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油酸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PPARγ介导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油酸处理体外培养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24h,并选取100μmol/L油酸加与不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 9662处理3T3-L1脂肪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处理前后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油酸在浓度为25、50、100μmol/L时上调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脂联素和PPARγmRNA的表达下降;油酸中加入GW 9662处理后脂联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77%、78.01%(P<0.05)。结论油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后能够阻断这种上调作用,提示油酸可通过激活PPARγ来调节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n-6/n-3PUFA分别处理已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各处理组胞内脂联素、PPARγ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n-6/n-3PUFA为1:1时,在25~200μmol/L范围内时显著促进脂联素mRNA表达;比例为5:1时25、50μmol/L浓度组及比例为10:1时50μmol/L浓度组均显著促进脂联素mRNA表达。比例为20:1及30:1时,各浓度组对脂联素mRNA表达主要起抑制作用。在脂肪酸浓度达到400μmol/L时,n-6/n-3PUFA无论何种构成比均抑制脂联素表达。胞内脂联素蛋白表达与脂联素mRNA表达基本一致。PPARγ表达与脂联素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n-6/n-3PUFA可能通过PPARγ途径,以剂量依赖方式调节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脂肪酸处理体外培养的3T3-L1成熟脂肪细胞,观察处理前后脂联素(ad-iponectin)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一定浓度脂肪酸处理后,脂联素及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PA)在低浓度(25μmol/L)时能明显上调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增加53%(P<0.05),其余浓度均呈表达下降;油酸(OA)和亚油酸(LA)则在浓度为25、50、100μmol/L时上调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在50μmol/L时上调作用最为明显,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脂联素表达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浓度越高,表达越低。结论油酸和亚油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表达,棕榈酸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在很低浓度(25μmol/L)时也上调脂联素表达;脂联素基因表达与PPARγ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奕  林杰义  罗玮  黄少明  毛丽梅 《营养学报》2012,34(2):128-131,134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HA处理体外培养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并选取一定浓度DHA加与不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脂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处理前后脂联素基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HA浓度为50、100 mol/L时,脂联素表达水平分别增加71.89%、106.23%(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脂联素表达降低,当DHA浓度达到400 mol/L时,脂联素表达水平最低(P<0.05)。当DHA浓度为100 mol/L时,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增加70.24%(P<0.05)。与对照组相比,DHA中加GW-9662处理组脂联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97.32%、90.90%(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HA对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关系,推测DHA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调控脂肪细胞的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调节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效应差异。方法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α-亚麻酸(α-ALA)、花生四烯酸(AA)及亚油酸(LA)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二者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脂联素分泌水平。结果 50~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3PUFAs上调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DHA作用最显著(P0.05);400μmol/L呈现显著抑制效应。100μmol/L时,n-3 PUFAs上调脂联素及PPARγ蛋白表达(P0.05);仅DHA促进脂联素分泌(P0.05),n-6PUFAs呈现抑制效应。结论 PUFA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升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高浓度作用时呈现抑制效应。n-3PUFAs更能促进脂联素、PPARγ蛋白合成,并促进脂联素分泌。不同类型PUFAs对PPARγ的不同作用,可能是其对脂联素的调节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膳食脂肪产热比26.52%时,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构成比对大鼠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CDK5/PPARγ介导的机制。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body weight, bw)随机分成对照组及4个实验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分别将饲料中n-6/n-3PUFA构成比调配为1:1、5:1、10:1和20:1,测定干预前血清脂联素含量。膳食干预12w,记录体质量变化,计算食物利用率及能量转化效率,测定睾周、肾周脂肪组织重量、肾周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血清脂联素含量、肾周脂肪组织PPARγ、CDK5及p-PPARγ(Ser273)的表达。结果当n-6/n-3 PUFA构成比高于5:1,大鼠能量转化效率升高、体质量增加并伴有肾周脂肪蓄积。n-6/n-3 PUFA构成比为1:1、5:1膳食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和PPARγ表达增加,CDK5、p-PPARγ蛋白降低;构成比为20:1膳食降低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PPARγ和CDK5蛋白的表达,且不能改变p-PPARγ蛋白表达。结论在正常的膳食脂肪供给情况下,与较高的n-6/n-3 PUFA构成比(20:1)相比,n-6/n-3 PUFA构成比为5:1可能通过升高PPARγ表达以及降低p-PPARγ(Ser273)从而提高脂联素表达。[营养学报,2020,42(2):157-16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核桃叶提取物球松素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MTS法检测不同浓度球松素处理的细胞成活率以界定适宜的浓度范围;油红O染色法结合异丙醇萃取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球松素对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GPO-PAP酶法检测球松素处理后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成脂分化中C/EBPα、PPARγ、FABP4 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0μmol/L、50μmol/L球松素对细胞成脂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显著减少甘油三酯堆积;10μmol/L、30μmol/L、50μmol/L球松素能明显抑制PPARγ、C/EBPαmRNA表达;5μmol/L、10μmol/L、30μmol/L、50μmol/L球松素能明显降低FABP4 mRNA表达;50μmol/L球松素能明显降低PPARγ、C/EBPα和FABP4蛋白表达。