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18例,采用数字图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并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HR、CO、SV、LVF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
3.
王守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68-446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与对照组的6.6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应用应用强心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2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2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6.7%,治疗2组为9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螺内酯组 (A组 ) ,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螺内酯 (2 0~4 0mg/d) ,对照组 (B组 )仅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 8周分别进行心功能 (NYHA)分级评估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生化等检查 ,并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 8周后A、B两组心功能、无创心排量指标均显著改善 (P <0 .0 5 ) ;与B组比较 ,A组改善更显著 (P <0 .0 5 )。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血脂、血糖升高 ,无高血钾症。结论 :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 ,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包伶 《中外医疗》2014,(34):137-138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R、LVDD、LV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F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3.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VEF及SV均显著提高(P<0.05),LVEDD及LVESD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质量为(300±50) g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多柔比星2 mg/kg(每周1次、共8周)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模型组、螺内酯干预Ⅰ组、螺内酯干预Ⅱ组、螺内酯干预Ⅲ组,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螺内酯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灌胃10、20、40 mg/(kg·d)螺内酯,连续给药8周,于给药后第9周检测血浆、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血清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及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结果:给予螺内酯干预8周后Ⅱ组、Ⅲ组血浆、心肌中AngⅡ水平下降(P<0.05)、ALD水平上升(P<0.05)、血浆NO水平上升(P<0.05)、PⅢNP水平下降(P<0.05)、ANP水平下降(P<0.05)。结论:予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以螺内酯20 mg/(kg·d)及40 mg/(kg·d)治疗8周可一定程度纠正神经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荼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同酮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螺内酯组与对照组,各15例,川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1个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索Ⅱ与醛同酮。结果治疗1个月后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卜腺素、肾索活性及醛同酮明显低于治疔前,也低于对照组。结论螺内酯可明显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肾素活性及醛固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BM、CNKI、WANFANG、VIP、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严格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共6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周至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MD=3.96,95%CI(2.25、6.99),P≤0.0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7.40,95%CI(5.51、9.30),P≤0.00001]。结论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文章数目及质量有限,故仍需要更大量样本及更科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建议临床审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治疗前、后对心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1.5±7.2)%,较对照组的(47.2±6.6)%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83.3%,对照组的有效率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较西医常规治疗更能改善心脏功能和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经常规治疗仍有CHF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 ,观察其对循环内分泌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 1个月时试验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 3个月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和内皮素 (ET)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浆NE和ET水平呈正相关 ,二者与LVEF呈负相关 ;3个月时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DCM心力衰竭患者有效 ,可能是通过保护心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舒缩功能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其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仪,观察40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CHF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心电图的改变,计算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与超声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2例CHF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P波最大时限较治疗前明显缩短((102.1±13.0)msvs(118.3±11.5)ms,t=9.568,P<0.05);P波离散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7.5±11.6)msvs(37.5±9.8)ms,t=7.723,P<0.05)。美托洛尔治疗前后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前r=0.411,0.475;治疗后r=0.624,0.486;P均<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0.418,-0.590;治疗后r=-0.554,-0.691;P均<0.05);而与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CHF患者通过改善心功能使P波最大时限缩短,P波离散度减小,提示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6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甲状腺功能。结果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三碘甲腺原氨酸(T3)降低,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升高。同时,随着NYHA心功能分组的加重,T3逐渐降低,rT3逐渐升高。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广泛存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DCM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缬沙坦胶囊)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房内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6MWT步行距离、生活质量Batherl指数(BI)评分与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提高DCM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及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莫新玲  谢福生  侯广道 《重庆医学》2013,(27):3249-3250,3254
目的观察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凝蛋白重链(CMHC)自身IgG抗体滴度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2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1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作为治疗组,其余14例为标准对照组,同时设健康体检者28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HC自身IgG抗体。结果未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CMHC自身IgG抗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好转11例(78.57%),标准对照组好转5例(35.71%),且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CMHC自身IgG抗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由(36.12±9.98)%提高至(46.15±12.18)%,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9.68±9.60)mm缩小至(50.05±10.20)mm,治疗后较标准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与传统方法比较疗效明显,且降低了体内CMHC自身IgG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6只充血性心力衰竭犬模型行心脏减容手术减小左心室容积,观察缓解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只犬均行右心室快速起搏建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检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测定确认模型合格。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左心室折叠术以减小左室容积,术中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及经食管内超声心动指导并确认减容程度。结果 除1例术中死亡无法完成监测全部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提示心功明显改善。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楔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减容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外科手术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 B 型利钠肽(rhBNP)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21例,心功能Ⅲ~Ⅳ级,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61)和 rhBNP 治疗组(rhBNP 组,n=60),记录病史,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脏彩超、心功能状态、血浆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和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72 h后,rhBNP 组 NT‐pro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1周时,rhBNP 组 LVEDd 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33),两组LVEF 均升高,rhBNP 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1周后 rhBNP 组的总有效率(91.6%)与对照组(7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hBNP 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41);两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结论 rhBNP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失代偿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伴有室性早搏的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90例,计算其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TO、T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RT可作为DCM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马盛优  黄尔宙  玉奇生  陆杨春 《广西医学》2002,24(10):1551-155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状腺激素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探索其安全有效剂量。方法:123例DCM心力衰竭患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组上分别加服甲状腺激素20gm/d,40mg/d,60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血清T3,T4水平,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观察心脏各参数变化。结果: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三组血清T3,T4明显升高,C组高于正常值;A,B两组心功能改善优于C组,A,B两组心脏各参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而C组明显不明显。结论:甲状腺激素治疗DCM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剂量为20-40m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