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包裹性胸膜炎患者6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抽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抽液加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结果:观察组抽液总量、胸液消失时间等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采用抗结核化疗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疗效可靠,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胸腔内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腔内注射羟基喜树碱,治疗组采用热疗联合腔内注射羟基喜树碱,观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副作用、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CR PR)为90%,对照组缓解率(CR PR)为55%,两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腔内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东莞市东坑医院确诊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腔穿刺术抽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水、发热、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胸水、发热、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血、气胸、胸膜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可靠,能够提升引流效果和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引流后腔内注入白介素-2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彻底后胸腔内给白介素-2,观察组另服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结果:有效率观察组73.3%、对照组6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瘤利水汤口服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EA、NSE影响。方法: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胸腔内注射封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消瘤利水汤口服;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EA(癌胚抗原);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0.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标志物CEA和NS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瘤利水汤可提高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型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107例,分为引流组69例和穿刺组38例。引流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6万单位;穿刺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5mg加异烟肼300mg。两组均按同样方案抗结核治疗。结果:引流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2636±215ml,多于穿刺组的1217±209ml(P0.05);治疗后胸膜厚度为2.19±0.22mm,低于穿刺组3.53±0.25mm(P0.05);且肺功能指标优于穿刺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水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入院治疗的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在合理抗结核、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配合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发。  相似文献   

10.
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0例已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 ,常规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 ,治疗组予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射 ;对照组予顺铂胸腔内注射。观察胸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客观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胸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客观指标两组无差异。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体效果优于常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3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素治疗,对照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丁胺卡那注射液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的蛋白量和白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效果良好,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俞露婷 《新中医》2020,52(12):187-189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肺癌晚期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晚期胸腔积液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顺铂注射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2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深度及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8.29%,明显高于对照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胸腔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肺癌晚期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促进胸腔积液吸收,提高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胸腔内注入;治疗组用生理盐水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胸腔内注入,再加服自制的理气养阴和络方,疗程均为2个星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胸液吸收时间及引流总量;有无残留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检测患者肺通气功能、治疗前后胸腔积液中ADA、TNF-α、PLD、y—IFN、CRP、IL-8的浓度变化及血常规和凝血四项;观察注药后有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水引流量均减少,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抽液总量明显增加、胸液吸收时间缩短、胸膜厚度减少、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中ADA、CRP、TNF-α、IFN-r、PLD、IL-8浓度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灌注配合扶正消水方内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采用顺铂进行胸腔内注射,观察组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顺铂行胸腔内注射,并采用扶正消水方内服.疗程均为3周.监测胸腔积液量,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CR+ PR)为84.1%优于对照组的58.13% (P <0.01);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胸痛、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灌注加扶正消水方内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联合护理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疗程、2个疗程后卡氏评分(KP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和护理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化疗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14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均进行抽液注药(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加用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高,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尿激酶,能够显著减少胸腔积液量,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本疗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顺铂胸腔注射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临床纳入60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顺铂40 mg(配入生理盐水40 m L)胸腔注射,治疗组依次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60 m L、顺铂40 mg(配入生理盐水40 m L)胸腔注射,2次/周,共6次。6次胸腔注射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近期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86.7%(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4例),与对照组有效率63.4%(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80%)优于对照组(60%),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其中,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3.4%,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发生率为43.4%,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在近期疗效上优于顺铂单药胸腔注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及降低胃肠道反应上仍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临床治疗状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胸腔积液中IL-12、TNF-α、ADA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胸液引流时间以及胸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胸液引流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基本治疗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LC、FV和FEV1/FVC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胸腔积液IL-12、TNF-α、ADA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抗结核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体内免疫炎性反应,促进疾病的康复痊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作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35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在包裹积液内注射尿激酶。结果: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快,预后好。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尿激酶注射到包裹积液后,能加快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放置深静脉导管引流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放置深静脉导管,予尿激酶液多次冲洗胸腔进行充分引流.结果:36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深静脉导管,多次予尿激酶冲洗胸腔降解蛋白凝块和纤维分隔,使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易引流,2周后有效率91.7%.结论:放置深静脉导管予尿激酶液多次冲洗,操作方便、安全,引流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