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碳复合材料主要由刚性碳化纤维和热解碳等基质构成。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航空航天材料。另外还用于人造心脏瓣膜和一种新型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为了对其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价,作者采用放射示踪法,通过不同放射标记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对两种结构类型(A和B)的碳—碳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材料分别制成内径3.5mm、长25mm的管状,两种材料基质相同,但材料A的碳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生物材料学的发展,人工血管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应用,人工血管材料得到不断更新,如何提高血管的通畅性和人工血管材料的相容性是在近年来人工血管研究的重点。 目的:利用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人工血管材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 资料提取: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人工血管材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人工血管(Artificial blood vessels);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将统计和计量数据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与人工血管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论文。②与人工血管材料临床应用相关的论文。排除标准:①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②重复研究的文献。③刊社信息。④未发表的文章。⑤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章。⑥年鉴。 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时间、文献数量、学科类别、研究机构、来源期刊、文献被引频次、文献下载频次、关联文献、作者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和主要关键词进行相关分析。并对CNKI数据库中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专利技术和重要会议论文进行分析。 结果: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22篇与人工血管材料学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数量产出趋于上升趋势,2008年文献产出数量最多共17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发表文献量最多为27篇,占全部文献的22.1%;人工血管材料学研究基金资助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共发表文献30篇;人工血管材料学研究以聚氨酯的研究为主,突出材料学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关于人工血管材料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中国从事人工血管材料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施的医务工作者进一步确定科研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择了合成的肝素化磺化聚醚砜材料、聚醚砜材料和亲水接枝的聚乙烯GAMBRO,在与血液接触环境中对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与血液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可因体外循环(CPB)中的血液激活而引发一系列术后严重并发症。认识并改善CPB中的血液生物相容性可有效控制并消除CPB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可因体外循环 ( CPB)中的血液激活而引发一系列术后严重并发症。认识并改善 CPB中的血液生物相容性可有效控制并消除 CPB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研究[英]/MathewJ…//Biomaterial.-1993,14(1).-57过去研究表明聚BENAAm人纤维细胞培养引起细胞增生,而没有出现血小板扩散和聚集。因此值得注意的是研究BE-NAAm和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生物医用材料要接触人体内环境,甚至必须植入生物体内,因此要求具有无毒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化学稳定性、合适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易加工成型性。 目的:从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表面和白蛋白的结构及其在抗凝血上的应用几个方面分析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69/2010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目前抗凝血材料的制备基本上只是采用单独的生物惰性表面或生物活性表面,虽然都获得了较好效果,但不能长期保持其生物相容性尤其是血液相容性,如果能将惰性表面与活性表面结合起来,使材料同时具备两者的长处,并能充分利用人体血液中的天然组分白蛋白或许会是抗凝血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后希望通过采用高生物惰性的PEU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白蛋白识别因子cibacron blue复合,合成具有优良性质的活性改性物,并以此对聚氨酯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8.
以类金刚石薄膜(DLC)、含硅DLC、石墨、金刚石薄膜(DF)、低温各向同性碳(LTIC)和碳化硅为材料样本,用T型关联度法对其动态凝血时间、血小板消耗率、溶血率和表面能量参数等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动态凝血时间与亲水性的表面能量参数呈正相关,与临界表面张力呈负相关,其中与界面张力的关联度最大(0.63),其次为临界表面张力(-0.43);(2)与动态凝血时间的情形刚好相反,溶血率与亲水性的表面能量参数呈负相关,而与临界表面张力呈正相关,对溶血率影响较大的仍然是界面张力(-0.43)和临界表面张力(0.29);(3)与血小板消耗率关联最大的是临界表面张力(0.68),其次为表面张力(0.32);(4)动态凝血时间与血小板消耗率、溶血率之间有较大的负关联度。结果表明:动态凝血时间取决于其表面亲水性和有限润湿的平衡,血小板消耗的基础是材料表面良好的润湿与亲水性,而材料表面的疏水作用和充分的润湿则成为溶血的推动力量;动态凝血时间与溶血率和血小板消耗率之间具有“跷跷板效应”,因而可等效地用动态凝血时间评价生物碳素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证实:以血浆蛋白吸附为先导的血小板黏附、变形而致血栓形成,是生物碳素材料的主要凝血机制;可以临界表面张力为指标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本研究为用表面界面性能评价生物碳素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相容性是指任何一种外源性物质,包括天然材料、治疗用的外源性细胞、植入的器官、人工材料的植入体或纳米粒子,为治疗目的植入或通过某种方式进入生物体,或与生物组织共存时,对生物体和生物组织造成损伤,或引起生物体、生物组织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材料制成义眼台在眶内植入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应用情况及不同植入方法对避免术后并发症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义眼台植入的研究,关键词为眼科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8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目前眶内植入材料主要有天然珊瑚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多孔生物陶瓷义眼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眼台和改性PHEMA多孔水凝胶义眼台等。其中天然珊瑚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应用临床效果较好,但因其价格昂贵等原因,不少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此种材料的替代品。同时义眼台植入方法的选择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大作用,很多研究文章提出了有价值的成果。