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HSPN患儿8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多数HSPN发生于紫癜病程2个月内,89例患儿的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41.6%)、肾病综合征型(27.0%)、孤立性蛋白尿型(21.3%)多见,而三者的病理分级均以Ⅲ级多见,分别占67.6%、70.8%、73.7%。不同临床分型紫癜肾患儿病理分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88,P=0.000)。2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与68例无消化道出血患儿的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P=0.046),有消化道出血患儿的病理分级多为Ⅲ级和Ⅳ级,而无消化道出血患儿多为Ⅱ级和Ⅲ级。免疫复合物分型以Ig A+Ig M沉积最多(40.45%),不同免疫复合物分型的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N患儿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相关,病理分级以Ⅱ和Ⅲ级多见,合并消化道出血者病理分级较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儿童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国内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初治的诊断明确的IgAN和HSPN患儿,临床和病理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标准。截取患儿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最终诊断临床和病理分型。结果 共纳入IgAN患儿255例,HSPN患儿212例。IgAN肾病综合征型45.5%、血尿和蛋白尿型41.2%、急性肾炎型11.0%、急进性肾炎型2.4%,无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HSPN血尿和蛋白型42.0%、肾病综合征型39.2%、急性肾炎型12.3%、孤立性血尿型5.7%、急进性肾炎型0.9%,无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除了孤立性血尿型(因IgA肾活检标准未包括外),其余临床分型IgAN和HS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均以Ⅲ型(分别为52.4%~53.6%和51.8%~53.9%)和Ⅱ型(分别为35.3%~36.2%和34.6%~36.3%)最为常见,不同临床分型间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9.1%~100%和97.6%~100%,不同临床分型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依据和标准有待商榷,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儿童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国内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初治的诊断明确的IgAN和HSPN患儿,临床和病理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标准。截取患儿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最终诊断临床和病理分型。结果 共纳入IgAN患儿255例,HSPN患儿212例。IgAN肾病综合征型45.5%、血尿和蛋白尿型41.2%、急性肾炎型11.0%、急进性肾炎型2.4%,无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HSPN血尿和蛋白型42.0%、肾病综合征型39.2%、急性肾炎型12.3%、孤立性血尿型5.7%、急进性肾炎型0.9%,无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除了孤立性血尿型(因IgA肾活检标准未包括外),其余临床分型IgAN和HS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均以Ⅲ型(分别为52.4%~53.6%和51.8%~53.9%)和Ⅱ型(分别为35.3%~36.2%和34.6%~36.3%)最为常见,不同临床分型间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9.1%~100%和97.6%~100%,不同临床分型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依据和标准有待商榷,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2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儿分为血尿酸增高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组(39例),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临床分型HSPN患儿的血尿酸情况。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血尿酸增高组的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水平、血胆固醇水平较高,而血白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组病理分级为I~II级的比例低,新月体形成≥25%的比例高,肾小管萎缩评分为1和2分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肾病水平蛋白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血尿酸增高的HSPN患儿,尿蛋白增多、肾功能下降以及肾脏病理改变更严重;而肾病水平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也较高。血尿酸可能是评估HSPN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5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根据不同的条件分组进行网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中以血尿和蛋白尿最多,为22例(40.0%);肾病综合征型次之,16例(29.1%);单纯性蛋白尿或单纯性血尿型、急性肾炎型和急进性肾炎型占少数,分别为6例(10.9%)、4例(7.3%)和1例(1.8%).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上较无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易有肾病水平蛋白尿(P<0.05).伴肉眼血尿患儿比镜下血尿者易出现肾病综合征(P<0.05).根据ISKDC标准,HSPN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多,分别为27例(49.1%)和16例(29.1%).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IgG+IgM型为32例(58.2%),伴C3沉积41例(74.6%),病理分级主要在Ⅲ级以上.免疫沉积类型、C3沉积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型或单纯性蛋白尿型的HSPN病理损害较轻,7例(58.3%)为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多见,分别为12例(54.5%)和5例(22.7%);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分级多见Ⅲ级以上,为10例(62.5%).