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ollicularhelpercells,Tth)是新近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中独立的一类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完成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Tfh标志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L-21、B细胞淋巴瘤分子-6等分子。上述分子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现将近几年来有关Till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及正常人群的外周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中Tfh细胞及其表面CD40L分子的表达水平,CD19+B细胞及其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21的水平。结果 (1)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慢性HBV感染者的Tfh细胞及其表面CD40L分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尤其是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CD19+B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CD19+B细胞表面CD40分子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HBsAb-和HBsAb+健康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IL-21水平明显升高,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比较,Tfh细胞、CD40L及IL-2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慢性HBV感染者Tfh细胞及其IL-21的表达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与慢性HBV感染者抗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应答密切相关;(2)CD19+B细胞及其表面分子CD40与Tfh细胞表面CD40L分子相互作用,亦参与机体抗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正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群具有辅助B淋巴细胞功能、表型为CXCR5+CD40L+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的T淋巴细胞亚群。2000年Schaerli等[1]和Breitfeld等[2]同时报道了Tfh定位于淋巴滤泡,他们发现CXCR5、ICOS分子是该细胞主要的表面标记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T、B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自身抗体类免疫蛋白增多等机体异常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滤泡辅助T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最近研究发现一种命名为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T细胞亚群,它们被认为是B细胞最主要的辅助细胞,是淋巴组织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效应T细胞亚群之一。TFH与Th1和Th2存在明显差别,其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为CXCR5,定位和迁移于B细胞滤泡,具有辅助B细胞功能。TFH细胞分泌辅助细胞因子IL-21,通过与B细胞上IL-21R结合,使之分化为产生抗体的细胞。TFH细胞功能调节异常或TFH细胞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CXCR5和TFH细胞的发现、TFH细胞的起源与TFH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TFH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迁移和定位、TFH细胞异常与疾病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MDS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HLA-细胞因子免疫途径可能参与MDS一些亚型的发病[1-2].文献报道MDS患者外周血HLA-DR15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表达HLADR15的难治性贫血(RA)患者对于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不表达者[3-6],提示HLADR15可能是免疫导致的骨髓衰竭的一个特异的易感因素.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MDS患者HLA-DR15等位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作为MHC-Ⅱ类分子的HLADR15在MDS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MDS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HLA-细胞因子免疫途径可能参与MDS一些亚型的发病[1-2].文献报道MDS患者外周血HLA-DR15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表达HLADR15的难治性贫血(RA)患者对于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不表达者[3-6],提示HLADR15可能是免疫导致的骨髓衰竭的一个特异的易感因素.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MDS患者HLA-DR15等位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作为MHC-Ⅱ类分子的HLADR15在MDS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MDS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HLA-细胞因子免疫途径可能参与MDS一些亚型的发病[1-2].文献报道MDS患者外周血HLA-DR15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表达HLADR15的难治性贫血(RA)患者对于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不表达者[3-6],提示HLADR15可能是免疫导致的骨髓衰竭的一个特异的易感因素.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MDS患者HLA-DR15等位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作为MHC-Ⅱ类分子的HLADR15在MDS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新型的CD4+辅助性T细胞,促进了生发中心的形成和维持,促使B细胞增殖、抗体类别转换,以及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参与Tfh细胞功能的主要分子包括: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CD40L和程序性死亡-1分子(PD-1)。IL-21是其主要的效应因子。Tfh在免疫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的发病中其中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负性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IL-10的变化,探讨Tfh/Tfr、Breg比例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IL-21与I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ITP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r、B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TP患者外周Tfh/T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622,P0.05),Breg比例与PAIgG阳性率呈负相关(r=-0.535,P 0.05)。CITP患者外周血IL-21/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643,P0.05),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548,P0.05)。结论 CITP患者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及IL-21/IL-10异常,以上指标参与免疫紊乱机制,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MDS患者骨髓基质微环境功能的异常与其发病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拟探讨低危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采集低危MDS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免疫表型、成骨分化能力鉴定,检测其增殖能力及对体外造血的支持功能;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MSC中相关细胞因子及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并与健康供者的MS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低危MDS患者的MSC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SH2(CD105),SH3(CD73),Thy—1(CD90),CD34及CD45均为阴性,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体外扩增能力与与健康供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外支持造血功能较后者显著减低(P〈0.05)。实时定量PT—PCR显示SDF—1在低危MDS患者MSC中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异常与低危MDS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失常相关,这为MDS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Tfh)及CD4+CD25+FoxP3+T细胞(Treg)数量和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AIH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AIHA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fh及Treg细胞的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1,IL-10的水平及IL-21/IL-10比值变化,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IHA患者PBMC中Tfh细胞及IL-21因子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Treg细胞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reg与IL-21/IL-10比值均升高(P<0.05),且IL-21/IL-10比值变化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P<0.05)。