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患者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H ER-2+)与 X线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ER-乳腺癌患者190例,其中 HER-2+患者78例,HER-2无过表达(HER-2-)患者112例,比较2组患者的 X线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HER-2+组与 HER-2-组比较,年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HER-2+多见于高年龄患者(>60岁);HER-2+组更多伴有淋巴结转移(P=0.011)。X线表现方面,单纯钙化多见于 HER-2+组(P=0.000),单纯肿块多见于 HER-2-组(P<0.001)。HER-2+组多为分叶状肿块(P<0.001),毛刺多见(P=0.000),而 HER-2-组多为圆形肿块(P=0.014),边缘光滑(P=0.000)。钙化表现上,HER-2+组更多表现为恶性钙化(P=0.000)。结论 ER-乳腺癌 HER-2具有一定的临床及 X线特征,可以为临床医师在乳腺癌个体化诊疗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钼靶X线特征与ER、PR和HER-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 2,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将49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R、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9例乳腺癌中,肿块边缘"毛刺征"者ER、PR阳性表达率高,病变区有钙化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肿块大小与ER、PR表达均无关.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和ER、PR及HER-2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能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X线特征,探讨乳腺癌X线征象与HER-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HER-2阳性组(235例)和HER-2阴性组(577例)。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肿块和钙化的X线特征,肿块主要分析形态、边界及边缘,钙化主要分析形状及分布形式,并对各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R-2阳性组乳腺癌较阴性组多表现为钙化(2=37.560,P=0.001),HER-2阴性组乳腺癌X线表现多为单纯肿块(2=37.560,P=0.001)。星芒状肿块在HER-2阴性组比例较高(2=5.912,P=0.015),两组类圆形(P=0.480)、分叶状(P=0.111)、不规则形肿块(P=0.150)分布比例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ER-2阳性组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2=8.319,P=0.004),阴性组肿块边界多为部分清楚(2=5.818,P=0.016)。HER-2阳性组乳腺癌钙化形态多表现为沙砾状(2=8.955,P=0.003)、多形性和不定形(2=7.137,P=0.008),分布形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X线表现钙化居多,且多为沙砾状、多形性和不定形钙化,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HER-2阴性乳腺癌多表现为单纯肿块,边界多为部分清楚,星芒状肿块多见。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其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CerbB-2/HER-2/neu)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肿块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8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胶片,记录乳腺癌钙化情况,记录术后标本肿瘤细胞ER、PR及CerbB-2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记录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分析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ER、PR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无显著关联性(P>0.05),而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CerbB-2的表达有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 乳腺癌恶性钙化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乳腺癌X线摄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组织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LC1表达。结果TSLC1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8.4%(48/12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无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相关(P<0.001)。ER+(阳性)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ER-(阴性)患者[28.4%(25/88)与62.2%(23/37)];同样,PR+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PR-患者[24.3%(17/70)与56.4%(31/55)]。Z检验显示在ER+PR-的乳腺癌患者中TSLC1-和TSLC1+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与14.3%,P=0.007),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SLC1不是ER+PR-乳腺癌患者独立的危险预后因素(比值比10.696,95%可信区间0.988~115.843,P=0.051)。结论TSLC1在乳腺癌致病机制中与ER、PR相关,可作为临床ER+PR-乳腺癌患者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肿瘤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作为乳腺癌转移的一项预后指标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根据转移方式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将57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情况(ER+或ER-/PR+或PR-)已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并行脑MRI和全身骨核素扫描(E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28例患者发生骨转移无脑转移,57%的患者ER+/PR+。7例患者有脑转移无骨转移,71%(5/7)的患者ER-/PR-。10例患者发生骨转移无脑转移且有其他部位的转移。12例患者向脑、内脏、骨广泛转移,无ER+/PR-。以上四组ER和PR表达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了广泛转移组,转移性乳腺癌主要有两种转移方式。ER+/PR+的乳腺癌更容易发生骨转移。ER-/PR-的乳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而不易发生骨转移。对其的认知有利于指导放射科医师对转移病灶的检出并帮助临床医师估计乳腺癌转移至各个脏器系统的可能性,同时指导对其进行靶向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同ER、PR、HER-2、P53和KI-67间表达的关联性,对乳腺癌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7月,经病理学证实的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特点与免疫组化指标,判断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恶性肿瘤ER、PR、HER-2、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肿块大小2cm组都分别高于≥2cm组,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肿块血流组(血流2~3级)、无肿块伴钙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肿块血流组(血流0~1级)、肿块伴钙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且有无肿块伴钙化同PR阳性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5),HER-2、P53、Ki-67的周围侵犯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都分别低于无周围侵犯组织,HER-2的肿块血流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R的有无侵犯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一定程度显示出一些病理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乳腺癌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 ER、PR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钼靶X线征象与ER、PR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60例乳腺癌中,有肿块组ER、PR及P5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肿块组,2组PR表达有统计学差异(χ2=6.213,P=0.013);其中有毛刺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毛刺组,且有统计学意义(χ2=6.673、3.873,P<0.05);钙化组ER、PR及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钙化组,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330、5.984、4.67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R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213、5.978,P<0.05).