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程长,病势缠绵,是临床疑难症之一。导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不孕之关键在于邪气反复,久则胞络不畅、脾虚失运,外邪阻滞胞脉不畅,而致阴阳不能相合,故无孕。导师以攻邪、固本兼以疏肝通络为诊疗思路,临床治疗以汤剂与外治法同疗,祛邪扶正以助孕。  相似文献   

2.
马宝璋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宝璋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妇科炎症性疾病盆腔炎提出经前用药、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现将马老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些年婚前性行为,不洁性生活以及性行为年龄提早,患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人日益增多,且趋于年轻化。因此,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后遗症也成为临床常见病。此病多病程长,缠绵难愈,临床以不孕、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易导致异位妊娠为特点,成为困扰孕龄期妇女的巨大难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与生殖健康。笔者从防病、治病以及病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导师张晓东教授在3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凝滞证,以散寒除湿,化瘀止痛为主要治则,通过内服中药汤剂、结合中药塌渍、灌肠等外治法,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多发且难治性疾病,现代女性不孕通常不是单一的病症,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术等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加、工作节奏的加快、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以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促使盆腔炎性不孕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导师徐晓娟教授本着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以补肾为大法,运用中医药内外同治盆腔炎性不孕,标本兼顾,有效提高了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之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过去称慢性盆腔炎,多因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  相似文献   

6.
王子瑜教授是首批全国中医药名老专家带徒导师,中医妇科临床经验丰富,本文介绍其对四逆散的认识,应用四逆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并附以临床验案,以利于中医药名老专家经验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秀霞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经验。盆腔炎性疾病多由虚实夹杂为病,王老认为以肾虚为主,兼有血瘀、湿热等实邪。临床多以扶正与祛邪兼顾、祛湿与祛瘀兼用为原则。王秀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四批带高徒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底蕴。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本病治疗经验整理归纳,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是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势绵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药物中,中药是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要点”,导致在对中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过程中出现样本选取、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成本选取、效果效用指标确立等诸多不规范现象。因此,“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要点”的制定对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规范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为抗生素治疗。若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表现:①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异位妊娠:发病率是正常妇女的倍。慢性盆  相似文献   

10.
从高月平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临床特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高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治的独特经验。高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湿、热"已不是该病的主要病因,而将"虚、寒、瘀"概括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总属本虚标实病。治疗上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以补虚温阳,化瘀止痛,攻补兼施为总治疗原则。强调了温阳化瘀药的运用,导师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经期卫生不良是主要原因。由于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盆腔炎性疾病多数为各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可反复发作。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7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扶正祛邪”中医特色治法,探讨健脾益肾祛湿丸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应用。方法: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及发病过程中两者的相关性出发,通过分析健脾益肾祛湿丸组方及药理学依据,阐述在“扶正祛邪”指导下,健脾益肾祛湿丸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应用。结果:健脾益肾祛湿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结论:基于“扶正祛邪”中医特色治法,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既往称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010年1月~2012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消痛散结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0例,并与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合妇炎康片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无创法建模和方证相应理论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模型评价的实验研究。结果从血液流变学、细胞因子角度综述了中医药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上得到了较大进展,发挥了明显优势,疗效显著而且无明显不良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盆腔炎性疾病诊断且辨证属湿热瘀结证的7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整理、总结。结果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显著,且有多种类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病程、孕产次数均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异常呈正相关性;且其月经周期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异常有相关性。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现象,且经期此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李幼平 《新中医》2014,46(10):238-239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ue ofDID),曾被称为慢性盆腔炎,近年来此病名已被教科书及各文献改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出现的一系列后遗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又分为近期后遗症和远期后遗症。其中近期后遗症包括:肛周围炎、输卵管炎以及卵巢囊肿等;远期后遗症包括不育、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及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本病病程长,迁延难愈,反复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常见的妇科病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症疾病反复发作。丹白颗粒是国家名老中医徐志华教授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瘀热湿阻的病机而研制,由牡丹皮、大血藤、紫花地丁、三棱、莪术、败酱草、川芎、白花蛇舌草、白英、土茯苓、墓头回、椿皮、白芍、当归组成,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满意。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以方剂学的思维角度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探析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组方机制,为临床应用丹白颗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润兰 《光明中医》2012,27(8):1685-1686
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已病早治,防其传变两个方面,并结合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防治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规律,以拓宽防治盆腔炎性疾病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盆腔炎性疾病为妇科常见多发病,因其病程长,病症顽固,反复难愈,且易增加异位妊娠、不孕、盆腔疼痛症等病之几率,故成为妇科临床疑难病之一。导师曾倩主任医师通过二十余年临床经验积累,同时结合时间医学理论,总结创新,提出"择期疗法"治疗本病,临床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可分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五个证型,根据其具有络脉瘀滞的病机特点,与吴门医派络病学说相合,可将其归属为络病范畴,认为络脉瘀滞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基本病理,活血通络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关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本病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