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对44例乳腺黏液癌的超声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型:本组28例,超声呈低或等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质,后方回声增强.病理黏液量多,部分边缘呈膨胀性生长.本组误诊率64%(18/28).混合型:本组16例,超声呈低或等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后方回声不增强.病理黏液量少,边缘均呈浸润表现.误诊率19%(3/16).结论单纯型黏液癌类似良性疾病,了解其声像图特点对提高诊断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5例,误诊为良性结节1例。14例黏液癌超声表现为纵径与横径比值均<1,多数单纯型黏液癌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单纯型黏液癌很少出现微钙化及晕征。混和型黏液癌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9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脉冲波多普勒显示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1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混合型黏液癌3例,其中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黏液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 结果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例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30例纤维腺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6.0%、93.3%,90%纤维腺瘤可见清晰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单纯性黏液腺癌则无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杂乱不均;纤维腺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仅为40%,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Ⅲ级血流检出率高达76%,二者的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提高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4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情况;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35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4%(35/43);32例术前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4%(32/43);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93.0%(40/43)的病例被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其中之一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60.5%(26/43)病例被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诊断均疑似恶性。 结论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若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应行穿刺活检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细胞内有无黏液、分布形态(多发细小囊泡、较大黏液湖、较大黏液湖伴印戒细胞)及细胞外黏液与细胞面积比值(30%、30%~90%、90%),并对照研究超声内部回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图像上肿块均呈实性团块,5个肿块为高回声,2个为等回声,4个为低回声;8个形态不规则;8个边界模糊;10个见中等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8例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5个弹性超声评分为2~3分。病灶细胞内黏液为多发细小囊泡时,超声均表现为高回声;病灶细胞内黏液为黏液湖或无细胞内黏液时,超声表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超声内部回声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均诊断为BI-RADS 4类。结论: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高回声,血流丰富,弹性评分低。其内部回声与细胞内黏液有关,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有助于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术前良恶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7例乳腺黏液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探讨声像图与相应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7例乳腺黏液癌中术前超声诊为断恶性肿瘤12例,可疑恶性5例,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3例(76.5%),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混合型黏液癌4例(23.5%),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型黏液癌肿块横径>纵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呈放射状分布,内部偶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混合型黏液癌纵径>横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血流较丰富.两种类型黏液癌形态不规则,CDFI显示血流阻力指数较高(RI>0.80).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黏液癌卢像图具有一定特异性,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BC)的超声表现及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2例NEB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例NEBC组织学类型:实性型9例(组织学Ⅰ级3例,Ⅱ级6例),膨胀性生长为主,癌巢边缘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形成"假包膜";小细胞型3例(组织学Ⅲ级),癌巢呈蟹足状浸润且周围间质反应明显,两亚型均细胞丰富,间质成分少。声像图表现多为实性低回声肿块(100%),后方回声无衰减(100%),边缘模糊、细分叶或不典型的成角、毛刺(85.0%),形态不规则(76.9%),病灶最大径≤2cm(61.5%),边界清晰(61.5%),内部回声不均匀(61.5%),Ⅱ~Ⅲ级血流信号(55.9%)。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66.7%(8/12)。结论 NEBC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征性,组织学以实性型为主,当病灶较小、边界清晰、边缘成角或毛刺征不典型时易误诊为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化生性癌(MCB)的超声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单发MCB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9例接受乳腺MRI;观察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22例中,鳞状细胞癌7例(7/22,31.82%),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7例(7/22,31.82%),未分类癌4例(4/22,18.18%),梭形细胞癌2例(2/22,9.09%),低级别腺鳞癌及肌上皮癌各1例(1/22,4.55%)。超声见鳞状细胞癌多呈形状不规则(6/7,85.71%)、边缘不完整(4/7,57.14%)的低回声(5/7,71.43%),纵横比<1(6/7,85.71%);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多为不规则囊实混合回声团块(4/7,57.14%),边缘不完整(4/7,57.14%),后方回声增强(4/7,57.14%);梭形细胞癌、低级别腺鳞癌、肌上皮癌及未分类癌多为不规则形(6/8,75.00%)、边缘完整(7/8,87.50%)的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各异。2例鳞状细胞癌、3例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2例未分类癌、肌上皮癌和低级别腺鳞癌各1例接受MR检...  相似文献   

11.
