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72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与参考组(丙泊酚),每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及拔管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在妇科肿瘤患者开腹手术中全麻基本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安全性高,同时镇痛效果明显,患者苏醒快,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行开腹手术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试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拔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治疗组SpO2变化情况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镇痛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1),设定时间15min输完,然后以0.2—0.7μg/(kg.h)持续泵人至手术结束前10min。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在人室时(T0)、麻醉诱导前3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气管导管拔除时(B)、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T6)的SBP、DBP、HR、SpO2以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手术结束后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一躁动评分及气管导管拔除后15min的Ramsav镇静评分。结果T1时两组SB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且观察组SBP、HRT,时明显低(慢)于对照组(P〈O.05);与T,时比较,观察组患者T2、T3、T4、T5、T6时SBP、DBP、H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R、B、L时SBP、DBP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O.05),T2、T5、T6HR显著增快且明显快于观察组(P〈0.05);麻醉诱导过程中观察组低血压、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拔管时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anl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腹腔镜妇科手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不仅使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使患者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50例(均选择椎管内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试验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20、40、60 min时平均脉氧饱和度、心率、动脉压分别为(98.6±1.0)%、(98.2±0.6)%、(98.9±0.5)%,(79±16)次/分、(78±15)次/分、(77±14)次/分,(83±14)mm Hg、(84±12)mm Hg、(84±11)mm Hg,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定用于妇科手术椎管内麻醉时的镇静效果和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择期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于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D组阻滞平面满意后静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继而用微泵持续泵入;C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腰硬联合麻醉后(T1)、用药后3min(T2)、10min(T3)、30min(T4)、60min(T5)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等指标.结果 T2~T5时D组的Ramsay评分高于T0时(P<0.05),T2~T5时D组评分高于C组(P<0.05),T0~T5时D组的MAP、RR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T3~T5时D组HR慢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抑制椎管内麻醉下的牵拉反应,而且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能够增加患者的配合程度,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全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各20例, 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 C组泵注生理盐水,速度与方法同D组。记录气管插管前10 min(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T2)、手术开始30 min(T3)、拔管后即刻(T4)的MAP和HR及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观察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用药情况。结果 D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均较C组更稳定,镇痛效果更强。药物用量明显减少而且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结论右美托咪定0.8μg/kg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注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经下腹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硬膜外腔给予0.75%左布比卡因15 mL与右美托咪定0.1μg.kg-1,对照组给予0.75%左布比卡因15 mL。比较两组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感觉阻滞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194.2±66.8),(165.2±69.8)min(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分别为(373±27),(315±26)min(P<0.05),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22.7±4.6),(25.7±5.8)min(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左布比卡因可延长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的时间,运动阻滞和镇痛作用均增强,麻醉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0例患者在麻醉维持期丙泊酚TCI靶浓度不超过2.5μg/m L,占总数的66.67%,对照组中仅有4例,占总数的13.33%,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拔管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占总数的83.33%,对照组中26例,占总数的86.67%,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心动过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从某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生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在开始妇科腹腔镜手术之前,对对照组患者注射一定数量的生理盐水,对观察组患者注射相同数量的右美托咪定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烦躁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药物,不影响患者苏醒的意识恢复、呼吸及拔管条件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切皮、拔管时以及拔管后5min心率、血压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切皮时以及拔管时的血压明显升高,同时心率加快,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同时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产生影响,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务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78-179
在手术患者比例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方式及疼痛观念的改变、麻醉科医生意识提高与联合用药等动力的驱使下,临床麻醉用药种类与方式均较以往获得了较大的改观,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较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出现在大量的实验室与动物实验中,其表现出同类麻醉药物所不可及的α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性,临床应用中亦体现出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且无普通麻醉药所致的呼吸抑制性,该药目前已成为手术麻醉领域的新宠。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相关综述,以期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某院收治的150例需要实施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实施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给药后10min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在下腹部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全麻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76例依据临床麻醉方式分为A组19例、B组19例、C组20例和D组18例,A组不给予Dex,B、C、D组分别给予Dex 0.3、0.5、1.0μg/kg。观察4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比较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D组心率、血压及SpO2均低于A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SAS和V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D组心动过缓和苏醒延迟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中、高剂量Dex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采用0.5 μg/kg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践性研究右美托咪定运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法为,在患者麻醉诱导之前、在诱导时与诱导后(8±1.7)min之内输注1μg/kg。细致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期丙泊酚TCI的靶饱和度以及麻醉恢复室里用药情况与副作用等。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右美组在麻醉维持阶段丙泊酚TCI的靶饱和度每毫升少于(2.37±0.4)μg的病例数显著的超过非右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恢复室里右美组予以曲马多的病例数显著少于非右美组。右美组在诱导时以及诱导后用药一过性血压提升率少于麻醉诱导前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美组心动过缓的出现率少于(4.1±0.3)%。结论予以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在于能够减少麻醉维持阶段丙泊酚TCI的靶饱和度,减少苏醒阶段其他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10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参照组患者麻醉诱导10 min前泵入生理盐水,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10 min前泵入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及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入室时(T0),两组DBP、S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3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手术结束前10 min(T4)、气管导管拔除时(T5)、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6)时,试验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T6时,试验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3.62±0.41)、(3.55±0.24)、(3.45±0.25)、(3.28±0.16)、(3.31±0.22)、(3.27±0.34)分,高于对照组的(1.25±0.26)、(1.15±0.16)、(1.12±0.12)、(1.11±0.09)、(1.18±0.14)、(1.15±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25.16±0.62)、(35.15±1.62)min,参照组分别为(29.99±1.54)、(45.21±3.74)min;试验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98、18.1378,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缩短苏醒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颈浅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甲状腺腺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组;B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组;C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分别观察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术后随访追踪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剥离甲状腺时C组的OA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也低于A组(P〈0.01)。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1),B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最低(P〈0.01),A组最高。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恶心呕吐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拔管后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其中心率、收缩压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气管插管后、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在颈丛麻醉的甲状腺手术中使血压和心率平稳,并减少麻醉镇痛和药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72例开胸手术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照组则予以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开胸时(T3)、手术结束时(T4)时的SBP、DBP、HR,血浆NK、NE值、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T1、T2、T3、T4时的SBP、DBP、HR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T3、T4时NK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行全身麻醉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