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观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和分布,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6/2005-08在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治疗的50例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狭窄率〉50%,不伴有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1个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其脑梗死模式进行分类观察。结果:5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资料分析显示,皮质下梗死最常见,其中深穿支梗死44%、内交界区梗死42%;皮质支梗死和区域性梗死各占6%和2%;散发皮质小梗死14%;外交界区梗死中前交界区梗死12%、后交界区梗死24%。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以表现为多种脑梗死模式,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和分布,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6/2005-08在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治疗的50例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狭窄率>50%,不伴有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1个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其脑梗死模式进行分类观察。结果:5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资料分析显示,皮质下梗死最常见,其中深穿支梗死44%、内交界区梗死42%;皮质支梗死和区域性梗死各占6%和2%;散发皮质小梗死14%;外交界区梗死中前交界区梗死12%、后交界区梗死24%。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以表现为多种脑梗死模式,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 MRI)功能连接方法(FC)研究无灶性癫痫(NLE)的脑功能改变,探论FC对NLE的应用价值。加深对NL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43例NLE患者和46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 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FC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并分析FC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上回、左颞下回、双颞中回、双前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双颞上回、左海马旁回、左额叶、右前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右侧海马FC降低的脑区位于左内囊膝、左顶下小叶、右扣带回、左额上回、左额叶;左侧海马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小脑后叶、左小脑前叶、右颞上回、右丘脑。病例组右侧海马FC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额下回、左颞下回、左颞上回、右额叶、右楔前叶、右顶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与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舌回、双额中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病例组右侧海马FC与病程呈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前叶、左内囊膝;病例组左侧海马FC与病程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扁桃体、左额上回、右颞上回、左楔前叶。结论 ALFF和FC方法可作为一种无创的脑功能研究方法,能检测出NLE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了解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3.0T多序列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斑块分型、定量测量斑块负荷并分析其成分,探讨颈动脉斑块分型、负荷及组成成分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65例颈内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0T MRI扫描仪,于发病7 d内行头颅和双侧颈动脉MRI检查。在DWI序列上测量急性脑梗死体积;根据蔡剑鸣等制定的颈动脉斑块的MRI分型标准,采用CASCADE软件对斑块分型,分析其组成成分;测量平均颈动脉管腔面积(LA)、平均血管总面积(TVA),计算出平均管壁面积(WA)、平均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测量颈动脉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结果:①缺血侧颈动脉Ⅳ~Ⅴ型及Ⅵ型斑块的发生率、斑块内脂质核心的发生率、平均WA及平均NWI均高于非缺血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血侧颈动脉平均NWI及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与同侧急性脑梗死体积具有较强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0T MR能清晰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定量测量颈动脉管壁负荷以及斑块内部成分的体积,从而对预测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监控病情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余永谦  钟丽萍  余虹 《临床荟萃》2010,25(12):1060-1062
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回顾分析我院2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学  王建平  马建军  王冰 《临床荟萃》2007,22(17):1247-1250
为更准确地评价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认知功能与梗死灶的关系,我们对140例ACI患者进行影像学分型,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检测,对比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ACI患者均为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一和内二神经科住院的患者1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和信号特点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32例有临床症状的MCA粥样硬化狭窄的病人,进行常规头颅MR扫描和MCA狭窄处黑血技术T1WI、T2WI扫描。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位置分为前壁、下壁、后壁、上壁;依据弥散加权图像上MCA供血区有无高信号分为急性脑梗死、无急性脑梗死。统计斑块的好发部位;比较急性脑梗死与无急性脑梗死之间高信号或混杂信号斑块数目的差异。结果 32例图像用于分析,斑块的分布情况为前壁13例、下壁7例、后壁4例、上壁4例,余4例为管腔完全闭塞,各分布部位的相应急性脑梗死例数为2、2、3、4,位于上壁或后壁的斑块较前壁或下壁斑块更易引起急性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急性脑梗死15例,T1WI或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的有8例;无急性脑梗死17例,T1WI或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的有2例,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血管前壁、下壁,但位于上壁或后壁斑块更易引发脑梗死;高信号或混杂信号斑块更多见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与其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624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5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各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并发脑梗...  相似文献   

9.
