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线粒体(mitochondrial,MT)是高等动物细胞内含有DNA的细胞器,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的部位和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线粒体DNA突变可引发脑,心脏,骨骼肌,内分泌腺等器官病变,造成多种疾病,其中,线粒体DNA突变与其耳聋的关系正受国内外耳鼻喉学术界的关注,为探索耳聋的奥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DNA突变与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2年发现世界上首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以来,人类已经发现了很多种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近十年来已经明确了几个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由于人类线粒体的唯一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参与人体化学能量的产生.因此线粒体突变干扰能量的产生进而导致全身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就不足为奇了.引起听力损害也只是它的特征之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遗传的线粒体突变被发现也是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原因之一.获得性线粒体突变已被提出是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线粒体遗传作一简单回顾之后,将对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的轮廓作一描述。这些线粒体突变的临床表达依赖于环境暴露程度及多种核编码修饰基因。本文同时阐明预防和治疗线粒体聋的策略将依赖于个体环境暴露因素的明确及回避.以及明确与其相关的核修饰基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4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是存在线粒体DNA1555^A→C的突变。方法:以PCR-RFLP方法进行线粒体DNA1555^A→C突变筛查。结果 仅1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的5个成员有4个存在该突变。结论:线粒体DNA1555^A→C点突变与部分无综合征耳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中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群体中线粒体基因12S rRNA A1555G突变,以探讨该群体与线粒体突变的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102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及线粒体A1555G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02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全部为感音神经性耳聋,54例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7例(6.9%)存在线粒体基因A1555G位点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 A1555G 在该研究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频率,携带有该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作用有高度易感性。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线粒体DNA研究方法的限制,线粒体DNA突变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核遗传病的认识。近年来由于PCR及分子杂交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简要综述了线粒体DNA突变与多种遗传性耳聋症的最新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 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的作用是产生细胞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中心。而在耳蜗的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血管纹中均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综合征和非综合征耳聋。通过对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耳聋的致病机理有更深刻的了解。"引言" 线粒体是一种椭圆形的细胞器,由双层膜包绕组成,具有内外双层膜结构,两层膜之间为膜间腔。内膜高度皱迭形成许多棘伸入基质。内膜内侧面和棘分布有许多小颗粒,是ATP合成酶系复合体所在处,是合成ATP的场所。此外,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还分布有许多运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 4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是否存在线粒体 DNA15 5 5 A→ G的突变。方法 :以 PCR- RFL P方法进行线粒体 DNA15 5 5 A→ G突变筛查。结果 :仅 1个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的 5个成员有 4个存在该突变。结论 :线粒体DNA15 5 5 A→ G点突变与部分无综合征耳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先天性聋儿中GJB2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在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0例散发的先天性聋儿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y—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对收集到的DNA进行分析,筛查患者GJB2235deIC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结果经PCR-RFLP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冈诊断试剂盒分析,在所有参加检测的180名患儿中共发现GJB2235delC纯合突变14名(7.78%),GJB2235delC杂和突变7名(3.89%),线粒体DNAA1555G突变6名(3.33%)。结论应用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在地区性耳聋流行病学凋查中帮助明确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病例,并可指导此类患者的家庭进行耳聋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相当一部分由遗传因素引起。关于遗传性耳聋的总发病率在我国还没有可靠的统计资料。在发达国家,60%的耳聋因遗传缺陷引起。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群体发病率约为1/1000.其中一半是遗传因素所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耳聋研究中的应用.发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行贵州省贵阳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病因学调查。方法 对贵阳市盲聋哑学校150名聋哑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39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和GJB2基因235delC突变限制性内切酶的分析。结果 139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6例(4132%)存在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17例(12.23%)存在GJB2 235delC纯合突变;9例(6.47%)存在GJB2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3.02%。结论 贵阳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发生率和GJB2 235delC突变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应用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筛查、诊断,并可达到防止再出生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聋哑学校重度感音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194例聋哑学生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DNA提取,进行GJB2 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的检测。结果 194例聋哑学生中,GJB2 235delC纯合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为5.67%(11/194)、5.67%(11/194),mtDNA A1555G点突变检出率为9.28%(18/194)。GJB2 235delC在汉族、维族、回族聋哑学生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1%(27/284)、6.0%(3/50)、3.13%(1/32);携带mtDNA A1555G点突变的聋哑学生16人为汉族、1人为维族、1人为回族。结论 新疆三个主要民族聋哑学生群体中GJB2 235delC、A1555G突变检出率均以汉族最高,但三个民族的突变检出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GJB2 235deIC突变检出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A1555G突变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查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线粒体基因组tRNA^ser(UCN)基因T7511C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对30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患者、55例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先证者、131例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和53例正常人对照,以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法检测线粒体基因组T7511C的突变情况。结果全部受检者线粒体基因组未检测到tRNA^ser(UCN)基因T7511C突变。