结论山核桃叶提取物球松素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调控PPAR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共轭亚油酸组(每100g饲料含共轭亚油酸分别为075g、150g、300g),每组动物10只,观察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胰岛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性受体γ(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分别为(1111±273)μIU/ml,(509±066)mmol/L,075%、150%、300%剂量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699±177)μIU/ml,(736±148)μIU/ml,(785±160)μIU/ml,血糖水平分别为(428±072)mmol/L,(418±055)mmol/L,(406±063)mmol/L,且共轭亚油酸可增加肥胖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共轭亚油酸可通过激活PPARγ上调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改善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油酸(oleic acid,OA)及其反式异构体反油酸(elaidic acid,EA)对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hATSCs),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1、5、25μmol/L的OA和EA溶液72 h。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脂联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人成熟脂肪细胞暴露于5、25μmol/L OA时,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人成熟脂肪细胞暴露于1、5、25μmol/L EA时,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随着OA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EA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与相同暴露剂量的OA组比较,EA暴露组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具有抑制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作用,而EA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油酸( oleic acid,OA)及其反式异构体反油酸(elaidic acid,EA)对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hATSCs),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1、5、25 μmol/L的OA和EA溶液72 h.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 检测脂联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当人成熟脂肪细胞暴露于5、25 mol/L OA时,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人成熟脂肪细胞暴露于1、5、25 μmol/L EA时,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随着OA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EA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与相同暴露剂量的OA组比较,EA暴露组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具有抑制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的作用,而EA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十溴联苯醚(BDE-209)对小鼠组织中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BDE-209染毒处理高(800 mg/kgbw)、中(600 mg/kgbw)、低(300 mg/kgbw)剂量组和未染毒的对照组,6周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小鼠肝、肺和脂肪中脂联素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组小鼠肺质量、脂肪质量和体重增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肺质量、脂肪质量和体重增重均大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4组小鼠肝、肺和脂肪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肺和脂肪脂联素m 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低剂量组(P0.05)。4组小鼠肝、肺和脂肪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肺和脂肪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 BDE-209可增加小鼠肺质量、脂肪质量和体重,可能与BDE-209激活了PPARγ受体,导致脂肪细胞异常分化和脂联素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抑制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提高肺腺癌细胞对砷剂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WIP1编码基因的靶向siRNA,以Lipofectimient 2000转染入肺腺癌A549细胞,从而抑制WIP1蛋白的表达。运用Western-blot检测抑制WIP1对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的P53磷酸化蛋白及其下游效应因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WIP1后细胞凋亡情况;以噻唑蓝(MTT)法检测抑制WIP1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以siRNA技术成功将A549细胞中WI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抑制70%左右。相同浓度As_2O_3(5~40μmol/L)处理后,WIP1表达抑制组细胞中P53 ser15表达低于对照组,而P53 ser46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相同浓度As_2O_3(10~40μmol/L)处理后,WIP1表达抑制组中P53 ser15下游效应因子——P53上调凋亡诱导蛋白(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53ser46下游效应因子——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之对应的是,相同剂量As_2O_3(5~40μmol/L)作用下,WIP1表达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抑制肺腺癌细胞中WIP1的表达可通过促进P53磷酸化进程提高砷引发肺腺癌细胞凋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反油酸(elaidic acid,EA)对人成熟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人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将人脂肪组织来源间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hADSCs)经体外原代培养,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分别于0(对照)、1、5和25μmol/L的EA暴露72 h。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成熟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和抵抗素(resisti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EA暴露组人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仅25μmol/L EA暴露组人成熟脂肪细胞抵抗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EA暴露组人成熟脂肪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人脂肪细胞因子对外源性干预物EA的反应不一致,EA具有上调脂联素mRNA表达、下调抵抗素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染毒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PQ中毒致肺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蛋白(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以终浓度为0、12.5、25、50、100、200、400μmol/L的PQ处理细胞24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终浓度50μmol/L PQ处理细胞6、8、12、24、48、72h,检测PQ在不同时间点对细胞的损伤程度。