩小。提示该载体能够长时间保持骨结核周围组织中一定的药物浓度,弥补血中药物浓度不足,有望在骨结核手术治疗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双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6.
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吸收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以皮肤给药缓释系统为载体的柔性脂质体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15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质量分数为0.0025的甲氨蝶呤外敷剂组、质量分数为0.00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质量分数为0.002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每组5只。采用Franz扩散池,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002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0.3g、质量分数为0.00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0.15g和质量分数为0.0025的甲氨蝶呤外敷剂0.3g(含甲氨蝶呤均为0.75mg)均匀涂布于大鼠皮肤角质层表面,分别于2,4,6,8,10,12h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于306nm处测定吸光度值,扣除生理盐水后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累积透过量和12h累积透过率,对比3种制剂经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吸收差异。结果:质量分数为0.0025,0.00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均高于质量分数为0.0025的甲氨蝶呤外敷剂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2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67.51±0.37)%,(72.79±0.03)%,(24.50±0.08)%,t=325.71,247.24,P<0.01];质量分数为0.002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与质量分数为0.005的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具有效渗透皮肤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预处理组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冷缺氧/复氧(冷H/R)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K2细胞株消化传代后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sham组(对照组)、冷缺氧/复氧组(冷H/R组,细胞冷缺氧4 h,复氧4 h)、HSYA预处...  相似文献   

18.
背景:醇质体是一种新型脂质体,具有高变形性、高包封率的优点,能完整地透过皮肤,尤其适合作为外用给药和透皮给药载体.目的:采用卵磷脂和乙醇制备苦参碱醇质体,观察其在体外大鼠皮肤的透皮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8/2008-03在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苦参碱原料药由西安华鹏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大豆卵磷脂由美国Avanti Polar Lipids Inc.生产.方法:苦参碱醇质体由10~30 g/L卵磷脂、体积分数为30%~45%的乙醇、10 g/L苦参碱和水组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采用Franz扩散池检测体外透皮效果,供给池给药后,从接收池取样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药物透皮量.主要观察指标:苦参碱醇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及苦参碱在体外大鼠皮肤的透皮量.结果:醇质体的粒径随乙醇体积分数增加而下降,随磷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其他剂型相比,苦参碱醇质体的24 h透皮累积量(60.5%)最大,而没有透皮延迟时间.结论:成功制备了苦参碱醇质体,其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苦参碱的经皮渗透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羟基喜树碱难溶于水,目前临床使用的制剂多为内酯开环形成的羧酸盐,静脉给药后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不良作用明显. 目的:制备一种肝靶向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改善其水溶性差及肿瘤局部药物浓度低等不足. 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肝靶向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径仪测定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纳米粒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周期.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脂质体呈类球形,平均粒径205.6 nm,多元分散系数0.39,平均Zeta电位为-38.6 mV,包封率为78.1%,载药率为1.28%,在体外48 h累积释放83.5%.提示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可制备粒径均匀、包封率高、释放平稳的肝靶向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相似文献   

20.
背景:羟基喜树碱难溶于水,目前临床使用的制剂多为内酯开环形成的羧酸盐,静脉给药后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不良作用明显。目的:制备一种肝靶向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改善其水溶性差及肿瘤局部药物浓度低等不足。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肝靶向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径仪测定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纳米粒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周期。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脂质体呈类球形,平均粒径205.6nm,多元分散系数0.39,平均Zeta电位为-38.6mV,包封率为78.1%,载药率为1.28%,在体外48h累积释放83.5%。提示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可制备粒径均匀、包封率高、释放平稳的肝靶向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