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燕萍 《护理研究》1989,3(4):223-224
小儿头皮静脉是小儿科广为使用的静脉穿刺部位.具有固定方便、易识别、不暴露肢体、头部可活动及维持时间长等优点.头皮静脉穿刺,一般采用向心方向.长期输液的患儿,由于连续多次穿刺而使静脉血管在短期内不能使用.因此,我院对长期维持静点或输液部位不易固定的危重患儿试用额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处逆行穿刺共14例,均获得成功.例1 王某、6个月,于2月6日因化脑住院,体温波动37.3~39.6℃.呕吐、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头部皮下组织水肿与毛细血管在寒冷,缺氧下通透性增高有关,以出生3d内或早产新生儿多见。一般多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因此出现头部水肿患儿在新生儿疾病中较多见,由于新生儿的特点,静脉输液用药的血管主要采用头皮静脉为主,这样头部出现水肿的患儿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总结出一套新生儿头部水肿患儿静脉穿刺的流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诈中一种最常见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肥胖小儿头皮血管看不清,而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多次失败、加重患儿及家属痛苦甚至影响治疗的情况.特别是那些肥胖且皮肤黝黑的小儿更易出现上述情况。为了解决肥胖患儿头皮静脉穿刺难的问题,作者根据小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运用手指压迫触摸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1990年12月~1996年10月我村收治年龄在1月~3岁的肥胖患儿,本组共478例。按年龄分三组:1月~6月180例,头皮静脉穿…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针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一般选择患儿头皮上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进行留置。但目前大部分患儿入院前已在门诊多次输液,大的血管因反复穿刺已被破坏,还有部分患儿已经发生输液困难,这样的患儿已经很难再找到较大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而细小的头皮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很难成功,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通过改进常规置管方法,使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头皮细小静脉置入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现将操作方法及使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两种留置针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采用Y型与直型留置针留置效果。方法98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儿应用直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儿应用Y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比留置天数。结果观察组惠儿留置导管部分滑出折叠、被患儿用手拔掉导管或被患儿头部摩擦滑脱导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婴幼儿应用Y型留置针可减少患儿再穿刺次数,减少患儿及家属痛苦,提高医护质量,减少纠纷。  相似文献   

6.
小儿头皮静脉离心性穿刺的可行性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小儿头皮静脉离心性穿刺的临床观察,探讨离心性穿刺的可行性,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04年2月份需要用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体头皮静脉特点和操作需要,对100例患儿进行了向心性穿刺,对30例患儿进行了离心性穿刺。观察比较2种方法成功率、回血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发现2种方法成功率、回血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了离心性穿刺在头皮静脉穿刺中是可行的,结论根据头皮静脉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实践结果,可以证明小儿头皮静脉离心性穿刺是可行的。而且可以从不同方位选择穿刺点。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能一概而论,片面追求向心性或离心性穿刺,应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又避免了护患、家属间的矛盾,还能减少对血管的破坏,给长期住院患儿以后的穿刺减少困难;为患儿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适于在临床进行操作运用。  相似文献   

7.
拇指推压法在穿刺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肥胖及水肿患儿因皮下组织增厚致血管较深 ;皮肤黝黑患儿因肤色较深掩盖了静脉血管走向 ;长期或频繁腹泻、呕吐患儿可因脱水而致静脉充盈不良 ;长期输液者血管有时判断不清。因多种原因均可使患儿头皮静脉显现不清 ,致使穿刺时难度较大 ,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现根据小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 ,运用拇指推压法行头皮静脉穿刺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5月儿科住院患儿中因多种原因致头皮静脉输液难度较大者 …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穿刺困难的婴幼儿寻找一种有效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180例血管条件差但需要静脉治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在用药前用游标卡尺测量头皮浅静脉直径后计数。实验组外涂0.5%硝酸甘油至患儿头皮静脉,1min测量血管直径、穿刺后回血长度。对照组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1min测量血管直径、穿刺后回血长度。比较两组涂药前后血管直径及穿刺后回血长度,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涂药后患儿血管直径及穿刺后回血长度,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涂0.5%硝酸甘油至各种穿刺困难的患儿头皮静脉血管,能使血管充盈度及血管直径增加,提高了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此方法既经济又能赢取抢救时间,并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静脉穿刺质量,降低复针率,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报告如下。1头皮静脉穿刺方法1.1血管选择选择合适的头皮血管,正中静脉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好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弯曲,暴露清楚。应做好患儿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配合,让其协助固定好患儿四肢及头部位置[1]。1.2穿刺对选好的血管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穿刺,穿刺有落空感且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穿刺有空虚感不见回血的情况下,可稍停片刻,或轻轻挤压头皮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特点和技巧,从而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06-2010-06在我院注射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资料,总结患儿穿刺体位、头皮静脉穿刺的血管选择、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技巧以及护理等.结果 患儿采用横抱位抱在母亲怀里,容易头皮静脉穿刺,正中静脉直、粗、易固定,根据患儿情况选择4.5、5、5.5号穿刺针,进针角度为30°角,从静脉正方进针等,穿刺成功后加强护理.结论 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熟练掌握小儿静脉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尽量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患儿早日康复。选择不易滑动,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的头皮静脉,选择型号合适的头皮针,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穿刺成功后三条胶布固定,另加一条胶布将输液管固定于患儿耳朵上。采用如上方法之后,小儿头皮静脉针穿刺成功率高。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合适的头皮针和手法等,可以很好地实行小儿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2.
