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检索人参皂苷Rg_2和Rh_1神经系统药理研究文献,综述人参皂苷Rg_2和Rh_1在此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皂苷Rg2和Rh1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抗抑郁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近十年有关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大量文献,对人参皂苷Rg1药理活性的有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人参皂苷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都有影响,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扩张血管、抗衰老,并对运动疲劳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对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积极作用,但对其在神经系统中的电生理学作用的研究甚少。以往有研究表明Rg_2可抑制乙酰胆碱诱发的儿茶酚胺分泌,Rg_1可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人参可以影响精神活动,如精神状态、认知  相似文献   

4.
人参主要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梳理近三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参药理的文献,提供研究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人参在神经系统、抗肿瘤、心脑血管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概述。结果:人参皂苷Rg类、Rb类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总结了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  张铁军  唐铖  田成旺 《中草药》2009,40(2):附1-附3
综述了人参皂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h_2 的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和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g_3的代谢研究,并对人参的药动学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复方益智颗粒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_1、Rd、Re、Rg_1、Rg_2、Rg_3,能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对Aβ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起到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_1、R_2、R_4、R_6、Fa,也具有减轻细胞对Aβ的神经毒性反应和促进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有拮抗作用;绞股蓝皂苷III、IV、Ⅻ、X、Ⅰ、A-AH,可以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对诱导Aβ的AD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淫羊藿苷对Aβ_(25-35)所致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原儿茶酸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桑椹花色苷和氧化白藜芦醇都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有可能是复方益智颗粒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物质基础,可为后续该制剂治疗老年性痴呆物质基础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IRT1/NF-κ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_1对抗衰老模型大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_1对照组、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和人参皂苷Rg_1预防组,每组10只。以连续42 d sc D-半乳糖(D-gal)制备衰老动物模型,人参皂苷Rg_1各组ip给药不同时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人参皂苷Rg_1对Sca-1+HSC/HPC抗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和预防组SA-β-Gal染色阳性率、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生成CFU-Mix数增高,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人参皂苷Rg_1预防组各指标变化均较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明显。结论 SIRT1/NF-κ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_1对抗D-gal致衰老模型大鼠HSC/HPC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g_1具有抗HSC/HPC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5年来国内外对人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1单体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包括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改善记忆力、改善性功能、免疫佐剂、保肝等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人参和三七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人参具有益气复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本文对二者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3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药理研究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5年来国内外对人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1单体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包括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改善记忆力、改善性功能、免疫佐剂、保肝等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We are attempting here a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therapeutic system in Morocco. This body of knowledge is split between two cultural identities: the inheritance from classical Arabic medicine, and the ante-islamic tradition, now jo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se three elements complement and confront each other at all levels of social real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小鼠生殖内分泌和免疫两大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判定标准为预实验中获得的免疫器官指数、病理切片观察、血清白介素1(IL-1)测定等数据],同时使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用二仙汤对其进行干预治疗.运用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观察动物胸腺、卵巢的...  相似文献   

13.
内源性阿片和非阿片镇痛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长城 《针刺研究》1989,14(3):306-314
<正> 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内源性镇痛系统的证据,先来自对脑刺激镇痛、阿片镇痛的研究,后来自对针刺镇痛、应激镇痛的研究。因此获知,伤害性信息不是为神经系统被动感受,而是在它向上传递时,受到了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滤过和整合。其中包括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神经元受到来自脑于下行纤维的抑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至少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为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另一为内源性非阿片镇痛系统。这在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和应激镇痛均获证实。  相似文献   

14.
15.
角膜地形图系统能够精确分析角膜曲率、厚度、前后表面地形及高度等,大大加深了临床医生对健康及病变角膜形态功能的了解.它广泛适用于角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评价等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入角膜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双水相萃取法分离黄芩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爱丽  陈晓青  蒋新宇 《中成药》2008,30(4):498-501
目的:利用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黄芩苷,探究萃取机理。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K2HPO4-H2O双水相体系的成相条件及温度,pH值,聚合物的分子量等不同因素对黄芩苷得率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的萃取率为98.6%。结论:按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可适用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Linux操作系统适合于科研和医疗系统的几个方面,最后对基于Linux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开发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桂利嗪胃漂浮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青  赵玲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5):277-279
 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制备了桂利嗪胃漂浮胶囊,并对其漂浮性、释药性及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桂利嗪胃漂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可漂浮8h,并能缓慢释放药物,加入乳糖或PVP可以加速药物的释放,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8个月,漂浮能力和药物溶出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90年代以来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体内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方法:根据文献分类综述,内容包括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GC-MS)、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等,并对微量透析法被引入经皮给药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介绍。结果与结论: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方法仍需检测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发展,以进一步促进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黄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邵佳  骆殊 《北京中医药》2008,27(4):306-308
黄芪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升阳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等作用.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又名绵黄耆、独根、二人抬,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