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进行手术的236例瓣膜性心脏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对本病的手术疗效。方法:机械瓣置换265瓣(进口双叶瓣171瓣,进口单叶瓣84瓣,国产瓣10瓣),生物瓣置换17瓣。结果:术中死亡2例,均为左室后壁破裂占0.8%。住院死亡11例(占4.7%)。随访205例,91%患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对瓣膜性心脏病手术方式和时机应认真选择,并重视围手术期监测,术后合并症的早期有效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以"劳累后心前区闷痛1年"为主诉入院.胸痛发作均在快步行走或上楼梯时发作,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3~5 min后可缓解,伴心慌、胸闷,多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扩冠、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冠脉发育畸形在行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患者中约占1.3%,大多为偶然发现,并无较多临床意义。但走行与主动脉、肺动脉间的冠状动脉发育畸形可引起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左、右冠状动脉共干鲜有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人群的0.024-0.044%。左冠状动脉发自右冠并分出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发育畸形。此种发育畸形患者前降支往往发育细小,右冠状动脉发育粗大、优势。本文报道1例罹患此种畸形同时合并亚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冠脉造影及CT血管成像证实左冠状动脉发自右冠状动脉近端,左主干长,走行于左室前壁后分为LAD及LCX,其LAD发育小并走行于前室间沟,RCA发育优势,供应左室下、后壁及部分侧壁。虽然该患者成功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于其RCA近端置入药物支架,但此种病例应视为左主干病变,介入操作治疗中应谨慎、细心。  相似文献   

4.
汪芳 《中国医刊》2022,(3):241-244
瓣膜性心脏病是指累及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的疾病 [1],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5岁以后急剧上升 [2].2021年我国瓣膜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以上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为24.5%,且瓣膜退化是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外科手术和经导管瓣膜置换或修复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梁莉  董玉梅  肖吉元 《甘肃医药》2021,40(8):748-750,76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瓣膜性心脏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房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瓣膜性心脏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房颤患者药物治疗案例,为用药监护及用药教育提供参考.结果:临床药师依据瓣膜性心脏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房颤患者术后出现的感染、抗凝等一系列问题,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并为患者提...  相似文献   

6.
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80岁以上C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均为男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84.6%、61.5%和15.4%。有吸烟史者占30.8%。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1.5%、7.7%和30.8%。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84.6%、92.3%、92.3%和53.8%。CAG显示:冠状动脉(CA)为右优势分布者8例,占61.5%;左优势分布者2例,占15.4%;均衡型分布者3例,占23.1%。病变累及CA27支共36处,单支病变占15.4%、2支病变占46.2%、多支病变占38.5%,受累的左前降支(LAD)、右CA(RCA)及左回旋支(LCX)分别为44.4%、33.3%和22.2%。A型病变累及CA6支12处(33.3%)、B型病变累及CA12支15处(41.7%)、C型病变累及CA9支9处(25%),重度以上狭窄占59.2%。9例(69.2%)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4例(30.8%)为3级。结论:80岁以上高龄CHD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临床检查多有异常,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在通畅气道、纠正缺氧、抗炎治疗同时,分别给予钾镁极化液、硝酸甘油、硝普钠治疗患者129例。结果:硝普钠组疗效最明显,硝酸甘油次之,钾镁极化液稍差。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脂肪饮食习惯的形成,人群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有明显的增加。由于认识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冠心病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但是冠心病若合并其他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则死亡率有所上升[1]。现在,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许多研究认为,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胰岛素抵抗。本文就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胰岛素抵抗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1胰岛素抵抗1.1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R是机体、组织、细胞或亚细胞的一种异常病理生理状态,是…  相似文献   

