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树突细胞(DC)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取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的ITP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于37℃、5%CO2条件下共孵育诱导培养DC;第5天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继续培养48 h,获得成熟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人白细胞介素12(IL-12p7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噻唑蓝(MTT)法检测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①治疗后DC较治疗前DC细胞膜缺乏典型的树枝状突起、体积较小、核多居中规则;②治疗后DC HLA-DR、CD80、CD83和CD86表达水平[(56.37±3.95)%、(36.41±2.82)%、( 30.45±4.61)%和(41.98±4.17)%]明显低于治疗前[(73.71±7.61)%、(55.14±7.30)%、(80.91±7.09)%和(59.03±3.43)%](P值均<0.05),IL-12p70水平[(50.17±14.52)%]低于治疗前[(66.87±4.29)%],TGF-β1水平[(9.70±0.31)%]高于治疗前[(2.70±0.36)%](P值均<0.05);③治疗后DC诱导的T细胞增殖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ITP患者DC表型及分泌IL-12p70的能力明显降低、分泌TGF-β1能力增高、对自体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减低.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下调DC的免疫活性可能是其治疗IT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树突细胞(D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慢性ITP患者予以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冲击治疗,剂量40 mg/d,口服,连续4 d,观察短期疗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髓系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在治疗前后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总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将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CD4+T淋巴细胞与自身血小板或健康人同源异基因血小板混合培养,观察CD4+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检测DC血小板相关抗原的呈递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ITP患者外周血pDC和mDC绝对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而外周血CD4+FOXP3+T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pDc和mDC与CD4+FOXP3+T细胞数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r=-0.396,P=0.045和r=-0.410,P=0.037).HD-DXM治疗初始反应率达92.3%,pDC绝对数量较治疗前减少达75.5%(P《0.01);而mDC较治疗前虽增加了24.3%(P《0.05),但mDC上CD11c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从治疗前340±30降至199±21(P《0.01);CD4+F0xP3+T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pDC与CD4+F0XP3+T细胞存在负相关(r=-0.524,P=0.006),而mDC与CD4+F0XP3+T细胞间无相关性(r=-0.360,P=0.071).慢性ITP患者外周血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的MF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6、CD40、CD80表达阳性率及CD40、CD80表达的MF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ITP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DC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呈递功能亢进.结论 DC可能参与了慢性ITP的免疫发病机制,并与CD4+CD25+Treg细胞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付海霞 《临床荟萃》2021,36(10):896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免疫失耐受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性的出血及疲劳等症状。ITP的诊断无特异性指标,需排除其他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治疗目的为维持血小板在安全水平,预防出血,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指征为血小板≤30×109/L和(或)有出血表现,对于老年患者、重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等出血风险较高的合并症患者以及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患者等,可适当放宽治疗指征。一线治疗为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二线治疗包括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及脾切除等治疗;对于难治性ITP患者,可考虑维A酸等三线治疗。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循环血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树突细胞(DC)功能的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我们研究了ITP患者外周血来源DC的功能状态,以阐明DC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艳秋  牛挺 《华西医学》2012,(10):1570-1574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有治疗方案在ITP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如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脾切除等,但仍有较多患者面临复发难治的问题。现将近年ITP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41抗体(MWReg30)的方法诱导BALB/c小鼠产生ITP,之后分离外周血和脾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细胞内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及脾单个核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410±0.307)%和(0.220±0.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分别为(0.457±0.089)%和(0.064±0.024)%](P值分别为0.007、0.006)。同时,ITP模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中IL-17F、IL-17A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03±0.427、2.981±0.860和1.949±0.42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99±0.250、1.005±0.253和0.990±0.110)(P值均<0.05)。外周血有核细胞IL-2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57±0.5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0.824±0.190)(P<0.05)。结果 显示IL-17F和IL-17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934,P=0.000),IL-17F和IL-17A与IL-6也具有相关性(r =0.598,P=0.001;r=0.619,P=0.000)。结论 Th17细胞在IT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至少参与了血小板的清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TRAIL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28例ITP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AIL基因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 IL-10的量,并分析TRAIL与患者TNF-α,INF-γ,IL-10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 PBMC中 TRAIL表达显著增高(2.80±0.43 vs 1.00±0.24,t=19.72,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血清中IFN-γ和TNF-α升高(52.43±11.04 pg/ml vs 23.26±8.15 pg/ml;69.14±10.89 pg/ml vs 36.14±13.17 pg/ml,t=10.36~11.50,P值均<0.001),IL-10降低(11.18±6.13 pg/ml vs 33.28±9.85 pg/ml,t=10.17,P<0.001),IL-4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75±12.52 pg/ml vs 40.16±14.26 pg/ml,t=1.25,P>0.05)。且ITP患者TRAIL的表达与血清中IFN-γ,TNF-α正相关(r=0.432,0.541,P 值均<0.05),与 IL-10,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424,-0.553,P 值均<0.05)。结论TRAIL可能通过介导细胞因子免疫紊乱,参与了 ITP的发生与发展,这为进一步研究 ITP的免疫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指无明显病因引起的以单纯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发病机制外,巨核细胞的生长、成熟障碍在ITP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就主要从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抑制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超微结构、凋亡异常;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他巨核细胞相关作用因子对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三方面,阐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IT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旨在更深入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更新颖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初诊ITP患者,其中位年龄49(18~70)岁;30例健康对照,中位年龄42岁(20~65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6和IL-17的水平。并分析ITP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IL-6和IL-17的水平与PLT的相关性。