终浓度0、25、50、100μmol/L PQ处理细胞24h,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水平,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为了观察PQ染毒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将MRC5细胞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25μmol/L PQ染毒组、50μmol/L PQ染毒组、100μmol/L PQ染毒组、TGF-β1阳性对照组、TGF-β1刺激组(100μmol/L PQ+50μmol/L TGF-β1),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mad2/3蛋白(p-Smad2/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RC-5细胞存活率随着PQ剂量和时间的增加明显降低(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ELISA显示,PQ作用MRC-5细胞24h后,TGF-β1蛋白表达升高至37.4、48.8、39.3μg/ml,但诱导作用呈非剂量依赖方式;RT-PCR显示,随着PQ浓度增加TGF-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5、6.9和9.7倍,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方式(P0.05);Westem blot显示,浓度为25、50、100μmol/L PQ作用细胞24h后,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予细胞100μmol/L PQ+50μmol/L TGF-β1共同刺激下,p-Smad2、p-Smad3蛋白量达到最多(P0.05)。结论TGF-β1、pSmad2、p-Smad3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Q致MRC5细胞损伤过程,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在PQ致肺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加入姜黄素,于第6 d收集细胞,或用姜黄素处理分化成熟3T3-L1脂肪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水平。结果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期间,姜黄素2.5,5,10,15和20μmol/L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增强48.7%,25.6%,89.7%,128.2%和207.7%,抵抗素mRNA表达下降了42.3%,35.4%,31.5%,58.3%,33.9%;20μmol/L姜黄素使成熟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增强203.3%;5,10,20μmol/L的姜黄素分别使抵抗素mRNA的表达降低15.2%,49.0%和55.6%。结论姜黄素可增强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降低抵抗素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MCT)的高脂饮食对血清和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别饲喂含MCT和长链甘油三酯(LCT)的高脂饲料,8w后病理检测右侧肾周脂肪细胞的大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TNF-α、胰岛素的水平。逆转录PCR测定脂肪组织中脂联素、PPAR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MCT组大鼠体脂(BFA)、外周脂肪组织的细胞直径小于LCT组。MCT组的血清脂联素含量高于LCT组,两组间血清TNF-α无显著差异。MCT组外周脂肪组织中脂联素、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T组。结论MCT饮食可通过促进PPARγ表达,上调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 ATRA组、12.5 μmol/L RSG、25 μmol/L RSG组,10 μmol/L ATRA和25 μmol/L RSG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PARγ蛋白,RT-PCR检测PPARγmRNA.结果 10 μmol/L ATRA、12.5 mmol/L RSG、25 mmol/L RSG及两药联合时皆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两药联合作用72 h时,生长抑制率为(29.73±0.69)%.ATRA、RSG皆可使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下降,两药联合作用时,S%为(12.87±0.35)%,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转化,细胞的PPARγ蛋白核内表达及PPARγmRNA表达上调,两药联合后作用进一步加强,PPARγ/GAPDH的浓度比值高达0.646.结论 ATRA、RSG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和上调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的核内表达,ATRA和RSG联合较单药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对官颈癌HeLa细胞Caspase-3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按照不同终浓度原花青素(0,37.5μmol/L,75.0 μmol/L,150.0μmol/L,300.0μmo/L和600.0 μmol/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纳入对照组(空白对照),37.5μmol/L PC组,75.0μmol/L PC组,150.0μmol/L PC组,300.0 μmol/L PC组和600.0 μmol/L PC组.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进行实验.采用RT-PCR检测Caspase-3 mRNA和Survivin mRNA表达变化.采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相对活性.结果 随着原花青索浓度增加,Caspase-3 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而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少;随着处理官颈癌HeLa细胞原花青素浓度升高,caspase-3相对活性逐渐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原花青素为600.0/μmol/L 时,活性最大.结论 原花青素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Caspase-3 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并且可剂量依赖性减少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铝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麦芽酚铝终浓度为0(对照)、50、100、200和400μmol/L的完全培养基染毒12、24、48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测定PS1、Aβ42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0、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12 h时及各浓度麦芽酚铝染毒24 h、48 h时PC1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麦芽酚铝染毒浓度的升高,不同染毒时间PC12细胞的存活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12 h时及200、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24 h、48 h时PC12细胞PS1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12 h时及200、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24 h时以及100、200、400μmol/L麦芽酚铝染毒48 h时PC12细胞Aβ42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分泌酶表达增加可能是铝致PC12细胞Aβ42蛋白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r(Ⅵ)对果蝇S2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凋亡机制。方法将果蝇S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Cr(Ⅵ)终浓度为0(对照)、50、100、200、400、800μmol/L的新鲜培养基培养12 h。检测果蝇S2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基因Debcl、Buffy、Drice、P53 mRNA的表达水平及Drice的相对活化程度。结果 Cr(Ⅵ)处理浓度为400μmol/L时可观察到S2细胞染色质浓染、出现凋亡小体,当Cr(Ⅵ)浓度达到800μmol/L时,可明显观察到细胞崩解及坏死;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Cr(Ⅵ)染毒组果蝇S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r(Ⅵ)浓度为50~400μmol/L时,果蝇S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随着Cr(Ⅵ)浓度的上升而升高;当Cr(Ⅵ)浓度达到800μmol/L时,果蝇S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400μmol/L Cr(Ⅵ)染毒组果蝇S2细胞Debcl、Drice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P53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ffy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Drice相对活化程度降低(P0.01)。结论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s)并未参与高浓度下Cr(Ⅵ)诱导果蝇S2细胞的凋亡过程,其凋亡机制可能与P53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