赵志华  廖锦堂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04-2105,2109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64例,回顾性分析术前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及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64例乳腺癌的典型声像图特征: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高回声晕环、纵横径比值〉0.7、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点条状血流信号等,但小乳癌无上述特征;超声诊断符合率87.5%(56/64);CDFI显示血流0级10.9%(7/64)、Ⅰ级10例(15.6%)、Ⅱ级54.7%(35/64)、Ⅲ级18.8%(12/64)。【结论】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然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灰阶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PDI)特征与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的58例患者的灰阶超声及PDI检查资料,按肿瘤最大直径(Dmax)分为四组:组1(Dmax≤1cm)8例、组2(Dmax1.1~2.0 cm)14例、组3(Dmax 2.1~3.0cm)20例及组4(Dmax 3.1~4.0cm)16例。观察四组不同大小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分布差异。结果 58例患者中,高回声51例(87.93%),低回声7例(12.07%);回声均匀44例(75.86%),回声不均匀14例(24.14%);肿瘤假包膜检出43例(74.14%),未检出15例(25.86%)。四组之间回声高低、均匀性及假包膜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0、0.183及0.511)。而以Dmax=2.0 cm为界,Dmax≤2.0 cm组与Dmax 2.1~4.0 cm组回声高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8),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假包膜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DI能检测出所有小肾癌内部不同的血流信号,以穿入型、边缘型及混合型(边缘及穿入共存)多见,分别占31.03%、41.38%和24.14%。肿瘤周边以环状血流(30/58,51.72%)或半环状血流(15/58,25.86%)多见,少数患者肿瘤周边未检测到血流信号(13/58,22.41%)。四组之间肿瘤内部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肿瘤周边血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小肾癌的灰阶超声特征因肿瘤大小不同而异,大多呈均匀高回声,假包膜检出率高,而PDI能清晰显示小肾癌血流分布特征,二者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块58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及恶性肿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块32例,以边界不清(65.6%)、形态不规则(56.2%)、微小钙化灶(50%)、肿块纵横比>1(62.5%)为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为2-3级(84.3%);SPV(21.25±11.35)cm/s,RI0.74±0.09。良性肿块26例,多为边界清楚(61.5%),形态规则(77.0%),回声均匀(61.6%),肿块纵横比<1(73%)为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为0-1级(80.7%);SPV(12.66±5.72)cm/s,RI0.60±0.0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血流并探讨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0例乳腺癌血流信号(0-Ⅲ级)并与免疫纽织化学技术检测的乳腺癌VEGF表达相比较。结果50例乳腺癌中,VEGF阳性表达者34例(68%)。42例Ⅱ-Ⅲ级血流组中VEGF阳性33例,阳性率为78.6%;8例0-Ⅰ级血流组中VEGF阳性1例,阳性率为12.5%。乳腺癌Ⅱ~Ⅲ级血流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乳腺癌0-Ⅰ级血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中彩色血流分级随着VEGF表达水平的增强而明显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血流结合VEGF表达可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勇  白玲  毛京宁  陈伟  范雪  张彦  陈翠京 《临床荟萃》2012,27(5):382-385
目的 总结分析男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分析脂肪层厚度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患乳腺癌的男性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检查,检查部位包括双乳、腺体周围淋巴引流区及胸壁(范围为双侧腋中线间锁骨上区至肋弓),记录其声像特征,测量乳腺癌患者的胸壁及脂肪层厚度并与正常体质量[(身高cm- 100)×0.9为标准体质量(kg),正负10%为正常体质量]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①男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多见:边缘毛刺、内部回声不均、钙化、后方声衰、彩色多普勒血流丰富等.②肿块最大径、血流分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肿块越大、血流分级越高,转移癌的发生率越高.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后方声衰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乳腺癌组的胸壁及胸壁脂肪层厚度与健康对照组不同,胸壁厚度分别为(1.37±0.12)cm vs(1.31±0.08)cm(P<0.05),胸壁脂肪层厚度为(0.89±0.09) cmvs (0.86±0.06) cm(P<0.05).结论 男性乳腺癌超声特征典型,发生淋巴结转移较早,乳腺癌发生与脂肪密切相关,有必要进一步总结乳腺癌发生概率与脂肪层厚度的关系,为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提供预警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68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4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23例)的临床及声像图资料,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腺癌在肿瘤直径、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肿瘤血管性、峰值血流速度(PSv)、良恶性、阻力指数(R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纯型黏液腺癌病例肿瘤边界清楚(31.1%,14/45)与边界不清(51.1%,23/45)均占有较大的比例;而混合型黏液腺癌多表现为边界不清(73.9%,17/23)。单纯型黏液腺癌肿瘤较多表现为边缘局限(31.1%,14/45)和边缘模糊(44.4%,20/45),混合型黏液腺癌则以边缘模糊(43.5%,10/23)和边缘毛刺(34.7%,8/23)多见。在肿瘤后方回声方面,单纯型黏液腺癌多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88.9%,40/45),而混合型黏液腺癌肿瘤后方回声增强(60.9%,14/23)、衰减(26.1%,6/23)以及无改变(13.0%,3/23)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在本病的误诊方面,17例(37.8%,17/45)单纯型黏液腺癌病例误诊为良性肿瘤,而混合型黏液腺癌中仅有3例(13.0%,3/23)误诊。不同类型乳腺黏液腺癌上述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sher确切概率法)。45例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病例中,40例(88.9%,40/45)病例病变内可检出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其中25例(55.6%,25/45)可检出动脉血流频谱。23例混合型黏液癌病例中,21例(9113%,21/23)病例病变内可检出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其中19例(82.6%,19/23)病例可检出动脉血流频谱。但不同类型乳腺黏液癌患者肿瘤内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6、1.165,P=0.514、0.251)。结论单纯型黏液腺癌较混合型黏液腺癌多表现为肿瘤边界清楚、边缘局限或模糊、后方回声增强等类似良性病变特征,需引起临床及影像科医师的重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乳腺癌35例(85.37%),不能定性或良性病变4例(9.76%),无明确异常2例(4.87%);而钼靶诊断结果分别是23例(56.10%),12例(29.27%),6例(14.63%)。高频超声诊断乳癌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漏误诊率低于钼靶,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2.6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改变,高频超声较乳腺钼靶X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应用能降低疾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增强MR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时期强化率,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乳腺癌中,2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筛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