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的改良及研究。方法选取昆明小鼠50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培养液的不同将50只小鼠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5只。A组采用低糖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B组采用含15%~20%胎牛血清的人类输卵管液培养,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比较两组的体外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A组小鼠的体外受精率(71.4%)、正常受精率(65.7%)及卵裂率(89.1%)与B组(67.6%、68.1%、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的优质胚胎率(31.7%)和可移植胚胎率(56.1%)均优于B组(25.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10.17,P〈0.05)。A组小鼠的妊娠率(23.3%)低于B组(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5);但A组小鼠的活产率(17.8%)稍低于B组(1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糖DMEM培养液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的研奔.  相似文献   

2.
卵母细胞成熟调控及体外成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3年以来 ,有关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研究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又一热点。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是由患顽固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因素造成的卵子成熟障碍 ,这种病因即使采用体外授精技术也无法受孕 ;在进行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IVF ET)治疗时 ,药物超促排卵可使妇女在同一周期产生多个卵子 ,有成熟和未成熟的 ,其卵子的成熟度直接关系到卵子的受精效率、卵裂效率和妊娠效率。所谓理论指导实践 ,因此深入研究卵子发生发育的机理 ,了解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及影响因素至关重要。1 卵母细胞成熟的机制目前 ,人们对哺乳动物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0.1、1、5、10ng/Mlegf,12h后检查成熟率,并观察EGF对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 添加5ng/Ml和10ng/Mlegf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并且5ng/Ml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培养液中添加以上浓度EGF对体外受精胚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5ng/Ml EGF虽不能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P>0.05),但可显著提高其通过二细胞阻滞率和囊胚孵化率(P<0.01).结论 EG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有促进作用,可提高体外成熟率及囊胚孵化率,还可促进受精卵通过二细胞阻滞.  相似文献   

4.
排卵前成熟卵泡液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熟卵泡液、促性腺激素对人类生殖泡期 (germinalvesicle,GV)不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invitromaturation ,IVM)的影响。方法 :在基本培养液中加入 5 0 %成熟卵泡液 (folliclefluids ,FF) (Ⅰ组 )、或促性腺激素 (gonadotrophin ,Gn) (Ⅱ组 )或单用基本培养液即对照组 (Ⅲ组 )用于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 ,观察成熟率及进一步发育能力。结果 :三组之间GVBD(生殖泡期破裂 )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MⅡ期率和受精率 ,Ⅰ、Ⅱ组明显高于Ⅲ组 (P <0 .0 1)、Ⅰ组与Ⅱ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Ⅰ组卵裂至 8细胞的比例为 6 2 .5 % ,明显高于Ⅱ组的33.3% (P <0 .0 1)。结论 :GV期卵母细胞尽管在基本培养液中可完成核成熟 ,但胞质不成熟 ,加入 5 0 %FF或Gn均能促卵母细胞的成熟 ,两者相比 5 0 %FF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两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的运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自行研配的培养液与商品化培养液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运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体外成熟培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择使用自行配制培养液的(IVM-A组)110个周期和使用商品化(IVM-B组)培养液的99个周期,并以同期行ICSI的治疗周期为对照(ICSI-C1和ICSI-C2),比较两组在体外成熟?胚胎发育?胚胎种植?临床妊娠及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两对照ICSI-C1和ICSI-C2各项指标无差异的情况下,IVM-A组体外成熟和胚胎发育等方面均高于IVM-B组,且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明显提高(P < 0.05或P < 0.01),可移植胚胎率已达到ICSI组水平?虽然表面上IVM-A组在胚胎种植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等指标低于IVM-B组,但不同阶段的对照组其指标明显改变,ICSI-C2(2006年以后)明显好于ICSI-C1?这种差异可能与近年来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改善及宫腔镜的使用有关?值得注意的是,IVM-A的流产率只有10.53%,显著低于其他3组,而同期的对照(ICSI-C1)却明显高于ICSI-C2,提示使用自行配制培养液培养的胚胎可显著降低流产的发生?但由于样本量还不够大,结果尚待进一步验证?结论:自行配制的培养液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可能与其中额外添加的mHFF及E2等有关?但系统尚需进一步优化,以保证其高效?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纽;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纽。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已经成为治疗不孕症的常规手段,广泛应用于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但目前IVF-ET的临床妊娠率较低,国外报道为28%[1],国内报道为43.3%[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结局的影响及其在最佳浓度下对卵母细胞质量产生的具体效应。方法 收集雌性ICR小鼠的未成熟卵母细胞(GV期)进行IVM,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 nmol/L~10μmol/L),通过比较成熟率和激活率,筛选最佳作用浓度。随后,在处理组的培养液中加入最佳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处理组与对照组中IVM卵母细胞的激活后发育情况、纺锤体组装、染色体排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0 nmol/L雷帕霉素培养组的卵母细胞在IVM后呈现出较高的成熟率[(84.5±1.6)%]和激活率[(62.4±1.5)%],故选择10 nmol/L作为添加雷帕霉素的最佳浓度。在随后的培养中,10 nmol/L雷帕霉素组激活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卵裂率:(54.9±2.6)%vs.(41.9±2.1)%,P=0.0178;囊胚形成率:(12.5±1.6)%vs.(6.4±1.4)%,P=0.044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10 nmol/L雷帕霉素组的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排列异常率降低[染色体异...