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PX)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改良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X和TRAIL单独用药以及TRAIL/PX联合用药U251细胞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PX对U251细胞TRAIL受体DR4和DR5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IL和PX单独用药对U251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TRAIL/PX联合作用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大于单独用药(P<0.05),TRAIL/PX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可显著上调DR4表达(P<0.05),DR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PX可协同TRAIL上调DR4的表达,进而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醇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探讨肌醇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肌醇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发生率。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加,肌醇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F=682.048,q=8.293~44.146,P<0.05);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肌醇干预组对PC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的作用(F=149.973,q=4.450~20.82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加,HT-29细胞停留在G0/G1期比例增加,S期、G2/M期的比例减少(F=31.109~59.178,q=2.660~12.783,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肌醇干预组HT-29细胞凋亡率均有明显升高(F=1 214.826,q=16.587~56.885,P<0.05),并且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大,各肌醇干预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 肌醇通过阻滞HT-29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放射线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X射线及两者联合对Lewis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RAIL对Lewis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与浓度相关(F=9.017~12.465,P<0.05)。TRAIL与X射线联用能够使Lewis细胞的凋亡率及G2/M期比例提高,与对照组及单用TRAIL组和单用X射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175、149.276,P<0.05)。结论 TRAIL可抑制Lewis细胞的增殖,并与浓度相关。TRAIL与放射线联用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中G2/M期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B(CTSB)联合TRAIL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BGC-823细胞传代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thepsin B蛋白表达。结果:TRAIL对BGC-82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P<0.05); Cathepsin B抑制剂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越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athepsin B抑制剂浓度越高,Cathepsin B表达越少(P<0.05)。结论:Cathepsin B和TRAIL联合使用有协同诱导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Aza-2′-dC增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μmol/L 5-Aza-2′-dC预处理细胞96 h,TRAIL(0,50,100,200 ng/mL)处理细胞12 h,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AIL受体DR4及DR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DR4、DR5和caspase-8 mRNA表达。结果 5-Aza-2′-dC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TRAIL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和诱导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Aza-2′-dC能增加细胞表面DR4和DR5表达,促进凋亡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8活化。5-Aza-2′-dC在mRNA水平增加了DR4、DR5和caspase-8的表达。结论 5-Aza-2′-dC增加了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DR4、DR5和caspase-8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B淋巴瘤细胞株中的敏感性及TRAIL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人B淋巴瘤细胞株Ramos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表面受体DR4/DR5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测定Ramos细胞经TRAIL作用24 h后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供试的4株B淋巴瘤细胞中,Ramos细胞为TRAIL敏感株,Ramos细胞表面受体DR4/DR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RAIL耐药株;TRAIL抑制Ramos细胞增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介导;细胞调亡伴随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变化;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内相关凋亡信号分子包括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等均明显活化.结论 4株B淋巴瘤细胞株对TRAIL敏感性不同,并与DR4/DR5表达相关;TRAIL抑制Ramos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活化Caspase-9及下游凋亡蛋白;线粒体调亡途径是介导TRAIL诱导Ramos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5-Aza-2'-dC增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 μmol/L 5-Aza-2'-dC顸处理细胞96 h,TRAIL(0,50,100,200 ng/mL)处理细胞12h,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AIL受体DR4及DR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DR4、DR5和caspase-8 mRNA表达.结果 5-Aza-2'-dC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TRAIL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和诱导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Aza-2'-dC能增加细胞表面DR4和DR5表达,促进凋亡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8活化.5-Aza-2'-dC在mRNA水平增加了DR4、DR5和caspase-8的表达.结论 5-Aza-2'-dC增加了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DR4、DR5和caspase-8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4、DR5的表达,探讨TRAIL及其受体在PM/DM患者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4例PM/DM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TRAIL及其受体DR4、DR5的表达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结果:PM/DM组的m TRAIL、DR4、DR5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不同浓度TRAIL(0,5,10,50,100ng/ml)刺激淋巴细胞24h后,检测其凋亡率,PM/DM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3±8.79,33.04±12.31,42.42±10.72,80.74±14.52,69.9±16.