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亢一病根源多于气机郁滞 ,治疗应理气解郁 ,本病一般服药时间较长 ,常用理气药 ,用之过久、过量则易耗气伤阴 ,加之本病本身多伴有郁久化热后阴伤的病理 ,所以在运用理气药的同时 ,需配伍育阴清热或滋阴潜阳之品 ,以制之辛燥之弊 ,又可利于本病郁久伤阴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吕雄从气血论治消渴目病的经验内容,初病在气分,病变日久可延及血分,血郁初入血分,为瘀之渐。气滞期治宜理气疏肝,以理气药为主,为防病之初;气滞延久而致郁结,血行障碍,治宜理气行血,既病防变;血郁日久,瘀痰互阻,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鲒,已病防渐。  相似文献   

3.
老年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注重扶持脾胃和润降胃气,脾气虚弱者直健运之,脾阳不足者直温运之,胃阴不足者直儒润之。也可用通补之法,通中有补,补而匆滞,以免克伐胃气和留邪之弊。对干理气之药要有节有度,适可而止。治疗本病,因老年脏腑功能衰弱,即使用药得当,亦多恢复缓慢,只要辩证无误,要善于守方,一方到底。注意不可屡增剂量,使药过病所,或脾不应药,加重胃的负担。现略述辨治体会如下。1甘平养气阴本病多由脾气虚弱,纳运失职,中气久虚,精微不化,阴血不足,损及胃气,胃炎儒养,日久枯萎。《脾胃论》说:“脾既病,则胃…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日久可伤及胃阴。从燥而言,是谓胃内湿热较甚,使胃腑郁闭,湿致气和津液不得宣行布达,因而形成胃之燥象,燥象贯穿于阴虚证的全过程,故曰“阴虚者必燥”。“燥者濡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以濡润之品治疗津液亏乏之症,凡能使胃恢复柔润之性的药物即可称为润剂。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基于“燥者濡之”的理论治疗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初期因气滞或者湿热伤阴,应用甘寒理气药濡养胃阴,中期由于母病及子影响至肺,宜用轻灵之药润肺胃之阴,后期依据“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等理论,运用咸寒补益药资胃肾之阴,以恢复胃阴濡润及升降之性。  相似文献   

5.
周丽平 《河南中医》2022,42(2):195-197
亚健康与郁病密切相关,首先,亚健康是一种以不同症状组合出现的症状集合,与郁病之诸种证候群有多处重叠,二者病因有多处交叉.其次,二者临床症状不仅繁杂多变、难以辨别,而且涉及周身上下、多个系统,常无实质性病变,难以具体定位、定性.最后,二者确有相通之处,郁病大多迁延难愈,耗损正气,久病入络,气血不调,易衍生、兼夹他邪,多因复合,甚则变生内毒(癌毒),难以调治.亚健康病性以实证居多,久者可见虚实夹杂证和虚证,治疗以畅通气机、改善症状为重点,既要清脏腑之郁火,又需注意火热之邪易伤阴化燥,兼顾润燥.根据病情灵活运用理气化浊法、降火润燥法、解郁调神法,补虚扶正法.同时,对亚健康日久入络,正虚络瘀者,可酌情加用凉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6.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本病严重时可引起内脏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湿毒热邪蕴结肌肤形成湿毒蕴肤证;药毒内侵,化热、化火,营血燔灼形成火毒炽盛证;病久耗液伤阴形成气阴两伤证。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肝硬化属于祖国医学“症积”、“臌胀”、“黄疸”等病范围。多因长期嗜酒、多食厚腻或继发于某些疾病之后,如肝炎、血吸虫病、久泻、久痢等,而致湿热久郁,肝脾两伤,日久则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气、血、水互相搏结,形成症积、臌胀。由于郁热可耗伤肝肾之阴,湿邪每易损伤脾肾之阳,所以本病牵延日久则常见本虚标实之候。笔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组方研究,制备了,肝宝胶囊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辨证治疗糖尿病208例淮阴市中医院(223001)严冰糖尿病属中国传统医学“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在于燥热伤阴。笔者认为,本病始终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初多为燥热伤阴,病久则肾虚阴损,入络致瘀。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三...  相似文献   

9.
陈爱莲 《中医研究》2007,20(7):48-49
在临床中,笔者从肝论治心病数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心肌炎从肝论治 病毒性心肌炎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功能失调相关。肝为心母,性喜,疏达条畅。若木郁不伸,郁久化热,耗伤阴津,心阴被夺而起病变;若肝郁日久,郁热上攻于心,可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等症。  相似文献   

10.
近读本刊1982年第2期《“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本文),受益非浅,但文中有几点似欠恰当,故提出以商讨。一、本文云:“用苦寒药治热病而热反增者,非火有余,乃真阴不足,虚火妄动之候。苦寒药多沉降,势必伤阴愈甚,虚火亦愈旺”笔者认为,伤阴之因不在药之沉降,沉降未必皆伤阴,如龙骨、牡蛎、珍珠母之类即不伤阴,苦寒之大黄配芒硝可急下存阴,再如玄参,生地、知母皆属苦寒药,不但无伤阴之弊,反而有养阴之功。若云苦寒药伤阴的话,原因有二:(1)苦味药多燥湿而伤阴,如黄芩、黄柏、黄连等。(2)性  相似文献   

