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胜  高运英  傅晖 《当代医学》2010,16(12):16-18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的MRI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6例均表现为垂体腺增大,向鞍上突出;5例MR平扫T1WI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4例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MR增强扫描均呈环形强化,且环壁薄而均匀,部分环壁稍厚。结论平扫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及增强呈环形强化是垂体脓肿的主要MR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与CT诊断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二者在肝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肝脓肿患者8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CT增强扫描、MRI扫描对肝脓肿的影像表现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肝脓肿的检出率。结果 82例患者中单发者66例(80.48%)、多发患者16例(19.51%),病灶平均直径(5.02±1.79)cm;82例患者在CT平扫中病灶均呈均匀低密度或不均匀的等低混杂密度影,外观形态呈现圆形或类圆形,14.63%(12/82)病灶部分与毗邻组织边界不清,其中部分脓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中央为脓腔,密度不均匀,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实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脓肿壁呈轻度环形强化,脓肿壁周围的水肿带则无强化,63.41%(52/82)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的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的"环征";82例患者MRI扫描T1序列中建均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周围信号强度介于脓腔和肝实质间,73.17%(60/82)MRI平扫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见肝脏左外叶分叶状不均匀高信号灶;MRI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呈环形或蜂窝状强化,并可见内有分隔,脓腔中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MRI扫描对肝脓肿总检出率为96.34%(79/82),明显高于CT三期增强扫描81.70%(67/82)(P0.05);其中MRI对门静脉源性的肝脓肿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三期增强扫描(24.39%vs 12.19%)(P0.05)。结论 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对肝脓肿对肝脓肿的检出率均较高,联合两种检查方式可有助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陈波 《中外医疗》2011,30(36):81-81
目的 对2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1例FNH患者的MRI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FNH共24个病灶,其中18例单发,3例各2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1个,肝右叶13个,均呈类圆形、椭圆形,病灶直径2.2~7.5cm,平均为4.7cm.平扫病灶边界欠清晰,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多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动脉期在明显强化的肝实质部分对比下显示中央低信号的星芒状形态,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接近肝实质.结论 FNH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1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影像特点,探讨MRI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治愈的不典型肝脓肿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发病部位、形态、MRI信号特点、早期及延时强化方式和强化特征。其中10例(55.5%)经临床抗炎治疗或手术证实;8例(44.4%)经肝活栓证实。结果18例(共有病灶32个)不典型肝脓肿平扫时未见脓肿壁形成,所有病例未见气体积聚现象,肝段异常信号在T1WI为较低信号,与病灶不易区分,T2WI为高信号,但较病灶信号低且均匀,呈楔形或不规则形,基底较宽位于肝包膜下,尖端指向内侧,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呈典型的“快进慢出”;病灶动态强化特点分别为:(1)小房腔型;(2)团块型;(3)分隔花瓣型不典型肝脓肿,而脓肿壁、包膜和病灶内均具有各自不同的强化特征。结论认识不典型肝脓肿的肝段异常信号和病灶特点及MRI动态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积乳脓肿的 MRI 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积乳脓肿患者的 MRI 表现,并与病理特点相对照。结果:17例病变均为单侧,单发15例、多发2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哺乳期6例、哺乳后11例。乳腺脓肿拟分为三种类型,致密型积乳脓肿2例,囊内含有蛋白、脂肪、水及少量脓液,MRI 表现呈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仍呈高信号,其内纤维分隔呈低信号;透亮型积乳脓肿5例,囊内水分吸收,含有大量蛋白、脂肪,MRI 呈 T1WI 高信号,T2WI 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信号稍减低,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混合型积乳脓肿10例,囊内含少量脂肪、蛋白及脓液,MRI 表现呈 T1WI 不均匀低信号,内见少量斑点状 T1WI 高信号,T2WI 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稍减低。所有病灶均为环状薄壁或厚壁强化,壁薄厚较均匀,TIC 曲线均为流入型,此为周围血管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中心 DWI 呈明显高信号,ADC 值减低为中心脓液及蛋白黏滞性高,弥散受限所致。环状强化及病灶中心 ADC值减低是积乳脓肿较典型的 MRI 征象。结论:积乳脓肿 MRI 表现与病理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显像(MRI)在肝脏炎性假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肝脏炎性假瘤(IPL)的MRI表现,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例中术前磁共振检查正确诊断4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例、肝脏转移瘤1例、不典型血管瘤4例、肝脓肿1例。MR平扫11例中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者6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2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周边伴环样长T2信号者1例。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动脉期均无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周边环形强化7例,内见线样分隔强化者3例;附壁小结节样强化1例。