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俊 《现代医院》2004,4(5):32-33
对 1 1 1例 1~ 4岁小儿烧伤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出造成小儿烧伤的主要热源是热液和火焰。原因是小儿运动协调性差 ,控制能力不强 ;监护人忽视小儿各期的生长发育和活动特点。提示小儿烧伤的预防应 :(1 )加强对小儿监护人的宣传教育 ,提高对儿童的看护意识 ;(2 )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卓越  刘明军  刘鹏  李亚  吴萌  张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05-4406
目的:观察运脾化浊法推拿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单纯性月巴胖症患儿26例,施用“运脾化浊”小儿推拿法治疗.结果:“运脾化浊”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超重患儿的总有效率可达87.5%.但是疗效随着小儿肥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运脾化浊”小儿推拿疗法适于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应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林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59-1559
小儿围手术期静脉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方式,但由于小儿机体自身发育程度尚不完善,因此在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格外注意,否则将导致小儿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小儿生理特点及静脉麻醉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小儿静脉麻醉过程中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为小儿麻醉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儿异物在生活中比成人异物常见,危害性大,为小儿急症,是引起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小儿异物的表现、急救及预防又与成人异物有所不同。结合2013~2019年我们在值班工作中遇到的小儿异物病例,本文着重就小儿异物的表现、急救及预防给大家进行简单科普。  相似文献   

5.
冯丽媛 《现代养生》2014,(24):225-225
目的:探讨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所得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社区内的1岁内小儿100例,将这些小儿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分别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小儿未参与儿童保健,观察组中小儿参与儿童保健,观察两组小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以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通过对小儿进行儿童保健,在1岁时对两组小儿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观察,观察组中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以及佝偻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小儿的大动作、精细动作以及适应性与语言能力发育情况,观察组中小儿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小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以及体格发育,应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儿流感疫苗接种对小儿流感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流感疫苗接种小儿200例作为实验组,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同时选取未接种流感疫苗小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2组小儿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小儿在流感疫苗接种之后,存在4.00%的小儿出现不良反应(5例发热,3例头痛),其不良症状均在3天内消失.实验组小儿经流感疫苗接种后一年的流感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小儿流感发生率(31.50%),P<0.05.结论:小儿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对流感进行预防,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蒲应炎  潘晓微 《中国保健》2006,14(14):79-79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潘佩光教授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保健具有独特经验,他提出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应以预防保健为主,而保健的关键在于"使脾胃畅旺,正气常驻,不受外邪侵袭",并抓住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的特点,用培土生金法提高小儿机体防御功能,并指导小儿家长如何预防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小儿手术多施行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但是由于小儿好哭易动,语言沟通难,自控能力差,手术期间不易配合,并且小儿各器官功能不完善,解毒代谢及排泄功能不充分.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小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小儿生理、心理状态,对小儿骨科手术进行全方位的麻醉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思密达诊治小儿腹泻的效用。方法2011年5月3日-2013年8月21日,我院有75例腹泻小儿。随机将75例小儿腹泻者分组:思密达组(37例)和常规小儿组(38例)。常规小儿组的38例:经常规诊治,思密达组的37例:经常规+思密达诊治。随后,比较思密达组和常规小儿组的疗效。结果在思密达组的37例小儿腹泻者中,显效小儿:20例,有效小儿:15例,无效小儿:2例。在常规小儿组的38例小儿腹泻者中,显效小儿:13例,有效小儿:14例,无效小儿:11例,显然思密达组的疗效比常规小儿组好,P〈0.05。结论用思密达诊治小儿腹泻效用很强,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强以及病程短、方便使用的优点,因此应对思密达行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儿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出血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命健康[1].目前,消化内镜治疗方式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分类,分析了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研究了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中消化内镜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喉炎属于小儿常见疾病,是一种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快。流感季节,天气忽冷忽热,小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小儿急性喉炎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进行诊断、治疗及预防呢?本文帮助家长了解小儿急性喉炎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小儿急性喉炎的认知及重视度。  相似文献   

12.
小儿推拿是改善小儿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消化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和便秘,运用正确的按摩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消化不良情况。本文帮助家长了解什么是小儿消化不良,5种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及小儿消化不良的饮食指导,以及时干预,缓解宝宝的痛苦,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谷娜 《现代保健》2012,(26):117-118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儿推拿穴位治疗312例小儿厌食症,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64例,有效42例,无效6例。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是目前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应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诊的86例小儿发热患者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3)与对照组(n=43),予以对照组小儿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小儿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小儿患者家属相关护理知识(体温测量、降温措施、药物选择、发热初期处理、小儿发热知识)的总及格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热患者中,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小儿发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小儿患者家属正确了解小儿发热后的各项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厌食症与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小儿厌食症的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小儿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小儿及家属正确的喂养,以及采取中医治疗手段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中医治疗手段,使小儿厌食症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最终使患儿能够正常地摄取营养,达到机体满足量.结论 小儿厌食症与小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儿童生长是关键时期,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与相关治疗控制了厌食症的发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金英花  李成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73-6074
目的:为探讨小儿烧伤原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1月110例烧伤住院患儿,整理临床资料,分析烧伤的原因。结果:小儿烧伤多发生1~3岁年龄段,7~11岁的儿童具备了自我保护意识,烧烫伤者占3.6%。在烧烫伤小儿中,城市家庭中小儿14例,农村小儿56例,外地打工者家庭小儿40例,农村小儿烧伤例数最多。小儿烧伤的发生因素以热液类为多,常发生在夏季,占73.6%,其中1~3岁组最多,占67.9%。结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望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减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症,出现功能性便秘将导致小儿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后,可能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小儿日常饮食习惯不当、作息不规律等都可能引发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不需要手术即可治愈,需家长注重小儿日常护理,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保证小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所谓"若要小儿安,须予三分饥与寒",是我国民间护理小儿的经验总结。但其"饥与寒"的实质,不是饿着三分,也不是冻着三分,而是在掌握小儿生理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的前提下,不使小儿吃得过饱和穿得过暖,使其营养和衣着恰到好处。小儿吃得多穿得多,是停食、着凉的两个主要原因。所以,既要合理安排营养,让小儿吃饱、吃好,又要加强小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衣着不宜过多,这样就可以达到"小儿安"的目的。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捏脊是一种常用的小儿保健疗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和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脏腑功能的目的。捏脊可促进小儿气血运行,调理小儿脾胃功能,改善小儿睡眠质量,增强小儿免疫力,但给宝宝捏脊时,应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在宝宝饥饿或过饱时捏脊、注意手法应轻快柔和、力度循序渐进、时间不宜过长。捏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家长应学习小儿捏脊的手法,了解捏脊的注意事项,以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接受小儿肠胃康颗粒与妈咪爱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48例,时间为2015年5月30日-2017年5月30日,按照其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妈咪爱单用治疗,实验组实施妈咪爱与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治疗,对比2组小儿腹泻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接受妈咪爱与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