陈佳  刘维洲  潘华 《临床荟萃》2011,26(24):2192-2194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是脑内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量血液外漏为特征的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因临床上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rized to 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不敏感,所以较少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PNH)病人结节的位置与并发其他脑畸形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NH病人的MRI表现,研究结节的位置、数量及单双侧分布与合并其他脑发育畸形的关系。结果:40例PNH中,前部型PNH 12例,后部型PNH 13例,弥漫型PNH 15例,合并大脑皮质发育畸形18例(45%),后部PNH较弥漫型PNH及前部PNH更容易合并大脑皮质发育异常,分别为12例、5例和1例,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PNH合并胼胝体发育异常9例(22.5%),其中,弥漫型PNH 5例,后部型3例,前部型1例,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NH合并脑白质减少17例,其中,前部PNH 2例,后部PNH 7例,弥漫型PNH 8例,前部型PNH合并脑白质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组,而后部型PNH与弥漫型PN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节的数量及单双侧分布与合并其他脑发育畸形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NH病人结节的位置与并发其他脑畸形有密切关系。后部型PNH更易合并大脑皮质发育异常,弥漫型PNH更易合并胼胝体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各脑区功能连接(FC)变化。方法 对10例脑梗死后失语症患者(观察组)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rs-fMRI,以左侧额下回(LIFG)布罗卡(Broca)区为种子点,分析组内和组间ROI与其他脑区FC相关性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双侧枕叶、顶叶、额叶、颞叶、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及脑干与ROI FC呈正相关(P均<0.05);观察组双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额中回、扣带回、豆状核、海马、楔叶、枕叶,右侧顶下小叶、缘上回与ROI的FC呈正相关(P均<0.05);观察组双侧缘上回、颞下回、梭状回、顶下小叶、枕中回,右侧额中回、扣带回、小脑半球,左侧颞中回、颞上回等与ROI的FC的相关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静息态下健康人脑内存在语言功能网络;左侧脑梗死后失语症患者多个脑区与LIFG Broca区的FC呈正相关,以左侧大脑半球额叶为主,可能与脑梗死后失语症的发生及恢复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Aim: A newly developed convergent color Doppler (CCD) was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the flow dynamic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o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SCI). Methods: In 108 patients (65 ± 8 years) with stroke risk factors, the CCD simultaneously images information, on both flow direction and Doppler signal energy. The relation between turbulent flow and the incidence of brain lesions of SCI as identifi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investigated in 212 vessels, excluding four occluded vessels. Percent area stenosis was measured as (vessel area – lumen area)/(vessel area) on cross-sectional echo image of stenotic site. Results: Incidence of turbulent flow in SCI patients with 50–70% or 70–90% stenosis was higher (76.5 or 59.1%) than that in non-SCI patients (17.4 or 33.3%, both p < 0.0001). Conclusion: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flow dynamics by CCD imaging can be useful for proposing the early stages of brain damage even in patients free from neurological defici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基于颅脑MRI灌注成像及临床指标构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颅脑MRI灌注成像。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7)和预后良好组(n=5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R4.2.0软件建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12分、大梗死、后循环脑梗死、患侧峰值时间及患侧平均通过时间等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患侧脑血容量及患侧脑血流量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 < 0.05)。构建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的结果显示:校正曲线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一致性较好;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 CI:0.735~0.821);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是1%~100%时,列线图预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基于颅脑MRI灌注成像及临床指标构建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析了110例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随着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为其主要危险因素。MRI表现为病灶范围小,多位于基底节与侧脑室旁。临床上缺乏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早期积极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梗死CT、MR与临床不符的原因。方法:分析85例脑梗死的头颅CT、MR并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不相符部位以基底节、脑叶、侧脑室旁脑白质多见,腔隙性脑梗死多见。不相符情况:CT(-)、MR( ),临床(-);CT( )、MR( ),临床(-);CT(-)、MR( ),临床( )。CT、MR表现与临床同侧;CT、MR两侧,临床一侧;CT、MR一侧,临床两侧。结论:基底节、脑叶、侧脑室旁脑白质内腔隙性脑梗死CT、MR与临床不符者较多见。MR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魏文石  沈虹  常杰  左钢  李文贤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3):168-169,200
目的 利用MRI对大脑中动脉(MCA)区域梗死进行解剖性定位,探索缺生中风病灶分布特点及病理形成机制。方法 对51例无心源性栓子 的MCA区域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T1W、T2W、FLAIR扫描,同时进行MRA检查。结果 Ⅰ、皮质边缘带梗死(8例);Ⅱ、不伴岛叶梗死的软膜区梗死(4例);Ⅲ、伴岛叶梗死的软膜区梗死(17例);Ⅳ、皮质下大梗死(22例)。Ⅰ组中,5例伴随小的皮质或皮质下多发生梗死灶,且有MCA病变。Ⅱ组中2例发现多发的卵圆区病灶,都有MCA病变。Ⅲ组伴部分或全部岛叶病灶分别见12例、5例。其中5例还有多发民生皮质或皮质下病灶,13例有MCA病变。Ⅳ组中,15例有卵圆区梗死,5例既有基底节也有卵圆区梗死,11例还有小的皮质或皮质下梗死,7例有MCA病变。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MCA区域梗死分布形式多样,可能与血管变异,侧枝循环形成及梗死的病理机制有关。小的皮质或皮质下病变与MCA区域梗死的不同分布形式相关,可能由栓子引起。  相似文献   

17.
