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三七伤药片中乌头总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思文 《中成药》1990,12(6):11-12
本文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三七伤药片中乌头总碱的含量。实验表明此法能消除组分中无关吸收的干扰、加样回收率99.3%。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推算乌头碱氨基醇型水解产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控制苯甲酰乌头原碱水解条件,分别获得不同阶段的水解产物,确定苯甲酰乌头原碱降解率与苯甲酸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建立通过苯甲酸HPLC定量分析推导氨基醇型乌头原碱类水解产物含量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药典法制草乌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苯甲酰乌头原碱降解率与苯甲酸转化率约为1∶1,通过测定苯甲酸含量计算氨基醇型乌头原碱类含量的公式为:氨基醇型乌头原碱类含量≈(苯甲酸的含量×529)/122。药典法制草乌的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和氨基醇型乌头原碱类含量分别为0.0025%、0.16%和0.005%。结论通过定量分析苯甲酸含量推导乌头碱氨基醇型水解产物含量的方法可行,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压力蒸制草乌,用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用反相HPLC法分别测定剧毒性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压力与温度增高,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剧毒性生物碱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亳芍生物碱提取、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95%乙醇提取亳芍干粉,总提物回收乙醇后盐酸酸化,二氯甲烷萃取除杂,加氨水中和至弱碱性后氯仿萃取获总生物碱提物,薄层色谱检测,改良碘化铋钾等显色,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总生物碱提取物经薄层色谱展开后,改良碘化铋钾显色,可检测到4个橙红色斑点;浓硫酸显色,其中2个斑点呈紫红色;甲醛浓硫酸显色,可见4个紫黑色斑点;以浓硝酸及茚三酮显色未见明显色斑。亳芍总生物碱含量约为0.079%。结论亳芍中含有生物碱,其中可能包含乌头碱类生物碱。  相似文献   

5.
乌头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不同组织中乌头总碱和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为毒性及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不同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40 mmol· L-1乙酸铵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6月4日之前采收的乌头的不同组织部位总生物碱含量明显小于6月18日和7月3日,乌头最佳采收期可确定为6月底至7月初.乌头地上部分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小于地下部分,不同采收期乌头各组织部位中乌头类总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顺序大体为:须根>子根>母根>叶片≈茎秆.结论:该研究初步了解了乌头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确认了乌头的最佳采收期及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煎煮过程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和水解平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研究四逆汤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平衡和水解平衡。方法 利用电喷雾质谱分析,比较了制附子、四逆汤、四逆汤药渣和含有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混合对照品体系中的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结果 在煎煮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溶解并发生水解反应,而脂类生物碱则难溶于水。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水溶性相近,但是次乌头碱在水中的热稳定性更高,C19二萜骨架上C3取代基(—OH或—H)的变化影响生物碱的稳定性。结论四逆汤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由其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和炮制方法的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评价17批乌头类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乌头类药材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3种单酯型生物碱和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A)-0.1 mol/L醋酸铵(1 000 ml加冰醋酸0.5 ml)(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并采用滴定法测定其总生物碱含量,考察乌头类药材不同产地及炮制品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差距悬殊,考察样品中以四川和陕西的较好,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不低于0.701 3%、0.092 7%、0.394 1 mg/g;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不高于0.309 7%、0.437 2%、0.057 4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准确,可用于测定不同产地和炮制方法的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不同产地和炮制方法的乌头类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头反贝母”的科学内涵。方法建立血浆固相萃取富集方法及合适的HPLC条件流动相由甲醇水氯仿三乙胺(70∶30∶2∶0.2)组成,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柱温40℃;对家兔静脉给药动物血浆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进行测定。结果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浙贝母总生物碱配伍应用前后,其药动学参数变化二种乌头生物碱与浙贝母总生物碱配伍应用后,其消除半衰期均比单用延长(P<0.05),血浆清除率均比单用减慢(P<0.05),AUC均比单用增大(P<0.05);次乌头碱与浙贝母总生物碱配伍应用后,其药动学参数与单用次乌头碱比,主要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乌头生物碱与浙贝母总生物碱配伍应用后在动物体内的滞留时间延长和效用时间延长。从药动学角度初步验证了“乌头反贝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赵祥升  侯大斌  许源  王惠  舒晓燕 《中草药》2009,40(Z1):265-267
目的 检测附子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和离体苗的生物碱量,建立附子乌头类总生物碱和同时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量,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二胺,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30 ℃。结果 愈伤组织和离体苗中总生物碱的量分别为3.972、2.904 mg/g;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量分别为:0.678、0.448、0.887 mg/g,0.464、0.234、0.339 mg/g。3种生物碱得到很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愈伤组织中生物碱的量高于离体苗,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回收率高,可以为附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川乌浸膏颗粒剂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颗粒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进行定性鉴别,层析条件为硅胶G板,石油醚-乙醚-丙酮(523)(氨蒸气饱和)为展开剂,改良碘化铋钾显色.并对以上3一种双酯型生物碱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甲醇-水-氯仿-三乙胺(6337180.45)为流动相;色谱柱YWG-C18H353.9mm×30cm;紫外检测波长254nm;流速1.2ml/min;纸速0.2cm/min.同时用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乌头总生物碱和酯型乌头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鲜乌头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比较四川安州、北川、平武、青川、布拖和云南永胜、维西及陕西南郑8个种源乌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差异,为优质种源的选择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NanoChrom ChromCore PFP(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0.04 mol/L醋酸铵溶液(三乙胺调pH为8.1)-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5 nm;进样量为20μL。