快速补液是抢救烧伤休克患儿的关键措施,但是小儿由于年龄特点,一般头皮静脉穿刺,由于烧伤后疼痛易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不得不重新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又易引起护患纠纷,甚至导致药物及液体不能准确、及时输入延误治疗。近年来,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我科烧伤患儿中被广泛应用,现将具体操作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姚献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04-1104
探讨运用头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障碍的疗效,通过针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及地仓、百会、廉泉等穴位,目的在于通过针刺达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受损的神经网络重建及发育,同时调节发音器官局部肌肉的协调能力,促使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减压穿刺法,即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高度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采用减压穿刺法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静脉回血早,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其家属满意度。关键词:儿童; 头皮静脉穿刺; 减压穿刺法; 一次穿刺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3-0042-02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得到广泛赞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肥胖儿、营养过剩的胖小儿或因疾病因素及头部血管细等原因不宜进行头部留置针的患儿也随着增加。这为患儿的留置针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此对 80例婴幼儿进行内踝静脉留置针穿刺 ,得到了满意效果 ,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选自 2 0 0 2年 10月至 12月的住院患儿 16 0例 ,年龄 40d至7岁 ,其中 :1岁以内 80例 ,1岁~ 2岁 72例 ,3岁~ 7岁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同时将胖小儿或头皮静脉不明显者采用内踝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为观察组 ,以颞浅静脉穿刺为主的为对照组。2…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治疗及营养支持的基本途径,建立长期有效的静脉通路尤为重要。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广泛应用已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不仅保护新生儿血管,减轻患儿接受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巡视、观察病情。现将我院新生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头皮静脉新生儿头皮血管丰富、充盈、血流快、抗感染能力强、容易固定,因此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多采用头皮静脉。临床应用发现,头皮静脉穿刺面积小,可供穿刺血管较短、较细,个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简便安全,快速有效,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抽血标本法。方法将临床上采取血标本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100例行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旧法抽血法),2组患儿在抽取血标本时对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无并发症发生、家长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小儿头皮静脉采血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小儿头皮静脉抽血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抽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选择的血管范围广,并发症少,适应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舒适、稳妥的固定方法及减少重复穿刺的手法。方法:6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300例,均采用“S”型固定并用长胶布绕头一周,A组将头皮针管绕过针柄往患儿的左侧固定,B组将头皮针管往患儿的右侧固定,观察两组外渗、患儿舒适情况。另对4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C组及D组各200例,C组采用进针后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D组采用直刺手法穿刺血管,观察两组穿刺成功情况。结果:A、B两组固定舒适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C、D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绕左侧固定顺应了头皮针管,减少了头皮针对血管的刺激,患儿较舒适;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法对细小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相互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血管充盈度较好,回血快,容易固定,而且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也不影响其肢体活动,穿刺针不易被污染,是婴幼儿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但头皮静脉大多细小、弯曲,粗、直的静脉少,加上大多数患儿不合作,常需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笔者近一年的时间共进行的8639次头皮静脉穿刺操作,围绕“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这一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经实践验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39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均为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门诊静脉注射室接受头皮静脉注射的患儿其中男5197例,女3442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18天;年龄0~2.5岁6801例,2.5~3岁1296例,3岁以上542例。1.2结果本组8639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为8267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与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75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为6911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相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4%。2方法与技巧2.1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工作人员应精神饱满,着装...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1994年1月~1996年2月,对3岁以内的住院患儿静脉取血共2455例次,其中有头皮针作头皮静脉穿刺取血1695例次,股静脉穿刺取血760例次。体会到对新牛儿和婴幼儿的静脉取血,采用前法较易掌握,且有取血顺利、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观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部;选择头正中额静脉、两侧须浅静脉或耳后静脉,根据静脉的粗细选用5~61/2号头皮针,其连接之硅胶管氏度以4~6cm为宜(一般需将原配的硅胶管用消毒剪刀剪短,再套四针检),接5ml注射器,常现消毒后,直接穿刺取血。2结果(见附表)附表头皮另脉穿刺及股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