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认为免疫功能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发病、发展及向白血病的转变中 ,可能起重要作用[1] 。本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双标记技术来检测 2 0例MDS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的变化 ,以探讨MDS的发病机制 ,以期为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MDS患者 2 0例 (RA 12例、RAS 1例、RAEB 5例、RAEB t 2例 )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9- 6 0岁 ,中位年龄 32岁 ,均符合MDS的诊断标准[2 ] 。所有患者均为初治 ,2周内无感染、发热 ,亦未曾输过血 ;正常对照组 12例 ,均为健康的本室工作人员 ,年龄 2 0 - 4 2岁 ,中位年龄 33 5…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T辅助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异常核型细胞与Th1细胞的比例,评价MDS与Th1细胞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MDS患者、18名正常对照和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骨髓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检测18例MDS患者和15名正常人染色体核型,分析MDS患者肿瘤细胞负荷与Th1细胞的比例关系及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分别为(0.48±0.10)%、(0.24±0.19)%和2.31±0.76;而MDS患者三指标分别为(0.36±0.11)%、(0.76±0.35)%和0.51±0.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Th1/Th2比例明显降低(P<0.01)。SAA患者三指标分别为(4.75±0.49)%、(0.40±0.28)%和26.5±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h1细胞明显增多、Th1/Th2比例明显升高(P<0.01)。MDS患者异常核型细胞占中期细胞的(50.00±0.10)%,而正常对照为0。随着MDS疾病进展及MDS转为AML的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①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Th1细胞与Th2细胞比例失衡,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减少;②随着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MDS逐渐向白血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elper,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Th1细胞所承担的肿瘤负荷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MDS患者、18例正常对照和 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胞浆内表达IFN γ的CD4 细胞 (Th1细胞 )和表达IL 4的CD4 细胞 (Th2细胞 )的数量和比例 ;分析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 /Th2细胞分别为 (0 .4 8± 0 .10 ) %、(0 .2 4± 0 .19) %、2 .31± 0 .76 ;而MDS患者分别为 :(0 .36± 0 .11) %、(0 .76± 0 .35 ) %、0 .5 1± 0 .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 ,Th1细胞 /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三者指标分别为 (4.75±0 4 9) %、(0 .4 0± 0 .2 8) %、2 6 .5± 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h1细胞明显增多、Th1细胞 /Th2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随着MDS及MDS转为的AML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 ,白血病转化倾向细胞 ,即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 (r =- 0 .5 6 3,P <0 .0 1)。结论  1.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 ,Th1细胞 /Th2细胞失衡 ,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数目减少 ,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小鼠血象和骨髓象变化、骨髓和脾脏滤泡辅助T细胞(Tfh)数量及表面分子程序化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10只雄性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及其同源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行外周血细胞计数,瑞氏染色观察外周血细胞变化、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及脾脏来源的Tfh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分子PD-1表达;实时定量PCR法分析BMMNC及脾脏来源细胞PD-1 mRNA的表达。结果:上述转基因小鼠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均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比较,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相对大小不均,骨髓中可见双核红细胞、环状核粒细胞和红系造血岛等;转基因小鼠骨髓及脾脏Tfh数量较野生型小鼠少,且表面分子PD-1表达率增高;还发现该小鼠BMMNC P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Tfh数量减少,PD-1表达量升高,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促进恶性克隆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分析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有效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危MDS病例的临床症状、血常规、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病理、Survivin基因、WT-1基因、c-kit基因、染色体检查、淋巴细胞亚群等特征。结果低危MDS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相当,多表现轻中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两系病态造血多见,17%患者合并网硬蛋白纤维阳性。87.5%的患者survivin基因阳性。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低,部分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随诊时间长短不一。结论低危MDS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生存期长,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段连宁,伍柏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以造血前体细胞发育缺陷为特征的于细胞克隆性疾病,其异常累及髓系及淋巴细胞系。致使免疫功能障碍及免疫调节失衡,从而可能导致MDS向白血病转变[BrJHaema...  相似文献   

