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9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MRI扫描病灶形态呈哑铃状或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 6例呈脑灰质信号,3例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 9例均呈类似于脑脊液的均匀极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均匀显著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1例.结论 MRI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 MRI 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 MRI 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临床及 MRI 资料,所有病例均行 MRI 平扫,其中16例行动态 MRI 增强扫描。利用 MRI 对睾丸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毗邻关系、强化方式及肿瘤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25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精原细胞瘤10例,其中 T2 WI 呈均匀低信号8例,稍低信号2例,增强扫描轻度结节样强化5例,明显均匀强化2例,其中4例可见纤维间隔强化;卵黄囊瘤4例,T1 WI 呈等低信号,T2 WI 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呈渐进式强化;成熟型畸胎瘤、表皮样囊肿、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各3例,T1 WI 呈混杂低信号,T2 WI 呈混杂高信号;胚胎性癌2例,T1 WI 呈等低信号,T2 WI 呈混杂低信号,其内可见出血信号,增强扫描呈分隔强化。结论MRI 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正确率较高,对其病理分型、分期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方法 1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均行1.5T MRI平扫,其中12例行增强(0.1 mmol/kg)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结果 平扫6例T1WI呈等信号,12例T1WI呈稍低信号,17例T2WI呈低或稍低信号,1例异位到盆腔睾丸精原细胞瘤T2WI呈稍高信号;精原细胞瘤的信号在T2WI与正常睾丸实质差别明显,为边缘清晰的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病变出血、坏死少见,8例合并鞘膜积液.增强扫描显示5例轻度强化,2例较明显强化,5例呈不规则网状强化.结论 MRI对诊断睾丸肿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25例(7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0.6岁,范围28~74岁).采用1.5T或3.0T超导系统(GE Signa)MRI检查,包括T1WI、T2WI和增强后T1WI扫描.结果:病灶大小2.5~6cm(平均4.30cm),右侧17例,左侧8例.T1WI上24例病灶相对于白质呈低信号,仅1例呈高信号.T:WI上22例呈显著高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1例呈显著高信号伴部分流空信号.注射对比剂后10例呈显著均匀强化,其余15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者均表现为增强扫描第二时相强化范围扩大.16例为累及鞍内的横向不对称哑铃形肿块,7例为球形肿块(其中2例可见小部分伸入鞍内),2例为分叶状肿块累及鞍旁和鞍内.所有病例均不伴邻近颞叶脑组织水肿,颈内动脉被推移或包绕.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MRI特征为鞍旁肿块或鞍旁累及鞍内的肿块,呈横向哑铃形或球形,境界清楚,T2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显著均匀强化或不均匀进行性强化.  相似文献   

5.
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 (HR MRI)影像学特征 ,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16例共计 17个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MRI信号、强化情况、有无合并视网膜脱离及有无视神经和眼外侵犯等。所有病例均行HR MRI及增强扫描 ,部分病例行脂肪抑制。结果  17个病灶中的 16个呈扁丘状位于眼球内壁的后极。 15个病灶厚度 <5mm ,平均厚度为2 .9mm。病灶边缘清晰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16个 ,T2 WI上呈等信号者 15个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者有 12个。 3例合并视网膜脱离 ,在T2 WI上多呈等信号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均无强化。无视神经及眼外侵犯病例。结论  94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表现为位于眼球内壁后极的较小、基底较宽、边缘清晰的扁丘状病灶。其T1WI信号高于玻璃体 ,T2 WI信号等于玻璃体 ,增强扫描瘤体显著强化。明确其HR 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与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相鉴别 ,避免不必要的眼球摘除  相似文献   

6.