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及P53的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增强CT影像特征与乳腺癌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年龄及免疫组化结果)和术前锥光束乳腺增强CT(CBBCT)资料。其中,激素受体(PR、ER)阳性组82例,阴性组为54例;HER-2阳性组为47例,阴性组为89例。CBBCT影像特征主要包括肿块大小、形状、毛刺、可疑恶性钙化、肿块强化程度、内部强化特征、非肿块样强化、子灶、邻近皮肤回缩及乳头回缩。比较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HER-2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CBBCT影像特征的差异。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影像特征中筛选出激素受体阳性及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并绘制模型的列线图,使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激素受体阴性组比较,阳性组的肿块较小,呈圆/卵圆形、毛刺征及皮肤回缩征更常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OR=0.964,95%CI:0.927~0.995)、形状(OR=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年人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与病理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0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和30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数字X线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乳腺癌均以Ⅱ级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外上象限好发.青年组60.95%乳腺癌为肿块型,以<3 cm的肿块为主,36.19%呈非对称致密影,2.86%为单纯钙化;20.95%乳腺癌呈浸润性生长,21.90%可见毛刺,32.38%可见分叶,22.86%结构扭曲,毛刺发生率低于中老年组(x2 =8.331,P=0.004),两组间分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x2=2.255,P=0.133).青年组72.38%乳腺癌可见钙化,以细小多形性钙化、成簇分布为主.肿块型与非肿块型钙化形态及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513,P=0.002;x2=17.965,P=0.000).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有相关性(r=0.940,P=0.000;r =0.261,P=0.007),E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Her-2阳性率高于中老年组.两组间Ⅱ级浸润性导管癌ER、PR阳性率均高于Ⅲ级浸润性导管癌.青年组Ki-67增殖指数3%~90%,≤5%4例,5% ~30% 27例,≥30% 74例,Ki-67增殖指数大于30%的病例数百分比高于中老年组.两组分子分型均以Luminal B型为主,青年组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于中老年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结论 青年人乳腺癌特点为肿块直径多<3 cm,钙化发生率高,组织学分级以Ⅱ级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病理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仍是青年人乳腺癌较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PET是一种可以用于评估大脑代谢活性、血流及确定人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分布的功能神经影像工具.与传统影像技术相比,PET能够借助不同的示踪剂定性、定量地分析大脑葡萄糖代谢、血流、多巴胺及5-羟色胺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分布及活性改变,因此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该文通过不同的放射性示踪剂,简要综述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GC)对重症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09年3月ICU重症患者40例,根据有无应用GC治疗分为GC组和非GC组,在GC治疗后1,7,10 d收集血液标本,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白细胞( mononuclear leukocytes,MNL)和多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L)上GR的结合容量、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GC使用方法:氢化可的松100 mg,每8h/次静脉注射. 结果 外周血MNL的GR结合容量第1,7天GC组和非G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C组第1天GR结合容量较低,第7天更低(P<0.05);非GC组第1天GR结合容量偏低,但第7天GR结合容量显著提高(P<0.05).外周血PML上GR的结合容量变化趋势与MNL相似.CD4/CD8比值第1天GC组和非G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0天CD4/CD8比值非GC组明显高于GC组(P <0.05);GC组CD4/CD8比值第10天略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GC组第10天CD4/CD8比值比第1天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小剂量GC对外周血白细胞GR结合容量有一定负反馈调节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在肿瘤生长、新生血管形成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结合后可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发挥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肿瘤组织高表达CXCR4,而肿瘤较常发生转移的部位高表达CXCL12,两者之间可通过特异性的结合而促使肿瘤发生转移。因此,CXCR4的表达水平在肿瘤转移的诊断方面具有预示性的作用,而无创性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如SPECT/CT、PET显像等,有望在CXCR4的显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应用国产11C-模块自动化制备阿片受体PET显像剂11C-卡芬太尼(CFN)的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11C-碘代甲烷(CH3I)在线转化为11C-三氟甲基磺酰甲烷(Triilate—CH,),后者通入装有0.5mg前体去甲基卡芬太尼(溶解于0.15ml二甲基亚砜溶液)的V型瓶内,在常温下对前体进行甲基化反应并完成11C-标记,使用Sep—PakC2柱纯化产物。正常SD大鼠尾静脉注入11C-CFN后5,15,30,45min处死,研究其体内生物学分布,以%ID/g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非正态分布资料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线自动化制备11C-CFN合成时间约20min(加速器轰击结束,EOB),平均产率为(35.5±2.2)%(n=12,不校正),无需经HPLC纯化,放化纯〉98%。11C-CFN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迅速,主要通过肝、肾代谢,脑内放射性摄取高,注射后5min达峰值,以丘脑[(4.26±0.89)%ID/g]和纹状体[(4.05±1.08)%ID/g]的分布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大脑皮质[(2.63±0.89)%ID/g]、脑干[(2.26±0.57)%ID/g]、海马[(2.17±0.55)%ID/g]和小脑[(2.15±0.39)%ID/g]。