9.
柴国平  崔萌 《中国病案》2005,6(4):36-37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它旨在按照所设定的方案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ICD即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为临床各类疾病、损伤和死因而制定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疾病分类系统.我院于1994年正式使用ICD进行疾病分类工作,2002年由ICD-9改为ICD-10对病案进行疾病分类.10年的工作经验使我们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国内与国际交流的桥梁,是医院中的医疗、研究、教学管理的基础,是医疗保险实施医疗付款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大血管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在先天性心脏病中,CAF发生率为0.27%~0.40%[1]合并粥样硬化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我们收治了1例左右冠状动脉心房瘘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活动时心悸10年,加重20余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06例冠心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在心理、药物、生活以及康复等环节给予系统化精心护理,本组106例冠心病患者仅发生1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低血压和2例心律失常,但经后续对症治疗并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如期出院。结论本研究中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效果满意,对于配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薛云  寒冰 《国外医学情报》2005,26(2):44-44,15
来自于波兰 Jagiellonian 大学的 Agata Lesniak-Sobelga 博士及其同事报道说,在患有瓣膜性心脏病的妇女中,妊娠和分娩可引致多种问题的产生,尤其严重的二尖瓣狭窄是一种高风险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寻找更多的这类妇女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研究人员随访了259例心脏病或已实施瓣膜置换的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9 岁,因"反复胸闷1 个月余"于2013年10月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目前血压控制良好;高脂血症病史20年.入 院 体 格 检 查: 血 压 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双上眼睑黄色瘤,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9 岁,因反复胸闷1 个月余于2013年10月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目前血压控制良好;高脂血症病史20年.入 院 体 格 检 查: 血 压 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双上眼睑黄色瘤,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5%,左心房前后径为3.8 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肌钙蛋白未见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为3.8 mmol/L(正常参考值为< 3.37 mmol/L).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后于2013年10月9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提示左主干和前降支、回旋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远端分出左室后支处局限性狭窄90%,故对左室后支行球囊扩张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PAC-1)、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GPIIb11Ia(CD41a)和GPⅠb/Ⅸ(CD42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53例CHD患者及30名正常人PAC-1、CD62P、CD41a和CD42b表达。结果CHD患者PAC-1、CD62P、CD41a异常增高(P〈0.01),CD42b降低(P〈0.05)。结论CHD患者伴有血小板活化,存在高凝状态病理基础,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外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2004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004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66年~2004年Pubmed数据库中有关SLE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文献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国内数据库中未检索到相关文献,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57篇,共计81例。资料显示瓣膜病变累及二尖瓣58例,累及主动脉瓣32例,同时累及到上述两个瓣膜共11例,单纯累及三尖瓣1例。大多数病例术前使用过类固醇治疗,术前心功能为3或4级。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机械瓣膜置换术(29例)、生物瓣膜置换术(19例)、瓣膜成形术(10例)、同种组织瓣膜置换术(2例)。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膜穿孔2例、瓣周漏2例;瓣膜成形术后再手术5例。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30 d死亡率9.9%。结论SLE病变瓣膜主要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多表现为单一瓣膜,类固醇治疗可能引起SLE心脏瓣膜损害。因瓣膜损害而使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较为安全,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方式主要为瓣膜置换和成形术。瓣膜成形术后易再发瓣膜炎,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可再发瓣膜炎致瓣膜穿孔、瓣周漏而需要再次手术。机械瓣膜置换术对于SLE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最常表现为瓣膜受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在瓣膜上可形成Libman-Sacks赘生物,引起瓣膜增厚、反流.二尖瓣最常受累且大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二尖瓣病变是轻度的,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最敏感的监测瓣膜病变的方法.瓣膜的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恶化、稳定、好转.瓣膜的严重反流、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事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瓣膜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皮质类固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尚不确定,对于瓣膜病变导致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韩鑫  卜宪才 《吉林医学》2013,(32):6822-6823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6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社区预防治疗,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治疗组中有2例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58例(96.7%)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情好转,对患者正常生活无影响;对照组60例患者中,15例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45例(75.0%)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情好转,对患者正常生活无影响。结论: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对策,可有效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可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75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所有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PCI的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115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且<75岁,294例),观察高龄组患者行PCI的临床特点及其住院期间和远期的预后.结果高龄组的平均年龄为(78.1±3.7)岁,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8.0±4.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964±254)d.与老年组相比,高龄组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构成比无明显增加(P值均>0.05),脑卒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构成比显著增加(P值均<0.05).高龄组在住院期间及远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多支血管病变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年龄≥75岁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远期临床预后较差,然而年龄≥75岁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LVEF低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才是导致临床预后较差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