结论:用于制作义眼台的材料选择很多,植入方法有多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研究应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目的:评价修复硬脑膜缺损各种修补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方法:以 “硬脑膜,材料”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12中相关硬脑膜缺损修补材料学研究及各种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使用自体组织、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硬脑膜修补材料分别存在着来源困难、易粘连、不易保存、不易消毒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在可利用的情况下仍为首选,其中异种生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硬脑膜修补材料。虽然异种生物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硬脑膜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生物碳素材料表面界面特性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单晶硅片表面上制备金刚石薄膜,并选择抛光石墨进行对比。分别对这三种碳素材料进行表面界面特性表征和血液相容性评价。结果发现,色散极性比是决定生物碳素材料抗凝血性能好坏的主要参数,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生物碳素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单晶硅片表面上制备金刚石薄膜,并选择抛光石墨进行对比。分别对这三种碳素材料进行表面界面特性表征和血液相容性评价。结果发现,色散极性比是决定生物碳素材料抗凝血性能好坏的主要参数,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生物碳素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董喆  奚廷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34(6):62-64,后插1-后插3
生物材料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是生物材料学科多年关注的焦点,是生物相容性学科的基础.生物材料研究通过对生物相容现象的探讨为生物型医疗器械的使用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分析过去50年无源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不损伤组织是长期使用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的惟一要求.目前只有少数具有活性的生物材料可成功应用于临床.就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复杂细胞、药物和基因传递系统以及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说明生物材料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董喆  奚廷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1,34(1):62-64,I0003-I0005
生物材料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是生物材料学科多年关注的焦点,是生物相容性学科的基础.生物材料研究通过对生物相容现象的探讨为生物型医疗器械的使用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分析过去50年无源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不损伤组织是长期使用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的惟一要求.目前只有少数具有活性的生物材料可成功应用于临床.就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一种材料植入人体后,首先接触生物活体的是材料表面,因此人体对生物材料的最初反应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质。通过各种改性和修饰技术,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能,可能达到从整体上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目前,学科界对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界面行为的认识多还停留在组织和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的认识和积累还较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具有真正体内生物相容性的植入材料明显增加。金属植入物常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腐蚀,机体对腐蚀产物引起有害的反应,产生植入的失败。甚至某些小颗粒或离子的释放引起肿瘤。从理论上分析通过适当的涂料完整地复盖植入物表面将克服这些有害作用。而本作者考虑应用像金刚石的碳涂料用作植入材料表面涂层。认为该材料是一种惰性不可渗透的烃涂料,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合适的特点,特别是在矫形植入中。但是该材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工血管取于合成材料,是最常用的血管代用品,如何提高血管的通畅性和人工血管材料的相容性是在近年来人工血管研究的重点。目的:综述人工血管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归纳近年来国际在生物材料和血液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方法和视点。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01至2014年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人工血管,生物材料;Biomaterials,Artificial blood vessels。结果与结论:血液相容性材料的研究虽然历经了很多年,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繁多,除血液固有成分外,材料表面界面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材料表面界面特征优化及改性已成为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评价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敏感指标和有效阳性对照材料的选择及其评价结果量化等。因此良好血液相容性材料的研制及合理、高效血液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依然需要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可降解医用材料的应用和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可降解医用材料的应用和生物相容性四川省生物医学材料监测中心王定国,吴增树可降解性材料的发展许多聚合生物材料进入机体后,可释放不同分子量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但这种释放不是真正的降解,而更多是聚合物添加剂的滤出或单体的解聚。早在60年代,Rober...  相似文献   

20.
背景:保证生物材料优良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是研制开发外科植入物及矫形器械产品的关键,但目前对其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认识。 目的:初步分析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生物及力学相容性的概念、内涵,指导医疗器械产品的选型设计与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lsiver、Springerlink、CNKI及维普等数据库1995至2012年相关文献,围绕“生物及力学相容性”主题词,探讨合金成分、显微组织及相变控制和材料表面状态优化等因素对钛合金材料生物及力学相容性的影响规律。 结果与结论:生物及力学相容性是一个综合评价概念。进行医用钛合金材料选型设计时,首先要求合金中的组成元素无不良反应,并保证其与组织、血液及免疫和全身反应的安全性,同时要求所添加元素对钛合金的机械性能等其他性能不良影响最小。钛合金中常见的合金化元素主要包括α相稳定元素、β相稳定元素和中性元素3类。要使生物医用钛合金植入材料获得优良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对材料内部显微组织和相变进行控制,以及开展材料表面状态改性优化也至关重要。但不能单纯追求一种钛合金的低模量或高强度等某一单项力学指标与人体骨组织接近或匹配而简单判定其生物力学相容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