结论使用国产11C-模块自动化制备11C-CFN简便快速、产率稳定、放化纯高,可用于阿片受体PET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15.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大家族,通过G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在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G蛋白和GPCR与辐射损伤关系密切,这些研究为充分认识辐射损伤机制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鼠闭合性严重颅脑外伤后大脑皮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外周肝脏GR蛋白水平的变化、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变化的关系.方法 利用BIM-Ⅲ型小型多功能动物撞击机对小鼠清醒致伤,于致伤后30 min、2 h、8 h、24h、48 h、72 h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和肝脏GR的蛋白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ACTH含量,放免法检测皮质醇含量.结果 致伤后2 h大脑皮质和肝脏GR均出现蛋白水平表达降低,8 h后呈现恢复趋势,肝脏GR至72 h仍未完全正常;而大脑皮质GR从致伤后24 h再次呈现持续的表达降低.外周血中ACTH、皮质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均具有的两个峰值特征,但是两者的高峰期并不完全吻合.结论 严重颅脑外伤后中枢和外周组织均存在糖皮质激素抵抗,两者的变化具有时相差异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expression of central cortex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at protein level with GR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at protein level and with changes of serum cortisol an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 following severe clos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n mice. Methods Severe TBI was established in awake mice by using a BIM-Ⅲ biomechanical machine. At 0.5, 2, 8, 24, 48 and 72 hours after TBI, the total cytosolic GR in the cortex and liver were detect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Levels of serum ACTH and cortisol were measured by ELISA technique and radio-immunological assay (RIA)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GR both in the cortex and liver were obviously down-regulated at protein levels at 2-72 hours after TBI and increased slowly eight hours after injury. The GR in the liver showed no recovery at 72 hours after injury and that in the cortex was decreased continually at 24 hours after injury. Serum ACTH and cortisol levels were increased marked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when 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peaks in the observation curve.Conclusion There is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both in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tissues after severe closed TBI in the awake mice, which changes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17.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属胰高血糖素-胰泌素家族,通过其受体( VIPR)介导,调节正常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膜上表达高密度及高亲和力VIPR,为实现肿瘤放射性核素标记VIPR显像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新的VIPR放射性配体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肿瘤VIPR显像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义肽核酸(asPNA)对大鼠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两种与TSHRmRNA不同片段互补的asPNA,分别为核定位信号-asPNA1(NLS—asPNA1)和NLS.asPNA2,另外合成一段非相关的干扰肽核酸(NLS—scrPNA)序列,用荧光显微镜观察NLS—asPNA能否进入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asPNA对细胞是否具有毒性作用,然后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NLS—asPNA对TSH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asPNA可以进入到细胞中去。噻唑蓝法检测发现asPNA对细胞没有毒性作用。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NLS—asPNA1和NLS—asPNA2可以抑制TSHRmRNA表达,表现为随着NLS—asPNA与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TSHRcDNA的拷贝数逐渐下降,且呈现时间依赖性,而NLS.scrPNA对TSHRtuRNA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NLS—asPNA可以进入到细胞中去,并且能够下调TSHR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转化铁受体基因(hTfR)克隆和高效表达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法从人胚肝、肺组织中克隆hTf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TfR和pEGFP-C1-hTfR,转染人胚肾上皮HEK293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pcDNA3-hTfR转染HEK293细胞后hTfR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pEGFP-C1-hTfR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hTfR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结果经过DNA测序证实,克隆的hTfR基因为全长cDNA序列(2332bp)。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转染细胞能有效表达190×10^3的hTfR蛋白,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hTfR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结论从人胚肝、肺组织中可以成功克隆hTfR基因,该基因转染HEK293细胞后可获得hTfR蛋白的高效表达。hTfR主要定位于细胞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知母活性成分ZMS、黄芪活性成分HQ和两者联合应用对M2受体和G蛋白偶联的影响。方法以转染M2受体的CHOm2细胞为模型,用^3H-N-甲基东莨菪碱(NMS)结合法测定M2受体的密度,用不被GTP酶水解的^35S-γ位硫代GTP(GTPγs)在M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作用下与G蛋白进行不可逆结合,测定结合部分的放射性,以反映M2受体与Ga蛋白的偶联活性。分别测定加入ZMS及HQ(10^-5mol/L)对偶联的影响,并以加入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以偶联活性被M2受体密度除,所得的商反映偶联效率。结果ZMS和HQ在浓度为10^-5mol/L时都能提高M2受体密度和M2受体与G蛋白的偶联活性。HQ能提高偶联效率,ZMS无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时偶联效率的提高更显著(偶联效率依次为1.102,1.011,1.324)。结论ZMS和HQ增强M2受体和G蛋白偶联活性的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提高M2受体密度,从而使G蛋白的偶联量增加,后者则除提高M2受体密度外还提高偶联效率。两者联合应用时偶联效率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