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道菌群与人类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受到膳食因素的影响,膳食是维持肠道菌群和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膳食成分中含有肠道菌群代谢所需的底物,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人类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现就膳食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膳食干预在消化系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肠道菌群与肠道中食物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内分泌功能和促炎性反应等有关,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影响宿主的能量代谢平衡,从而导致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因为饮食习惯不同造成肠道菌群组成及其新陈代谢有所差异,可见膳食对肠道菌群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关于膳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与糖尿病的研究尚少,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中有复杂的微生物群,包括大约30个属,400~500多种微生物.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有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因素.膳食纤维、脂类、蛋白质等饮食成分对肠道菌群有不同的影响.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因此理解饮食因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找到预防及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0):1041-1043
肠道健康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稳定的肠道菌群和成熟的免疫状态。膳食因素在维持肠道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婴幼儿时期科学喂养,如母乳喂养、适时引入固体食物、增加食物多样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有利于建立成熟稳定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膳食结构及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为T2DM合并肥胖患者通过营养治疗重建肠道菌群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32例新诊断为T2DM合并肥胖的患者及32例健康人员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1年内的食物摄入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2组人群膳食结构差异,同时采集粪便提取DNA后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差异。   结果   膳食结构方面,观察组的主要膳食结构特点是油脂摄入较多蔬菜摄入较少,而健康对照组则是一种主食、蔬菜、优质蛋白比例较均衡的膳食模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观察组粪便样本中菌群多样性降低,菌属Welch's t检验发现与膳食纤维消化相关的瘤胃球菌属(P < 0.001,FDR=0.037)、豆类消化相关的梭菌属(P < 0.001,FDR=0.014)及短链脂肪酸产生相关的布劳特菌属(P=0.042,FDR=0.049)丰度较健康人群降低。   结论   膳食结构不均衡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从而与T2DM合并肥胖的发生相关,提示T2DM合并肥胖组人群的营养治疗应重视膳食结构平衡和膳食纤维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多种因素可干扰肠道菌群的构成进而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本文将探讨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细菌间相互作用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等诸多因素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初始定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健康新知     
正核桃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美国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阐明了核桃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核桃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食物来源,能帮助肠道菌群维持正常功能。研究人员让18名健康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分别摄入0克或42克核桃,持续3周时间。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对参与者的粪便样本和血液样  相似文献   

8.
程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28(10):1069-1071
食物是人体和肠道菌群共同的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不但是身体的需要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辅食添加使肠道菌群发生重要的转变,引入新食物并向家庭食物过渡,会增加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多种食物的摄入,保持重要的食物结构,对维持肠道有益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人体近期和远期的健康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程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10):1069-1071
食物是人体和肠道菌群共同的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不但是身体的需要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辅食添加使肠道菌群发生重要的转变,引入新食物并向家庭食物过渡,会增加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多种食物的摄入,保持重要的食物结构,对维持肠道有益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人体近期和远期的健康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可能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机体的免疫、消化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膳食模式的长期作用和变迁对于肠道菌群的构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模式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该领域内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展及新生儿疾病关系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可影响新生儿膳食成分代谢消化等重要生理过程。因出生后所处环境、喂养方式等与足月儿不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定植和演变过程与足月儿存在差异。稳定的肠道菌群及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可限制肠道致病菌生长,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新生儿疾病相关。因此,本文总结了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特征、影响因素及远期关联、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学者建立理论基础,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长期高脂膳食不仅可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还可引发认知功能下降。人体肠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组成与膳食因素密切有关,高脂膳食可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改变,导致菌群构成比例失衡,即肠道菌群失调。新近提出的"肠道菌群–肠–脑轴"观点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介导高脂膳食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高脂膳食、肠道菌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高脂膳食、肠道菌群影响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传统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关注的是一种或几种单一的食物或营养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日常饮食是含有多种食物的混合膳食,很难区分是哪一种膳食成分在起作用,也很难排除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食物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是多种膳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膳食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铁、宿主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铁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结果 铁对于维持宿主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生长定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肠道微生物也影响着宿主铁的吸收利用。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肠道内未被吸收的铁可与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相互作用对宿主形成一种致病关系。结论 避免缺铁和铁过量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可能导致的宿主健康损害和疾病风险,并制订特殊生理状态和疾病状态下补充铁的策略,是目前医务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膳食结构、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互相关联,但三者之间内在关联的机制目前尚未清楚,膳食结构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对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仍需进一步验证。世界上仅有的少数研究均限于动物模型和小样本人群,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我国人口众多,膳食结构差异明显,可能存在对肠道菌群不同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探索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肠道微生物组成上的差异并研究发病机制,提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营养膳食结构谱,促进代谢综合征防治措施创新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肠道菌群的关联,发现相关差异菌群,为改善患者日常饮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参与一项健康素养和体力活动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的356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热能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基于3 d 24 h膳食调查数据和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对粪便菌群DNA进行16S rDNA V4高变区测序,采用Qiime2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analysis by linear models, MaAsLin)方法和广义线性模型用于获得与膳食纤维摄入量有关的肠道菌群。结果 研究对象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中位摄入量(四分位间距)仅7.4(5.5, 9.7) g/d。未发现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低与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有关,但基于Jaccard距离矩阵(PERMANOVA P=0.016)计算的Beta多样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膳食纤维摄入组有较高丰度的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而高膳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辅食添加种类及摄入营养素对耍幼儿肠道菌群及定植抗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对336名婴幼儿分5组进行3日膳食调查,并随机抽取55名母乳喂养儿进行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肠道杆菌培养测定;菌群定植抗力用粪便中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量的比值(B/E)表示.结果 婴幼儿肠道菌群总量在109cfu/g以上,拟杆菌属数量最高,其次为双歧杆菌属、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乳酸菌属.肠道B/E值平均大于1.与肠道菌群及定植抗力有显著相关性或被多因素分析选入方程的膳食因素有辅食添加的豆类、蛋类、水果类食物及摄入的营养素辅食纤维、维生素、脂肪、碘、锰等,它们对提高肠道有益菌数量,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结论 应及时给婴儿添加优质的辅食,有利于促进儿童肠道有益菌的繁殖与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8.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发酵食物中膳食纤维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有机脂肪酸及其盐类化合物。肠道菌群失调与腹泻的发生相关。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引起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在腹泻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短链脂肪酸的来源和组成,从肠道能量代谢、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肠道免疫功能,以及肠道电解质和水的吸收角度综述短链脂肪酸对腹泻的影响,为临床腹泻的诊治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可完成宿主生理所需的多种功能,如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入侵,调节代谢、发育,维持免疫和神经系统的稳态。尽管肠道菌群受年龄、生活习惯、生理活动、激素水平、抗生素及放射治疗等因素的影响,但其在健康成人体内仍保持稳态。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肠道菌群组成改变与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炎性肠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生与PCOS、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雌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因素有关;肠道菌群稳态的破坏会促进肥胖、高血压、PCOS及高雌激素水平的发生,提示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癌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因素的关联以及可能的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日后继续研究子宫内膜癌的新型诊断、预后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肠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维护肠道健康越来越受人关注。益生菌通过改善肠内菌群平衡,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逐渐显现出维护肠道健康作用。益生菌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酶的分泌及代谢产物,结合致癌物质,产生短链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