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GCT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0例GC-TO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0例术前MRI诊断正确16例(80%)。MRI平扫主要表现:子宫附件区边界清楚、形态较规整、包膜完整的囊性、囊实性、实性肿块。6例为囊性肿块,其中1例为单一大囊性肿块,多囊性肿块内见厚薄不一分隔,以较厚为主,囊内壁光滑,囊内容物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为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变,囊内壁光滑;5例为实性肿块,T1WI和T2WI高于同层肌肉信号。合并症:12例子宫增大,内膜增厚,3例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同时合并子宫肌瘤)、3例合并子宫肌瘤。增强扫描20例GCTO患者的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均明显强化。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能清晰显示其合并症,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MRI对儿童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0天~11岁,平均3.9岁)经临床确诊为CVST患儿的MRI及MRV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I及MRV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MRI(CE-MRI)和增强MRV(CE-MRV)扫描. 结果 14例横窦受累,12例上矢状窦受累,11例乙状窦受累,1例蝶顶窦受累.MR平扫6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信号;3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3例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1例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2例T1WI和T2WI血栓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中断、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静脉及浅静脉迂曲扩张.结论 MRI结合MRV,特别是增强MRI和MRV是诊断儿童CVST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Tolosa-Hun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影像学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994-2002年临床确诊的12例THS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CT、MR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结果 12例中7例影像学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眶尖软组织肿块。CT呈软组织密度,MR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强化扫描CT、MRI均示病变明显强化,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DSA检查2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MRA检查1例示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形态不规则。另5例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 THS部分病例有影像学的异常改变,CT、MRI表现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磁弥散成像及增强扫描在诊断非缺血性颅脑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非缺血性颅脑病变56例,均作常规MRI T2WI、T1WI、增强扫描及DWI,分析其DWI信号及增强表现。结果32例颅脑肿瘤、11例感染性病变、9例血肿、4例多发性硬化病例,病变在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结论常规MRI T2WI、T1WI扫描图像,弥散成像及增强扫描在非缺血性颅脑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抑脂技术和动态增强MRI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抑脂技术和动态增强MRI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术前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SE 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和T2WI(即T1WI FS和T2WI FS),快速多层面扰相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作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在常规T1WI和T2WI序列仅检出4例肿瘤,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和T2WI稍高信号。在T1WI FS上7例呈均匀低信号,显示清晰;在T2WI FS上6例病灶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快速动态增强扫描(FMPSPGR)检出11例肿瘤,在动脉期7例肿瘤明显强化呈高信号,4例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1例无明显强化呈等信号,胰腺实质期和门脉期6例仍呈高信号,6例呈等信号。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动态增强MRI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 动态增强MRI是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敏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表现。方法:维生素B_(12)缺乏及临床诊断为SDC患者9例,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SE T_1WI、FSE T_2WI、T_2-FLAIR及横轴面T_2WI,其中6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MR图像上所有病例均显示颈髓或胸髓侧索或后索对称性病变,T_1WI上显示为等或稍低信号,T_2WI上为高信号,T_2-FLAIR上为高信号,病灶范围显示清晰,Gd-DTPA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结论:MRI有助于SCD的诊断和随访观察,尤其是T_2-FLAIR序列,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MR平扫、应用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MRI及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验证铁羧葡胺在病灶检出方面的优势。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选择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例59例,根据相对金标准判定共133个病灶。所有病例均先行梯度回波(GRE)T1WI、去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动态梯度回波Gd—DTPA增强MRI,48h后行铁羧葡胺动态GRE增强扫描及去脂FSE T2WI与GRE TW^*W延迟扫描。统计各序列对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序列、动态GRE增强扫描、GRE T2^*W延迟增强扫描检出病灶数分别为130、115、127个;平扫GRE T1WI序列、去脂FSE T2WI检出病灶分别为84和106个;Gd—DTPA动态GRE增强检出123个病灶。