结果 (1)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81%±1.33%vs.0.35%±0.75%,P<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70%±0.39%vs.1.26%±0.24%,P<0.05);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27±0.17 vs.3.76±0.87,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7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4.07±2.22 pg/ml vs.15.89±2.23 pg/ml,P<0.05)和(75.12±4.06 pg/ml vs.49.75±4.19 pg/ml,P<0.05)。(2)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3,P<0.05;r=-0.456,P<0.05);IL-6与IL-1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5);Th17细胞及Treg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417、P<0.05)。Th17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不具相关性(r=-0.272,r=-0.104,P>0.05)。(3)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和IL-17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5;r=-0.353,P<0.05;r=-0.464,P<0.01);Treg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不具相关性(r=-0.101,P>0.05)。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5;r=0.359,P<0.05);Treg细胞比例、IL-17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不具相关性(r=-0.230,P>0.05;r=-0.043,P>0.05)。结论 ITP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Th17细胞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DC)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疗效。方法:用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TolDC,光镜观察形态特点,流式检测细胞膜CD80、CD86水平。将TolDC腹腔注射给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观察症状并检测小鼠的血小板水平及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结果: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毛刺少、突起短,CD80、CD86水平低,符合TolDC的特点。TolDC治疗组小鼠血小板水平较模型组高(P<0.05),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TolDC能避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减少,为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树突状细胞(DC)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LE患者DC,用终浓度分别为20、40、6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刺激细胞3、6、12h,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DC刺激T细胞后T细胞增殖的变化,RT-PCR检测TLR9 mRNA在D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DC表达CD11c+、CD123+的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的形式抑制SLE患者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下调SLE患者DCTLR9 mRNA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SLE患者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下调SLE患者DCTLR9的表达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在外周血中所占比例很小,其选择性地表达Toll样受体TLR7和TLR9。pDCs在接受病原体刺激后快速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产生干扰素之后,pDCs通过激活传统树突状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B细胞形成保护性免疫反应,pDCs分化成为成熟树突状细胞,pDCs抗原提呈能力能够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已经有报道表明pDCs在病毒感染和癌症中发挥作用。本文中我们综述pDCs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免疫功能等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18 F-FDG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后,分为5组,分别加入含PBS及92.5×104,185×104,370×104,740×104 Bq/mL浓度的18 F-FDG培养基,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凋亡率、细胞表型(CD1α、CD80、CD83、CD86、HLA-DR)表达、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结果与结论:740×104 Bq/mL浓度的18F-FDG可以引起树突状细胞的凋亡、CD86的表达下调,同种T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分泌下降;其余浓度的18F-FDG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18F-FDG对树突状细胞的凋亡、成熟、抗原提呈、迁移能力等影响较小,可以在选择合适浓度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树突状细胞细胞的体外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APS洞节免疫的作用.方法 从初诊未治及缓解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分选pDC,分别加入0、50、100、200 mg/L的APS共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pDC的IFN-α、IL-6、TNF-α分泌水平,5 d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扫描电镜下观察DC的超微结构.结果 APS可显著提高CML缓解期患者pDC IFN-α、IL-6、TNF-α分泌水平[100 mg/L APS处理24 h与未加药组相比分别为(613±44)对(478±33)、(180±41)对(99±22)、(210±37)对(166±29)ng/L]及初诊未治患者pDC IL-6、TNF-α分泌水平[100 mg/LAPS处理24 h,与未加药组相比分别为(38±7)对(21±5)和(84±20)对(66±19)ng/L],并呈APS浓度依赖性(P<0.05);APS可促进CML患者pDC向DC分化和成熟,并呈APS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APS能够增强CML患者pDC的功能,并促进其向DC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确诊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解放军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22例ITP患者中,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感染组(n=4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年内继发与未继发感染者例数比为1∶1.4的比例,抽取诊断后1年内未继发感染的67例ITP患者纳入非感染组(n=67).将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临床经验,将相关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影响因素对ITP患者1年内继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2组ITP患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9、x2=11.400;P<0.001).②感染组ITP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为(1.5±0.2)×109/L,低于非感染组的(1.6±0.1)×109/L,而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19.6±5.1)mg/L和(286.6±15.7)U/L,均高于非感染组的(4.0±2.1)mg/L和(232.3±11.8)U/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0.369、2.792和2.828,P<0.05).③感染组接受脾切除、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分别为7例和4例,高于非感染组的1例和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603、5.909,P<0.05).④2组ITP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7,P=0.016).⑤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4,95%CI:1.025~1.125),LDH水平(OR=1.021,95%CI:1.006~1.035),脾切除(OR=12.423,95%CI:1.252~123.245)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C(OR=0.051,95%CI:0.011~0.243)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⑥ROC分析结果示: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最佳年龄界值为47.5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6%和61.2%;最佳ALC临界值为0.957×109/L,AUC为0.631,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5.1%和46.8%;最佳LDH临界值为183.5 U/L,AUC为0.673,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35.1%和92.9%.结论 年龄、LDH水平及脾切除是ITP患者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C是ITP患者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上述因素均可较好地预测ITP患者确诊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s B e antigen,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血淋巴细胞,将贴壁细胞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至第7天,将树突状细胞分为HBcAg组、HBeAg组和树突状细胞对照组,分别加入HBcAg、HBeAg对树突状细胞刺激培养至第10天,检测刺激培养后细胞表型与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对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淋巴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 HBcAg组、HBeAg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HLA-ABC)水平和分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cAg组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分子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12p70及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毒活性与HBe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cAg和HBeAg可增加人树突状细胞表达成熟活化的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