9.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 ,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生低下 ,称为低增生性MDS(HypoplasticMDS)、低细胞性MDS(HypocellularMDS)或增生减退性MDS等 ,以骨髓低细胞容积和病态造血为共同特征 ,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和低增生急性白血病 (HAL)相混。现综述如下。1 低增生性MDS的诊断与发病率1.1 骨髓细胞容积与年龄关系 :Maschek等[1] 综合文献提出MDS骨髓细胞容积 <0 .30为低增生性 ,0 .30~ 0 .5 0为正常增生性 ,>0 .5 0为高增生性。因此 ,多数学者沿用骨髓细胞容积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型和功能分子的变化及其与骨髓恶性克隆的相关性,并对不同危险度进行分析,探讨NK细胞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5-2016年间收治的35例MD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功能分子NKp30、NKp46、NKG2A的表达,并与34名正常对照比较;分析上述变化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量(Hb)相关性。结果:MDS组NK细胞、CD56~(dim)NK细胞的相对数量和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56~(bright) NK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分析NK细胞的亚型构成发现,MDS组NK细胞杀伤性亚型CD56~(dim) NK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S组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p30和NKp46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MDS组中,高危组NK细胞、CD56~(dim)NK细胞明显低于低危组(P0.05)。MDS患者NK细胞数量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CD34~+%)呈负相关(r=-0.53),与中性粒细胞数(ANC)和血红蛋白含量(Hb)呈正相关(r=0.52);骨髓原始细胞数(CD34~+%)与NKp46的表达与呈负相关(r=-0.584),与NKG2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3)。结论:MD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不足,亚群失调和功能下降可能导致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病人常伴有免疫学异常。T细胞介导的造血前体细胞抑制而导致细胞减少与MD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基于T细胞受体(TCR)谱系等分析所研究的MDS病人T细胞克隆扩增特点,论述的主要问题包括有:MDS病人自身免疫现象和T细胞介导造血抑制的相关性,MDS病人中T细胞克隆扩增特点,MDS病人T细胞谱系变化,MDS病人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变化,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与MDS病人T细胞克隆的相关性,以及T细胞克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等。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其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特点。常规培养骨髓细胞,采用G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7例患者中异常核型比例为42.5%(54/127),其中各亚型异常发生率MDS.RA为30%(3/10),MDS.RCMD为35.9%(23/64),MDS.RAS为22.2%(2/9),MDS-RAEB-Ⅰ为45%(9/20),MDS-RAEB-Ⅱ为66.7%(14/21),5q-综合征100%(3/3)。54例异常核型中仅数目异常者21例,仅有结构异常者14例,同时有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者19例。常见染色体异常依次为复杂核型(11.02%,14/127),单纯+8(10.24%,13/127),-7/7q-(3.9%,5/127),1q+(3.15%,4/127),-X/-Y(3.15%,4/127),20q-(2.36%,3/127),5q-(2.36%,3/127)。MDS-RAEB(包括RAEB-Ⅰ和RAEB-Ⅱ)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31.71%(13/41),明显高于非RAEB(包括RA、RCMD、RAS、5q-综合征)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1.16%(1/86)(P〈0.05)。平衡易位核型发生率为1.57%(2/127),明显低于非平衡易位发生率为40.94%(52/127)(P〈0.05),2例平衡易位患者均为MDS-RAEB。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异常比较复杂,存在多种重现性异常;平衡易位较少见,仅存在于RAEB患者中;RAEB患者复杂异常核型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伴dup(1)(q21q32)重现性异常核型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2年版的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治疗指南,本文中提及的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指按照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积分≤1.0(低危/中危-1)的MDS患者,以及基于WHO的预后积分系统(WPSS)积分≤2.0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异常克隆细胞的起源,即MDS患者骨髓CD34+CD38-造血干细胞和CD34+CD38+祖细胞中是否存在恶性克隆细胞及其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选9例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8三体4例,含有8三体的复杂核型1例,5q-2例,含有5q-的复杂核型1例,5q-合并8三体1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细胞,分别涂片;然后在上述涂片上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比较CD34+CD38-和CD34+CD38+两群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发现,这两群细胞均有异常克隆累及,但CD34+CD38-干细胞中异常克隆的比例(41.8±8.4)%低于CD34+CD38+祖细胞(72.4±7.7)%(p<0.001),而在有核细胞检测的异常克隆细胞比例为(70.8±9.2)%。