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屏-片成像、CR、DR这三种成像方式的应用,以求对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抽取胸部影像共计300例。屏-片成像系统100例,CR100例,DR100例。使用光学密度计对300例正位胸部影像进行不同区域测量,由三位影像学医师对这300例胸部影像分析,并进行胸部影像质量的评定。结果(1)甲片率:屏-片成像系统42%,CR 67%,DR 69%,经X^2检验X^2=20.01,P〈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2)胸部影像细微结构显示率屏-片成像系统为66.43%,CR与DR显示率为100%,经X^2检验X^2=892.02,P〈0.01比较结果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CR与DR甲片率均明显高于屏-片系统。CR与DR胸部影像细微结构显示优于屏-片系统。  相似文献   

2.
覃延 《当代医学》2011,17(19):16-17
目的研究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床旁骨骼系统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骨骼系统摄影片各120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照片质量:移动DR甲级片率79.2%,乙级片率20.8%,废片率0。移动CR甲级片率65.8%,乙级片率31.7%,废片率2.5%。(2)骨厚实组织结构显示:DR明显优于CR。结论移动DR操作方便,成像快速,有利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R在临床儿科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4幅CR摄片与660幅增感屏-胶片摄片相比较,从理论到实践说明CR在临床儿科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84幅CR摄片优片率为84.00%、660幅增感屏-胶片摄片优片率为53.80%,CR优片率超过30.20%.结论:CR的影像质量明显岛于增感屏-胶片系统,CR可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信息后处理扩大了诊断范围,并入互联网可实行影像信息资源共享,有较强的临床心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燕燕 《中外医疗》2009,28(6):149-149
目的本文探讨CR在小儿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技术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新生儿0~6周岁的病人CR胸片100例,与传统小儿屏胶胸片100例作为对照,分别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并且对影像层次进行分析。结果CR组小儿胸片图像优质片率达91%,而传统屏胶片优质片率仅为62%,影像质量CR明显高于屏-胶片系统。结论小儿胸部CR性能卓越,图像清晰,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颈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颈部疾病患者用KODAK850型CR在调节对比、边缘对比、宽容度减少、噪音减小、窗位增宽左及窗位增宽右等参数做了图像后处理与常规的屏/片系统比较.结果100例颈部CR系统的检查均获得满意照片颈部骨骼及软组织同时很好地显示出来.结论CR在颈部疾病特别是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上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颈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颈部疾病患者用KODAK850型CR在调节对比、边缘对比、宽容度减少、噪音减小、窗位增宽左及窗位增宽右等参数做了图像后处理与常规的屏/片系统比较。结果:100例颈部CR系统的检查均获得满意照片:颈部骨骼及软组织同时很好地显示出来。结论:CR在颈部疾病特别是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上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移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床边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移动DR设备对1 000例患者行床边摄影检查,摄片1 250张。结果成功率为100%;甲片率85.04%;无废片且能即时看到影像。结论移动DR床边摄片明显优于普通床边或CR床边摄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300例床边病人用CR的IP板进行照射,得到共500张图像,对图像的质量、临床应用的灵活性、对周围环境包括其他病人的影响及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并与屏一片系统获得的影像图片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的CR图像能达到临床诊断的需求,其中甲片482张,占96.4%,乙片16张,占3.2%,丙片2张,占0.4%,无废片,与传统屏一片系统相比,CR较大的宽容度,良好的动态线性范围,较宽的响应和后处理能力,大大的提升了影像质量,同时CR存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不足,曝光量较大等缺点.结论 CR在床边摄片中较传统屏胶系统的图像质量高,病变部位显示清晰,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计算机X线摄影与普通X线摄影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CR骨骼影像与普通骨骼片各100例患者的图片质量实施分析比较,分别统计甲、乙、丙级及废片率,并将骨骼之间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CR甲级片率为85.00%,乙级片率为10.00%,丙级片率为5.00%,没有废片率。普通X线骨骼片的甲级片率为40.00%,乙级片率为40.00%,丙级片率为15.00%,废片率为5%。结论应用CR影像诊断的图质量显著优于普通X线,并且具有成像快捷、便于放射诊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广琥 《中外医疗》2008,27(26):129-129
本文探讨计算机放射成像(CR)在小儿胸部摄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新生儿~10周岁的病人CR小儿胸片150例,与传统小儿屏胶胸片150例作为对照,分别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等簸评定.并且对胸片所显示影像层次进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CR组小儿胸片图像优质片率达90%,而传统屏胶片优质片率仅为65%,影像质量CR明显高于屏--胶片系统.结论小儿胸部CR摄影以其卓越性能和高质量图像的特征,存在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两组各6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计算机放射摄影(CR组)与屏/片系统摄影(普通X线组)所摄取的患者图像进行比较。结果CR图像明显优于普通X线图像(P<0.005)。与普通X线相比,是经CR系统后处理的最大优点图像能得到改善,并且对各组织层次的显示能力明显提高。结论CR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对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DR)在婴幼儿胸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OLOGICEPEX型多功能DR和TOSHIBA多功能拍片机各1台,随机抽取我院0岁~3岁婴幼儿DR胸片和传统胸片各200例,由我科3位放射学专家对影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2种胸片的甲级、乙级、丙级及废片率,并且对婴幼儿接受2种摄影胸片的受照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DR胸片甲级片率77%;传统的婴幼儿胸片甲级片率56.5%。