结论本组受检者线粒体基因组无T7511C突变的发生,此结果对临床开展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相关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资源收集及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江苏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病因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调查南通各市县五个聋哑学校202名学生,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筛查患者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结果 19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儿中31例(15.9%)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21例(10.8%)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5例(2.6%)存在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913%。结论 南通地区遗传性耳聋发病率较高,尤其是GJB2 235delC突变,突变率(2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此结果突出了本地区耳聋基因诊断的重要作用,利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群中(包括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是达到减少聋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福州市聋哑学校非综合征性耳聋的患儿进行聋病分子病因学分析。方法 对福州市153名聋哑学校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并对150名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GJB2和线粒体DNA 12SrRNAA 1555G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5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13例(8.67%)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10例(6.67%)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1例(0.67%)存在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达16%。结论 福州地区G口2突变发生率低于其他学者报告的数据。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GJB2基因突变分析用于产前诊断可以降低耳聋的发病率。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点突变检测是预防药物性耳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综合征感音神经性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SNHL)患者及听力正常者中3种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的发生频率,探寻mtDNA突变在NSSNHL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年龄从3~84岁的61例散发的NSSNHL病例,6~68岁的19例听力正常人外周血,提取白细胞DNA,结合应用中断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引物交换PCR方法检测mtDNA4977缺失,应用PCR方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mtDNA1555A→G和mtDNA3243A→G点突变, PCR产物以全自动激光荧光测序仪做序列分析.结果①耳聋组及对照组的mtDNA4977缺失检出率(缺失例数/总例数)分别为68.85%(42/61)及5.26%(1/19);②所有样本均未检出mtDNA1555A→G 及mtDNA3243A→G点突变.结论 NSSNHL组mtDNA4977缺失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组,提示mtDNA4977缺失可能是NSSNHL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mtDNA1555A→G点突变、mtDNA3243A→G点突变在NSSNHL患者中不常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聋哑学校的88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的血样,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I酶切分析GJB2 235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y—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1例(1.14%)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5例(5.68%)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4例(4.55%)存在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点突变,其中1例同时伴有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11.37%。结论 柳州地区耳聋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发生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发生率偏高。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筛查、诊断,可达到防止聋儿再生、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北地区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和GJB2基因突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和GJB2突变在西北地区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流行情况,探讨GJB2基因与mtDNA A1555G点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本地区221例非综合征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基因组DNA,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和GJB2基因目的片断,Alw26Ⅰ限制性内切酶检测A1555G点突变,对酶切阳性病例和全部的GJB2基因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21例患者检出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发现GJB2基因11种序列改变,有44例患者检出GJB2致病突变,235delC占携带致病突变患者的54.54%:在21例A1555G突变患者中,11例为GJB2基因多态改变,9例未检出GJB2基因序列改变,1例为109G→A(V371)突变。结论mDNA 12SrRNA A1555G在这一地区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频率.235delC是本地区GJB2基因突变的主要形式,GJB2基因突变不是mtDNA A1555G突变致聋的主要修饰因素。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he GJB2 and MTRNR1 1555A > G mutations are the prevalent causes of hearing loss worldwide. However, the mutation profiles of the two genes are dependent on the ethnic or geographic origins.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forms and frequencies of the two genes in 813 students with hearing loss i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Methods

Blood samples from 813 students were obtained with informed consent.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The target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equencing (or enzyme digestion)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sequence variations.

Results

Ten different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GJB2 in 146 of the 813 (17.96%) patients and 11.81% (96/813) patients had homoplasmic mtDNA 1555A > G mutation.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GJB2 and mtDNA 1555A > G mutations in Central Chinese population. Therefore, it will be effective to perform GJB2 and mtDNA 1555A > G mutation analysis for genetic screening for hearing loss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GJB2 235delC突变率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率。方法 收集武汉市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94例耳聋患儿血样,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88例,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I酶切分析GJB2 235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 235ddC及线粒体DNA 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9例(10.23%)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7例(7.96%)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2例(2.27%)存在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46%。结论 武汉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耳聋患者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诊断筛查,达到防止再生育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