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常见,免疫沉积物类型与C3沉积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HSPN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消化道受累程度越重,出现蛋白尿的比例越高;肉眼血尿与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95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分析,阐明其临床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对HSPN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型(27.4%)、蛋白尿+血尿型(24.2%)多见,病理分级以Ⅲb(42.1%)最多见;②尿检正常者可见肾脏病理改变。尿检正常型、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以及血尿和蛋白尿型病理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以及血尿和蛋白尿型病例,病程越长病理分级也越重(P<0.05);④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G+IgM(58%)同时存在比例最高;病理分级越重,病程越短,IgA+IgG+IgM比例越高。结论:HSPN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临床症状与病理不一定平行,尿检正常者病理改变也很明显,病程越长,病理改变呈加重趋势。免疫复合物沉积为IgA+IgG+IgM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29-13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 对2004 - 2007年收治的133例HSPN患儿进行随访,其中成功随访71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检查、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为常见,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出现明显蛋白尿的概率较不伴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4例患儿行肾组织活检,病理分级以Ⅱ、Ⅲ级最多见,占90.9%.免疫荧光显示所有病例均有IgA阳性,补体C3阳性者31例(70.5%).依据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3例患儿预后为B级,余67例均为A级,尿检恢复正常时间为1个月~ 3年,与无明显蛋白尿的HSPN患儿相比较,有明显蛋白尿者尿检恢复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2).结论 儿童HSPN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各不相同,治疗应注重个体化,可按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方案.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病初伴有明显蛋白尿的患儿尿检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病理与预后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住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SPN患儿40例,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病理分级中I级14例(35.0%)、Ⅱ级13例(32.5%)、Ⅲa级6例(15.0%)、Ⅲb级3例(7.5%)、Ⅴ级1例(2.5%)、Ⅵ级3例(7.5%)。其中临床分型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为25例(62.5%),临床分型越重,病理分级亦越重(P0.05)。皮疹出现次数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χ2=5.1673,P0.05)。单纯Ig A沉积型22例(55.0%)、Ig A+Ig G型8例(20.0%)、Ig A+Ig M型5例(12.50%),Ig A+Ig G+Ig M型5例(12.50%)。HSPN肾小管间质病变(+)级32例,(++)级4例,(+++)级3例,(++++)级1例,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0.50119,P0.05)。随访临床治愈30例(75.0%)、轻微尿异常8例(20.0%)、活动性肾脏病2例(5.0%),无肾功能不全患儿。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与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25,P0.05)。HSPN患儿病理分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和预后均为正相关(r=0.55826、0.56697,P0.05)。结论儿童HSPN皮疹反复发作多次,应警惕肾脏损伤。病理分级、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预后正相关,尽早肾活检对了解肾脏病变情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科住院、有肾活检病理报告、年龄<18周岁的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23例、女148例,中位年龄10(2~18)岁。①85.4%患儿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出现尿检异常。紫癜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者占37.5%,紫癜伴关节、肌肉症状者占21.6%,紫癜伴消化道症状者占20.2%。②临床分型:血尿加蛋白尿型占78.4%,肾病综合征(NS)型占15.1%,单纯性蛋白尿型和单纯性血尿型各占3.2%。NS型(12.5%,7/56)较血尿加蛋白尿型(3.8%,11/291)中肉眼血尿比例较高(χ2=28.4,P<0.01)。有消化道症状者(45.8%,98/214)较无消化道症状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高(40.1%,63/157)(χ2=15.6,P<0.001)。③光学显微镜分级以Ⅲ级最多(74.9%),其中Ⅲa和Ⅲb型各占46.6%和28.3%,其次为Ⅱ型(21.3%)。免疫荧光分型以IgA型最多(83.3%)。④临床分型与光学显微镜分级(r=0.264,P<0.001)和肾小管病理分级(r=0.246,P<0.001)、光学显微镜分级与肾小管病理分级(r=0.366,P<0.001)、新月体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量(F=3.980,P=0.001)均有相关性。结论儿童HSPN临床以血尿加蛋白尿型最常见,病理以Ⅱ级和Ⅲ级多见。临床与病理、消化道症状与大量蛋白尿、NS型和肉眼血尿、肾小管病变程度与病理分型、新月体含量与24 h尿蛋白水平等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科住院、有肾活检病理报告、年龄<18周岁的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23例、女148例,中位年龄10(2~18)岁。①85.4%患儿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出现尿检异常。紫癜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者占37.5%,紫癜伴关节、肌肉症状者占21.6%,紫癜伴消化道症状者占20.2%。