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彩娥  武笑园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29-1530
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解决其心理难题,调整心理适应,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非常重要意义,现根据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特点谈心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 ,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利于康复的行为 ,促使患者康复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整体护理的实施 ,要求护士在护理好病人疾病的基础上 ,注意对病人的身心特别是心理的全面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对患者也是一种打击 ,一种创伤 ,大多数手术患者都有焦虑和恐惧心理 ,为了使病人在一种稳定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 ,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对 176例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护理干预 ,收到良好效果 ,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 ,以恰当方法和美好语言对病人进行疏导。对精神科病人重视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常被人们误解 ,受人歧视 ,加上疾病折磨 ,住院后生活环境的改变 ,会使人产生焦虑、恐惧、孤独感等 ,影响病人康复。因此 ,通过心理护理和治疗 ,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 ,促进康复。面对现实重新走上新生活是治疗精神病人极其重要的措施 ,现介绍心理护理体会。1 心理护理的原则护理人员首先要明确心理护理的原则 ,主要有 :(1)服务性原则 :护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品质 ,服务范围要广…  相似文献   

4.
多数癌症病人到医院诊治时已是晚期,由于病人缺乏战胜疾病信心,对疾病预后影响较大。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保证手术及术后化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面对我们服务的对象病人,疾病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因为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或疼痛的困扰以及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必须会产生心理上的担忧,从而影响食欲、睡眠等。尤其产科病人,对分娩过程的知识缺乏,害怕疼痛及阴道出血而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对新入院病人的心理要了解、观察、沟通,因人施护,使病人在入院时心态达  相似文献   

6.
应用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护理就是对有碍病人健康的心理问题,运用疏导方法,通过我们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从心理上给予护理,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身心康复以能适应各种环境,从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病人究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只有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找到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是指由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 ,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 ,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对于这些特殊的病人 ,护士在进行药疗过程中应具体分析病人产生抗药心理的各种因素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 ,现总结如下。1 无自知力的病人此类病人一般都是由家人或部队人员采取诱骗或强制手段到医院治疗的。病人本身否认自己有精神病 ,对医院给予的各种治疗产生强烈的抵抗心理。护士为病人给药前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及其住院的相关异常症状 ,以便给药时结合病人症状向病人讲解疾病 ,并告诉他们…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言行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解决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解决心理难题,调整病人的心理适应,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预防性和针对性的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74例重肝ICU病人心理护理,总结出重肝ICU如何开展和实施心理护理,如何应用交谈技巧.方法 在治疗时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对74例病人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焦虑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忧虑,紧张等心理状态.而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预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状况及病人的性格不同决定了对其心理护理方法的差异.结论 重肝ICU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深化,ICU病区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住院时的心理状态,明确心理护理目标和任务,建立良好的互惠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修养水平,才能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 ,建立整体观 ,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病人进行全面估计 ,有计划、有目标、有效价地解决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 ,从事不同的职业 ,各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需要都不同 ,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认识也有差异。同一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可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 ,根据情况应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在医学实践中 ,大量事实证明 ,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 ,发展 ,躯体疾患也可以引起各种心理反应。不…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在个案护理及功能制护理中都得以应用。而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又将心理护理进一步升华。在整体护理中,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整体护理对护患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在为病人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要求护士深入地接触病人,主动自觉地发现病人的问题,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这就要求护士很好地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急诊观察病人多因起病急,家属及患者均无心理准备,所以,发病后常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急诊病人收人观察病房后,护理人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一、临床资料1995~1997年共收治急诊观察病人16610例。痊愈出院15488例,转入病房住院1122例,其中死亡11例。经心理护理后各种心理状态总缓解率达95.8%。急诊病人主要心理状态见附表。附表本组急诊病人主要…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至2000年,我科共收治了60例晚期癌症病人,我们从止痛、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四个方面,对他们实施临终护理,使他们安宁平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旅程。1 心理护理1.1 恐惧心理:对于了解自己病情的病人,我们在护理上给予正确的引导,真诚地劝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知道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不了解自己病情的病人,要做好保护性的医疗制度,尽可能在不让病人知道自己真实病情的情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瑞平  许秀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96-1896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及物质水平的提高,人对自身的健康愈来愈重视。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与护理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现在以人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整体化护理是人们所需求的。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过程中首要环节,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举止、表情和姿势等,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病情的发展,因此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收集了我院2001年针对儿童实施心理护理对其身心影响的临床观察资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焦虑与抑郁和过高的期待心理占有较大的比重。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及时相应的心理护理的行为干预,能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积极影响和改变病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发展的手段和方法。由于服毒轻生患者的心理活动复杂,急性中毒发病急剧,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护理素质,具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在抢救服毒病人的过程中,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字,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工作,服毒者被送进医院时,  相似文献   

18.
手术是一种刺激源,可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可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因此了解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和有效护理,将对手术产生积极影响。我院手术室于1999年7月开始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指导与心理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自19  相似文献   

19.
王艳玲 《中国新医药》2004,3(9):120-121
随着医学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疾病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反应可能积极影响着疾病的发展,目前,心理学己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护理实践中,心理护理的精髓就是要研究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无论是医生、护士要时刻考虑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时刻要了解  相似文献   

20.
韩菊红 《中国新医药》2004,3(9):122-122
心理护理是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