对于其中44个的微小病灶(〈1cm),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检出率达到932%(41/44),铁羧葡胺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27%(32/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GRE T2^*WI检出率为886%(39/44),Gd—DTPA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95%(35/44),平扫去脂FSE T2WI检出率为545%(24/44),平扫GRE T1WI检出率为34.1%(15/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显著提高了对于微小病灶(〈1cm)的检出率,与平扫MR(包括去脂FSE T2WI和GRE T1WI)及Gd—DTPA动态增强M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序列优势主要为提高肝微小病灶(〈10cm)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兵  金国宏  刘娜嘉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24-1127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有CT和MRI检查资料,1例行DSA检查。结果: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左侧,CT表现为均匀的稍高密度影,伴蝶骨轻度骨质侵蚀,未见钙化。MRI检查见T1WI呈较脑灰质低的均匀信号,T2WI呈较脑灰质高的均匀信号,静脉注射钆喷酸葡甲胺后T1WI显示明显强化的均匀高信号,形态特点呈内小外大的哑铃状结构,边缘清晰。1例DSA检查见颈内动脉受压移位明显,但无管腔狭窄征象,于毛细血管期和窦期有浅淡的肿瘤染色。结论:MRI是术前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最具价值的检查手段,而CT、DSA可作为鉴别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MRI征象及其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13例经临床确诊的THS患者行MRI检查,分别选取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并行Gd-DTPA增强扫描,2例加作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时间飞跃法( 3D-TOF MRA). 结果 全部病例均为单侧发病,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形态发生改变,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楚,颈内动脉(ICA)被包绕,管腔不同程度变窄,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减低. 结论 THS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不仅能显示病变的范围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还是治疗后随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楠  李坤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24-1026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比分析13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的MRI表现及其术后病理标本。结果:13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中,11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下颈段脊髓内,均为单发,病灶处脊髓增粗9例,萎缩2例,正常2例。病灶呈爆米花状或桑椹状,瘤巢较小,一般不超过脊髓横径。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病灶周围呈低信号环10例,占76.92%;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2例,T1WI、T2WI均为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后,7例病灶中心有中等强化。MRI信号改变与瘤巢反复出血不同时期出血成分沉积及血栓形成、胶质增生密切相关。结论:MRI能反映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变化,对术前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及文献复习。结果3例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中,1例位于腰段椎管,2例位于胸段椎管,3例均发生于脊髓背侧,两端尖细,长轴与脊椎纵轴一致,相应平面的脊髓均受压推移;3例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此病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MRI动态增强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国士  许乙凯  胡蓉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37-73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后MRI在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2名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怀疑复发的患者行MRT1WI、T2 WI和T1WI动态增强检查 ,分别测量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T1WI、T2 WI的信噪比及强化程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在T1WI和T2 WI上信号表现相似 ,两者SNR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增强扫描后 ,复发性肝癌在动脉期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 ,强化持续时间短 ;放射性肝损伤动脉期强化 ,强化持续时间长 ,静脉期及延迟期亦呈高信号 ,两者明显不同。结论 :MRI动态增强可有效的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手术后播散的途径,阐述沿不同途径转移的MRI诊断依据.方法 1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手术后播散的患者均使用T_1WI、FSE T_2WI、FLAIR和增强后T_1WI脂肪抑制序列,其中4例进行DWI,1例SWI和DTI检查.手术后随访至少1次,最多5次.结果 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Ⅲ级1例,星形细胞瘤Ⅱ级2例.手术后播散间隔最短者4月,最长者56月.所有病例均以增强后手术前及手术后对比阳性征象为标准,MRI平扫:T_1WI显示1/7例次线状增厚、呈等信号,5/7例次结节灶;T_2WI显示2/7例次脑沟、脑池变浅,5例次结节灶;FLAIR显示2/7例次脑池、脑沟变浅,6例次结节灶.结节状播散病灶与原发肿瘤主体部位信号接近一致7例,不一致3例.MRI增强扫描出现线状增厚7例次,出现结节7例次,类似"铸型状"征象6例次,脑积水6例次.结论 MRI增强扫描是诊断脑胶质瘤转移的可靠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MRI扫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探讨各种方法的序列设计特点、信号特点及适用性。方法:50例证实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均进行矢状GRET2WI、FSET2WI、STIR序列扫描,并与矢状T1WI图像对照,比较3种序列对椎体、附件骨质破坏,脊髓受压、受侵,椎间盘、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显示情况。结果:GRET2WI和STIR序列显示脊柱转移瘤椎体、附件骨质破坏较优;FSET2WI显示脊髓受压、受侵的情况较优;软组织肿块的显示基本一致。结论:矢状GRET2WI可作为脊柱转移瘤常规扫描序列的首选,FSET2WI如有脊髓受压、受侵时可作为常规扫描序列;STIR是常规扫描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GRE-T2*WI、FSE-T2WI、STIR序列在脊柱转移瘤MRI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MRI扫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探讨各种方法的序列设计特点、信号特点及适用性。方法:50例证实为脊柱转移瘤的患均进行矢状GRE—T2^*WI、FSE—T2WI、STIR序列扫描,并与矢状T1WI图像对照,比较3种序列对椎体、附件骨质破坏,脊髓受压、受侵,椎间盘、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显示情况。结果:GRE—T2WI和STIR序列显示脊柱转移瘤椎体、附件骨质破坏较优;FSE—T2WI显示脊髓受压、受侵的情况较优;软组织肿块的显示基本一致。结论:矢状GRE-T2^*WI可作为脊柱转移瘤常规扫描序列的首选,FSE—T2WI如有脊髓受压、受侵时可作为常规扫描序列;STIR是常规扫描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