结论IPL的MRI表现多样,与其病理结构及病程相关,MRI对IPL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穿刺细菌培养诊断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表现,其中15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11例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余4例同时经CT,MRI平扫检查和增强检查。结果共3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7例,多发病灶3例。增强CT 24个病灶脓肿壁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肝脓肿在MRI平扫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在T1WI上表现在稍低信号。灌注成像上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升"样变化,脓肿壁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CT、MRI影像能较好地显示细菌性肝脓肿的特征,若注意发现和抓住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1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影像特点,探讨MRI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随访治愈的不典型肝脓肿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发病部位、形态、MRI信号特点、早期及延时强化特征。结果:18例不典型肝脓肿T2WI上均有肝段异常高信号和异常强化,动态强化特点分别为小房腔型、团块型和分隔花瓣型;而不典型肝脓肿的脓肿壁、包膜和病灶内均具有各自不同的强化特征。结论:认识不典型肝脓肿T2wI肝段异常高信号和动态MRI强化特点,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化脓性肌炎的MR表现特点,探讨MR对化脓性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化脓性肌炎的MR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8例MR显示受累肌肉弥漫性肿大,T2WI上表现为较明显不均匀高信号,STIR上为明显高信号;而TlWI上呈与邻近肌肉等、略低或略高信号改变,邻近肌间隙水肿。4例病灶中见单个或多个Tl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脓肿形成,周围脓肿壁在T1WI上为相对高信号。增强扫描受累肌肉呈明显弥漫性强化2例,2例脓肿形成者呈环状强化,脓腔及小的炎性坏死区无强化。结论 MR可清晰显示化脓性肌炎病变部位、特点及范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建  郑田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9):1007-1009,1012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病12例,其中肝细粒棘球蚴8例,肝泡状棘球蚴4例。5例做MRI水成像,4例做血管MRI成像,全部做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肝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影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厚度均匀一致。在T2WI上低信号和多房性子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泡状棘球蚴呈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WI上的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MRCP水成像和MRA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虫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与胆道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RI可以检出肝包虫寄生的部位、种类、形态、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应的分型和肝脏非寄生虫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脓肿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脑脓肿分别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T2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35例脑脓肿共45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在T1WI上出现"暗线"征,19个病灶在T2WI上出现"暗带"征,19个病灶在T2FLAIR上出现"亮带"征;19个病灶DWI上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ADC值低,6个病灶呈等、低信号,ADC值增高;45个病灶脓肿壁均强化明显,显示脓腔、脓肿壁及水肿带征象。结论:"暗带"征和ADC值对脑脓肿的MRI诊断有一定价值,对脑脓肿的MRI检查,DWI应纳入常规。  相似文献   

13.
李华  郭春锋 《中原医刊》2011,(6):125-126
目的 探讨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幕上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9例均行CT平扫,其中8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结果 病变均为单发.大囊小结节型6例,单纯囊型2例,实质型1例.8例CT平扫囊腔呈低密度,1例呈高密度,肿瘤壁结节均呈等密度 7例MRI平扫囊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低信号 肿瘤壁结节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 8例MR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质性肿块均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壁未见强化 3例肿瘤周围或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MRA显示瘤周或瘤内增多、增粗、迂曲的动脉血管.结论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 MRI检查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及指导手术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为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术前 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 MRI显示有瘘管43条、肛周脓肿10个、瘘口58个,MRI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分别为瘘管100.0%、脓肿100.0%、瘘口89.3%。瘘管MRI表现:在 T1 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 WI及T2 WI脂肪抑制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在T1 WI增强扫描瘘管呈管状明显强化,内口多表现为圆点状强化,且分支及走行复杂,瘘管同时有2种信号出现。脓肿 MRI表现:圆形及椭圆形、不规则形及马蹄形,T1 WI稍低信号,T2 WI及T2 WI脂肪抑制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呈明显强化,部分患者脓腔内有气体;部分患者脓腔累及肠管周围,向前经过膀胱边缘达会阴部。