11.
三、气阴两虚此型多见于热病伤阴之后,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或肾虚、肾阴不能上滋心阴,均能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久之阴病及(?)气,则气阴两虚之证乃成,或因心气不足在于先,久之气病及于阴,亦可导致气阴两虚。心气不足复又心阴亏损,血运尤为不力,则心脉更易阻滞。其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胸闷胸痛、舌质色暗或紫、脉涩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理气化瘀。选方以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为常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中医称之为小儿外感泄泻,以感受外邪为主。笔者认为,小儿外感泄泻外邪侵袭与湿相合郁而化火,"火郁"之邪不得外散,伤阴耗气,久则传变为气阴两虚、阴竭阳脱等重症。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因外邪,急当祛邪攘外,医家却首当补脾健胃,其变化之速、变症之重,若仅固守脾胃、固涩止泻,实恐变证难挡。然治外之法鲜尽其详,本研究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来阐释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因证治之缘由;并举医案以说明,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兴武 《新中医》1995,27(9):6-9
根据肝郁气滞日久化热、化火、进而耗血、伤阴、终至阳亢、风动的传变规律,分别举出疏肝理气、清热、泻火、养血、滋阴、潜阳、熄风等相应的“达之”方法,并举出各法的用药和方剂,及使用理气药应注意的问题,阐明“移情易性”和“以情解情”等精神治疗,对祛除“木郁”之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病、慢性病,也是难治症之一。其发病多因幼年外邪袭肺或久咳肺伤,痰瘀郁滞,伤及肺络,留有夙根,遇感引触,或嗜食辛辣厚味化热薰肺,或痰热内郁化火伤络,诱使本病反复发作加重;本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气阴不足。是故本病之因乃肺之气阴虚损为本,痰热瘀阻为标,临证以辨痰为要,虚实夹杂者,治从肺脾,火热伤络咯血者,治以清热泻火,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5.
阴虚即阴偏衰,指机体阴气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不能制约阳热,阳就会相对亢盛而成为虚热证。阴虚体质,外感风热,或感邪后邪从热化,阴液更伤发为临床的阴虚感冒;素体阴虚,虚火内灼,逼津外泄故为盗汗,或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可为虚实兼杂之盗汗;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形成不寐(阴虚火旺型);阴津不足,肠道失濡引发便秘。  相似文献   

16.
清胃汤方原载于《兰室秘藏》,由生地黄、牡丹皮、黄连、升麻五味药组成,主治胃热所致牙痛、牙宣出血。后汪昂《医方集解》中加入石膏以加强清胃之力。近年笔者将该方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1~(60)钻放疗致口腔粘膜溃疡 患者,男,53岁,因患鼻咽癌进行~(60)钻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口咽疼痛,饮食难进,自觉口臭来诊。刻诊:患者面颊红,唇干,双侧颊咽粘膜呈大小不等溃疡糜烂面,覆盖以黄白色腐膜,舌质红,苔黄厚,脉数实。证属心胃二经郁火炽盛,日久伤阴之候,治当清热育阴,散郁止痛。一…  相似文献   

17.
小儿特应性皮炎发病初期多为脾虚湿热证,病程日久,清热不当,耗血伤阴,肌肤失于濡养而缠绵不愈,证型多为血虚风热,故“阴伤”是特应性皮炎后期重要病机.治疗本病应以滋阴清热为基础,辨证施以凉血、活血、养血、祛风之法.  相似文献   

18.
“肾性疫斑热”是中医病名的创新。本病具有定量性、择位性、伤肾性、致热性、伤阴性、生瘀性、酿湿性、走窜性、特异性、变异性、传染性,以及免疫性。湿、热、毒、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病机可概括为疫毒侵袭,湿郁血瘀与邪退正虚、气阴两亏两大病机。治疗方法有解毒、截断、化瘀、泻下、养阴、扶脾、药透、针灸、扩管、免疫等疗法。凡以急性发热、出斑(血)、肾脏损害为主症的病证,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1 伤阴的病因病机 ①外感因素:《伤寒论》以寒邪郁久化热伤阴,阐述了外邪伤阴的特点。因风寒之邪伤人,易伤阳气,若治疗得当,驱邪于体外。反之,入里化热,或阴虚或阳亢必耗津液。 ②体质因素: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阴虚阳亢、机体感受外邪或误用汗法,易致阴液损伤,《伤寒论》多以禁用汗法的方式来论述“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条),“尺中脉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50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88条)。可见汗法必伤津,阴虚加津伤,易致阴竭之逆证。  相似文献   

20.
<正>轻度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状态。目前对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尚无特效手段,西医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方案为主,但长期服药存在一定副作用。中医学认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病位在“脑”,患病日久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致心脾气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濡养大脑,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病位在心脾肾三脏,治疗应以益气养阴填精为基本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