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 7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 ,分析乳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C erbB 2和P5 3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 (MVD)分布情况 ,并分析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80个乳腺癌中 ,癌肿毛刺状边缘与癌细胞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肿瘤T分期与癌细胞E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 ,肿瘤内部坏死与癌细胞C erbB 2、P5 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肿瘤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内部坏死、T分期与癌细胞PR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4 1个乳腺癌中 ,癌肿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与相应MVD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P <0 0 1)。结论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可根据乳腺癌MRI表现对癌灶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ER、PR、CerbB-2、VEGF表达与MRI征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50个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分析乳腺癌的MRI影像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ER、PR、CerbB-2、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I表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的MRI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分叶状或类圆形结节,边缘毛刺,边界模糊,部分病灶内部见坏死;大部病灶在T1WI呈略低信号,在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斑驳样强化或边缘环形强化。乳腺癌病灶早期边缘强化与癌细胞VEGF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3;P0.01);毛刺状边缘与ER、PR、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02,0.764,0.497;P0.05);内部坏死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8;P0.01);形态与癌细胞ER、PR、CerbB-2、VEGF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r=0.129,0.312,0.343,0.254;P0.05)。结论:乳腺癌MRI征象与免疫组化标记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我们从影像角度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强化特征与乳腺免疫组织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搜集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85例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按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病灶MRI强化特征,分析其与ER、PR、Her-2、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病灶MRI强化类型、强化形态、强化边缘与ER、PR、Ki-67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Her-2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病灶内部强化特征与Ki-67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ER、PR、Her-2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ER、Ki-67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R、Her-2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的MRI强化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关联,从影像角度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表达阴性的乳腺癌。该型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强,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MRI是目前诊断乳腺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MRI表现为肿块型单一病灶.形状不规则.边缘光滑,呈环形强化,T2WI上病变中心呈高信号,表现为Ⅲ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以及较高的ADC值,对诊断三阴性乳腺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阴性乳腺癌的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静  汪登斌  柴维敏  姜婷婷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11-101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特征性MRI影像学表现,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方法:分析有完整资料的90例乳腺癌,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三阴性乳腺癌23例,非三阴性乳腺癌67例。纳入分析的病灶MRI表现包括病灶形状、边界、大小、数目、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将MRI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TNBC在MRI上大多表现为边缘光整、环状强化及更低的ADC值。而在患者年龄,病灶形状、大小、数目及TI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MRI表现中病灶边界光整、增强时环状强化、较低的ADC值对诊断TNBC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边缘强化、病理特征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28例乳腺肿瘤病例,其中20例乳腺癌,8例纤维腺瘤。均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并分析边缘强化及其与病理学特征、VEGF表达和服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28例中10例(乳腺癌9例,纤维腺瘤1例)出现边缘强化征象。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边缘强化的乳腺癌病灶:①具备中心瘢痕形成、边缘高度纤维化和中心坏死等病理学特征;②病灶边缘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高于痛灶中心;③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结论:边缘强化的形成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Ki-67、HER2/neu、ER、PR、PCNA、VEGF及MVD等生物学、组织学指标在评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肯定。随着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广泛使用及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MRI也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形态与功能并重的方向发展,在乳腺癌的早期检测、生物学评价和疗效检测、预后等方面显现优势。就乳腺癌MRI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表现与病理、分子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10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根据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乳腺癌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术后标本检测分析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和组织学分级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erbB-2、Ki-67以及nm23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形态不规则的肿瘤体积较大(P<0.001);肿瘤形态不规则形能预测ER阴性表达(P=0.035);环形强化是ER及PR阴性表达的预测因子(P=0.022,P=0.012);肿瘤信号增强率(SER)可以预测淋巴结状态(P=0.003),且SERmax值>133%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癌MRI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与病理、分子预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MRI表现对乳腺癌病灶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肿瘤形态不规则、环形强化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乳腺超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45±3.41)岁(25~40岁),所有患者均可触及肿块,其中5例可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 MRI 表现,并结合其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双侧病变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 sBPBC 患者的 MRI 表现,进行双侧 MRI 表现比较并与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结果(1)20例 sBPBC 共41个病灶,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26/41)。