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指将GV期或GV前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达到次级卵母细胞(MII),能够正常发育、受精和着床,包括完整的卵泡培养^[1]和单纯的卵丘复合体培养。在现代生殖领域中,IVM为降低患者促排卵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提供了解决途径,利用该技术可为一些高龄、卵巢早衰、卵巢切除和遗传病患者提供生殖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卵巢内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发育机制和特点,但目前IVM的成功率还很低,要从根本上提高其成功率,必须对卵母细胞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昆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通过比较获能受精液成分及成熟卵母细胞的处理方法,观察对昆明小鼠体外受精(IVF)效果的影响和用于早期胚胎培养的三种发育培养液培养效果,探讨并建立起适合于昆明小鼠卵子体外受精与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实验体系。方法用T6或FM两种获能受精液对采自昆明雄鼠附睾尾的精子与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IVF),受精前对成熟卵母细胞选用透明质酸酶去除卵丘细胞和不去卵丘细胞(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受精卵分别用M16、改良的CZB液(mCZB)和改良的M16液(mM16)三种发育培养液对体外受精胚进行培养。结果选用FM获能受精液的受精率极显著高于T6液(92.3%对64.7%),且体外受精前先用透明质酸酶处理的成熟卵母细胞比对照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要低(59.2%对64.7%),但差异不显著;用mM16培养液进行培养时桑胚率及囊胚率(55.3%和35.6%)显著高于mCZB(13.3%和8.1%)和M16培养液(17.3%和14.7%),后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昆明小鼠卵子体外受精时宜选用FM受精获能液,不宜用透明质酸酶去除卵丘细胞,且宜选用mM16培养液对昆明小鼠体外受精卵进行早期培养,其中的亚硫磺酸钠可有效的克服2-细胞胚后的体外发育阻滞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ocyte stimulation,COS)过程中的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患者,及时补救性应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补救性应用IVM技术.结果 共取卵子225枚,其中未成熟卵子196枚,体外培养24 h后成熟100枚,受精69枚,卵裂65枚,移植胚胎27枚.同时获取成熟卵子36枚,受精29枚,卵裂26枚,移植胚胎8枚.移植周期14例,放弃周期2例;妊娠7例,其中宫外孕1例,流产1例,分娩5例,出生胎儿7名(2男、5女),均健康.结论 对于POR患者补救性应用IVM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VM)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不孕患者接受54个IVM周期治疗,包括26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14例月经周期正常但经其他辅助生育技术失败的患者.测定卵泡早期的性激素、抑制素-A(INH-A)、抑制素-B(INH-B).未经任何药物刺激,于月经周期的9~12 d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对两侧卵巢内的小卵泡进行穿刺获卵.体外培养24~48 h,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18 h后观察受精情况,继续培养24~48 h,直至胚胎移植,移植前行激光辅助孵化.结果:7个周期取消,取消率为13%(7/54).1例生化妊娠,19例临床妊娠,每取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35.2%(19/54),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0.4%(19/47).47个移植周期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857个,平均每周期18.2个,体外培养48 h后总成熟率为73.7%(632/857),正常受精率为75.3%(476/632),卵裂率为91.2%.妊娠组的获卵数显著多于非妊娠组[(22.4±16.2)个vs(15.2±7.1)个,P<0.05],取卵日和胚胎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非妊娠组[(8.0±1.5)cm vs(6.8±0.9)cm;(9.5±1.6)cm vs(8.3±1.3)cm,P<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INH-A、INH-B各参数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未经药物刺激的IVM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获卵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与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生殖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EGF浓度为0(对照)、0.5、1、2.5、5、10 ng/ml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生殖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和第一极体(the first polar body,PB1)排出的情况.将达到MⅡ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原核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EGF浓度为1、2.5、5、10 ng/ml组GVB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EGF浓度2.5、5、10 ng/ml组PB1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其中EGF浓度5 ng/ml组的GVBD、PB1发生率最高(P<0.01).卵母细胞在1、2.5、5、10 ng/ml EGF培养浓度下的退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2-细胞和4-细胞胚胎的发生率在EGF浓度为5 ng/ml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GF可促进GV期卵母细胞的成熟,对其受精能力和胚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也可能有抑制卵母细胞凋亡的作用,而EGF以上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国内实验Beagle犬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及制备基因修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要求有充足的Beagle犬胚胎。目前诱导排卵技术在犬上效果不明显,体内获取犬成熟卵母细胞有困难。同时,尽管科研人员对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但尚未获得突破,成熟率低,严重制约了其在种质资源保存、基因修饰模型制备及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梳理了不同犬龄及生殖周期、卵母细胞形态与体积及脂滴在Beagle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影响,以为其体外成熟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获卵数≥10个.分析3组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统计229个移植周期,4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23个周期获活产,临床妊娠率为20.9℅,活产率为10.0℅.A、B、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7℅、23.0℅、22.1℅,活产率为5.9℅、12.1℅、10.6℅.