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阶段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TBI)是指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脑损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疾患之一,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为30%~50%。有资料表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约40%留有中、重度残疾,主要有意识障碍,行为功能障碍,智力、记忆力和情感障碍等。重型颅脑损伤的阶段性康复护理目标在于促进脑功能恢复,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后期的康复创造条件,从而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整体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病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单一的设备能准确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各项指标,综合国内外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监测的研究发现,多模态监测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预后。多模态脑功能监测包括颅内压监测(ICP)、脑血流(CBF)监测、脑氧代谢监测、脑电生理监测、脑诱发电位和脑温监测等,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评估神经系统各项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降低神经重症并发症和致残率。多模态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发展方向,是降低颅脑损伤病死率、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相关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颅内压(ICP)增高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颅内高压如不能及早发现并解除,可引起脑代谢障碍、脑灌注压下降和脑疝形成等严重后果,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病死率达到92%~100%[1-2]。目前脑室内放置 ICP 监测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被称为ICP 监测的“金标准”[3-4]。颅脑损伤后脑水肿早期,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等重要指标,可保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确保脑组织的氧供和糖分需要[5]。研究认为临床护理可影响这些指标的变化,其中患者的体位维持尤为重要[6]。本组选择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2015年5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5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脑室内 ICP 监测的患者,分别观察其头轴位平卧、头偏位平卧、头轴位床头抬高30°、头偏位床头抬高30°对患者 ICP、CPP 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脑损伤后脑氧代谢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重型脑损伤后脑氧代谢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颈内静脉血气和桡动脉血气,计算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CEO2)和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根据不同ICP、CPP和GCS进行分组,同时选择10例无颅脑病变的非急性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伤后1dSjvO2下降,CEO2和AVDO2升高,伤后2~4d,SjvO2升高,CEO2和AVDO2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伤后2~4d,ICP轻、中度升高组SjvO2升高,CEO2和AVDO2下降;同样,CPP轻、中度降低组SjvO2升高,CEO2和AVDO2下降;ICP重度升高组和CPP重度降低组上述指标变化较慢,与ICP轻、中度升高组或CPP轻、中度降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特重型颅脑损伤和重型颅脑损伤组相比,伤后2~5d脑氧代谢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ICP与SjvO2呈负相关(r=-0.8652,P〈0.01),与CEO2呈正相关(r=0.4172,P〈0.05),与AVD02呈正相关(r=0.4771,P〈0.05);CPP与SjvO2呈正相关(r=0.8830,P〈0.01),与CEO2呈负相关(r=0.6724,P〈0.05),与AVD02呈负相关(r=-0.8350,P〈0.01);GCS与SjvO2呈正相关(r=0.8230,P〈0.01),与CEO2呈正相关(r=0.8010,P〈0.001),与AVDO2无相关性(r=2.6310,P=0.677)。结论重型脑损伤后24h内存在脑缺氧、缺血,伤后2~4d为脑氧合过度、脑充血;特重型颅脑损伤伤后2~5d一直存在脑缺血、缺氧,伤后2~4dICP轻、中度升高组和CPP轻、中度降低组为脑氧合过度、脑充血;ICP重度升高组和CPP重度降低组一直存在脑缺氧、缺血;影响脑氧代谢的主要因素为ICP、CPP和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按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7例,死亡5例。结论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判断脑膨出的性质,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降低重残率及病死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达30%,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1],通过持续ICP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提高救治水平。现将2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持续动态ICP监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脑水肿或继发颅内血肿所引起的颅内压(ICP)增高和继发脑疝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对HCP的持续监护能提供ICP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脑疝时间长、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等是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彻底清除颅内血肿、适当控制血压、使用脱水剂和激素、过度通气、缓慢降低颅内压等是防治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林文 《华西医学》2009,(6):1349-1351
目的:评价3%高渗盐水(H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HS治疗组患者ICP降低更为显著,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长。HS组患者MAP和CPP升高多于甘露醇组。治疗后,HS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3%HS可以考虑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高压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0.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24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植入脑室内探头,连续测量颅内压4-15 d.结果:根据损伤后6个月COS评估预后,109例(44.8%)恢复良好,57例(23.5%)中度残疾,39例(16.0%)严重残疾,17例(6.9%)植物状态,21例(8.6%)死亡.结论:脑室内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