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1~ 6月 ,我们对 98例行腹部横切口的妇产科手术患者 ,不缝合皮下组织层 ,切口愈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98例均行腹部横切口手术 ,均为女性 ,年龄 18~ 72岁 ,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 46例 ,子宫肌瘤 2 0例 ,卵巢肿瘤 10例 ,宫外孕 12例。方法 :取耻骨联合上 3cm、沿腹横纹横行切口 ,以腹中线居中 ,左右对称 ,切口长短根据病情及手术的需要而定。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层 ,腹直肌前鞘均于中间切开 2 cm后横行撕开与皮肤切口等长。以后步骤与常规手术相同。手术结束时 ,按常规缝合腹直肌前鞘 ,不缝合皮下组织层 ,给予彻底止…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减少妇科手术并发症 ,近年来 ,我们采用了腹部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的术式 ,并与同期的腹部纵切口妇科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腹部手术横行直切口不缝腹膜患者(观察组 ) ,年龄 2 9~ 5 4岁 ,平均 44岁。其中子宫肌瘤 2 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良好地控制血糖、术中腹膜缝合后的换钳操作和各期合理应用药物等措施预防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以近年来经治90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围手术期良好地控制血糖、术中腹膜缝合后的换钳操作和和各期合理应用药物等预防措施,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 90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甲级愈合83例,占92.22%;乙级愈合7例,占7.78%。患者住院在7~18 d之间,平均10 d。术后随访12~24个月,近期疗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良好地控制血糖、术中腹膜缝合后的换钳操作和各期合理应用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是预防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刚成  韩广森 《山东医药》2008,48(14):124-124
二次手术切口愈合是外科切口愈合的难点之一,由于受瘢痕、血供、异物、炎症反应及局部张力过高的影响,往往发生切口感染,延期愈合.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80例腹部二次手术切口采用了两种缝合方法处理,并对缝合时间及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鲍广建  王相濮  石强  李挺 《山东医药》2011,51(51):55-56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连续皮内缝合联合康倍外涂改善术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甲状腺、乳腺、腹部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中按照传统方法以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并于术后按常规对切口及切口周围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术中以3-0可吸收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后在常规换药基础上予康倍均匀涂抹于切口创面。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3、6、1 2个月切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及瘢痕增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切口连续皮内缝合联合康倍外涂可促进术后切口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腹部切口裂开患者27例,其中单纯性营养不良、感染及化脓共24例,胆道术后3例.前者予Ⅰ期清创缝合或折线引流及植皮等处理,后者即胆道“T’管引流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合并右肝下大量血块的处理.本组胆道术后裂开原因有:①老年,胆道再次手术,术野广泛渗血致输血2280mL以上;②切口内止血不彻底而积血与腹腔内大量积血交互浸渍,切口各层组织部分卒中;③问题切口早期处理不当,如术后切口内溢血未当即拆线清除血肿,而仅在原缝合切口上加固缝合.处理必右肝下己部分机化血块如无感染可不清除,或仅部分清除,复盖于胃十二指肠韧带上的己部分机化血块3cm~4cM一层切忌清除,以防胆总管前壁暴露失去支撑而形成胆漏;②若有胆漏应持续负压吸引;③积极处理盆腔脓肿等其他情况.结果本组切口再次缝合后住院时间7d~5mo不等,全部治愈.结论右肝下大量已部分机化血块对预防胆漏有确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患者腹部伤口Ⅱ期缝合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01~2013-12收治的17例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其伤口感染或者裂开时行清创及改良减张缝合术。结果 17例患者术后7~9 d拆线,切口愈合整齐,均痊愈出院。结论 改良减张缝合在腹部术口Ⅱ期缝合术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切口窦道形成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春凯  邵占强 《山东医药》2009,49(36):54-55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窦道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收治8例腹部术后窦道形成病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8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一次充分敞开切口,剪除窦道,分层缝合,痊愈出院。结论确认窦道形成,一次手术,摒弃过去反复搔刮、多次换药的方法。预防腹部切口感染是避免窦道形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十字”缝合法在肠造口还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行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38例,均采用“十字”缝合法重建腹部切口。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30~8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0 ml(平均20 ml);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6 d)。术后第1、2、3天的疼痛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5分、3.5分、2.5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5.26%),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渗液1例(2.63%),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术后经1个月随访,无新发伤口并发症病例,患者对伤口恢复效果满意。结论 “十字”缝合法能够降低切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糖尿病对腹部手术患者刀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行腹部手术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诊治的非糖尿病行腹部手术者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所有糖尿病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7 mmol/L、餐后2 h血糖在9 mmol/L左右,麻醉满意后实施腹部手术,术毕后对切口进行缝合。