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已广泛采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概述被用于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钙骨水泥、珊瑚颗粒、珍珠母粉末及陶瓷材料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谭兆惠 《医学信息》2019,(24):111-112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治疗的58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受伤椎体增加高度)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管侵占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受伤椎体增加高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椎管侵占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良好,在纠正椎体畸形,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8个椎体,并随访4~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神经损伤,病椎疼痛缓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随访期间,疗效满意,无病椎高度丢失。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春红 《医学信息》2009,22(8):1535-1537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俯卧位训练等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加强病情现察和健康宣教.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和实现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0例,随机分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ODI功能指数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功能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见效快,效果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11例,共18节椎体,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9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无胸腰背部疼痛加重,未出现血管瘤复发,无椎体骨折出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胸腰椎疾病2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24例,椎体血管瘤(VH)4例。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即刻消失,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28例患者均恢复发病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影像学检查,病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疾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手术入路有经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两种手术入路存在各自优缺点。目的:探讨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83例,分别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入路组208例)或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单侧入路组175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目测类比评分并行X射线片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填充量、X射线照射次数、椎体后凸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骨水泥渗漏率及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25-98个月(平均43.3个月)的随访。(1)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射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入路组(P <0.05)。(2)单侧及双侧入路组组内目测类比评分、ODI功能指数、椎体后凸Cobb角度、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侧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侧方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对椎体高度恢复、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5)。术后定期随访无丢失。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侧方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可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减少费用,是治疗侧方OVCF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9例14个椎体.结果:9例患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其中8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另1例因终板部分破裂骨水泥入椎间隙,疼痛减轻.随访3~13个月,患者症状缓解,未见复发,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此引起的其他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加重社会的负担。尽管保守治疗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无法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后凸成形术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出现的椎体支架、Kiva等新技术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近几年最新的手术技术进展,并对其中尚存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存在差异。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或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随访期间定期摄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共随访12~36个月,平均26.3个月。 结果与结论: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及穿刺时透视次数均低于双侧组(P < 0.05)。穿刺前后两组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单侧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且放射暴露和骨水泥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通过经皮通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是一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原发性肿瘤和脊柱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 VOSviewer:是一种文献计量学分析的软件,可进行共被引分析、共词分析和文献耦合分析等,并可以将其结果可视化展示,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 背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原发性肿瘤和脊柱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微创术式,自发明至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尚无对上述2种术式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的研究。 目的:总结和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领域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1985至2018年,检索式设定为TS= vertebroplasty OR kyphoplasty。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6和VOSviewer,分析文献发表数目、发表年份、发表国家、发表机构、发表期刊、作者、被引总次数(包括和不包括自引)、平均被引次数和H指数等。采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参考文献的共被引分析、作者的共被引分析和共词分析,并对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 结果与结论:①此领域研究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②美国在文献计量学各项指标均排名第一,提示了美国在此研究领域的统治地位;瑞士和英格兰在此领域发表论文质量较高,中国和意大利在此领域发表论文质量相对较低;③发表研究数目较多和质量较高的机构包括梅奥诊所、苏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和伯尔尼大学等;④发表研究数目较多和质量较高的期刊包括《SPINE》《EUROPEAN SPINE JOURNAL》《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等;⑤发表文献数目较多和质量较高的作者包括YANG HL、KALLMES DF、PFLUGMACHER R、DERAMOND H、CHIRAS J、FERGUSON SJ和MASALA S等;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肿瘤、骨水泥、手术、生物力学和再骨折分别是此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 ORCID: 0000-0002-8004-6687(黄天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证明是有效的,其具有简便的手术操作,安全的模式,能迅速缓解疼痛,明显恢复椎体高度。但目前对于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还存在争议。 目的:利用Meta分析对于国内外应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在样本量较大的前提下比较和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方法:收集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关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时限设定在2000至2014年,其中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试验组,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对照组;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加权均数差和 95%可信区间(CI)、RR值表示,运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到国内外7篇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8,95%CI(-0.05,-0.21),P=0.21];Cobb角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7,95%CI(-0.16,-1.47),P=0.93];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76,95%CI(-4.21,-0.69),P=0.16];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手术时间较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短[RR=-23.99,95%CI(-26.01,-21.97),P < 0.000 01]。提示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相比,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但在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变化、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方面两者在统计学范畴无明显差异。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创伤后椎体骨坏死的重要病理特征为伤椎内存在椎体裂隙,裂隙内的血性液体及肉芽组织会形成一层假膜,影响椎体成形治疗时骨水泥的渗透及分布,进而影响骨水泥把持力,导致骨水泥移位的风险升高.目的:对比嵌入式椎体后凸成形和椎体成形治疗创伤后椎体骨坏死术后椎体内骨水泥移位的风险.方法:收集1名接受嵌入式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创伤后...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国内外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球囊后凸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以及万方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进行比较的文献。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操作时间、治疗后长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经皮椎体成形组相比,椎体后凸成形组可以更好地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的发生率,以及减小远期后凸角。表明与经皮椎体成形相比,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更好地减小远期后凸角,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经皮穿刺将可膨胀球囊植入塌陷的椎体内部,通过充气使气囊膨胀恢复椎体高度,退出气囊后形成的椎体内空腔可允许在低压下灌入骨水泥,从而达到纠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术式。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或椎体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植入物: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以不同形式撑开或扩张来恢复椎体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重建脊椎的正常序列,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的椎体内固定器。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的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有限、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增高等。近年来,各种脊柱植入物不断问世,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有利于减少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导致的并发症。 目的:叙述各种脊柱植入物的种类和特点,探讨它们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 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植入物,椎体支架,椎体压缩性骨折”,英文检索词为“percutaneous kyphoplasty,Spinal implants,vertebral stents,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查阅 200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录的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2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脊柱植入物包括VBS支架、Jack椎体扩张器、SKY骨扩张器系统、Osseofix系统、SpineJack、KIVA 系统和记忆合金椎体支架;②它们在经典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和发展,在取得相同临床疗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诸如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再丢失、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增高等并发症。 ORCID: 0000-0002-4609-0609(高健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方法。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有关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检索出62篇文献,8 993例患者。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穿刺手术并发症与其他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体成形治疗的骨水泥渗漏率、新发骨折率高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P=0.000 06,P=0.02);二者的相邻椎体骨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严重并发症非常低,两种治疗方式相邻椎体骨折率、穿刺手术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骨水泥渗漏、新发骨折率低于椎体成形治疗,此次系统评价结果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瘤存在手术时间长、透视剂量大、骨水泥易渗漏等相关问题。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可优化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优势所在。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3例无神经损伤症状多节段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辅助组(n=22)和传统透视组(n=21)。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椎数量、原发肿瘤来源、术前目测类比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收集2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剂量、椎弓根突破率、穿刺内倾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对比2组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椎体中线高度、Cobb角度。结果与结论:①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透视组治疗的病椎数量分别为79个和70个;②机器人辅助组平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传统透视组,透视剂量低于传统透视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机器人辅助组椎弓根突破率为6%,传统透视组为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040,P=0.014);④机器人辅助组穿刺内倾角大于传统透视组(P<0.001);⑤机器人辅助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传统透视组(8%,23%,χ^2=6.869,P=0.009);⑥术前、术后2d、末次随访2组间目测类比评分、椎体中线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⑦提示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透视剂量,穿刺准确率高,骨水泥渗漏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