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18.72±12.48,23.23±17.00,24.69±9.15,26.64±13.28,20.32±11.07。结论:TRAIL及其受体DR4、DR5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阳性率增高,提示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情况及DR5与Bax的调控作用.方法 RT-PCR检测LX-2中α-SMAmRNA和DR5mRNA的表达;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性TRAIL对LX-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Caspase-3表达.结果 培养的LX-2表达αSMA mRNA和DR5mRNA逐渐增加,TRAIL可抑制其细胞增殖.TRAIL与对照组比较可以诱导活化的LX-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在TRAIL作用下,LX-2线粒体Bax、细胞浆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 外源性TRAIL可以诱导活化的LX-2凋亡,DR5及线粒体Bax表达上调与此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TRAIL在正常椎间盘细胞中的分布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TRAIL在正常椎间盘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及TRAIL/DR4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31个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的正常椎间盘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后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在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中存在TRAIL的表达,其中髓核中TRAIL表达高于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纤维环中表达最低,差异有显著性(F=23.51,q=3.190-9.526,P〈0.05)。结论TRAIL在正常椎间盘组织的不同部位存在着区域性分布,在正常椎间盘组织中可能存在着由TRAIL/DR4诱导的第3种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中DR4、DR5甲基化状态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耐受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T2A细胞、BIU87细胞表面DR4、DR5 mRNA表达,对低表达或无表达DR4、DR5膀胱癌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DR4、DR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组以及TRAIL+5-氮杂胞苷组细胞凋亡状态.结果:RT-PCR示膀胱癌T24细胞无DR4、DR5表达,MSP法研究显示:DR4、DR5基因呈甲基化状态,对TRAIL诱导的凋亡表现为耐受状态(100 ng/ml TRAIL,凋亡率7.6%),经去甲基化试剂5-氮杂胞苷处理,T24细胞DR4、DR5表达随时间而增加,100 ng/ml TRAIL,凋亡率达29.2%;BIU-87细胞表达DR4、DR5并对TRAIL敏感(100 ng/ml TRAIL凋亡率30.4%),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BIU87细胞,DR4、DR5表达无差异,100 ng/ml TRAIL,细胞凋亡率31.7%,MSP法检测DR4、DR5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结论:膀胱癌T24细胞DR4、DR5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TRAIL耐受有关,去甲基化可逆转上述耐受状态,可为TRAIL的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活性成分槲皮素是否对TRAIL有协同抗前列腺癌效应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PC3细胞的凋亡和ROS的产生;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C3细胞中SIRT1、DR5的表达水平及caspase-8、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 TRAIL联合槲皮素对PC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64.7±5.2)和凋亡诱导率(34.7±2.6)显著高于TRAIL单治疗组的细胞活力抑制率(16.9±1.4,P<0.05)和凋亡诱导率(9.1±0.8,P<0.05)。TRAIL联合槲皮素治疗组的SIR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TRAIL单治疗组,同时TRAIL联合槲皮素治疗组的DR5表达水平、ROS产生水平及caspase-8、caspase-3活化水平均显著高于TRAIL单治疗组。另外,TRAIL+槲皮素+SIRT1质粒组PC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23.4±1.9)和凋亡诱导率(12.5±1.2)及TRAIL+槲皮素+NAC组PC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21.5±1.8)和凋亡诱导率(11.3±1.1)均显著低于TRAIL联合槲皮素组PC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64.7±5.2,P<0.05)和凋亡诱导率(34.7±2.6,P<0.05)。结论: 槲皮素通过SIRT1/ROS/DR5途径发挥对TRAIL的协同抗前列腺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金岩  宋扬  陈沉 《齐鲁医学杂志》2013,(4):299-301,304
目的了解刺参酸性黏多糖(SJAMP)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MTT法检测SJAM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正常肝细胞(张氏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SJAMP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随着干预剂量(0、0.5、2.0、8.0mg/L)和干预时间(12、24、48h)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F=68.430~596.680,q=3.714~55.029,P<0.05);不同浓度SJAMP作用对张氏细胞增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随着SJAMP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停留在G1期比例增加,S期、G2期的细胞减少(F=4.483~18.791,q=1.921~9.876,P<0.05);对于张氏细胞,SJAMP作用后其细胞周期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SJAMP作用后HepG2细胞的PCNA表达降低,且随着SJAMP作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F=2 688.640,q=55.365~156.296,P<0.05);张氏细胞PC-NA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 SJAMP通过诱导HepG2细胞发生细胞周期G1期阻滞并抑制其PCNA表达,从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茶多酚(TP)、紫杉醇(Paclitaxel)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ca-109细胞,分为TP组、Paclitaxel组、两药联合组,分别加入100μL含不同浓度TP(125、250、500、1 000mg/L)、Paclitaxel(0.2、1.0、5.0、25.0mg/L)及TP+Paclitaxe(500mg/L TP+1mg/L Paclitaxel)的培养液,并设立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置于培养箱中避光培养12、24、48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调节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TP组、Paclitaxe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F=134.46~423.75,P<0.05)。两药联合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TP组、Paclitaxel组(q=8.63~26.96,P<0.05)。TP组、Paclitaxel组及两药联合组诱导24h的Eca-109细胞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F=54.52,q=5.39~17.53,P<0.05);与TP组、Paclitaxel组比较,两药联合组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率增高(F=446.82,q=16.27、31.64,P<0.05)。