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硝苯地平治疗肾及输尿管绞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与常用解痉镇痛药缓解肾、输尿管绞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顺序随机分组观察比较硝苯地平,阿托品、维生素K3和.阿托品加度冷丁缓解肾、输尿管经绞痛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硝苯地平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托品加度冷丁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阿托品组和维生素K3组(P<0.05,P<0.01),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硝苯地平组出现嗜睡、头晕、口干等症状均低于其他组,结论:硝 地平确有较强的解除肾、输尿管绞痛的作用,且见效快,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对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228例直径0.40.7 cm的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分为2组,每组114例,其中坦洛新,0.4 mg,每日1次口服,4周;硝苯地平,10 mg,每日3次口服,4周。结果:试验组(硝苯地平+坦洛新组),治疗期间肾绞痛发作15次,60分钟肾绞痛缓解有效率86.61%,结石排出率84.82%,平均排出时间(7.21±2.58)天;对照组(硝苯地平组)治疗期间,肾绞痛发作52次,60分钟肾绞痛缓解率53.51%,结石排出率51.35%,平均排出时间(12.86±6.46)天。两组治疗期间,肾绞痛发生率及结石排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明显提高60分钟肾绞痛缓解率,明显减少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解痉镇痛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肾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予双氯灭痛及阿托品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显著(P<0.05),且3小时内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解痉止痛药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方法 对86例单发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在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后随机分为坦索罗辛治疗组44例及保守治疗对照组42例.对照组每天饮水2 L以上,多运动,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次,3次/d,必要时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疼痛难忍时用哌替啶50 mg肌内注射;治疗组除采用保守治疗外,加用坦索罗辛胶囊0.4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排石率为84.09%,对照组排石率为4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哌替啶使用率4.55%,对照组哌替啶使用率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索罗辛可以显著提高体外冲击波疗法后的结石排出率,减少发生肾绞痛概率,是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疗法后辅助排石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伴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输尿管结石伴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64例,均给予坦索罗辛0.4 mg口服,生理盐水1 0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10 mg肌内注射;留院观察6~8h复查超声观察结石排出情况,仍未排出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术及其他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96.9% (62/64),对照组为100% (64/64),两组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3,P=0.50);治疗组自行排石率为28.1% (18/64),高于对照组的12.5%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P=0.05).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有效缓解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其总有效率同哌替啶相当,联合α1受体阻滞剂促进排石的作用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12例,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各104例开展药物辅助排石治疗。甲组采取加味结石汤、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硝苯地平片,乙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乙组与丙组患者治疗后3 d、1周、2周与4周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显著好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患者治疗后3 d的结石排净率与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均显著好于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但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起效更为迅速,对肾绞痛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74-2675
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胃绞痛缓解时间、缓解率、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4.15%,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临床价值显著、安全可靠,可在较短迅速缓解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间苯三酚、山莨宕碱和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间苯三酚组、山莨宕碱组和哌替啶组,每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间苯三酚40 mg、山莨宕碱10mg、哌替啶100 mg,观察3组疼痛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山莨菪碱组,与哌替啶组相当,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为30~60 min.结论:间苯三酚是一种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哈乐胶囊加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与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是泌尿科常见急症之一,经过解痉止痛治疗大多数肾绞痛患者能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或缓解后又反复。我科自2006-05~2007-03分别应用哈乐胶囊加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加哌替啶对186例急性肾绞痛患者进行解痉止痛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采取氯解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应用氯解磷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43±1.05)h vs(10.82±2.72)h,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7.7%vs 30.6%,P0.01)。结论 :与阿托品比较,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显著,症状缓解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阴性结石体外碎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定位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定位联合ESWL治疗。对2组患者的排石情况及并发症(肾绞痛、血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经一次碎石后2~20 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沙样”结石排出体外。2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结石的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9.30%)和5例(11.6%)体外排石失败改行腔内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肾绞痛2例、血尿1例,6.9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肾绞痛2例、血尿2例,9.30%),2组体外碎石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下行输尿管阴性结石ESWL治疗,结石排净率高、安全可靠,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其中输尿管镜取石术(URL)中应用管路封堵器46例(联合治疗组),体外震波碎石(ESWL)50例(ESWL组),比较二种手术方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结果结石清除率联合治疗组97.83%(45/46),ESWL组82.00%(4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费用联合治疗组(9120±320)元,ESWL组(2158±1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治疗组发热3例、肾绞痛2例、血尿均有但不严重,ESWL组发热4例、肾绞痛5例,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封堵器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减少术中结石漂移,提高结石清除率,但费用相对于ESWL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肾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0例单发的非下盏部位的肾结石患者,结石大小6~20 mm,ESWL碎石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包括中成药尿石通丸及司帕沙星,试验组接受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随访2个月.结果 试验组(坦索罗辛组)单次ESWL后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次数及哌替啶的使用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9,0.000,0.028,0.012,0.002),但两组之间的结石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5).按结石大小进行分组分析,结石≥10 mm患者中,坦索罗辛组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且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石< 10 mm者,坦索罗辛组仅结石排出时间与肾绞痛发生次数两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01,0.026).坦索罗辛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85),且症状轻微,无一例患者因副作用停止治疗.结论 坦索罗辛能够促进并加快肾结石单次ESWL术后碎石排出,减少石街形成并降低肾绞痛发生频率及止痛针使用,对于≥10 mm肾结石患者还能够提高结石排净率,用于辅助排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或百舒平联合奥尔芬治疗急性胆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急诊就诊的急性胆绞痛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应用间苯三酚和奥尔芬治疗,观察组应用百舒平和奥尔芬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胆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44/45)和96.2%(51/53),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或百舒平联合奥尔芬治疗急性胆绞痛缓解疼痛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诺仕帕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静脉注射诺仕帕40 mg,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肌注度冷丁100 mg,比较两组用药后30 min、60 min的疗效和6h复发情况.结果:两组30 min 、60 min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诺仕帕治疗肾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率及肾绞痛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定痉灵和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绞痛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应用定痉灵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肾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0/34)和91%(31/34),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痉灵和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按照随机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及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以术后首日检查结果为参考值,通过B超或腹部X线平片动态观察术后3d、7d、2周和4周的结石排净率、术后4周的临床治疗疗效、结石排净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时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42.5%与52.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2周、4周的结石排净率为85.0%、95.0%,高于同期对照组的50.0%与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有效率7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6.52±1.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41±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29±1.35)分,低于对照组的(3.8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排石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同时肾绞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莫比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中老年人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4例中老年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静滴间苯三酚120 mg,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肌注莫比可15 mg和度冷丁80 mg,观察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6 h再发肾绞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莫比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中老年急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 较大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10mm)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I组为对照组(B组),ESWL后应用吲哚美辛25mg,3次/d,排石颗粒5g,3次/d;Ⅱ组为坦索罗辛治疗组(A组),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 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排石率分别为47.5%和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时间内两组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5.0%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除1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下段较大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减少再发生肾绞痛的概率,且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下段较大结石ESWL后的辅助排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 收集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1例,所有结石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石大小4~10 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多沙唑嗪控释片+肾石通治疗;对照组62例,单独采用肾石通治疗,比较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28例,排石率为45.16%;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5).对照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为(15.78±3.08)d,治疗组为(12.59±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7.74%,治疗组肾绞痛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 多沙唑嗪控释片能明显促进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