结论 MRI检查可以非常准确地显示复杂性肛瘘的数目、瘘管走行及分支、内口的位置、瘘管与周围肌肉的关系、并发脓肿情况,可为肛肠科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MRI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RESLE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结果 5例患儿首次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孤立性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2例,稍低信号3例;5例T2WI及FLIAR均呈稍高信号;5例DWI均呈高信号;5例ADC图均呈低信号,ADC值范围0.352~0.526×10-3mm2/s,平均ADC值(mADC)为(0.429±0.072)×10-3mm2/s。所有病灶均无水肿及占位效应。所有患儿经治疗后5-13天复查颅脑MRI,显示病灶均消失。结论 RESLES是一种少见的临床与影像学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颅脑MRI具有特异性,能为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经我院病理证实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颅内播散的泡型脑包虫病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0例泡型脑包虫病均有原发肝脏泡型包虫病,同时合并肺内播散者7例;10例病变共检出47个病灶,其中颅内单发病灶2例(20%),多发病灶8例(80%);病变分布如下:6个(12.8%)病灶位于幕下,其中位于小脑半球者5个,位于脑干者1个;41个(87.2%)病灶位于幕上,其中顶叶17个,颞叶10个,额叶6个,枕叶8个。病变直径5mm~45mm,平均直径21mm。MRI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T1WI以稍高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T2WI病变断面呈"多发囊泡状"高信号影,DWI图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较明显水肿信号环绕,增强后呈环形或花环样强化。结论颅内播散脑泡型棘球蚴多发生于幕上,MRI不仅能明确病变部位和形态特点,而且具有典型的信号特征,是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脑转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HCA的MRI检查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病灶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肝右叶6例,左叶3例,平均直径5.2cm。5例肿块内有出血;7例有包膜。2MRI征象:7例T1WI同相位呈低或等信号,反相位均见条或片状信号减低;抑脂T2WI呈稍高或高低混杂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动脉期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不同程度强化,延迟期4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2例T1WI同相位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反相位片状信号减低;抑脂T2WI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呈稍低信号;动态增强1例动脉期中度强化,1例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均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稍低信号。7例有包膜并延迟强化。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HCA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提高与肝内含脂病变的鉴别诊断,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小静脉闭塞病的CT和低场MRI表现。方法通过总结5例肝小静脉闭塞病的CT和低场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表现,5例均行CT三期增强,2例行低场MRI检查,2例经活检证实。结果 5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增强呈"地图状"强化,以门脉期为甚;低场MRIT2WI上呈多发云絮状稍高信号,门脉周边见高信号水肿带,以重T2WI为甚;所有病例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段变细,肝静脉显示欠清。结论 CT增强尤其是门脉期呈"地图状"强化是肝小静脉闭塞病的特征;低场MRIT2WI尤其是heaveyT2WI上呈多发云絮状稍高信号,门脉周边见高信号水肿带亦是佐证;结合病史可高度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感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病不同阶段的MRI征象表现以及成像机理。方法 27例经病灶穿刺活检、细菌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采用PHILIPS 3.0T磁共振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随访12个月,分析早期、中期、后期、恢复期的MRI表现。结果 早期,相邻椎体上下缘呈条状或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椎体上下缘呈锯齿样、虫蚀样破坏,脊柱生理曲度变直。中期,病灶所累及椎体呈片状或全椎体弥漫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有脓肿形成,但量不多,增强扫描,病灶为均匀强化,脓肿壁厚而粗糙。后期,病灶及脓肿范围逐渐减小,T2WI信号强度逐渐降低,脊柱生理曲度逐渐恢复。恢复期,病灶范围进一步减少,T2WI信号降低或恢复正常,残留不同程度椎体形态改变、椎间隙狭窄,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正常。结论 MRI是早期诊断和随访化脓性脊柱炎最敏感、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根据不同阶段的MRI征象,可观察病情的进展、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MR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最终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分析MRI表现。结果 MRI平扫显示68例患者肿瘤病灶T1WI上有低、中、高3种不同表现,其中高26例,中21例,低21例。主瘤周围常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影,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强化,52例瘤体动脉期有明显强化,为不均匀、分房状强化。门脉期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期,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信号已经下降,即"快进快出"。对于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或2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 cm的患者,MRI平扫均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且均呈混浊性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快进快出"的混浊信号。对于直径≥3 cm的肝癌,动脉期病灶密度呈混浊性增高,门脉期密度下降呈混杂低密度,平衡期病灶呈更低的混杂密度,同时看到病变区明显的肝血管床破坏。结论 MRI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包膜、子灶及血管受侵情况,对显示子瘤和瘤栓有一定的价值,当患者特别是乙肝患者出现肝区疼痛、肝大、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MRI扫描确诊,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