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眼压水平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术后视野MD值的影响,寻找对PACG术后患者视野损害程度最低的目标眼压值。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120例,入组时检查视野、眼压,以后每月测一次眼压,1年后再次测视野、眼压,根据眼压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平均眼压≥17mm Hg,B组:平均眼压17mm Hg而12mm Hg,C组:平均眼压≤12mm Hg,比较三组患者1年前后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36例,B组38例,C组46例,1年前后平均缺损(MD)差值:A组为-1.540±0.613,B组为-0.480±0.606,C组为-0.005±0.507。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12mm Hg以下,视野损害最小。  相似文献   

2.
潘英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02-2104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 IOL+ GS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haco+ IOL+ GSL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Phaco+ IOL+ TBL)两种手术治疗的136例(141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67例(69眼)采用Phaco+ IOL+ GSL手术(治疗组),69例(72眼)采用Phaco+IOL+ TBL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6、12个月,治疗组眼压分别为(13.32±1.63)mm Hg、(14.43±1.84) mm Hg、(14.65±1.80)mm Hg、(14.73±1.88)mm Hg,视力分别为(0.423 ±0.091)、(0.472±0.088)、(0.615±0.109)、(0.682±0.127),前房深度分别为(2.75±0.59) mm、(2.97±0.56)mm、(3.25±0.58)mm、(3.41±0.64) mm.对照组眼压分别为(17.35±2.13)mm Hg、(16.87±2.15)mm Hg、(16.31±2.00) mm Hg、(15.68±2.02) mm Hg,视力分别为(0.321±0.069)、(0.362±0.062)、(0.354±0.069)、(0.381±0.088),前房深度分别为(2.21±0.48)mm、(2.35±0.40) mm、(2.41±0.47) mm、(2.43±0.56) mm.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眼压显著降低、视力显著上升,前房深度显著加深(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haco+ IOL+ GSL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胺酮在进行程序化镇静镇痛(procedural sedation andanalgesia,PSA)中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为对急诊室内需要氯胺酮PSA治疗患儿的前瞻性非劣效性研究,于PSA之前、氯胺酮注射后即时、2.5、5以及10 min测量并分析患者右眼眼压。结果 共入组83例患者(其中49例(59%)为男性,1~5年龄组28例患者,6~10年龄组26例患者,11~15年龄组29例患者)。平均氯胺酮静脉注射总量为1.6 mg/kg(95%CI=1.4~1.7)。眼压基线均值为17.5 mm Hg(1 mm Hg=0.133 kPa)(95%CI=16.4~18.6 mm Hg),注射氯胺酮2.5 min后的眼压均值为18.9 mm Hg(95%CI=17.9~19.9 mm Hg)。其平均差为1.4 mm Hg(95%CI=0.4~2.4 mm Hg),非劣性边界为2.6 mm Hg(15%)。结论 给予急诊患儿常规程序化镇静镇痛剂量的氯胺酮并没显著增加眼压。仍需更多研究来评估对于有眼部疾病患者应用氯胺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联冷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6例,26眼.视力无光感~0.05的21例,0.05~0.1的3例,>0.1的2例;应用2种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波动于32~55 mm Hg,平均(42±11)mm Hg.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方法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反应、患者症状,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8个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眼压控制良好,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3±12)mm Hg,(21±8)mm Hg,(18±11)mm Hg及(加±9)mm 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用药物25例,需用一种药物眼压控制在21 mm Hg以下的有1例,患者较为年轻,手术中睫状体冷冻的范围较小.1例发生眼球萎缩.视力提高5例,由原来的光感提高至0.02,视力下降2例,由术前>0.1下降至0.08.患者术后前3天前房反应较重,眼压偏高,第四天眼压开始下降,一月左右眼压维持恒定.结论 二联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334只眼)急性PACG患者,对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与未脱离患者,对房角关闭范围,眼压控制水平及前房炎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4眼中65眼(19.5%)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脱离组房角关闭范围3-4个象限比例为84.6%,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眼压≤10mm Hg比例为20.0%,比未脱离组高(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发生前房炎症比例为61.5%,比未脱离组高(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为早期诊断急性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青光眼患者一共(102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5日至2017年1月1日,将102例青光眼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观察组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青光眼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青光眼患者的术后6 h眼压(27.12±5.13)mm Hg、术后12 h眼压(20.15±3.27)mm Hg、术后48 h眼压(10.11±1.28)mm Hg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眼压,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房注吸术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对于80例(80眼)外伤性前房积血Ⅱ~Ⅲ级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40眼)采用前房注吸术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止血芳酸、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眼压、视力恢复提高、积血吸收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眼压21mm