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MRSA肺炎患者50例,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0.8%、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重症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组,对老年重症MRSA肺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重症医学科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43例)和万古霉素组(42)例,分别给予利奈唑胺(0.6g/次,2次/d)和万古霉素(1.0g/次,2次/d)治疗,疗程均为10-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MRSA肺部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27.91%和26.19%,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71.4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9.07%和64.29%;不良反应分别为6.98%和7.14%。两组患者的MRSA肺部感染治愈率、总有效率、肺部感染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ICU MRSA肺部感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利奈唑胺的细菌清除率略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肺部MRSA感染的患者,分别给予利奈唑胺(0.6 g/次,每日2次)和万古霉素(1.0 g/次,每日2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MRSA的治愈率分别为25.7%和18.9%,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5.7%和5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1.4%和48.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和5.4%,两组间MRSA治愈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肺部MRSA感染,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敏感率均很高,总体疗效相似,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利奈唑胺痰菌清除率略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MRSA肺炎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病菌清除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合剂联合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转归有无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MRS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检测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评估两组给予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抗炎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糖尿病组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与痰液细菌学检测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P=0.045与P=0.029)。第30天的全因死亡率,糖尿病组患者高于对照组(16.9%与9.8%,P=0.040)。结论糖尿病可使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转归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4例MRSA菌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治疗(A组,n=8)和利奈唑胺治疗(B组,n=6).观察2种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第28天病死率、细菌清除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退热时间及细菌清除时间较B组缩短(P<0.05),入住ICU时间延长(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结果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第14天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疗效相当,且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G^+)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G^+菌感染的VAP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3次以上培养出G^+菌。两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万古霉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4 d。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2.0%vs 37.0%);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8.0%vs 44.4%);G^+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2.0%vs 55.6%);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vs 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的V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在医院重症感染性肺炎中占首位〔1〕。传统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炎的疗效确切,但药物不良反应(ADR)时有发生,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利奈唑胺是第1个上市的恶唑烷酮类合成抗生素,可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目前,国外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疗效比较已有文献报道〔2〕,本文拟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应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序贯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52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每组76例。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利奈唑胺片序贯治疗;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Ⅰ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治疗Ⅱ组(P0.05);治疗后治疗Ⅰ组血清清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Ⅱ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Ⅱ组(P0.05);治疗Ⅱ组血尿素氮(BUN)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2 h后两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疗效较好,且无肾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可用于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治疗脑梗死病人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整理2014年3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65例脑梗死且并发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判定治疗疗效和细菌学疗效,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白细胞计数和脓毒症前降钙素(PCT)值明显下降,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存在较强耐药性,抗药率高达100.00%。通过分析病人治疗后的疗效,临床有效率高达75.38%。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病人的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6.92%和12.31%。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脑梗死病人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对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MRSA感染患者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假体周围MRSA感染,治愈率为81.8%,治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1、3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至正常范围;1例出现复发情况,1例治疗失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18.2%。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假体周围MRSA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联合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免疫功能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 2020年3月收治的124例MRSA V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及静脉滴注利奈唑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及免疫细胞水平,检测PBMC中Notch信号通路中相关mRN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6% vs 83.87%,P<0.05)。观察组的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呼吸做功)及Notch信号通路中相关mRNA(Notch1、Hey1、Hes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利奈唑胺治疗MRSA VAP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PBMC中Notch信号通路而调节Th17、Treg分化,从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 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09年2月,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外文检索词包括linezolid、glycopeptides、vancomycin、pneumonia、gram-positive cocci、saureus、MRSA、enterococcus及streptococci.限定语言为中文或英文,限定对象为"人".中文检索词为相应的主题词.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x2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425例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结束后在临床可评估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OR=2.16,95%CI为1.13~4.16,P<0.05);随访结束后,临床可评估患者(OR=1.11,95%CI为0.81~1.53,P>0.05)及意向性治疗患者(OR=1.01,95%CI为0.78~1.31,P>0.05)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1,95%CI为0.85~2.04,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45,95%CI为0.84~2.51,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36,95%CI为0.51~3.61,P>0.05)、链球菌清除率(OR=4.27,95%CI为0.01~1365.87,P>0.05)及肠球菌清除率(OR=0.75,95%CI为0.03~17.51,P>0.05)与万古霉素相同.利条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治疗组的病死率(OR=0.80,95%CI为0.59~1.07,P>0.05)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06,95%CI为0.68~1.6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虽在治疗刚结束时的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但1~4周随访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LZD)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LZD在确诊或高度怀疑由MRSA感染的老年HAP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48例不同程度肺炎的患者接受LZD治疗,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缓解率是66.7%,细菌清除率是33.3%,在轻中度患者中的临床缓解率是88.9%,细菌清除率是44.4%。实验室检查提示,LZD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ZD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MRSA感染引起的HAP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王月  李鑫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19-720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2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人采用常规化疗,试验组12人加用利奈唑胺,比较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试验组试验组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痰定量PCR阴性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和比较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治疗住院高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住院的高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8例[年龄84-98岁,平均(91.2±4.0)岁],分为利奈唑胺组(30例)和替考拉宁组(28例),设定临床疗效评价(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和细菌学疗效评价标准(清除、假设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了解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利奈唑胺组为93.3%,替考拉宁组为78.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103);细菌清除率利奈唑胺组为86.7%,明显高于替考拉宁组的53.6%(P〈0.05)。治疗过程中利奈唑胺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替考拉宁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升高。结论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在临床上治疗高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疗效肯定,利奈唑胺在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方面优于替考拉宁。在选择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需注意监测血小板和血肌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付道芳  梁宗安 《传染病信息》2019,32(1):66-68,72
目的探讨含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及对氨基水杨酸。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研究组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空洞变化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 0.05)。结论含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可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有效率,但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须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空洞变化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12家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n HL  Wang H  Chen MJ  Liu YM  Hu ZD  Liao K  Chu YZ  Lei JE  Zhang B  Yu YS  Hu BJ  Sun ZY  Zhang Z  He QY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735-740
目的 调查2009年我国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年6-12月9个城市12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169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5.3%(211/466)和89.5%(214/239);不同标本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33.3%~68.1%.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5.5%(7/128)的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约为99.1%(108/109).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中介株(P1SP)分离率为21.6%(48/222),仅发现1株青霉素耐药株(PRSP),占0.5%(1/222);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 葡萄球菌中苯唑西林耐药菌株仍有较高的分离率,不同标本类型MRSA的分离率有所不同.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口服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中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共27例)实验组(共18例),对照组给予多药联合化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多药联合化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片口服,排除非医疗因素干扰中断治疗及因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实验组加用利奈唑胺口服至少10个月,如治疗过程因不良反应出现利奈唑胺减量,则治疗时间延长到1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空洞闭合率以及痰菌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多药联合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配合减量及支持治疗后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利奈唑胺属于新型噁唑烷酮类抗生素,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00年4月批准上市并用于临床[1]。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如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药结核菌等[1]。大多数情况下,利奈唑胺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少。FDA批准的用药时限为28d[2],但由于少数患者病情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