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脏局部脂肪浸润误诊为黑色素瘤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梅  斯璐  郭军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95-96,F0003
[病例] 女,52岁.因右上腭黑色素瘤(ⅢB期)扩切术后、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清扫术后化疗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我院行右上腭黑色素瘤扩切术及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右颈部淋巴结转移(2/1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激光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23个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中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及有效性,术后第1、3、6、12个月常规超声随访淋巴结体积变化,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血供以判断治疗效果。 结果激光消融前,常规超声观察23个淋巴结的体积为0.5~2.6 ml,平均为(1.2±0.3)ml,超声造影示淋巴结整体均匀增强(13个)及不均匀增强(10个)。激光消融术中淋巴结内气化强回声覆盖淋巴结边界时立即停止释放能量,即刻超声造影显示19个淋巴结为整体无增强,4个淋巴结有局部增强区,行补充消融直至淋巴结呈整体无增强。随访期内,超声造影均呈无增强,淋巴结体积至治疗后第12个月平均缩小率达(90.2±8.1)%,消融后淋巴结周围无脓肿及窦道形成。 结论超声造影具有实时、安全、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其有助于术前适应证的评估、术中消融疗效的精准判断以及术后随访,在颈部淋巴结结核激光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9个转移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分别于1、3、6个月及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淋巴结最大径变化及淋巴结内部血流变化。结果 TG水平在治疗后的1个月中下降尤为明显,中位水平由治疗前的25.14μg/L降为7.97μg/L (P0.05),6~12个月下降缓慢,中位水平由0.65μg/L降至0.45μg/L (P0.05)。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淋巴结最大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径在治疗后1个月中变化不明显(P=0.13、0.21、0.09),3组组间两两对比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率为81.6%,局部控制率为100%。淋巴结治疗后1个月内部血流明显降级(Z=11.82,P0.05),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疗效显著,为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不能再次手术及~(131)I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项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26岁。因腋窝及枕后淋巴结肿大5个月,心慌、胸闷4天入院。患者5个月前发现双侧腋窝及枕后多处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1.5cm,无其他不适,后发现淋巴结渐增大。在外院行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慢性淋巴结炎,未做特殊治疗。4天前无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活动后气促。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追问病史近年有间断低热,双膝、踝等关节疼痛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20例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于消融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随访时均行超声检查,测量病灶最大径、体积,计算体积缩小率,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共36枚转移性淋巴结,均成功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于1周内自行恢复正常。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转移性淋巴结最大径、体积较术前略增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18及24个月时转移性淋巴结最大径、体积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消融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血清Tg水平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手术风险较大及拒绝手术治疗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本文纳入的2例患者均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支持细胞瘤.第1例患者因术后10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辅助放疗,并于睾丸切除术后22个月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7.
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的方法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3例因乳腺癌行标准腋窝淋巴结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81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切除平均用时为 12min。术后病理证实平均切除腋窝淋巴结数目为 16 6个。 3例术后出现腋窝积液。 3例术后近期出现轻度水肿。 11例术后出现患肢上臂轻度麻木感。所有患者术后 1个月后患侧肢体功能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7.2d。结论 按正确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是安全的 ,其并发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脂肪抽吸后,采用保留神经血管及腋静脉附近的淋巴管的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6.4枚,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一例出现上肢肿胀、麻痹疼痛、提肩活动障碍及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保留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腋窝脂肪抽吸术后再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使得后者操作简便、清扫彻底,且避免了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12月我院9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活检术组(n=30)与清扫术组(n=60)。给予活检术组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给予清扫术组乳房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活检术组手术及拔管时间、失血量、引流量较清扫术组少(P<0.05);术后6个月活检术组屈曲、外展、内旋、外旋度数大于清扫术组(P<0.05);活检术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清扫术组(18.33%)(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中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治方法。方法本组11例,年龄2个月~5岁。多以无痛性阴囊肿块就诊。术前常规进行血清AFP检查,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阴囊和腹膜后超声检查,睾丸MRI检查。术中冷冻病检了解肿瘤性质,决定手术方式。采用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瘤体性质进行相应的化疗,必要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监测血清AFP动态变化,并行阴囊、腹股沟、腹膜后超声检查和胸片检查。结果本组11例,病理结果均为卵黄囊瘤。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10例,睾丸肿瘤剔除术1例。1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卵黄囊瘤Ⅰ期9例,术后化疗一个疗程;Ⅱ期2例,术后1个月复检AFP再次阳性,PET检查提示阴囊残留复发1例(再次手术),腹膜后转移1例,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结论卵黄囊瘤Ⅰ期宜行高位精索离断式睾丸切除术,Ⅱ期以上应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宜配合化疗和放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9个月,放化疗后,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0-05-17入院.家族史:母亲因结肠癌去世,否认家族其他肿瘤病史.患者因确诊子宫内膜癌于2009-08-24行"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峡部子宫内膜样癌(中分化),侵及子宫肌层1/2,侵及宫颈管间质;(盆腔左侧)淋巴结0/9枚癌转移、(盆腔右侧)淋巴结0/5枚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以早期乳腺癌行腔镜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一期假体植入术,3例行一期扩张器植入术。