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RI检出的不典型脊髓空洞症2例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神经内科(410011)胡治平,汤建元,黄焰,吴军本文报告经MRI(核磁共振成像)检出的脊髓空洞症2例。其中1例仪表现为一侧霍纳氏征,1例表现为亚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此2例为不典型脊髓空洞症表现,特报...  相似文献   

2.
郜习德  吴筱芸 《四川医学》1998,19(4):284-285
目的:探讨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与临床分析。材料及方法: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19岁至57岁,其中20 ̄40岁11例。均作MRI扫描检查确诊。结果:MRI表现为脊髓内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囊腔。其中,交通性脊髓空洞3例,特发性脊髓空洞7例,外伤性脊髓空洞1例,肿瘤性脊髓空洞5例。结论:MRI对明确诊断、判断病因,选择治疗方案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诊断脊髓空洞症进行MRI检查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诊断脊髓空洞症进行MRI检查的必要性(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116011)包礼平,张杰,蔡秀娟,赵杰,许晶本文报告我院神经科1989~1992年住院的脊髓空洞症病人,并做一简要分析,说明进行MRI检查的必要性。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9例,女...  相似文献   

4.
王双林  郑英 《海南医学》1993,4(2):16-18,63
本文报告104例脊髓空洞症的MRI或CTMM所见。并对临床分型、体征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病因,MRI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脊髓空洞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长军  刘凤君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575-1576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臂部肌萎缩和节段性分离性感觉丧失为特征,病理上脊髓中央部分有空洞形成,最常见于颈段,在某些病例可向上延伸至延髓及脑桥(延髓空洞症)或向下延伸至胸段甚至腰段.本病常同时合并脊柱侧弯畸形,颅底异常,小脑和脑干异常(Arnold-chiari畸形I型).现将1993~2004年收治的50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脊髓空洞症102例临床与MRI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102例经磁共震成像(MRI)证实的脊髓空洞症,其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病因不一,包括炎症、肿瘤、外伤、骨关节病及先天畸形。作者认为,脊髓空洞症系一多种原因引起的髓内腔洞综合征,MRI为诊断本病最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并术后加强护理15例.结果:经过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体位和切口的管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评价MRI对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采用SE序列T1,T2 加权像及质子像,对38例脊髓空洞症病人进行多种体位扫描。③结果 MRI扫描能清楚显示小脑扁桃体下降的程度,脊髓空洞的范围、形态及脊髓外形的改变。④结论 MRI是诊断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边红霞  刘煜  李柱一 《医学争鸣》2001,22(19):1780-1780
0 引言 脊髓空洞症以相应病变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和传导束功能障碍、下运动神经元及营养障碍为主要征象 .而以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的脊髓空洞症患者相对少见 .1 临床资料 胸段脊髓空洞症 3(男 2 ,女 1)例 ,发病年龄分别为 2 1,37和 40岁 ,病程 2~ 7a不等 ,3例既往均有“结核性脑膜炎”病史 ,均隐袭起病 .查体 :双下肢肌力 ~ 级 ,肌张力折刀样增高 ,双下肢肌腱反射 ( )、双侧 Babinski征 (+) ,呈痉挛性截瘫 ;感觉性共济失调 ;肛门反射 (- ) ,2例男性提睾反射 (- )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脊髓磁共振 (MRI)分别显示脊髓内椭圆形、长…  相似文献   

