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定的颈总动脉 (CCA)、颈内动脉 (ICA)及椎动脉 (VA)的血流参数、血管内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 2 5 1例健康人各年龄组的颈动脉及椎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结果 :颈动脉及椎动脉内径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颈动脉内径男性宽于女性 ;椎动脉内径左侧宽于右侧 ;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PI值、RI值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客观评定颈、椎动脉结构及供血情况从而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31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异常147例,另一组为经颅多普勒诊断椎动脉异常166例,同时进行颈部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检查。结果 147例中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异常109例(74%);经颅多普勒检查,异常16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120例(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是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良好方法,两者相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各种原因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超特点.方法 对1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管走行、弯曲程度、管腔狭窄程度、血流速度、管腔内径及管壁回声、粥样硬化斑块回声.结果 163例患者中,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颈椎病引起、43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38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4例由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涛  张青山  张佳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1955-1956
目的: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惠普HP8500彩超检测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患病组血流速度(Vm)减慢、阻力指数(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与对照组比较P<0.01),30.0%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3000例疑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二维、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椎动脉内径、起源、走行、数目、血流信号等变化。结果在可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3000例患者中,查出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1252例,异常率达41.7%。其中,椎动脉起源异常2例,椎动脉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1214例,椎动脉发育不良35例,椎动脉数目异常1例。结论二维、三维超声能清晰、无创性显示椎动脉颅外段的变异,从而为临床诊断椎动脉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政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69-3870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因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症状为54例,占84.4%,单侧血管病变为40例,占62.5%,双侧血管病变14例,占2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确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颈部椎动脉超声对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分两组,189例经颅多普勒诊断异常患者为一组,颈部椎动脉超声异常152例为另一组.同时进行颈部椎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 341例患者中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异常297例,阳性率87%,颈部椎动脉超声异常289例,阳性率85%.结论 经颅多普勒及颈部椎动脉超声两种方法简单便捷,两者相结合相互补充,更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0Hz探头探查颅外段椎基底动脉血管形态、内径、血流频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内径并观察形态,显示彩色血流。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生于女性,右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于左偏。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灵敏指标,而舒张期血流可作为血管阻力增高的指标。结论用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颅外段椎动脉提供了一种无创、方便直观的检测手段。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观察疗效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惠普 HP85 0 0彩超检测 6 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 ,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患病组血流速度 (Vm )减慢、阻力指数 (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 ,30 .0 %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 :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54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颅外段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测量其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结果 54例VBI患者治疗前椎动脉的内径及VS、Vd均小于对照组(P〈0.05),RI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内径无明显变化,VS、Vd增高(P〈0.01),RI降低(P〈0.01),疾病组中治疗前椎动脉内径及VS、Vd、RI均在正常范围者14例,经治疗后VS、Vd明显增高(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颅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30例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VBI)进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脑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脑动脉的显像及相关颅外血管的管壁、管腔的情况.结果VBI组与正常组相比,颅内椎动脉流速明显降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峰值时间延长;频谱形态改变:收缩峰圆钝,收缩期第一峰s1>第二峰S2.VBI组与正常组比较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增加.结论经颅超声检查为临床VBI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定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的血流参数、血管内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51例健康人各年龄组的颈动脉及椎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结果:颈动脉及椎动脉内径随年龄增加而增大;颈动脉内径男性宽于女性;椎动脉内径左侧宽于右侧;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I值、RI值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13.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照观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方法采用Peter运用彩色多普勒参数,对84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及30例正常人颈动脉局部脑血灌注量进行对照观测.结果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硬化斑近端有涡流,管径轻度扩张,局部血灌注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对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用通心络治疗后脑血流量(CBF)和斑块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5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观察颈动脉斑块及CBF的变化,并与30例同年龄组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1)通心络治疗后,CB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软斑转为硬斑和软斑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等方面比治疗前效果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能有效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局部CBF和缓解临床症状,对斑块质地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彩超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AI)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 5 0例健康人和 8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 ,测量其内径 (D)、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阻力指数 (RI) ,并进行比较。结果 :(VBAI)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健康人 (P<0 .0 1) ;PSV低于健康人 (P<0 .0 1) ;RI高于健康人 (P<0 .0 1)。结论 :彩超诊断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 ,频率 7~ 10MHz)检测 1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组 )的椎动脉 (VH)内径 (D)、血流速度 (V)和血流量 (Q)、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 ,观察其形态结构、并与 10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颈椎病组VA的V(除平均血流速度外 )、D ,Q ,RI,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频彩超显示的椎动脉形态和血流参数变化为临床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METHODS: We measured 13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t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7.5-10 MHz prob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to determine morphological changes, Diameter(D), Velocity(V),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RI) and (PI). A controlle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vertebral arteries of the patients bent more severely than the controlled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in Diameter (D), Velocity (except mean velocity),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 (RI) and (PI).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has provided clinical judement on morphological and blood flow dynamic parameter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valuable objective ba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颅外颈动脉血管病变,探讨不同类型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筛查并进行全脑及颈动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血管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脑梗死患者中均存在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其中5例存在双侧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结论颈动脉血管病变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取措施研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70例经MRI或者CT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经MRI与CT检查非脑梗死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高分辨彩超技术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速度等进行检查,同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状况与有无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通过彩超对颈动脉的检查,其中颈动脉斑块中硬斑最多,其次扁平斑、软斑,最少的为混合斑。而在临床中经常病发的部位为颈总动脉的分叉处、颈总动脉的主干、颈内与颈外动脉的起始段。颈动脉两侧硬化斑所发生的部位没有较大的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疾病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而颅外颈动脉粥样斑块症状的出现是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原因。运用高分辨率的彩超技术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症状进行检查诊断,有助于对硬化斑块进行分类并科学判断颈动脉脉腔的狭窄程度,为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与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