对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一步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根治性、上肢功能和美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100%,通过腔镜获取前哨淋巴结1~9枚(平均3.7枚),共检出前哨淋巴结89枚,共3例因前哨淋巴结转移进一步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2例证实同时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未发生患侧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无切口下方积液或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3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非常满意20例(83.0%),基本满意3例(12.5%),不满意1例(4.2%)。结论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完成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和较少的并发症。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所导致的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在腔镜手术中更易发生。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提示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28岁。出生后左膝部内侧有砂粒大小黑痣,随着年龄逐渐增大,90年增至约2.5cm,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行静脉化疗,4个月后在手术部位周围出现多发性暗黑色结节样病灶,同时在腹股沟扪及淋巴结肿大约5.5cm×5cm。再次作手术并植皮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后化疗3个疗程。但4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I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宫颈癌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内膜癌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内膜癌均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取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补充治疗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11.0±1.0)个月,不存在穿刺口和切口以及外阴肿瘤转移情况。结论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门部转移性淋巴结介入治疗的方法、价值及护理对策。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向淋巴结内注射含有碘化油的化疗药物灌注术,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术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我院13例肝门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有效率为100%,缩小率为76.9%,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健康,平稳,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穿刺化学消融术,对肝门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给予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侧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34.9%(15/43),双侧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25.6%(11/43),淋巴结总转移率60.5%(26/43);其中5例(11.6%)结外脂肪组织见癌侵犯;术后8例(18.6%)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5个月内均恢复;术后12例(27.9%)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2.3%)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术后随访12~42个月,患者均存活,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行甲状腺全切除+预防性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适应证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Ⅰ~Ⅱ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Ⅰ~Ⅱ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行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Ⅰ~Ⅱ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能显著减轻术中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对术后淋巴结分期为N0、N1、N2(pN0、pN1、pN2期)的SCL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1月55例手术治疗后淋巴结分期为pN0、pN1、pN2期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放疗对SCLC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对比,1、2、3年局部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0 vs 21.7%、56.2% vs 69.6%、87.5% vs 95.7%,P=0.010);中位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差异(35个月vs 36个月,P=0.730);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有统计学差异(26个月vs 18个月,P=0.014).根据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pN1、pN2期中位DFS及pN2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pN0期的中位OS、DFS及pN1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HR =0.504,P=0.044)及淋巴结分期(HR=0.254,P=0.002)是影响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而术后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HR=0.208,P=0.001).结论 放疗能明显降低SCLC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pN1、pN2期患者的DFS,同时延长pN2期患者的OS.对于术后淋巴结阴性SCLC患者,术后放疗对提高患者生存期无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及复发模式,为术后辅助放疗靶区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102例胆囊癌并接受根治术患者病例资料,明确复发因素及复发模式(包括瘤床/腹腔淋巴结复发)。其中术后辅助化疗37例,未化疗65例。结果:根治术后中位区域复发时间为12.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pT、pN、黏液成分、分化与区域复发相关(P0.05)。pT、pN、分化与瘤床复发相关(P0.05);pT、pN、神经脉管侵犯与腹腔淋巴结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T、pN是胆囊癌根治术后区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中位瘤床复发时间为12.5个月(95%CI 8.4~16.5个月)。中位腹腔淋巴结复发时间为10.9个月(95%CI 8.1~13.7个月)。pT/pN是瘤床复发和腹腔淋巴结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分布:8、12a、16b1高复发(40%);9、12p、13、16a2次之(20%~30%);3、5、6、7、14、16b2、17、18组较少(10%)。结论:胆囊癌根治术后复发率高,pT/pN是影响复发独立因素。即使D1淋巴结清扫,腹腔淋巴结复发仍多见。建议放疗靶区包括瘤床及部分腹腔淋巴结(8、9、12a、12p、13、16a2、16b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评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消化科112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随访期内共有7例患者进一步治疗,其中追加食管癌根治手术3例;贲门癌根治术1例,术后淋巴结阳性再次追加化疗;追加ESD术1例;放疗2例。7例患者肿瘤浸润至上皮内层(m1)和黏膜下层上1/3(sm1)各3例,浸润至黏膜肌层(m3)者1例。1例患者病理提示脉管内转移,随访13个月胃镜检查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腹腔淋巴结转移,随访16个月后死亡。另有1例浸润深度达m1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垂直及水平切缘均为阴性,随访7个月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肝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准确判断癌灶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患者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术后评估病灶是否达到了治愈性切除,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则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手术及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