结论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IVF治疗活产率低,临床妊娠率以及活产率不随获卵数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同源卵母细胞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IVF和ICSI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同源卵母细胞分别实施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夫妇的48个治疗周期,将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8例,ICSI均受精,完全受精失败率为16.7%;IVF、ICSI均受精组中ICSI受精率(78.6%)高于常规IVF(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常规IVF受精胚胎17例,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41.2%;移植ICSI受精胚胎15例,临床妊娠6例,临床妊娠率40.0%;混合移植IVF+ICSI受精胚胎16例,临床妊娠6例,临床妊娠率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卵管性不孕且可疑或高危IVF受精障碍人群在首次IVF助孕治疗时,可选择将部分卵行ICSI,减少取消移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不同改行时机对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fertilization,IVF)过程中为预防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因卵泡发育迟缓,改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91例患者,按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天数不同分为两组,A组使用Gn 5~7 d,共51例,B组使用Gn 8~13 d,共4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指标、Gn用量、体外成熟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但获卵数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日的雌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而孕激素水平则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移植周期率、hCG阳性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临床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咛ヒ浦仓芷谥校煌被男蠭VM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但Gn使用后5~7 d比8~13 d可以显著减少促排卵药物的用量,增加获卵数,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 633枚和DO 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 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maturation of human oocytes (IVM)from pregnant late term,natural cycles and Gn stimulating cycles and the effect of granulose cells on IVM from pregnant late term.Methods A total of 1086 immature oocyte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633 oocyte-cumulus complexes(OCCs)and 453 denuded oocytes(DOs).OCCs were divided into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IVM group,and DOs were divided into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 group.All the oocytes were matured in IVM culture system and fertilized by ICSI.The embyos were cultured to blastcyst stage except that those in IVM group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utems.The main outcomes were assessed including maturation rate(MR), fertilization rate(FR),cleaverage rate(CR),and blastulation rate(BR)(natural cycle group,pregnant late term group and COH group)and pregnancy rate per transfer cycle(PR) of IVM group.ReslIIts MR of OCCs in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COH group was 74.3%,76.9%and 82.2%,respectively,show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pregnant late term cycle group and IVM group.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FR,CR or BR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For IVM cycle group,clinical pregnancy rate of 20%per aspiration was achieved.For DOs,MR of COH group(86.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ural cycle group(72.5%)and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72.7%) (P<0.01).FR,CR and BR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MR,FR,CR and BR between OCCs group and DOs group from pregnant late term.Conclusions The oocytes from pregnant late term have the sam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 those from natural cycles or Gn stimulating cycles in vitro,and provide a new source of donor oocytes.Granulose ceils do not affect the IVM from pregnant late ter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挑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受精(IVF)培养体系。方法 90例(91个周期)接受IVF/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治疗的患者,卵母细胞的IVF及胚胎的体外培养分别采用GⅢ体系(A组, 51周期, )和Quinn体系(B组,40周期)。结果 A组和B组分别获得683枚和652枚卵母细胞,IVF后,受精率分别为63 .25% ( 432 /683 )及66 41%(433 /652),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体外培养24h后,A组414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5. 83% ( 414 /432 );B组397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1 69% (397 /433) ,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继续培养,行第3天胚胎移植,A、B两组分别获得优质胚胎220及140枚(53. 14%和35. 26% )。最终,A组共有26例获得临床妊娠,B组15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0. 98%和37. 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另外,B组中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IVF周期与ICSI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A组中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48. 97%和63 .11%, 45 .71%和56 25%,P<0 05),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两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Quinn系列似乎有助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而GⅢ体系更有利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及后期的着床方面。对于GⅢ系列采取ICSI授精方式似乎更能提高试管婴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