结论:提示MDS患者中5q-和+8异常克隆均可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而在祖细胞阶段异常克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存在质或量的异常[1-2].调节性T细胞是体内具有抑制免疫病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4+T细胞,包括自然产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的Tr1细胞和分泌TGF-β的Th3细胞.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 祖细胞疾病 ,可以有一系或多系造血异常 ,极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有研究表明MDS患者的免疫系统也有异常改变 ,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 :T细胞数目异常、CD4 与CD8 亚群比例异常、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数量和杀伤肿瘤细胞功能减低、Th细胞中Th1与Th2细胞比例失衡、T细胞分泌功能 (如IL 2、TNF α)异常。免疫异常与疾病的恶性程度有明显关系。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T淋巴细胞成熟障碍 MDS恶性造血不仅累及髓系 ,在许多病例中也累及淋巴细胞系统。Tsukamoto等[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状况及其与骨髓上清液中促凋亡因子TNF—α、INF-γ水平及造血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亚群状况,用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液TNF—α、INF-γ水平,并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状况,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DS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10.1±1.6)%]和Tc1细胞百分比[(24.0±3.6)%]以及Tc1/Tc2值(50.0±1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0±0.5)%,(5.8±0.6)%和13.4±2.7];MDS患者骨髓上清液INF.1浓度[(58.6±21.7)μg/L]和TNF—α浓度[(15.7±3.8)μg/L]较正常对照[分别为0和(0.3±0.2)μg/L]明显升高;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指数[(7.8±1.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1±0.3)%,P〈0.05]。骨髓Th1细胞数与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和0.39,P〈0.05),并与造血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3,P〈0.05)。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与造血细胞凋亡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和0.73,P〈0.01)。②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组(18例)Th1、Tc1细胞百分比,Tc1/Tc2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值均〈0.01),T细胞向Ⅰ型反应极化;RCMD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CMD—RS)(4例)、RAEB—1(5例)、RAEB-2组(7例)T细胞未显示异常极化。③IPSS低危组病例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升高,而高危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④染色体核型正常的RCMD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而核型异常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结论MDS患者骨髓中Th1、Tc1细胞比例增高,Th1/Th2、Tc1/Tc2平衡向Ⅰ型反应极化,其中以RCMD组、IPSS低危组和染色体核型正常组患者的T细胞I型反应极化明显。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与Th1细胞以及INF-γ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提示Th1细胞通过分泌INF-γ和TNF-α导致造血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对5例低增生性MDS-RA骨髓象及血象的细胞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有4例增生减低,有1例增生极度减低,有二系病态造血者1例,三系病态造血者4例。红系占5.6%~45.2%,病态红细胞比例占红系的20%~42%,粒系占30.6%~72.4%,病态细胞占粒系10.0%~25.0%,有4例可见巨核细胞病态造血,5例中均未见幼稚细胞簇。结论对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免疫组化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低增生性MDS-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9例低危MDS患者均为难治性贫血(RA),分为两组,A组使用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B组除该两种药物外还联合使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沙利度胺的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39.1%,缓解率为26.1%;B组总有效率为75.0%,缓解率为54.2%,两者均为显著差异(P<0.05).A组血红蛋白(Hb)增加大于30 g/L的平均时间为135.9±23.7天,B组为93.8±33.5天,差异非常显著(P<0.005).A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8.1±8.0单位,B组为10.6±7.0单位,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沙利度胺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便秘和水肿.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MDS优于仅用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