结论 Tfh及Treg细胞的比例异常及相关细胞因子IL-21/IL-10比值变化可能参与AIHA患者的免疫紊乱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数量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21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水平在CITP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CITP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技术测定外周血Tfh细胞的数量与比例,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1水平,采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测定血液中抗GPⅡb/Ⅲa、GP Ib/Ⅸ自身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TP组Tfh细胞比例显著升高,IL-21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抗GPⅡb/Ⅲa、GPIb/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3.3%,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 Tfh细胞、效应细胞因子IL-21、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在CITP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为CITP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变化及与B细胞功能异常之间的的关系。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诊断为MDS 20例患者纳入MDS组,20例在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HC)组。收集MDS患者和HC的外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保留分离过程中留下的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中循环Tfh细胞即CD4~+CXCR5~+T细胞和其功能亚型CD4~+CXCR5~+ICOS~+T细胞、CD4~+CXCR5~+PD-1~+T细胞的百分比,同时检测浆母B细胞即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gA,IgM和IgG浓度。分析MDS患者和HC外周血中循环Tfh细胞、浆母B细胞比率和血清中抗体浓度的差异,并分析MDS患者外周血中循环Tfh细胞与浆母B细胞比率、及其与血清中抗体浓度的相关性。结果:MDS患者CD4~+CXCR5~+T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和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以及抗体浓度均低于HC,而CD4~+CXCR5~+PD-1~+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HC。MDS患者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和抗体浓度与CD4~+CXCR5~+T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CD4~+CXCR5~+PD-1~+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613)。结论:MDS患者循环Tfh细胞及其功能亚型比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与B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免疫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凋亡增加有关[1-2].研究认为,免疫异常所致的CD8+T细胞异常活化后直接损伤造血干/祖细胞,同时Th1细胞增多并分泌TNF-α、IFN-γ等Ⅰ类造血负调控因子,通过Fas途径导致造血干/祖细胞凋亡亢进,是再障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3-5].蛋白激酶Cθ(protein kinase Cθ,PKCθ)作为第二信使在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本实验中我们通过体外抑制PKCθ在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的表达,研究其对Th1及Tc1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再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存在质或量的异常[1-2].调节性T细胞是体内具有抑制免疫病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4+T细胞,包括自然产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的Tr1细胞和分泌TGF-β的Th3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小鼠血象和骨髓象变化、骨髓和脾脏滤泡辅助T细胞(Tfh)数量及表面分子程序化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10只雄性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及其同源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行外周血细胞计数,瑞氏染色观察外周血细胞变化、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及脾脏来源的Tfh细胞数量及其表面分子PD-1表达;实时定量PCR法分析BMMNC及脾脏来源细胞PD-1 mRNA的表达。结果:上述转基因小鼠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均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比较,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相对大小不均,骨髓中可见双核红细胞、环状核粒细胞和红系造血岛等;转基因小鼠骨髓及脾脏Tfh数量较野生型小鼠少,且表面分子PD-1表达率增高;还发现该小鼠BMMNC P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NUP98-HOXD13转基因小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Tfh数量减少,PD-1表达量升高,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促进恶性克隆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因素是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失衡,T、B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出现异常,多种自身抗体形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IL-17具有强大的促炎特性,而IL-2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T、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等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由活化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它能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引起变态反应,促进肺的纤维化,IL-13还参与造血调控,对原始造血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起一定作用,对巨核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MD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凋亡、增殖以及免疫低监视性,IL-13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He Q  Li X  Zhang Z  Zhang QX  Yang LP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1):744-747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表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 R)的表达状况.方法 联合应用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细胞化学(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系统,APAAP)技术检测40例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的IGF-Ⅰ R表达.结果 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表面IGF-Ⅰ 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分别为(84.5±14.2)%和(11.4±12.1)%](P<0.01).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阳性率与有核细胞IGF-Ⅰ R表达率明显相关(r=0.929,P<0.01).高危组MDS患者骨髓克隆细胞IGF-Ⅰ R表达与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异常核型的克隆细胞IGF-Ⅰ R表达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F-Ⅰ R表达阳性提示细胞的恶性增殖倾向,可能作为MDS骨髓恶性克隆细胞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其分为高危(n=4),中危-2(n=10),中危-1(n=5)和低危型(n=4)4个亚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亚组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结果:MD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TR3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两组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内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且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与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99和0.52,P0.05)。MDS的4个亚组中,iTR35细胞比例及血清IL-35表达水平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2组也明显高于中危-1组及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差别(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和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35水平和iTR35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失衡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DS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