10.
报道34例脊髓空洞症及Arnold-Chiari畸形(ACM)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其中脊髓空洞症18例,脊髓空洞症伴ACMI6例。对其手术适应症和枕大孔区畸形在脊髓空洞症发生学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及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并分析疗效。方法通过MRI矢状位T1加权影像表现对37例Chiari畸形病例进行明确临床诊断,根据畸形及合并脊髓空洞的情况分为3组,选择后颅窝减压术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手术。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手术使延颈髓充分减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李晓毅  邱辉忠 《北京医学》1996,18(5):281-283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一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551例胃大部切除病例,发现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例有20例,占3.6%,作者对20例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排空障碍产生的原因复杂,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水肿可能是主要原因,胃肠造影及胃镜对临床诊断和处理帮助很大,治疗上采取非手术方式一般可以治愈因病因多,故应针对不同病因而采取多种措施使症状缓解。其中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孙东立 《吉林医学》2010,(24):4024-4025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与MR表现。方法:搜集2007年~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0~41岁,平均26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18例,行MR检查者24例。分析上述3种影像检查对骨样骨瘤瘤巢的显示率。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中60例病灶均是一个卵圆形亮区或者是一个圆形的亮区,直径>5~16mm,在病灶的周围出现骨质硬化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48例可以看到瘤巢。显示率为80%;18例经CT薄层扫描均可清楚显示瘤巢,显示率为100%;24例行MR检查,其中18例可显示瘤巢,并可见瘤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瘤巢显示率为75%。结论:瘤巢能够确诊骨样骨瘤。对骨样骨瘤进行诊断一般首先选择常规的X射线,对瘤巢显示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CT,其次是MR,虽然MR有某些缺陷,但却可以清楚的显示瘸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早期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46例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胆道梗阻或逆流、胰腺微循环障碍是诱发术后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术后早期发生腹痛等症状结合动态监测血、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及腹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结论腹部术后急性胰腺炎重在预防。一旦发生术后急性胰腺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爱霞  刘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66-96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年间68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特别是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患者的诊治并提出早期诊断体会。结果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为治疗争取时间。结合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大大减少静脉造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霞  刘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966-96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年间68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特别是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患者的诊治并提出早期诊断体会。结果: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为治疗争取时间。结合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大大减少静脉造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颅底畸形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介绍手术的具体实施分三步进行,并强调手术注意要点。结果:6例患者一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2年,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脑室基本正常,脊髓空洞闭合。结论:一期手术治疗颅底畸形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是安全和可行的,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薛红军 《吉林医学》2012,33(16):3410-3412
目的: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18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术后椎间隙感染病因,比较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8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症状持续平均时间2.6个月,平均住院时间1.2个月,平均住院费用2.54万元;其中,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相比,两者疗效和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长;8例保守治疗患者严格卧床制动,早期联合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10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6~8周戴腰围离床活动;治愈后平均随访2年(1~4年),均取得良好预后。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联合应用足量抗生素,可获得临床治愈。对于红细胞沉降率>60 mm/h,并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腰痛剧烈、腰部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采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保留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可获得较保守治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黄美善  刘慧楠  王苗 《吉林医学》2008,29(3):197-199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MRI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2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20mm,其中伴脑积水15例,伴脊髓空洞症32例,二者并存1例,合并颅底凹陷症3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Chiari畸形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1997年1月~2011年3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术后PGS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PGS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生PGS的患者共17例,发生率为8.9%。②术后PGS发生率在年龄(≥70岁、〈70岁)[6.1%(7/115)、13.2%(10/76)]、手术时间(≥90 min、〈90 min)[14.5%(9/62)、6.2%(8/129)]、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18.8%(3/16)、8.0%(14/175)]、是否合并基础疾病[14.7%(10/68)、5.7%(7/123)]、术后低蛋白血症[14.3%(5/35)、8.3%(13/156)]、术后低氧血症[35.7%(15/42)、2.7%(4/149)]、术后电解质紊乱[35.9%(14/39)、3.3%(5/152)]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PGS发生率在性别[7.6%(8/105)、10.5%(9/86)]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70岁(OR=2.218,P〈0.05)、手术时间≥90 min(OR=6.326,P〈0.05)、全身麻醉(OR=5.575,P〈0.05)、合并基础疾病(OR=1.390,P〈0.05)、术后低氧血症(OR=1.475,P〈0.05)、术后电解质紊乱(OR=6.534,P〈0.05)与术后PGS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PG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