Hg 34例,无一例角膜血染,对照组21mm Hg 25例,有5例眼压35mm Hg,两组眼压控制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观察组0.5有27例,对照组为15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血吸收时间:观察组1~4d为32例,对照组为12例,观察组积血吸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注吸术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前房积血疗效可靠,眼压控制好,积血吸收快,防止继发性出血,视力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流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流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治疗初期应用糖皮质激素;B组患者出现伪膜、角膜上皮点状浸润时应用糖皮质激素;C组患者角膜表层炎症消失,上皮下出现灰白色圆形浸润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三组患者遗留病灶率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眼压水平。结果A组患者遗留病灶率为0,明显低于B组的20.00%和C组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组、C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眼压水平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为(15.04±3.32)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B组的(16.78±1.62)mm Hg和C组的(16.97±1.3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角膜炎患者要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眼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20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 mm Hg,8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手术前平均眼压(38.2±5.6) mm Hg,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7.9±3.1)mm Hg、(13.5±3.7)mm Hg、(18.2±3.8)mm Hg、(18.1±3.5)mm Hg、(19.1±4.8)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张为中  孙红  袁志兰  杨勤 《江苏医药》2012,38(6):696-698
目的观察三枚可调整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复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例(3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三枚(A组,11例)或两枚(B组,13例)可调整缝线的复合小梁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滤泡等。结果 A、B组术后2周眼压[(11.9±2.2)mm Hg vs.(12.6±2.4)mm Hg]和术后2个月眼压[(13.3±2.4)mm Hg vs.(14.1±2.3)mm H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A组浅前房发生率5.6%,明显低于B组的10.0%(P<0.05)。术后2个月时,A组功能滤过泡(I型和Ⅱ型)形成有18眼(100%),明显多于B组的18眼(90%)(P<0.05)。结论与两枚可调整缝线法相比,三枚可调整缝线法术后早期浅前房更少,功能滤过泡形成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6,(3):226-228
目的:比较FP7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与S2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医学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9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在经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前、术后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对比分析FP7组36例(38眼)和S2组21例(21眼)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疗效。结果:FP7组和S2组患者的术前眼压分别为(43.00±9.72)mm Hg(1 mm Hg=0.133 k Pa)和(41.70±10.83)mm Hg。术后6个月FP7组眼压(15.72±4.43)mm Hg,成功36眼(94.7%),S2组眼压(18.37±5.78)mm Hg,成功16眼(76.2%)。结论:在控制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安全性方面,FP7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比S2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9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苏为坦组和贝他根组,各46例,分别使用苏为坦滴眼液和贝他根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眼压变化。结果 用药4,12周后,7:30时眼压值苏为坦组为(15.60±1.35)mm Hg和(16.00±1.78)mm Hg,贝他根组为(15.40±0.78)mm Hg和(15.46±0.89)mm Hg,差异无显著性(P>0.05)。23:30时苏为坦组眼压下降值明显大于贝他根组(F=4.5,P=0.04<0.05)。结论 苏为坦滴眼液的疗效、稳定性及对夜间眼压的控制均优于贝他根滴眼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范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视力为(0.28±0.10),眼压为(15.25±4.17)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视力为(0.22±0.09),眼压为(21.41±4.35)mm Hg。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视力、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范围和眼压,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复合小梁切除术和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对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15例)和睫状体光凝手术组(17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患者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睫状体光凝手术组患者行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患者术前眼压为(42.2±7.3)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周眼压为(30.1±3.5)mm Hg,术后1个月眼压为(26.2±2.1)mm Hg。