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影响乌头中6个生物碱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种源样品测定数据进行系统比较和评价。结果:乌头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效果良好,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不同种源地乌头母根、子根中6个成分含量及其含量总和有明显差异,海拔是影响乌头中生物碱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在8个种源的样品中,来自北川地区的乌头指标性成分含量及综合评价得分均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乌头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可为乌头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乌头饮片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乌头类不同饮片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液相色谱采用InertsilODS-3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醋酸铵缓冲液(60:40);流速:0.2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液-质联用方法测定乌头饮片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测得了25批乌头不同饮片的结果。结论液-质联用方法具有灵敏、专属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微量生物碱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三七伤药片为伤科良药,其组方中的草乌与雪上一枝篙均含有剧毒成分乌头碱。我们试用薄层层析法,对该药中的草乌与雪上一枝篙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对该药所含的剧毒成分乌头碱进行了限量检测。一、实验条件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oitum Kusnc-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雪上一枝篙:毛茛科植物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的干燥块根。三七伤药片:烟台康平药厂生产(批号:870703、  相似文献   

14.
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附子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生物碱经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以附子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的转移率为指标,采用UV,HPLC,TLC分别对富集前后附子提取物中的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及其成分鉴别.结果:采用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附子生物碱,总生物碱转移率83.70%,纯度67.34%;乌头碱转移率77.78%,次乌头碱转移率94.12%,新乌头碱转移率52.63%;TLC比较发现显示6个相似的生物斑点,说明富集前后生物碱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能有效提高附子中总生物碱的纯度,且各生物碱转移率较高,可用于大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甘草、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环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作用。与附子共煎时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无减少乌头碱溶出的作用。甘草解毒机理是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能与乌头类生物碱结合,延缓或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甘草酸在胃肠道转化为甘草次酸而被机体吸收,吸收后的甘草次酸在体内有较强的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甘草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在煎液中与乌头类生物碱发生结合沉淀,减少有毒生物碱的吸收;甘草黄酮在体内也可发挥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甘草酸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乌头碱结合,减少有毒生物碱吸收或在体内与乌头碱结合加速其排泄而发挥解毒作用的可能性存在,但此减毒作用并非主要作用。干姜降低附子毒性作用确切可靠。在与附子共煎环节,干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能减少煎液中乌头碱含量,并减少其生物毒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并不减少煎液中乌头碱的溶出,但却能在体内发挥拮抗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水溶性组分能增加附子中乌头碱类的溶出,并增强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对陕西省周至人处理附子的科学性进行证明。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量,并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附子中3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煎煮可以减小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但变化很小;但与甘草合煎后生物碱总量及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等3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主要毒性物质乌头碱的含量减小了约64%。结论该研究对周至人大量食用附子而不中毒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乌头类生药生物碱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类生药中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分析了8种乌头(15个样品),大部分样品含有以上三种生物碱,仅含量不同,少数样品含有其中的1或2种生物碱,其色谱图均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8.
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及批号小金丸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小金丸中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钠(用三乙胺调节pH 6.5)(47∶53),检测波长235 nm。比较4个厂家生产的8批样品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类成分线性范围均为4~60 m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101.79%,102.13%。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质量分数最高达214.718μg·g-1,最低值18.452μg·g-1。结论: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原材料质量、制剂工艺及生产设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铁牛七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雪琴  范智超  张志琪 《中药材》2007,30(6):715-718
目的:优选铁牛七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并结合单因素轮换法,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碱含量,对铁牛七中生物碱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总碱和乌头碱具有不同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6倍量酸性乙醇溶液(无水乙醇∶pH 3.0 HAc=85∶15,v/v)回流提取1 h时总生物碱提取量最高,3次提取基本可将其完全提出,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为0.980%;采用4倍量酸性乙醇溶液(无水乙醇∶pH 3.0 HAc=15∶85,v/v)回流提取0.5 h时乌头碱提取量最高,3次提取基本可将其完全提出,测得乌头碱含量为0.109%。结论:实验证明该提取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川乌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川乌药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法,以提取物得率和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并用RP-HPLC法测定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二乙胺(70∶30∶2∶0.1)。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用氨试液浸润,加入15倍乙醚溶剂,冷浸24h。结论:该实验提取工艺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