②临床分型:血尿加蛋白尿型占78.4%,肾病综合征(NS)型占15.1%,单纯性蛋白尿型和单纯性血尿型各占3.2%。NS型(12.5%,7/56)较血尿加蛋白尿型(3.8%,11/291)中肉眼血尿比例较高(χ2=28.4,P<0.01)。有消化道症状者(45.8%,98/214)较无消化道症状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高(40.1%,63/157)(χ2=15.6,P<0.001)。③光学显微镜分级以Ⅲ级最多(74.9%),其中Ⅲa和Ⅲb型各占46.6%和28.3%,其次为Ⅱ型(21.3%)。免疫荧光分型以IgA型最多(83.3%)。④临床分型与光学显微镜分级(r=0.264,P<0.001)和肾小管病理分级(r=0.246,P<0.001)、光学显微镜分级与肾小管病理分级(r=0.366,P<0.001)、新月体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量(F=3.980,P=0.001)均有相关性。结论儿童HSPN临床以血尿加蛋白尿型最常见,病理以Ⅱ级和Ⅲ级多见。临床与病理、消化道症状与大量蛋白尿、NS型和肉眼血尿、肾小管病变程度与病理分型、新月体含量与24 h尿蛋白水平等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以蛋白尿为表现的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肾脏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临床以蛋白尿为表现的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临床分型中以中度蛋白尿型最多(57例,31.7%),其次是大量蛋白尿型(51例,28.3%)、轻度蛋白尿型(46例,25.6%)和微量蛋白尿型(26例,14.4%);根据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协会(ISKDC)标准,病理分级以II级(92例,51.1%)和III级(73例,40.6%)最多。中度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II级(31例,54.4%)多见,大量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III级(33例,64.7%)多见。随着蛋白尿严重程度的增加,病理分级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P=0.002)。免疫病理分型以IgA+IgM沉积型多见(84例,46.7%),IgA+IgM+IgG沉积型次之(55例,30.6%)。免疫病理分型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以蛋白尿为表现的HSPN患儿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但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类型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HSPN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同时测定免疫相关指标.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并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型103例(51.5%)最多,肾病综合征型40例(20%)次之,急性肾炎型24例(12%)、单纯性血尿型或蛋白尿型20例(10%),急进性肾炎型8例(4%),慢性肾炎型5例(2.5%);肾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最多.有7例临床分型轻而病理分级为Ⅲ、Ⅳ级,有6例临床分型重,而病理分级为Ⅰ、Ⅱ级;免疫病理分型以 IgA + IgM沉积型最多(36%),其次为IgA + IgG + IgM沉积型(33%).随访0.5 ~ 5年,平均2.8年.结论 儿童HSPN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的程度不完全一致,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存在不平行性;病理级别Ⅲ级以下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Ⅲ级以上,随着HSPN病理分级增高,临床治疗困难增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疗效肯定;经0.5 ~ 5年随访总体预后良好,有少部分患儿进入终末期肾病,尽快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经本院肾脏病理室确诊为IgA肾病的9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10.6±2.9)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40.2%),其次为孤立性血尿(30.9%),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最多见(29.9%),组织分级以Ⅲ级改变为主(52.6%),免疫荧光分型以IgA+IgM型多见(45.4%)。将临床表现由轻到重分为孤立性血尿、血尿蛋白尿、肾病及肾炎综合征3组,病理改变分为Ⅰ~Ⅱ级、Ⅲ级、Ⅳ~Ⅴ级3个级别,行双向有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1,P=0.395);将免疫病理分为单纯IgA沉积型与复合沉积型2组,其临床表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1,P=0.015)。结论儿童IgA肾病以学龄期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相关,单纯IgA沉积者临床表现较轻。临床分型与组织分级间未发现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70例HSP患儿,其中无肾脏损害3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38例。HSPN中单纯性血尿15例,蛋白尿23例。健康对照儿童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型。结果 1.HSP患儿与健康对照组ACE基因型分布比较无差异(P>0.05);2.非肾脏损害患儿32例与伴单纯性血尿HSPN患儿15例ACE基因型分布比较亦无差异(P>0.05);但与23例伴蛋白尿HSPN患儿ACE基因型分布比较,缺失型(DD),型者发生蛋白尿频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PN蛋白尿发生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DD型者发生蛋白尿机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确诊为DEP-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预后及其影响因素,随机选取同期入院行肾活检明确为HSPN但非DEP的5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19例DEP-HSPN患儿,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10.6±2.6)岁;肾活检前病程(19.4±7.4)d;占同期肾活检紫癜性肾炎患儿3.92%。19例DEP-HSPN中10例为肾病综合征型,9例为血尿和蛋白尿型;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14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肾脏病理分级均为Ⅲb级,伴有6.38%~36.36%不等的新月体。