整个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手术标准操作,对糖尿病患者时刻监控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控制在稳定水平,术后继续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至能正常饮食后该用术前降糖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2±3.24)d,对照组为(7.14±2.15)d,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52例(74.3%),乙级3例(4.3%),丙级15例(21.4%),丙级愈合率为21.4%;对照组切口愈合甲级67例(95.7%),乙级1例(1.4%),丙级2例(2.9%),丙级愈合率为2.9%,观察组切口丙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是影响腹部手术患者刀口愈合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刀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朱建平 《山东医药》2002,42(21):45-45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院妇产科对手术切口缝合方法进行了改进 ,并对 5 10例患者进行了应用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16~ 5 5岁 ,下腹纵切口 2 0 0例 ,包括剖宫产 146例 ,子宫全切 2 3例 ,卵巢肿瘤手术 15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5例 ,其它手术 6例 ;下腹横切口 30例 ,均为附件手术 ;会阴侧切口 2 80例。切口缝合方法 :1下腹纵切口 :缝合腹直肌前鞘后 ,先用4号丝线、大号弯角针从一侧皮缘约 1cm进针 ,至上 1/3皮下脂肪处出针 ;再从对侧下 1/3皮下脂肪处进针 ,至另一侧下1/3皮下脂肪处出针。然后从对侧皮下脂肪上 1…  相似文献   

12.
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症阑尾炎100例,其中采用不缝合腹膜切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12~68岁。单纯性25例,化脓性98例,坏疽穿孔性27例。术中发现有脓性渗出者6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不缝合腹膜40例,2组缝合腹膜60例。手术方法:1组采用麦氏切口进腹,常规切除阑  相似文献   

13.
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症阑尾炎100例,其中采用不缝合腹膜切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12~68岁。单纯性25例,化脓性98例,坏疽穿孔性27例。术中发现有脓性渗出者6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不缝合腹膜40例,2组缝合腹膜60例。手术方法:1组采用麦氏切口进腹,常规切除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症阑尾炎100例,其中采用不缝合腹膜切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12~68岁。单纯性25例,化脓性98例,坏疽穿孔性27例。术中发现有脓性渗出者6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不缝合腹膜40例,2组缝合腹膜60例。手术方法:1组采用麦氏切口进腹,常规切除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室环境对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患者2 252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患者2 252例作为洁净组,两组患者均衡可比。回顾性搜集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手术切口类型的感染率、不同手术部位手术切口感染率及不同手术性质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不同手术切口类型(Ⅰ、Ⅱ、Ⅲ)者的切口感染率、不同手术部位(肝脏、脾脏、胆囊、胃部、小肠、直肠、结肠和阑尾等)者的切口感染率及不同手术性质(择期和急诊)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均高于洁净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单通道手术室相比,新型洁净手术室环境清洁,有效降低了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糜蛋白酶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连枝  关宏  陈丽 《山东医药》2003,43(5):67-67
1998~ 2 0 0 1年 ,我院骨创、泌尿外科各种手术后共发生切口脂肪液化 15例 ,经采用糜蛋白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6例 ;腹部手术 10例 ,下肢手术 5例。肥胖病人 11例。暴露切口 ,周围用碘酊、脱碘常规消毒后 ,以糜蛋白酶 40 0 0 U加生理盐水 5 ml稀释溶解后 ,将纱布浸湿 (纱布大小根据切口而定 )填塞于切口内 ,包扎切口 ,每天换药 1次。本制剂配成溶液后 ,在室温中很快失活 ,因此 ,每次应现配现用。本组 8例全层不愈合 ,皮下组织游离 ,有大量渗液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 ,除有 1例行 期缝合外 (…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缝合线皮内缝合手术切口7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利江 《山东医药》2006,46(9):69-69
2003年6月~2005年9月,我们对73例手术患者用医用无菌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手术切口.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5 196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室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 594例)和为观察组(2 602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灯光对空气进行照射消毒,观察组采用洁净手术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对空气进行消毒;分别从手术类型、时间及性质方面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1型手术、2型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 h及4 h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手术腹部切口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存在密切关系,层流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明显降低1、2型手术及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显实 《山东医药》2010,50(34):58-58
目的分析腹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360例腹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结论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腹部切口缝合是外科的基本操作之一,孕妇下腹部脂肪层很厚,术后易出现液化,切口皮肤丝线结节缝合的线压瘢痕及可吸收薇乔线皮内缝合的缝线吸收反应均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我院2010年1~6月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施行"爱必肤"(主要成分为2-乙基氰丙烯酸脂)粘合手术切口,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