MR灌注成像对VEGF质粒治疗犬脑梗塞效果评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MR-PWI追踪VEGF质粒对家犬脑梗塞疾病模型的治疗效果,并与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对照。方法:18只健康成年家犬,制成疾病模型。依处死时间不同随机分成3组(3只、7只、8只)。组内分成2个亚组,实验组给予VEGF质粒600μ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重复进行MR扫描,序列为T1WI,T2WI,3D-TOF MRA,PWI,CE T1WI。于病变部位取材进行HE染色、CD34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SPSS10.0方差分析法分析rCBV,MTT,MVC,VEGF免疫阳性细胞数等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两周时组间rCBV,MTT有显著性差异(P=0.035,0.018)。rCBV变化与VEGF免疫阳性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721,P<0.01)。结论:VEGF质粒的应用促进了梗塞后侧枝循环的建立。PWI与传统扫描序列结合可以对基因治疗效果作出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观察前阅读阶段儿童皮质结构变化与其语言发育的关系。方法 于卡尔加里学龄前MRI研究成像数据库中选择来自39名健康发育儿童的117组脑结构T1WI,提取各ROI皮质指标,计算其偏侧化指数(AI)。记录儿童发育神经心理测评中语音处理和快速命名标准分数评价结果,以PLS回归分析观察语言能力与大脑皮质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 语音标准处理分数与左侧环岛沟下段、左侧顶枕沟、左侧颞上沟、左侧中央下回和下沟、右侧额下回岛盖部皮质厚度均呈负相关,与前横侧副沟皮质厚度AI呈正相关。快速命名标准分数与胼胝体沟皮质厚度AI、大脑外侧眶沟和楔回高斯曲率AI均呈负相关,与大脑前横颞回、枕中沟和月状沟及嗅沟平均曲率AI均呈正相关。结论 语言中枢及附近脑区皮质结构改变可影响前阅读阶段儿童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先进行轴位T_1WI、T_2WI常规序列扫描进行颅脑部检查,然后取DWI和SWI序列图像。比较2组患者病灶周边和中心SWI和DWI的不同特征,并测量病灶周边及中心区,进行PV和ADC值的测量。结果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T_1WI和T_2WI信号无明显区分,但DWI序列和DWI序列有明显差异。MRI常规检查,2组T_1WI序列、T_2WI序列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DWI序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SWI序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心区ADC显著优于对照组,血肿区P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性转化区(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分别采集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DWI和SWI序列图像,两种患者的图像特点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李育臣  崔建岭  王宇  马晓辉  王建茹 《临床荟萃》2003,18(19):1102-1104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的改变 ,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区ADC ,结合发病 1周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扩大组ADC值为 5 .0± 1.2 ,病灶缩小组为 6 .0± 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495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ADC值呈明显的负直线相关关系 (r =- 0 .717,P <0 .0 1) ;脑梗死病灶扩大与缩小组以溶栓前ADC为变量值的判别方程式为D =0 .76 6ADC - 4.32 8,总判别正确率为 87.2 %(41/ 47)。结论 ADC定量分析 ,对超早期大剂量尿激酶溶栓预后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