培养12h后,两药联合组Eca-109细胞Caspase-3mRNA表达较TP组、Pa-clitaxel组分别增高17.22%、11.63%(F=108.33,q=30.37、20.52,P<0.05)。结论 TP、Paclitaxel能抑制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的比例增高;两药联合其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mRNA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IP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P6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IP6作用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F=342.15,q=2.98~28.53,P<0.05);与0 mmol/L IP6组相比,1.0、2.0、3.0 mmol/L IP6组均有效抑制Bcl-2的表达(F=110.21,q=5.88~16.92,P<0.05),上调Bax的表达(F=26.00,q=2.97~8.19,P<0.05)。结论 IP6可能通过调控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而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RAIL联合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COC1/DDP生长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对TRAIL死亡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的影响,揭示TRAIL联合顺铂可能逆转COC1/DDP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蛋白与DDP联合用药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COC1/DDP细胞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DDP对TRAIL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结果: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蛋白联合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DDP使COC1/DDP细胞的DR5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为正常对照组的3.45倍(P0.001);Smac表达为对照组的2.82倍(P0.001);DR4水平无明显变化;Surviv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结论: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联合增强了对COC1/DDP细胞生长抑制;TRAIL逆转COC1/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可能与DDP导致TRAIL受体DR5水平升高、Smac表达增加,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芩素联合U0126促进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黄芩素和U0126处理人膀胱癌T24细胞株,(1)CCK8检测细胞增殖;(2)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的变化;(3)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4)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细胞凋亡和晚期细胞凋亡;(5)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6)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黄芩素或U0126浓度越高,T24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P<0.05);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刺激人膀胱癌细胞株T24,T24细胞数量随浓度上升而逐渐减少(P<0.05);黄芩素与U0126联合处理组的T24细胞株S期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黄芩素、U0126单独处理组(P<0.05);黄芩素与U0126联合处理组的T24细胞株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均显著高于黄芩素、U0126单独处理组(P<0.05);黄芩素与U0126联合处理组的T24细胞株ERK1/2、Bcl-2和P3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黄芩素或U0126单独处理组(P<0.05);黄芩素与U0126联合处理组的T24细胞ERK1/2、P38的磷酸化水平以及Bcl-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黄芩素或U0126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 黄芩素和U0126均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细胞增殖,诱导T24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黄芩素和U0126可用于治疗膀胱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人卵巢癌细胞株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及人卵巢癌细胞株3AO、SKOV3、OV-CAR3TRAIL受体DcR1、DcR2、DR4、DR5的表达。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RAIL对3AO、SKOV3、OVCAR3的生长抑制率,并以顺铂做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TRAIL作用于3AO后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扫描电镜及HE染色,观察TRAIL及顺铂作用3AO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①TRAIL能有效抑制3AO、SKOV3、OVCAR3的生长,并具有时效性和量效性(P<0.05);②不同浓度的TRAIL作用于3AO后,在细胞周期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细胞凋亡峰,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结论:①TRAIL可有效的抑制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并具有量效性、时效性;②TRAIL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于洋  王国英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4):327-329,332
目的 观察氮氧化物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empol)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HaCaT细胞培养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empol进行培养,12 h后洗掉培养液中的Tempol,用30 mJ/cm2 UVB照射细胞后,重新加入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测定FoxO3a和 BubR1基因的表达.结果 UVB照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F=27.71,q=13.57,P<0.05), FoxO3a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F=13.93,q=9.79,P<0.05),BubR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F=29.69,q=14.54,P<0.05), 凋亡率明显增高(χ2=93.69,P<0.05);与UVB照射组相比,不同浓度的Tempol可以恢复UVB照射细胞的增殖能力(q=3.24~13.60,P<0.05),降低照射细胞的凋亡率(χ2=12.02~101.02,P<0.05),下调FoxO3a mRNA的表达(q=2.92~9.95,P<0.05),上调BubR1 mRNA的表达(q=2.97~14.61,P<0.05).结论 Tempol可以保护HaCaT细胞免受UVB照射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咖啡因(CAF)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F(0.5、1、2、4、8 mmol/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RT-PCR法检测HSC-T6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DR4、DR5的mRNA表达.结果 CAF对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阻滞细胞于G0/G1期;能够明显下调HSC-T6中α-SMA的mRNA表达,上调DR4、DR5的mRNA表达.结论 CAF对乙醛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RAIL受体DR4、DR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