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12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行体外循环,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胸非体外循环微创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房间缺损(ASD)的疗效及护理,总结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 经胸封堵术组50例,在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 cm切口,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现象.心脏直视术组50例,采用全麻下气管插管,正中切口30例,右侧切口20例.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对以上10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两种治疗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全组无死亡;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8%和100%(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似;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输血量、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刨封堵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强,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无需输血、术后循环稳定、护理措施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何琴 《现代护理》2007,13(11):1055-1056
目的探讨封堵器微创经胸壁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的配合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对6例接受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6例患者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技术成功,经治疗护理痊愈,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手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1):1055-1056
目的 探讨封堵器微创经胸壁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的配合与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6例接受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6例患者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技术成功,经治疗护理痊愈,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手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术前经胸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以及周缘情况;TTE法指导非体外循环经右胸ASD封堵术,评价封堵器牢固程度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TTE观察封堵器位置及有无分流。结果术前TTE测量ASD最大直径为11~48mm[(26.76±10.53)mm],封堵器大小为16~58mm[(34.35±11.54)mm]。除2例术后三天及术后1h脱落改行直视修补术外,其余38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95%。应用此方法,缺损最大直径大于30mm的病例的疗效与小于30mm的病例疗效无差别。结论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选病例、测量缺损大小、术中指导手术全过程以及术后追踪随访病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霞 《中国护理杂志》2005,2(2):823-825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上海胸科医院心外科11例施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的手术配合方法,包括术前访视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术中观察病情演变及娴熟的手术配合。本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优良,心理状况稳定,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于术护理足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胸非体外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对2013年6~11月我院收治59例行经胸非体外小切口VSD封堵术的患儿术中配合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6例均一次封堵成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分流,3例改为心脏直视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结论:做好术中配合及充分的心脏直视手术准备,对保证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近年来开展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住院短、无需体外循环、无需输血、成功率高等优点。我院2008-10-2010-06对12例ASD患者行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15~41(平均28.3)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入院,胸骨左缘第2、3肋间均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固定性分裂,术前经心电图、X线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单纯ASD,房间隔缺损直径18~35mm,均未见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2手术配合1.2.1术前准备1.2.1.1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两种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25例(A组),2001年11月至2010年6月体外循环直视ASD、VSD修补术133例(B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各项指标均好于传统体外循环直视手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技术均是治疗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封堵组和修补组,各44例。封堵组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修补组采用传统外科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封堵组手术时间、ICU时间、停用呼吸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修补组,切口长度小于修补组,术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前后径小于修补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感,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