婴幼儿胸部的曝光剂量DR胸片为1mAs,传统胸片为5mAs。经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婴幼儿的DR胸片质量明显好于传统胸片。DR系统的曝光剂量显著降低;DR系统操作方便,成像快捷,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在IVP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行DRIVP检查及传统X线IVP检查者各75例评价照片质量;100例行DRIVP前KUB及传统X线所摄同一患者KUB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细钙化检出率。结果:1DR影像:优占64.5%,良占31.1%,差占4.4%;传统组:优占40.3%,良占49.8%,差占9.9%;2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显示清晰率:DR组88.0%,传统组66.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肾盂造影图像质量优于传统X线,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能有效地减少X线摄影的失败,并提供一个更完整的解剖境界,以帮助放射医师显示图像。该技术能改善靶点的清晰度和定性,使投照放射学有其他数字技术的功能,包括电子贮存、电子检索、传递数字网络及数字影像处理,在多房产运用此设备时,CR技术是一个经济的方法,它代表了计算机X线摄影的潜在优势。我们认为使用CR对于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改善影像质量是实用的和有价值的。在今后的10年内,许多医学影像中心以CR取代屏-片X线摄影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3例单发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共196处分别进行如下检查:X线平片29例;CR47例;SCT胸部横断11例并薄层重建,薄层横断、倾斜扫描各12例,共35例薄层行2DMPR、3DSSD及MIP重建;MSCT胸部28例并薄层重建2DMPR、3DVK及MIP重建。结果 X线平片、CR、SCT诊断率分别为76.67%、87.68%和94.44%,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SCT扫描优于CR图像,CR图像优于X线平片。SCT扫描与薄层重建及横断、倾斜扫描、MSCT扫描与薄层重建诊断率分别为94.44%、100%、100%、100%、95.18%和100%,六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薄层显示效果好,诊断率均达100%,为诊断标准。2D重建起辅助诊断作用。SCT及3DSSD、MIP重建、MSCT及3DVK、MIP重建可立体、形象显示骨折,定位效果好,但对轻微骨折显示欠佳,诊断率分别为94.69%、95.58%、97.59%和96.39%。四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CT、MSCT及其2D、3D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X线平片或CR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定性、定量及定位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梅芳 《中原医刊》2007,34(6):20-21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n)在肋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怀疑外伤性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CR检查并对图像采用多级图像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SICA)、影像切割与局部放大等功能进行处理。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3名医师,对所有肋骨图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3名医师观察分析后确认11例13处肋骨骨折。11例肋骨骨折中单纯右侧肋骨骨折4例,左侧肋骨骨折5例,双侧肋骨骨折2例。按骨折程度分完全性骨折12处,不完全性骨折1处。结论CR影像比普通x线影像能更好的显示肋骨和周围软组织,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CR系统自动曝光控制摄影参数与图像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CR系统自动曝光控制(电离室)X线摄影特点,探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①以A、B、C3组(每组180例)不同组合的kV、mAs、密度补偿、感速、探测野等,对胸部拟人水模及IP板自动曝光控制摄影;②检测3种组合患者影像不同曝光条件、曝光指数、kV与mAs变化及照片密度值。结果:①A组125kV与0.6~1.0mAs组合,图像对比度差;低密度偏高;信噪比低;量子斑点多噪声大。②B组70~85kV与5~30mAs组合,图像对比度好;层次清楚;锐利度高;量子斑点少噪声小。A、B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③C组42~52kV与5~20mAs组合,图像对比度高;层次清楚;锐利度高;量子斑点少噪声小。B、C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测量胸片、腰、颈椎等的密度值均在0.8~1.30范围内。结论:CR系统自动曝光控制不宜采用高kV或太低kV摄影,检测病灶细微结构应使用尺寸相对较小的成像板。数字化摄影图像信息后处理技术,保证了照片质量,提高了影像学诊断范围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摄影与屏/胶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计算机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与屏 /胶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优缺点。 方法采用芬兰高频钼靶乳腺机、AgfaADCCR系统和屏 /胶系统对 2 0 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同时检查 ,并对照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R与屏 /胶系统比较 ,患者接受的辐射明显减少。乳腺肿块显示无明显差异 ,局部结构紊乱、皮肤增厚显示率明显提高 ,微钙化显示率略有减低。结论CR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优于传统屏 /胶系统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摄影(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胸部CR照片。结果:100例CR胸部照片,发现肺癌4例;肺炎28例;肺结核17例;肋骨骨折31例;气胸8例。余12例胸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CR检查准确性高,且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胸部疾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乐  王建军  马春忠 《海南医学》2010,21(18):84-86
目的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两种成像方式在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以求对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抽取胸部影像CR1000例,DR1000例。从应用范围、摄影方式、X线的剂量、成像时间、图像质量、图像的调节与处理等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DR对于胸部影像的甲级片率为70.2%,摄影速度为60人/h;CR的甲级片率为57.4%,摄影速度为30人/h。结论 DR在成像质量、甲级片率等方面优于CR,但两者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