睫状体光凝手术组术前眼压为(44.3±6.7)mm Hg,术后1周眼压为(22.2±2.1)mm 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8.3±1.4)mm Hg。两组术前眼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光凝手术组术后1周、1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发生早期浅前房2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轻度前房积血3例,经治疗后吸收;术后出现高眼压2例,经药物治疗及局部按摩后眼压控制正常。睫状体光凝手术组术后发生早期浅前房0例;术后发生轻度前房积血1例,经治疗后吸收;术后出现高眼压1例,经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睫状体光凝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67%显著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的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操作简单,方便学习和掌握,对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可以得到与其他手术效果相同的结果,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行非心脏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的降压疗效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2011年5-7月在骨外科、普通外科和泌尿科拟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年龄40~75岁,同质配对分为治疗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和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各40例.术前根据血压情况服药3~5d,控制血压低于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日清晨、围术期平均血压,记录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手术当日清晨和围术期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当日清晨平均血压:(137±7)/(76±5)mm Hg比(142 ±9)/(92±4)mm Hg,围术期血压:(133±8)/(75±5)mm Hg比(139±9)/(84±5)mm Hg,P<0.01);治疗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 (2/40),低于对照组[10.0%(4/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平稳控制行非心脏手术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血压,有效降低晨峰高血压,同时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房角粘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0.77±0.12)、眼压(11.33±7.56)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57±0.06)、(16.50±9.6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3.53±0.51)mm、房角粘连闭合度(58.55±26.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0±0.35)mm、(206.20±3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眼部视力与眼压程度,在临床中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7.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325例近视眼LASIK后眼压正常值范围、眼压波动(术后随访最高眼压与最低眼压的差)的正常上限,制定高眼压的诊断标准,前瞻性观察937例近视眼LASI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结果 69例(7.4%)被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其中82.6%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 LASIK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P<0.01).LASIK 后眼压正常值范围为6.20~16.58mmHg,眼压波动正常值上限为5.45mmHg.LASIK后高眼压的诊断标准:(1)术后眼压达到或超过术前眼压;(2)术后眼压波动大于6mmHg;(3)术后眼压大于17mmHg.结论 LASIK后需要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以便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8例40眼为对象,实施超声乳化术。分析手术效果;超声乳化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视力以及平均眼压水平;手术并发症率。结果38例40眼患者手术效果中,显效有20眼,有效20眼,无效0眼,总有效率100%;38例患者超声乳化术相关指标中,手术时间是31~79 min,平均(57.41±12.42)min。手术后38例患者视力以及平均眼压水平优于手术之前,P <0.05。术前的眼压平均(31.41±6.41)mm Hg,术后的眼压平均(11.41±2.21)mm Hg。术前的视力平均(0.21±0.01),术后的视力平均(0.67±0.21)。38例患者手术并发症中,有2例角膜水肿,有1例房角粘连。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手术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视力以及平均眼压水平,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史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抽取收治的高血压病史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平均收缩压(130±8.1)mm Hg,舒张压(74±10.5)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148±9.2)mm Hg,舒张压(88±13)mm Hg](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3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33眼)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30例(30眼)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角膜散光度数、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0.75±0.39) D]较对照组[(2.51±0.84)D]显著低下(P<0.05);观察组视力0.2~0.4的有6.06%,较对照组的33.33%显著低下(P<0.05);视力1.1~1.5的为57.58%,较对照组的3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眼压[(13.65±1.36) mm Hg]较对照组[(16.39±1.46)mm Hg]显著低下(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12%,较对照组36.67%显著低下(P<0.05).结论 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情况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