第一癌与第二癌病理类型相同者11例(11/20),其中,1例双侧浸润性小叶癌,10例双侧导管癌;不相同者9例(9/20)。(2)浸润性乳腺癌较早期乳腺癌 MRI 表现更具特征性。20例患者,仅6例(6/20)第一癌与第二癌具有相似的 MRI 表现,相似率不高;此6例患者,4例(4/6)具有相同的病理学类型。(3)10例患者符合第一癌为进展期乳腺癌,第二癌为早期乳腺癌或低度恶性乳腺癌。结论(1)sBPBC 患者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率最高,双乳癌患者双侧病变病理类型不一定相同。(2)第二癌与第一癌的 MRI 表现相似率不高,双侧病变可分别独立行 MRI 诊断。(3)sBPBC 患者中,部分第一癌为进展期乳腺癌,第二癌为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时遇到的一侧疑似乳腺癌,但另一侧表现不相似的小病灶,需要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1H波谱成像特点及其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波谱成像(MRS),分析乳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特点,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CerbB-2、PCNA、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磁共振波谱成像之间的关系.结果:36例乳腺癌中10例病例完成MRS成像,可见明显升高的Cho峰,Cho平均值为1156±116单位,Cho峰与PCNA表达呈轻度正相关(r=0.761,P<0.05).结论:乳腺癌磁共振波谱成像表现与其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脑内节细胞肿瘤的CT和(或)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15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8例同时有CT检查资料。CT为头颅平扫,MR为SE序列T1W、FSET2W和增强后SET1W扫描。结果:幕上10例病灶,幕下5例病灶。CT平扫病灶主要表现为等、低密度,其中4例伴有高密度钙化。MRI平扫14例T1WI为等和(或)低信号,仅1例节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或伴等、低信号区。增强后T1WI:节细胞胶质瘤(1级),2例无强化;节细胞胶质瘤(2~4级),3例轻度斑片状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瘤(1级),2例均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无强化。其中3种类型病灶较特殊。结论:年轻患者,脑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位于皮质区,无强化或显著不均匀强化,尤其当病灶合并有囊变和钙化时,鉴别诊断应包括节细胞肿瘤。部分节细胞肿瘤表现特殊可供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MRI对脑胶质肉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肉瘤8例,回顾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 结果 病灶基本上表现为长T1 、长T2信号,边界不清,多数形态不规则,伴有囊变和坏死,个别可见瘤内出血,生长具有侵袭性,少数为结节状.周围脑组织水肿较轻,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7例明显强化,1例轻中度强化,5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呈结节状强化,3例内部可见丝瓜瓤样不规则条状强化;2例直接侵犯邻近脑叶,3例发现瘤内出血,5例发生于脑凸面,1例发生于深部脑白质,1例发生于左侧侧脑室. 结论 脑胶质肉瘤通常发生于额、顶叶脑凸面,MRI能够清楚地显示病变及其边界,但信号改变易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转移瘤等相混淆.确诊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房假体植入后破裂及漏出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I诊断乳房假体破裂和(或)泄漏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15例隆乳术后患者行MR扫描,对囊袋假体及注射聚丙烯酰胺假体的MR表现进行分类分析,与正常假体对照. 结果 硅胶囊袋单腔假体13例26个,囊内为硅胶液;1例2个为双囊假体,外囊为生理盐水,内囊为硅胶液.其中正常假体5例,均为单囊硅胶囊袋假体.硅胶囊袋单腔假体破裂8例16个,其中1例属囊内破裂,MRI示残留塌陷的硅胶囊袋呈长条状长T1、短T2信号;其余为囊内、外均破裂,MRI示假体内有多发条、丝状长T1短T2信号,即"条丝征"、"舌样征",同侧乳房外见假体内容物颗粒.注射聚丙烯酰胺假体1例2个,完全破裂,表现为多发条块状、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MRI表现为假体内有多发"条丝征". 结论 MR检查可明确乳房假体的类型、位置;明确假体破裂的类型及漏出物的分布范围;因此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定位,为随访复查提供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16.
乳腺纤维腺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乳腺纤维腺瘤的多种MRI表现,分析其病理基础,从而加深对纤维腺瘤的认识,提高MRI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3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38个病灶),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比较病灶的MRI形态学、信号强度及其动态增强特点等。结果33例38个乳腺纤维腺瘤的形态学表现以分叶状、类圆形为主,占89.5%(34/38)。MRI显示内部信号多较均匀,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化,高信号者的黏液样变明显(平均指数1.9),间质细胞丰富(平均指数2.2);呈低信号者间质多硬化,间质细胞分布稀疏。不同信号强度的2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267、10.415,P值均〈0.05)。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边界多清晰者占86.8%(33/38)。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5/38)、明显强化(33/38);不同强化曲线的2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1、2.861,P〉0.05)。强化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较轻者,强化多明显。无强化分隔者(9/33),是由于瘤体内部间质纤维组织胶原化形成。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MR T2WI信号及强化程度表现多样化,和其瘤体内黏液硬化程度及间质细胞含量相关。认识纤维腺瘤的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成像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36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2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术前行乳腺弥散成像(DWI),测定良恶性病变弥散系数(ADC)值,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CerbB-2、PCNA、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磁共振弥散系数值的相关性。结果:34例乳腺癌及12例良性乳腺病变完成弥散成像。恶性肿瘤组ADC值(0.778±0.169)×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病变ADC值(1.801±0.429)×10-3mm2/s(P<0.05,b=1000s/mm2)。ADC值与PCNA、P53表达呈负相关(r=-0.634,-0.493,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的ADC值与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腺癌MRI表现与生物因子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旨在从影像学角度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方法 连续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强化特点、动态增强曲线(TIC)、ADC值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并搜集相应病灶CerbB-2和Ki-67表达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病灶MRI表现和CerbB-2、Ki-67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70例乳腺癌中,环形强化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ADC值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淋巴结转移与CerbB-2、Ki-67阳性均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MRI表现和CerbB-2、Ki-67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MRI特点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