DEP-HSPN患儿与病理均为Ⅲb级的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患儿比较,肾穿前病程短、蛋白尿水平高、肾脏病理慢性损伤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月体百分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DEP-HSPN起病急,临床表现重,组织活动性病变多而慢性病变少;尚无证据表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是影响HSPN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证实为紫癜肾炎 (HSPN) 2 0例患儿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根据不同肾小球或肾小管 间质病理分型将 2 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组 ,并比较、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肾小球病理改变为Ⅱ、Ⅲ级 2型 ,病例在起病年龄、性别、临床分型、肾外症状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Ⅲ级组蛋白尿排出显著多于Ⅱ级组、肾小管 间质病变程度也显著重于Ⅱ级组 ,此外HSPN组尿微量蛋白、血浆IgA、C3 浓度等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紫癜肾炎大部分患儿均同时存在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 ,两者基本病变相平行 ,与临床表现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HSP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有无肾脏损害将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n=30)和Non-HSPN组(n=30)。采用PCR-RFLP法,对CTLA-4基因+49及-1722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49位点AA、AG、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HSPN组与Non-HSPN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722位点TT、TC、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及T、C等位基因频率在HSPN组与Non-HS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49位点与-1722位点组合:各组合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CC基因型组合在HSPN组与Non-HS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HSP发病无关;-1722位点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以及+49位点GG与-1722位点CC组合基因型可能为HSPN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儿不同血管损害程度时心肌素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皮穿刺活检组织常规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确诊的LN患儿49例,3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依据ISN/RPS 2003 LN病理分型标准进行病理分型;依据Katafuchi评价方法对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同时对血管损害进行评价;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心肌素含量。结果 LN患儿的肾小球损害积分、肾间质损害积分均随病理分型的加重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损害与肾间质损害呈正相关(r=0.96,P0.01);血管损害程度与肾小球损害程度、肾间质损害程度有关,与临床检验指标无关。按肾血管损害程度分组,血管损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对照儿童之间外周血心肌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61,P0.001),中度组、重度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与轻度损害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与轻度损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类型分组,正常对照与各病理类型分组间外周血心肌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793,P0.01),Ⅱ、Ⅲ、Ⅲ+Ⅴ、Ⅳ、Ⅳ+Ⅴ型患儿外周血心肌素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N患儿血清中心肌素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肾脏血管损害情况,提高心肌素的浓度可能有助于血管损害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及疾病转归。方法分析4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其中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病理表现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未见Ⅳ级及Ⅳ级以上病例。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病理为Ⅰ、Ⅱ级,血尿和蛋白尿病理为Ⅰ~Ⅲ级,肾病综合征型病理为Ⅱ、Ⅲ级,且肉眼血尿多见于Ⅱ、Ⅲ级患儿;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结论HSPN临床表现不能预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但病理损伤越重蛋白尿越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不伴或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期HSP患儿78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2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Ⅲ组,1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儿急性期及其中部分患儿恢复期尿HGF,与26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和Ⅱ组尿HGF水平均升高,且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尿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患儿恢复期尿HGF水平为1.22±0.67较其急性期1.85±1.1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儿恢复期尿HGF水平为1.43±0.31较其急性期0.30±0.3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GF参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脏损伤的修复,尿HGF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HSPN的病情及预后,外源性HGF的介入可能成为早期干预、防治HS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